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四大美女失传了吗(唐伯虎仿唐人仕女)
唐伯虎的四大美女失传了吗(唐伯虎仿唐人仕女)传播艺术之美,感受美好人生东方传世典藏唐寅从崔涯诗中的“取端端”衍化出“黑妓”落籍的寓意(旧时妓女从良称“落籍”),寄托着这位“风流才子”画家对历史名妓的怜惜之情。此帧人物造型秀美,举止安详,衣纹线条,有著明显的变化。写湖石景物,笔势纵放,与题识的运笔行气互为呼应。通幅清隽淡雅,已成自家面貌,应是唐寅四十二岁后的作品。声明:文中部分内容源自网络,仅用于传播艺术之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唐寅《仿唐人仕女》,纸本设色,纵149.3厘米×横65.9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寅自题:“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花月扬州金满市,佳人价反属穷酸。”
李端端与崔涯同为唐代人,李端端肤色稍黑,然美艳过人,世称“黑妓”。而崔涯则以文采名闻扬州,所作诗词深得众人赞赏。崔涯曾为李端端题一七绝诗:“觅得黄骝被绣鞍,善和坊里取端端。扬州近来浑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一个诗坛才子,一个风尘奇女,一来二往,两人交谊日深,相知相爱。
此幅《仿唐人仕女图》取材于李端端与崔涯之间几经流传的风流韵事。唐寅将画面设定为李端端与崔涯当面论辩的场景,突出表现女子的智慧和胆略。画上居中坐着、留八字须的是崔涯。其倚坐姿势和面部神情显示出潇洒、儒雅的气度。右前方是来客李端端。她手持一朵白牡丹,姿态文雅,落落大方,表情沉稳自若,又略露出迫切期盼的神态。她正以“白牡丹”自比,据理辩论。崔涯则静气安坐,凝神谛听,内心折服之情流溢于眉宇间。
唐寅从崔涯诗中的“取端端”衍化出“黑妓”落籍的寓意(旧时妓女从良称“落籍”),寄托着这位“风流才子”画家对历史名妓的怜惜之情。
此帧人物造型秀美,举止安详,衣纹线条,有著明显的变化。写湖石景物,笔势纵放,与题识的运笔行气互为呼应。通幅清隽淡雅,已成自家面貌,应是唐寅四十二岁后的作品。
声明:文中部分内容源自网络,仅用于传播艺术之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东方传世典藏
传播艺术之美,感受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