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庄子逍遥游思想的内涵(庄子哲学中的人文意蕴)

庄子逍遥游思想的内涵(庄子哲学中的人文意蕴)庄子哲学的“自由”并非近现代民主政治哲学语境下的“自由人权”,那是一种“有待”的自由,是条件聚合下的一种“契约精神”,而庄子哲学中的“自由之精神”是“无待”的超拔与豪迈,昂立天地之间的孤迥独明,是内在心性层面的生命觉醒与自由意志。庄子哲学的“自由”观念是一种绝对的精神自由,是挣脱一切前提条件假设的自由,是破除二元对立、非此即彼思维困局的一种精神超越,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与洒脱。内观己心从当今普世人文价值出发审视庄子哲学,其自由、平等、和谐的人文气质尤其鲜明。庄子哲学是继老子道家哲学之后的一次思想的提升和跃进,是从政治哲学向内在心性哲学的一次转向。

庄子逍遥游思想的内涵(庄子哲学中的人文意蕴)(1)

来源:正心正举微信公众号(bjzxzjyjy)文丨雪峰

庄子逍遥游思想的内涵(庄子哲学中的人文意蕴)(2)

如果说儒家哲学是中华人文精神传统中的“写实”,那么庄子哲学一定是人文精神中的“浪漫写意”。

庄子的文字深邃空灵,天马行空,汪洋恣肆,富于喷薄的想象力和思想张力,其背后的哲学意蕴通透纯澈,况味十足。

《庄子》以逍遥游开篇,立旨明确,直指心性,追求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生命境界,以天道的高远审视人道世态,从天地万物的宇宙视野反思人间事物的价值和意义,谛视人性,激荡心灵。

庄子逍遥游思想的内涵(庄子哲学中的人文意蕴)(3)

内观己心

从当今普世人文价值出发审视庄子哲学,其自由、平等、和谐的人文气质尤其鲜明。

庄子哲学是继老子道家哲学之后的一次思想的提升和跃进,是从政治哲学向内在心性哲学的一次转向。

庄子哲学的“自由”观念是一种绝对的精神自由,是挣脱一切前提条件假设的自由,是破除二元对立、非此即彼思维困局的一种精神超越,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与洒脱。

庄子哲学的“自由”并非近现代民主政治哲学语境下的“自由人权”,那是一种“有待”的自由,是条件聚合下的一种“契约精神”,而庄子哲学中的“自由之精神”是“无待”的超拔与豪迈,昂立天地之间的孤迥独明,是内在心性层面的生命觉醒与自由意志。

庄子哲学权宜地把整体世界一分为二,即“道的世界”和“物的世界”。物的世界,是客体现象的世界,属性各异,千差万别,错综复杂,但是以道观之,万物同一,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都是绝对的“天道”精神演化的结果和物化的呈现。

从这样一种自然主义的“天道观”视之,物与物之间,人与我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都是自然造化的产物,都禀赋自然的“天道”属性,这也给近代平等、博爱的普世价值提供了一种自然主义的诠解。

庄子哲学中的“平等观”是突破主客对峙的藩篱,消弭物我之间隔阂的“大同意识”,是内在心性修炼克服“小我”,达至天人合一境界的一种生命“大我”。

庄子哲学继承老子哲学的传统,崇尚整体宇宙的自然和谐,只不过,庄子更多的是从内在心性的层面进行演进和深化,追求一种内在主体生命的和谐。

这也正是为什么禅宗在中国化的思想演变过程中从庄子哲学受益匪浅的原因,同是注重内在心性的“开悟”和觉醒,明心见性,从灵魂的最深处了脱生死的桎梏,寻获身心的和谐与安顿。

当代人文精神的终极价值诉求也正是对生命内在力量的反省和觉察,从而找寻到人之为人的生存勇气和力量,进而实现自由和谐的逍遥人生。

庄子逍遥游思想的内涵(庄子哲学中的人文意蕴)(4)

外察世界

庄子哲学乐观豪迈与逍遥洒脱的人文精神气质,无疑对当下人的生存境遇具有莫大的启示价值。当人的生存状态沉陷在“物的世界”中,难免会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无力感,眼花缭乱的“物象”,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

“物的世界”精彩纷呈,但也对人的生存构成威胁,人的生活空间被“物”的片段所肢解,七零八落,失去了“重心”。同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固守于“物”的层面,过分地功利取向,丧失了一种人性的味道,关系的异化导致了一个“散居”的社会形态,各自为营,拒绝交流和沟通,人际之间充满防备,道德下滑,伦理失范。

毕竟,人不能只是生存在一种“物”的境地中,还需要“道的世界”的精神升引和超越,这也是现代人生存现状的真实写照。庄子哲学可谓是一场精神的拯救之道,以其自由、平等、和谐的人文精神给浮躁功利的生活世界带来一袭心灵的慰藉和涤荡。

庄子逍遥游思想的内涵(庄子哲学中的人文意蕴)(5)

启迪多元思维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认识论,是以其“天道论”为根据,以道观物的必然结论。《庄子·齐物论》开篇谈及天籁、地籁、人籁“吹万不同”,意喻“物的世界”的千差万别,形态各异,但是以道观之,则万千事物本质同一,此即为“齐物”。

用现代西方哲学的通俗解释就是要能够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但区别在于,庄子哲学的“道物二分”,只不过是方便诠说而做的权宜之计。

在根本上,庄子哲学主张的是“道物不离”、“道物一体”,这和西方哲学中的主客二分法是有明显区别的。这也是中西哲学的一个分界点,中国哲学思维重整合,重心性提升,追究天人合一;而西方哲学是一种知识论范式,重分析和逻辑运演,讲究知识的合理性,天和人只不过是认识的客体对象。

庄子哲学的“齐物”之“齐”是一个“跳脱”的思维,是一种直觉性的洞察,是超越“物的世界”的超验功能,并非落于经验世界的一种形式意义上的“组合和整理”。

“齐物”之“齐”是以“物的世界”为着力点,完成一次精神意义上的跳跃,契入一个更深邃的“道的世界”,从可言说到不可言说,从可知到不可知,从日用平常中寻觅一颗“道心”。

正心正举

阅读经典需投注精气神,不仅要完成与文本的对话,其实,更重要的是一场自我的对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细嚼慢咽的过程中完成精神的自我消化。

庄子哲学逍遥洒脱,放旷超逸,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游刃有余,既能遗世独立而畅饮“高山”之上沁人心脾的“冷冽空气”,也能“大隐隐于市”而游走“人世间”,“乘物以游心”。如此的生命境界和心性涵养,对于解除现代人面临的生存困惑不能不说是一剂“灵丹妙药”。

其实,阅读《庄子》本身就是一场精神焕发的旅程,庄子的语言活泼生动,借助寓言叙事,在人物对话中传递心性之学。

同时,庄子的语言充满一种吊诡和怪诞之感,在戏谑性和模棱两可之间造成一种“常态思维”的断裂感,使得阅读者不经意间被“卷入或跌入”庄子的生命叙事中,激荡思维的桎梏,洗涤心灵的陈腐,生发一种活脱逍遥的主体生命体验。

庄子逍遥游思想的内涵(庄子哲学中的人文意蕴)(6)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经典流芳,跨越百世,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是因为在经典文字中饱含的人文意蕴,人文精神的缘起便是对人的生存境遇的观照,进而寻求一种精神意义上的“突围”,只因路径不同,风格有所迥异,但殊途同归,最终指向的都是如何实现生命的自由、平等与和谐。

庄子哲学追求一种“逍遥自在”的生命进路,并非是一种麻痹自我的“玩世不恭”和消极避世,而是有着对宇宙和人生的严肃思考,是在一番烈火的试炼后萃取的人生自洽。

万物生生不息,周流不止,这是大道自然的运行规律。

人类的整个生存背景就是这大道的运化和生成,道家哲学深谙于此,从老子到庄子,其哲学思想一脉相承,遵循天道,叩问人道,涵养心性,看似“无情”却最是深情,在天地之间“逍遥游心”,聊以慰藉人生苦短,拯救心灵于困苦之中,在平凡生命的深处洞见心性的光芒。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