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聊斋鬼怪奇谭第一集(聊斋诡闻录鬼戏班)

聊斋鬼怪奇谭第一集(聊斋诡闻录鬼戏班)转眼周永昌就到了四十八岁。他把生意转给了自己的侄儿,自己不再过问生意之事。以周永昌的资产两三百年无所事事也能过得非常滋润。也有不少女子投怀送抱,可这周永昌却完全无动于衷,坊间甚至有传闻周永昌有龙阳之好。流言蜚语传进周永昌耳朵里,他也就是一笑了之。周永昌商业头脑发达,精打细算,短短三四年便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成了苏州地区数一数二的富商。周永昌的店铺周永昌虽说事业有成,可感情线却一直空白,家人曾多次催促其婚娶,但这周永昌却死活不依。挨到了父母过世,便再没人催其结婚,周永昌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钻石王老五。

(本文原创,文中插画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速删)

故事发生在明朝永乐年间。

苏州昆山有个叫周永昌的员外,这周员外年轻时考取过功名,本可以入仕为官,但偏偏在大考之年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司。

虽说最后有惊无险,可惜错过了机会,从此便远离仕途,改行经商。

周永昌商业头脑发达,精打细算,短短三四年便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成了苏州地区数一数二的富商。

聊斋鬼怪奇谭第一集(聊斋诡闻录鬼戏班)(1)

周永昌的店铺

周永昌虽说事业有成,可感情线却一直空白,家人曾多次催促其婚娶,但这周永昌却死活不依。挨到了父母过世,便再没人催其结婚,周永昌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钻石王老五。

也有不少女子投怀送抱,可这周永昌却完全无动于衷,坊间甚至有传闻周永昌有龙阳之好。流言蜚语传进周永昌耳朵里,他也就是一笑了之。

转眼周永昌就到了四十八岁。他把生意转给了自己的侄儿,自己不再过问生意之事。以周永昌的资产两三百年无所事事也能过得非常滋润。

赋闲下来的周永昌迷上了听戏,不仅爱听,还爱学爱唱。但凡有点名气的戏班在苏州搭台,周永昌总会亲自前去捧场,碰到名气大点的,还不惜花重金请戏班到家里包场听。

周永昌的生活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不是在听戏就是在学戏。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

这年夏天的一天,隔壁镇王员外六十大寿,周永昌应邀前去祝寿。

饭后王员外请了戏班在村子里搭台演唱,这正合周永昌胃口。一直听到半夜戏班散台,周永昌才意犹未尽的哼着曲调往家走。

路过两镇交接的界河时,远远看见桥边竟然灯火通明,分明有个戏班在搭台表演,虽然看的真真切切,可完全听不见声音。

周永昌不禁纳闷,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戏班子怎么会在这里搭台,而且戏台下一个观众也没有,只看见戏台上生旦净末丑你来我往,却听不见一点声音。

聊斋鬼怪奇谭第一集(聊斋诡闻录鬼戏班)(2)

周永昌路过河边

但这些念头都只在周永昌脑子里一闪而过,他并没有多想,只要有戏看,他才不管那么多。

周永昌三步并作两步往戏台前跑去,兴许是跑的太快,差点绊了一跤,幸好周永昌反应机敏,没有摔倒。周永昌定定神,接着往戏台子前跑去。

绊了一下竟然听见声音了!周永昌觉得可能是刚才离得太远。声音越来越清晰,鼓乐齐鸣,筝箫合奏,咿咿呀呀的唱腔吸引着周永昌。

唱的真好,这比刚才在王员外家听得好多了。可是这唱的是哪出?周永昌这自诩是新曲目全听过,老曲目听过八九百的戏痴也没听出来。这些都不重要,只要唱的好听。

周永昌也不管戏台下有没有椅子,席地而坐,痴痴的望着戏台之上,两眼随着台上戏子动作而左右飘摇。

不知不觉,雄鸡报晓,戏台老板登台谢幕。可这周永昌还意犹未尽,待老板谢了幕,周永昌连忙跑向后台,找到了戏班老板。

周永昌恭敬的给戏班老板拱了拱手说道:“掌柜的,敢问贵姓,梨园尊号。”

那老板也是客气地回道:“在下免贵姓柳,小戏班幽音社。不知老爷有何赐教。”

周永昌把戏班夸奖了一番,说想请戏班到自家包场。

可是那柳老板却面露难色,周永昌连忙说道:“钱不是问题,包场一天十两银子,所有人员包吃包住。”

柳老板无奈地说道:“实不相瞒,我们并不是在乎钱,而是我们这戏班并不是给活人唱戏的,您看我们连社旗都没挂。”

原来这是一个阴戏班,按照古人说法,在古战场或河流殍尸地等阴气重的地方必须隔一段时间请戏班唱一次戏,否则就会发生意外的事情。一般的戏班都不愿参与这些事情,阴戏班便应运而生。

阴戏班的规矩颇多,演出时不挂社旗,子时开演,鸡鸣一道便要拆台,演出前不发通知,如果演出时围观活人太多,还必须罢演。

这柳班主说道:“刚才看您在台下观戏,幸亏只有一人,否则我等就要罢演了。”

周永昌这才发现这是个阴戏班,连忙给柳班主赔不是。

聊斋鬼怪奇谭第一集(聊斋诡闻录鬼戏班)(3)

周永昌和柳班主

但是这戏唱得实在是太好了,周永昌也管不得是不是阴戏班了,竟提出要跟戏班一起走,柳班主等人走到哪,周永昌听到哪。

这下可搞的柳班主哭笑不得,给周永昌解释道:“您是不是觉得刚才所唱之戏好听,而且觉得没有听过,那是因为这戏根本不是给活人听得。”说完便不再搭理周永昌,招呼戏班收拾东西。

临走柳班主无奈地告诫周永昌:“记住,不是所有戏都是给活人听的,给死人听的戏活人听多了不好。”说完便径直离去。

此事以后,周永昌觉得听所有的戏都索然无味,再好的戏班再有名的角唱的戏在周永昌听来都是折磨。

周永昌从此不再外出,也不再听戏,整日把自己关在院子里,闷闷不乐。周永昌的弟弟周永福不知道自己哥哥出了何事,怎么问周永昌也不说。

就这样过了快一年,周永昌日渐萎靡,周永福请了很多名医也无能为力。

这天周永昌正在院子里百无聊赖地躺着,管家周翔跑进来禀报:“老爷,门外有一位自称柳老板的人求见。”

周永昌有气无力地说道:“不见。”

周翔接着小心翼翼地说道:“老爷,那柳老板说自己是幽音社的班主。”

周永昌一听“幽音社”,立马两眼放光,站起身跑向门外相迎,吓得周翔在后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见柳班主恭敬地站在门外等候,周永昌激动地拉着柳班主的手说道:“你可来了”。说着便把柳班主请进院内。

柳班主窘迫的对周永昌说道:“周老爷,实在是冒昧,年初我这幽音社遇到一点意外,现在有点困难,想请您帮帮忙。”

周永昌大方地说道:“你有什么要求尽管开口,但凡我能做到的绝不推辞。”

“我,我想找个地方,给我的戏班唱戏。”柳班主遮遮掩掩地说道。

周永昌一听说道:“这有何难,以我周永昌的实力,别说找个地方给你们戏班唱戏,就算把你们戏班捧成苏州头台都没任何问题。这样吧,你把你戏班带到我这周园,演出函我来发。”

柳班主还想解释什么,可都被周永昌打断。

第二天柳班主便把戏班带进了周园,周永昌叫下人专门腾出一个最大的园子给戏班住,并交代下人一日三餐按最好的标准招待,并不得干涉戏班的活动,不准向戏班收取任何费用。

柳班主对周永昌说,戏班出了点意外,要先磨合一下还要编一些新的唱段,所以暂不要发演出函,周永昌满口答应。

聊斋鬼怪奇谭第一集(聊斋诡闻录鬼戏班)(4)

周永昌给戏班安排场地

接下来的日子,周永昌每日便搬了凳子看戏班排练,跟戏班学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个人也精神了起来。

周永福来探望过几次,家人都说老爷整日跟着戏班学唱戏精神好得很,周永福看到周永昌整日自娱自乐吃得好睡得香也不再多过问。

就这样过了两个多月,一日周永昌突然对下人说要结婚,这可把下人搞懵了,连忙报告了周永福。

周永福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四五十年的光棍都过了,怎么突然就要结婚。

但想想这终归也是周家的好事,便问下人是哪家姑娘,下人回道:“老爷整天足不出户就待在后院学唱戏,也没见他跟哪家姑娘有来往啊?”

周永福便决定亲自去找哥哥问问看。周永福来到周园的时候,周永昌正在院子里听戏,一边听一边摇头晃脑地跟着唱。周永福不听戏也不知道唱的啥,开门见山的问周永昌:“哥,听说你要结婚?”

“是呀!”周永昌肯定地说道。

“是哪家姑娘,可否需要我找个媒婆去下个聘礼。”周永福试探地问道。

周永昌头摇得像个拨浪鼓说道:“不用,不用,都是老熟人,小梅。”

听到“小梅”这个名字,周永福脸都绿了。

“哥,你说的可是杨家河的小梅?”周永福想着叫小梅的也不是一两个,说不定不是一个人,便想确认一下。

“是啊,就是她。杨小梅。”周永昌用肯定的眼神望着周永福。

这小梅不是别人,正是周永昌三十年前的初恋,这事只有周永福和周永昌知道。正是因为小梅,周永昌惹上了一场官司,连大考的机会都错过了,可是小梅早就已经死了啊。

周永福用恐惧的眼神望着周永昌,他怀疑自己哥哥是不是中了邪。

“哥,这小梅在哪呢?”周永福觉得会不会是周永昌年纪大了想起了自己的伤心事,陷入了癔症。

谁知周永昌一指戏台:“那不是,在戏台上呢?”

周永福顺着周永昌的手看向了戏台,果然,戏台上一个女子不论是长相,还是身段和三十年前的杨小梅一模一样。细细看了一会,戏台上演的正是三十年前周永昌和杨小梅的故事。

周永福觉得一定是哥哥把自己的故事告诉了戏班,让戏班照着演,结果陷进了回忆之中不能自拔。

于是,周永福便找到了柳班主,想确定一下。

聊斋鬼怪奇谭第一集(聊斋诡闻录鬼戏班)(5)

周永昌和周永福及柳老板

柳班主眼神躲避地说道:“回老爷,这是按周老爷的意思演的。”

“你去把那演员请来,我想问点事情。”周永福一看和自己猜的一样,便想看看这演员是不是已经和自己哥哥有了什么关系。

不一会,柳班主便把那演员带到了跟前。

这演员长相普通,和杨小梅完全不像,可为什么在台上看着和杨小梅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周永福随便问了几个问题,便打发走了那个演员。周永福回到周永昌身边想劝一下自己哥哥。这时那扮演杨小梅的演员又回到了戏台,再次震撼了周永福,像,真的像。

这是怎么回事,刚刚自己明明确定了,那人和杨小梅完全长得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为什么一上戏台却完全跟一个人一样?

周永福感觉很为难,这可怎么办,没办法劝啊!在戏台下看就跟真人一样,谁都会难免产生感情。

周永福想先回去想想办法再说,便起身出了园子。可刚出了院墙,周永昌便发现了不对,刚才在院子里听那唱戏之声清清楚楚,一出院墙却一点声音也没有了,只能听见周永昌跟唱的声音。

这是怎么回事?周永昌感觉这个戏班有问题。

便叫来了管家周翔,打听这戏班的情况,周翔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班主姓柳,戏班叫“幽音社”,这还是那日柳班主拜帖时所说。

周永福默默记下这戏班的名字,回到家便让家人四处打听。可是打听了一圈,也没人知道这“幽音社”是哪来的。

周永昌还是天天嚷着要和杨小梅结婚,周永福是想着办法阻拦,整日焦头烂额。

一日,福建过来一个送丝绸的老板,姓郑。结算款项的时候,周永福一不注意分了心算错了,郑老板和周永福甚是熟悉,知道周永福是个心细如发的人,再看周永福心浮气躁的神色,知道周永福一定是遇到了什么事,便关心的问了一下。

周永福便把自己家的事告诉了郑老板。当郑听说是“幽音社”时不禁大惊失色,连忙问道:“那老板可姓柳。”

周永福看那老板神色,八成是知道这“幽音社”,忙说那戏班班主确实姓柳。

聊斋鬼怪奇谭第一集(聊斋诡闻录鬼戏班)(6)

郑老板和周永福

郑老板立刻神色慌张地说道:“这怕是遇到脏东西了。”便将自己知道的“幽音社”情况说与周永福。

这“幽音社”是一支福建戏班。班主柳拾元人很好,他的戏班都是接的别的戏班淘汰下来的老弱病残,戏子地位低,不演戏就没办法生活。这帮老弱病残演戏也没人看,所以只接阴戏,勉强可以维持这帮人的生计。

但是去年“幽音社”从江苏回福建途中,翻了船,一船人据说一个也没活下来。

周永福一听,倒吸一口冷气,连忙问郑老板怎么办,郑老板建议还是去请个法力高强的法师想想办法。

周永福听完,连夜去杭州灵隐寺请来了高僧。

柳班主看到周永福带着高僧来到周园的时候,扑通一下给周永福跪下了,他求周永福放过这帮可怜的人。

原来这柳班主的“幽音社”去年在回福建的途中确实翻了船,“幽音社”除了他全都被淹死了。柳班主的家当也没了,可巧把柳班主救上岸的也是一直阴戏班。

但这支阴戏班老板卷钱跑路了,面临解散的风险,柳班主看这一班老弱病残,实在不愿他们流落街头,便想再把他们带起来。

可是苦于没有本钱也没了场地,便想到了来投靠周老爷。

阴戏本就是唱给死人听得,阴戏只要唱起来,就会吸引周边游荡的魂魄,正好周晓梅的魂魄一直徘徊在这周园附近,每当唱戏便会附在那演员身上。周老爷看到自己的初恋,一时无法自拔。

柳老板自是知道阴戏不是给活人听得,劝过周老爷,但周老爷不听。加上自己也确实有私心。

柳老板恳求周永福和高僧能网开一面,只要不追究这些老弱病残的责任,自己马上带他们离开周园。

聊斋鬼怪奇谭第一集(聊斋诡闻录鬼戏班)(7)

高僧在院子里查看

高僧被这柳老板的情谊所感动,便和周永福商量,先设法超度杨小梅的亡魂,再想办法把实情告诉周永昌。

周永福也是有情有义之人,认为高僧的建议尚好。

高僧超度了杨小梅的亡魂,周永昌清醒不少,周永福和高僧把实情告诉了周永昌。

周永昌当即表示,愿意带资进场,自己也要当一名阴戏演员。

高僧觉得并无不可,周永福拧不过自己哥哥,便也不再强求。

于是周永昌接下了“幽音社”,自己成了幽音社的最大老板兼演员,并且不断吸收其他戏班淘汰的老弱病残。

周永昌善心得到了善报,百岁高龄善终。

评论:鬼戏班也叫阴阳戏班,在全国各地都有,很多白事请的戏班会一天二十四小时不断的唱。即便是后半夜没人的时候也唱,其实这就是在唱阴戏。但红事请的戏班绝对是只唱白天。

俗话说各行有各行的规矩和道道,阴戏班不该给活人唱戏,但柳班主为了养活那一帮子老弱病残破了这个规矩。幸亏柳班主本意善良,是不想看着那帮老弱病残流落街头才违反的规矩,也幸亏遇到了有情有义的周员外,才算有了一个相对不错的结局。

周永昌爱听戏但是更有善心,最终善心善行得善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