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粟裕 94年(1994年粟裕得到平反)

粟裕 94年(1994年粟裕得到平反)但粟裕认为责任不能全怪在王必成头上,而且王必成是我军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应该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因此他主张将王必成的处分改为“留职检查”,陈毅表示同意。抗战胜利后,王必成改任新四军第6师副师长。1946年12月,王必成在第二次涟水保卫战中,与张灵甫的国民党整编74师作战失利,致使涟水失守。战后陈毅十分生气,主张将王必成撤职查办。1938年春天,王必成从延安奔赴东南抗日前线,担任新四军第1支队2团参谋长,不久后担任团长。2团的前身是主力红军留在湘赣边、赣粤边、赣东北坚持游击战争的几支红军游击队,王必成到来以后,很快领导2团以游击战的方式,打得日军鸡犬不宁,这使得新四军在当地威望飙升,群众到处传唱:“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苏北盐城重建军部,粟裕任第四军第1师师长,1师下辖3个旅,叶飞、王必成、陶勇分别任1、2、3旅旅长,从此以后,王必成正式在粟裕麾下作战,他

1984年2月5日,开国大将粟裕不幸病逝,享年77岁。粟裕的老部下王必成悲痛不已,失声痛哭,他专门给粟裕的夫人楚青打电话表示哀悼和慰问,王必成在电话里带着哭声愤愤不平地说:“粟总是被浪费的人才!”

粟裕 94年(1994年粟裕得到平反)(1)

王必成

熟悉军史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王必成性格刚毅,很少流泪,人称“王老虎”。但粟裕去世时,他为什么会如此悲痛呢?因为在战争年代,王必成长期在粟裕的麾下战斗,两人之间的感情实在是太深了。

1912年,王必成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的一个贫苦农民之家,他17岁就参加了红军,由于作战勇敢,很快由班长、连长、营长升至团长、团政委,在长征结束时已经成长为红30军89师副师长。

1938年春天,王必成从延安奔赴东南抗日前线,担任新四军第1支队2团参谋长,不久后担任团长。2团的前身是主力红军留在湘赣边、赣粤边、赣东北坚持游击战争的几支红军游击队,王必成到来以后,很快领导2团以游击战的方式,打得日军鸡犬不宁,这使得新四军在当地威望飙升,群众到处传唱:“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苏北盐城重建军部,粟裕任第四军第1师师长,1师下辖3个旅,叶飞、王必成、陶勇分别任1、2、3旅旅长,从此以后,王必成正式在粟裕麾下作战,他和叶飞、陶勇成为了粟裕的“三剑客”,在战争年代立下了无数战功。

粟裕 94年(1994年粟裕得到平反)(2)

王必成

抗战胜利后,王必成改任新四军第6师副师长。1946年12月,王必成在第二次涟水保卫战中,与张灵甫的国民党整编74师作战失利,致使涟水失守。战后陈毅十分生气,主张将王必成撤职查办。

但粟裕认为责任不能全怪在王必成头上,而且王必成是我军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应该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因此他主张将王必成的处分改为“留职检查”,陈毅表示同意。

这是王必成一生中最难堪的时刻,他当即向粟裕立下了军令状:“以后打74师,绝对不要忘记我们6师!”

粟裕不仅表示同意,还让参谋长陈士榘当场记录在案:

以后,凡我华野部队组织歼敌74师的战役,一定让6师参加,一定让王必成同志参加。

粟裕果然说到做到,1947年2月,他决定在孟良崮地区围歼74师,但当时74师不仅有蒋介石7个整编师20余万人拱卫其左右两侧保驾,而且还有7个整编师在后面给它保底。要完成对它的合围任务,必须有一支“奇兵”断掉它的后路才行。粟裕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已担任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的王必成。

粟裕 94年(1994年粟裕得到平反)(3)

粟裕

5月12日深夜,王必成收到了华野司令部发给他的一封电报:

6纵回师,昼夜兼程,限14日夜间占领垛庄,断敌退路,完成战役合围。坚决阻击整编第25师和第83师的增援,保障主力围歼敌整编74师于孟良崮地区。

王必成看完电报后大喜,马上召集手下的师长、政委前来开会,他用手指着地图说:“看清楚了吧?从鲁南到垛庄,120公里的山路,两天必须赶到。时间紧迫,一律不开会,边行军边动员,要快!”王必成说完这句话后,自己就先上马出发了。

6纵全体指战员昼夜行军,白天遇到国民党军飞机,全军竟不闪不避,对天放枪。国民党军飞行员从未见过如此不要命的部队,竟然不敢低飞扫射。10月14日晚,6纵各部均提前到达了指定位置。

在纵队指挥所里,王必成向几个师长下达了任务,他命令中路饶守坤的18师抢夺垛庄,左路张云龙的16师控制沂蒙公路,隔断敌黄伯韬的25师,右路梁金华的17师隔断敌李天霞的83师。

部署完毕后,王必成对3位师长下令:“报74师之仇,就在今日。你们谁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

粟裕 94年(1994年粟裕得到平反)(4)

王必成(右二)

15日凌晨2时,18师的3个营轻松占领了垛庄这一战略要地,原来在这里的守军只有一个工兵连。

张灵甫此时才发现自己的退路已被切断,74师被包围在了孟良崮。左翼的敌83师师长李天霞不仅不救援张灵甫,反而带着部队撤走了,右翼的黄伯韬倒是积极增援,但他们遭到了6纵16师的顽强阻击,尽管打了一天,却一直突破不了我军的防线。

在这个关键时刻,王必成当然不满足只完成阻击任务,他向粟裕主动请缨,在保证完成阻击任务的同时,再抽出6至7个团参加对74师的攻击。粟裕批准了王必成的请求,指定6纵从西北、正西、西南攻击敌人,务必于16日拂晓发起攻击,在当天结束战斗,全歼敌74师。

这天晚上,王必成召集各师领导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一向少言寡语的他竟一反常态,越讲越激动,还不时挥舞着拳头说:“我们要为两次涟水阻击战牺牲的同志报仇,坚决消灭74师,活捉张灵甫,不惜一切代价!”

粟裕 94年(1994年粟裕得到平反)(5)

张灵甫

16日拂晓,6纵参加主攻的6个团全部进入预定位置。王必成将纵队的指挥部前移到孟良崮西侧的大山场,离孟良崮顶峰仅有4公里,凌晨4点,他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战斗一开始就打到白热化的程度,作为6纵预备队的特务团多次向王必成请战,但他就是不许。打到上午7点时,敌人已筋疲力尽,我军的攻击部队也十分疲劳。此时谁能投入新的生力军,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此时王必成终于下令,将开战后一直养精蓄锐的特务团投入战斗,这个团是他手里的一张王牌,只有最关键的时候才会动用。王必成对特务团团长说:“像刺刀一样刺进去,猛虎一样扑上去!”

特务团的指战员们早已摩拳擦掌,他们在副团长何凤山的带领下,如猛虎下山,直插敌阵,锐不可当,几个小时就连夺几个山头。上午10时,我军已把74师的残敌全部压缩在孟良崮的主峰和600高地。

下午2点,我军对孟良崮发起了总攻,各种炮火从四面八方齐轰敌阵,一时间地动山摇,敌人的血肉和山石齐飞,一片混乱。6纵副司令员皮定均亲自为特务团规划了进攻的路线,何凤山率领这支精锐的突击部队,直扑孟良崮腰间山洞的74师指挥部,一举击毙了张灵甫。

粟裕 94年(1994年粟裕得到平反)(6)

张灵甫的指挥所

这天是1947年5月16日,距涟水城失守正好5个月,74师在孟良崮全军覆没。这天下午,王必成登上了孟良崮主峰,他长舒了一口气,感叹道:“此仇终报,可安睡矣!”

正是有了粟裕的力保和信任,王必成的指挥才能才有了施展的空间,此后他又在粟裕的领导下参加了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带领部队一路南下,成就了自己“王老虎”的威名。

1955年,王必成从朝鲜战场回国,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上海警备区司令员。这年9月,王必成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在1958年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王必成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作为粟裕多年的老部下,他被指定在会上发言“揭发”粟裕。王必成十分了解粟裕的为人和品格,他直接在会上站起来说:

我奉命揭发大阴谋家粟裕。我跟随粟裕作战多年,对粟裕这个大阴谋家,有两点体会最深,那就是‘大’和‘谋’。记得济南役即将胜利尚未结束时,粟裕就向党中央、毛主席建议打淮海战役,基本解决蒋军主力。中央采纳了粟裕的意见,我们取得了决战淮海的伟大胜利。这个‘谋’有多大,我不敢评论,也没有资格评论,毛主席他老人家最清楚。至于‘阴’的一面,我不知道,也没有体会,请知情者揭发……

粟裕 94年(1994年粟裕得到平反)(7)

粟裕和王必成

这番发言可谓是掷地有声,在当时的形势下,王必成敢说出这番话,他的刚直可见一斑。会后,贺龙逢人就说:“王必成这人,可信,可交!”

王必成的女儿王苏炎曾回忆说:“父亲寡言,但是绝不人云亦云。他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是不会轻易地改变和屈服的。在自己的遭遇上,他选择沉默;对于他崇敬的粟裕大将的遭遇,父亲无法忍受心中的愤怒。”

粟裕去世以后,王必成本来打算从南京赶到北京来悼念他,但楚青在电话里告诉他说,粟裕生前曾嘱咐过,为了让丧事从简,取消了所有的追悼会。王必成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此后楚青按照粟裕的遗嘱,将他的骨灰撒在了他和战友们战斗过的各个地方。楚青到华东诸省撒放粟裕的骨灰时,正好路过南京,她顺便去看望了王必成,王必成当即为粟裕在南京设好了灵堂,并陪同楚青把粟裕的部分骨灰撒在了长江。

楚青在南京住了一段时间后,表示自己该去其他地方了,王必成决定为楚青送行。当时正好粟裕的老部下、南京军区顾问张文碧也在场。张文碧说军区通知他参加学习,不能为楚青送行了。王必成听后大怒,他对张碧成吼道:“你敢!你要去!你必须去!”

粟裕 94年(1994年粟裕得到平反)(8)

张文碧

张文碧见“王老虎”真发了火,只好连声答应一起去。

王必成生前一直希望粟裕能够平反,但直到1989年他去世时,也没有听到为粟裕平反的消息,这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

1994年,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在《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上发表了题为《追忆粟裕同志》的文章,他们在文章中代表中央军委正式为粟裕平反。楚青看到这篇文章以后,立即把登有这篇文章的报纸放在王必成的遗像前,告诉他说:“粟司令已经沉冤昭雪,你可以安息了!”

如今两位将军早已故去,但他们深厚的革命友谊,必将永远为世人所牢记!

作者简介:帝哥,一位90后上班族,专职写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发表多篇10万 的爆文。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帝哥说史”,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