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清远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市县动态广州花都区)

清远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市县动态广州花都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建设更加美丽的乡村。花都区持续推进示范带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营造乡风文明氛围,建设更加美丽宜居乡村,不断提升村民群众的幸福感。各村党组织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深挖古村民俗、故居遗址等历史人文资源,丰富村民文化休闲生活,促进乡村文明发展。预计今年示范带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25%。(中共花都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材料)四、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村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花都区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立足自身农业优势,不断推动互联网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一是强化科技平台支撑。示范带党委相继引进3个专业机构、2个示范基地,成功引入55位省级以上岭南盆景人才,为农业产业结构注入科技动能。二是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强化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加快“数字田园”和智能“车间农

广州花都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本土资源和生态优势,全力打造“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已取得初步成效,预计今年“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农业总产值超过15亿元。

一、强化党建引领,以组织振兴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区委把“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号工程”,由区委书记部署推动。一是组建“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党委,联合赤泥、狮岭2个镇党委,瑞岭、竹洞等17个村党组织,联通区农业农村局、区发展改革局等多方党组织力量,带头帮助村民找出路、兴产业、谋发展。二是将相关协会、合作社、龙头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纳入组织架构,按照重点区域、重要产业、重大项目和重点人群划分,强化各领域组织联动、示范带动、融合互动,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设立“共产党员示范岗”、装订“共产党员户”牌匾、公开党员承诺,开展“亮身份、做承诺、树形象”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入户宣传、项目用地、纠纷调处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清远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市县动态广州花都区)(1)

二、坚持科技兴农,积极推动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花都区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立足自身农业优势,不断推动互联网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一是强化科技平台支撑。示范带党委相继引进3个专业机构、2个示范基地,成功引入55位省级以上岭南盆景人才,为农业产业结构注入科技动能。二是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强化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加快“数字田园”和智能“车间农业”建设,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三是做大做强农村电商。示范带党委指导成立花都区农村电商产业园,建设数字展厅、直播中心和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基地,形成“数字展厅+直播电商+益农信息社+企业+农户”的农村数字化电商生态系统。今年4月,成功举办数字农业直播节,交易额达1.5亿元。

三、坚持产业富农,因地制宜发展“花果渔旅”特色产业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花都区积极探索示范带党委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新路子,逐步形成以特色盆景、健康瓜果、水产养殖、生态观光产业为主导的农业新格局。一是做强“盆景小镇”主导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一批规模化龙头企业,形成“十里百园”盆景市场核心区。目前,示范带盆景从业人员已超过3000户、1.5万人,盆景年销售额达5亿元。二是大力培育“花都味道”特色瓜果,开发休闲采摘体验点,策划桑果节、草毒节等休闲节庆活动,促进瓜果产业与乡村资源有机结合。三是发展高质高效水产养殖,指导一批企业推广现代水产养殖模式,推动生产、加工、销售等流程转型发展。2020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四是充分发掘示范带沿线花卉资源,打造 30000亩“花主题”特色景观。今年以来,示范带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创造农业总产值超15亿元,接待游客总量达30万人次。

清远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市县动态广州花都区)(2)

四、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村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建设更加美丽的乡村。花都区持续推进示范带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营造乡风文明氛围,建设更加美丽宜居乡村,不断提升村民群众的幸福感。各村党组织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深挖古村民俗、故居遗址等历史人文资源,丰富村民文化休闲生活,促进乡村文明发展。预计今年示范带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25%。(中共花都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材料)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