产后抱孩子指关节疼怎么办(产后抱娃手臂手指酸痛无力咋办)
产后抱孩子指关节疼怎么办(产后抱娃手臂手指酸痛无力咋办)手臂的每一块肌肉,在抱孩子的时候,会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那么,最容易造成疲劳和疼痛的肌肉有哪些呢?抱娃的受力肌群而更多的手臂痛,是因为长久抱娃引起的。绝大多数妈妈的症状是,手腕疼痛,无法用力。也有一部分是肘关节的疼痛。【一】导致手臂手指疼痛的肌理分析妈妈抱孩子的时候,肩关节内旋,导致胸大肌、胸小肌持续受力。屈肘弯臂,导致肱二头肌、肱肌、肱绕肌持续的受力。腕关节旋后,导致旋后肌、肱二头肌、拇长展肌持续受力。
有一种痛,叫妈妈手臂痛,也叫奶奶手臂痛、姥姥手臂痛。这种痛,是因为抱孩子时用力不当,或长久抱娃而造成的。
初为人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是个软软的小肉团团,不知该从哪里下手,更没有抱孩子的经验。
很多新妈妈初次抱孩子时,是用两只前(小)臂托着孩子,这种姿势,托不了几分钟,手臂就酸痛无比,月子里便落下了手臂痛的毛病。
妈妈手
而更多的手臂痛,是因为长久抱娃引起的。绝大多数妈妈的症状是,手腕疼痛,无法用力。也有一部分是肘关节的疼痛。
【一】导致手臂手指疼痛的肌理分析
妈妈抱孩子的时候,肩关节内旋,导致胸大肌、胸小肌持续受力。屈肘弯臂,导致肱二头肌、肱肌、肱绕肌持续的受力。腕关节旋后,导致旋后肌、肱二头肌、拇长展肌持续受力。
抱娃的受力肌群
手臂的每一块肌肉,在抱孩子的时候,会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那么,最容易造成疲劳和疼痛的肌肉有哪些呢?
1、肱肌~劳模肌
肱肌是唯一一个能独立完成屈肘的肌肉,因为持续性收缩最容易疲劳。它的疲劳虽不能导致手腕疼痛,但会导致肱二头肌和肱绕肌的过度代劳。
所以,肱肌的疲劳才是导致手臂、手腕、拇指疼痛罪魁祸首。
2、肱绕肌
肱绕肌又细又长,从大臂连接到前臂。它的疲劳除了肌肉本身疼痛之外,还会引起活动受限和肌肉无力以及物体从手中滑落。
妈妈会感到腕部、手部抓握疼痛,旋转疼痛,手部大拇指疼痛。
3、旋后肌
在抱孩子时,前臂处于旋前强力屈曲状态。这时,因肱二头肌受到抑制,而增加了旋后肌、肱绕肌、肱肌的负荷,被过度的牵拉和卡压,导致肘部疼痛和拇指背面的疼痛。
手臂肌肉
4、绕骨颈突狭窄性腱鞘炎~“妈妈手”
产后哺乳期(或更年期)内分泌的改变,以及身体的水肿,刚生产完肌力的减弱,这些都是导致哺乳期妈妈,容易患上腱鞘炎也叫“妈妈手”的原因。
腱鞘炎就是肌腱肿胀,腱鞘肿胀狭窄,使得肌腱在鞘管内滑动困难,导致拇指内收、外展时的疼痛。
大拇指疼痛
那么,哺乳期的妈妈怎么区别自己是患上了“妈妈手”,还是暂时性的手腕酸痛呢?
方法很简单,把大拇指放在掌心,其余4指包裹住大拇指握拳,拳头用力向下收,如果能感觉到明显的疼痛或是疼痛加剧,就是腱鞘炎~“妈妈手”了。
妈妈手
【二】手臂痛点的处理方法
1、肱肌的治疗方法
一种是直接做伸肘就可以了;
肘伸
另一种是通过肱二头肌的边缘,直接深层触摸到肱二头肌下面的肱肌,进行松解。
肱肌的松解
2、肱二头肌疼痛的处理方法
一种是直接做向后的肩伸肘伸、以及手臂的旋前;
肱二头肌松解
另一种是按压住肱二头肌的止端,肘窝的地方,做前臂绕肌的前后旋转,这时,按压在肘窝的拇指可以感觉到肌肉的滑动。
肱二头肌松解
3、肱桡肌和拇短伸肌、拇长展肌的处理方法
肱桡肌是屈肘肌,它的力臂很长,可以和腱鞘炎也就是拇短伸肌、拇长展肌一起处理。
因为抱娃用力不当,导致拇指肌腱从桡骨的位置滑落到前臂上来。
所以,可以用拇指将肌腱从前臂向桡骨的后方拨、或往后推,推的越稳定越好,反复5-6次。然后做拇指2-3次的拔伸,
再让妈妈做拇指的屈伸,外展内收四个方向的抗阻训练。经过这样的一个组合动作,80%的妈妈会有显著的减轻。
如果效果一般,可以继续做这组动作,经过3-5遍的反复,症状减轻。
腱鞘炎的缓解治疗
4、旋后肌的处理方法
也就是网球肘的处理方法
拇指按压在绕骨上,做前臂的旋前旋后动作。
网球肘松解
也可以在前臂充分的旋后时做轻度的伸肘。
还可以用手指固定住肘尖两端,做轻度的伸肘。
伸肘
【三】手臂疼痛的防护
1、固定手腕,戴上护腕护肘。
所有关节的疼痛,制动是第一位的,减小关节活动范围,是关节静养的唯一选择。
2、抬高手臂
当手臂抬高,手臂关节的压力立马减轻。但要注意,手指举过头顶的时间不可太长,30秒为一个单位,反复即可。
3、肌内效贴
消炎止疼,活血化淤,紧固关节。
4、注意手部的保暖
保暖,能保证手臂血液循环的畅通,肌腱肌肉的灵活,以及痛点的恢复。
【四】手臂疼痛的预防
1、0-3 月大的婴儿,因颈椎承受能力较小,需要妈妈横着抱。
正确的抱娃姿势应该是:把孩子放在臂弯里,紧贴着身体,借助身体腰腹部的支撑力量,把孩子紧紧的拥抱在自己的怀里。
这样,妈妈的手臂会省力不少,孩子也舒服。这里燕子教练介绍给大家2个抱娃小窍门:
抱娃的姿势一般是手掌向上托住宝宝,这时前臂处于旋前状态,时间久了,旋后肌被过度的牵拉和卡压,导致疼痛。
这个时候,燕子教练的做法是,手心向内,虎口向上托住宝宝,这样,前臂肌肉就会马上松解下来。别担心,这个姿势很稳当,宝宝不会摔下来。
再一个就是利用腰凳,把宝宝的臀部放在腰凳上,用手臂护住,头部放在另一个臂弯里即可,安全又省力,试试吧……
2、3-6个月的时候,可以竖着抱起时,腰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6个月以后尽量少抱,让他爬行。
抱娃的正确姿势
【五】
1、手指力量训练
手指力量练习
2、腕关节抗阻力训练
用拉力带、小哑铃做屈、伸、旋前、旋后的抗阻力训练,也可以做卷杠铃的动作。
哑铃旋转
杠铃负重屈伸
3、肩部的力量练习
拉力带或小哑铃做侧平举、前平举、附身飞鸟,稳定肩部肌肉。
哑铃侧平举
关爱孕产,从健身开始,我是燕子教练。
产后恢复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