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处死的两个国王是谁(却成为一代明君)
历史上被处死的两个国王是谁(却成为一代明君)他大兴土木,在乌尔等许多城市修建层级塔。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建筑是他在乌尔建造的南纳塔庙(Ziqqurat)。为了加强对征服地区的统治,乌尔纳姆致力于复兴农业、修造运河、改善交通、统一了度量衡,恢复在古提人统治时一度中断的与马干等地的商业往来及加强城市的防卫设施等。乌图赫加尔任命乌尔纳木为乌尔 的“沙基那”(Sagina) 即“军事统帅”或“总督”。乌尔是苏美尔地区的古老城市,繁华富庶。颇有野心的乌尔纳姆就以乌尔为基地,叛变自立,建立乌尔第三王朝(前2113—前2006)。很快,乌图赫加尔便死于一次事故,猜测为乌尔纳姆所为。乌尔第三王朝各时期统治范围乌尔纳姆继位后四处征伐,埃利都、乌鲁克、拉格什、拉尔萨、阿达布和尼普尔等城邦相继臣服。接着,他兵锋北指,将影响力扩展到两河流域北部的布拉克。这些城市都有乌尔纳姆铭文出土。他在铭文中被称为“乌尔之王、苏美尔与阿卡德之王”。
在被外族统治近300年后,苏美尔人终于迎来了民族复兴。约公元前2113年,乌尔城的乌尔纳姆在乌尔建立第三王朝,他在位期间统一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诸城邦,建立起了强大的集权王朝,并给后世留下如《乌尔纳姆法典》、南纳塔庙等宝贵遗产。
古提人在灭亡阿卡德王国后入主两河流域,可能由于是未开化的游牧民族之故,其统治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在其统治末期,苏美尔人的城邦再次崛起。约公元前2150年,拉伽什的恩西古地亚率先摆脱古提的统治而独立,之后苏美尔各邦陆续宣布独立。
不久,乌鲁克(Uruk)城邦强势崛起,其王乌图赫加尔,把古提人赶出了苏美尔地区。
乌鲁克战士祈祷战胜古田人的仪式
乌图赫加尔任命乌尔纳木为乌尔 的“沙基那”(Sagina) 即“军事统帅”或“总督”。乌尔是苏美尔地区的古老城市,繁华富庶。颇有野心的乌尔纳姆就以乌尔为基地,叛变自立,建立乌尔第三王朝(前2113—前2006)。很快,乌图赫加尔便死于一次事故,猜测为乌尔纳姆所为。
乌尔第三王朝各时期统治范围
乌尔纳姆继位后四处征伐,埃利都、乌鲁克、拉格什、拉尔萨、阿达布和尼普尔等城邦相继臣服。接着,他兵锋北指,将影响力扩展到两河流域北部的布拉克。这些城市都有乌尔纳姆铭文出土。他在铭文中被称为“乌尔之王、苏美尔与阿卡德之王”。
乌尔纳姆的统治为了加强对征服地区的统治,乌尔纳姆致力于复兴农业、修造运河、改善交通、统一了度量衡,恢复在古提人统治时一度中断的与马干等地的商业往来及加强城市的防卫设施等。
他大兴土木,在乌尔等许多城市修建层级塔。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建筑是他在乌尔建造的南纳塔庙(Ziqqurat)。
塔庙复原图
塔庙为三层高台、最上层高台上建有神庙,即三级塔庙。据文献记载,建造在最高层的“高庙”( Hochtenpel)是神的住地。不过,所有塔庙的最高层都没有保存下来。与“高庙”相对应的是建造在平地上的“低庙”(Tie- ftempel),“低庙” 是神显身的地方 。
此后,塔庙成为美索不达米亚神庙建筑的一种特殊形式,并影响到了周围地区,两河北部地区和伊朗西南部地区都留下塔庙建筑遗址。
塔庙遗址
乌尔纳姆最重要的遗产就是那部迄今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 部成文法典一《乌尔纳姆法典》。法典的原文已失传,留下来的只是古巴比伦时期的抄本残片。
法典残片
在这部法典中,乌尔纳姆被表述为天神恩利尔(Enlil)选择的“苏美尔-阿卡德之王”。以期用“君权神授”的方式来稳固自己的统治。
法典全文分三个部分:前言、惩罚条款、后记。条款内容包括对下列行为的处置:已婚妇女通奸、奸污妇女或处女、离婚、伪告、奴隶逃跑、体伤、农业纠纷等。离婚需要向政府支付白银,通奸者死刑,强奸女奴判罚金若干。不可作伪证,禁止巫术,打架斗殴等各类刑事案件按照伤害轻重处以罚金或各种酷刑。
法典条文部分的行文方式一律采用“如......的句式,即如果有什么样的行为,就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前言部分不但包括对国王的正义行为极力渲染,还包括对历史的回顾。他公开声明,他立法的目的是在“全国实现公道”,这种法律格式和立法原则成为后世效法的榜样。
总体上讲,这部法典比起《汉谟拉比法典》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同态复仇,要为进步。有尺度的罚款、刑罚等说明法律开始用更规范的方法行使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责,而不只是复仇和报偿。
后记:
乌尔纳姆死后,其子舒尔吉继位。舒尔吉统治长达47年之久(公元前2095-前2048)。舒尔吉的统治采取军事征伐和外交手段并用的策略,使周围国家纷纷归附;继阿卡德之后,第一次恢复了“天下四方之王”的称号。
可惜好景不长,乌尔第三王朝的强盛只保持了半个多世纪。 公元前2029年,伊比辛即位,王国开始崩溃。东部的行省和城市(如埃什努那和苏撒等)纷纷宣布独立。与此同时,阿摩利人和埃兰人也乘机入侵苏美尔,公元前2006年,埃兰人攻破了乌尔城墙,伊比辛教俘往埃兰,并死在那里。乌尔第三王朝灭亡。这也标志着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政治舞台上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