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景点(来到符拉迪沃斯托克)
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景点(来到符拉迪沃斯托克)2. 中繁:海参崴﹝俄罗斯﹞气候资料 [引用日期2013-08-11]1. 英语:Climatological Information for Vladivostok [引用日期2013-08-11]符拉迪沃斯托克气候柱状图符拉迪沃斯托克气候资料(1961-1990)注:降雨日表示日降雨量不少于1毫米,气象站位置为:北纬43.1度,东经131.9度,海拔183米[2]
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Владивосток,英语:Vladivostok)位于亚欧大陆东面,阿穆尔半岛最南端。原名海参崴,清朝时为中国领土,划为吉林将军隶下,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条约》将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域割让给俄罗斯,俄罗斯将其命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意为“统治东方”。是远东区主要文教科研中心之一,有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远东分部、太平洋渔业与海洋学研究所及远东联邦大学等多所高等学校。
地理环境
符拉迪沃斯托克在远东的位置
从彼得大帝湾眺望符拉迪沃斯托克
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太平洋沿岸穆拉维约夫-- 阿穆尔斯基半岛的南端,临日本海。城市依山建筑。符拉迪沃斯托克北部为高地,东、南、西分别濒乌苏里湾、大彼得湾和阿穆尔湾。城市及港区位于阿穆尔半岛顶端的金角湾沿岸。金角湾自西南向东北伸入内地,长约7千米。入口处湾宽约2千米,水深20~30米,湾内宽不足1千米,水深10~20米。金角湾南侧隔东博斯普鲁斯海峡,有俄罗斯岛作天然屏障。海湾四周为低山、丘陵环抱,形势险要。由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冬季结冰期长达100~110天(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中下旬),借助破冰船可通航。在夏秋两季多雾,其中6~8月平均有雾日一个半月,有时大雾影响航船进入港湾。[1]
气候环境
符拉迪沃斯托克气候柱状图
符拉迪沃斯托克按照周淑贞气候分类 法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或叫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凉爽舒适;秋季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最好的季节,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持续时间较长,时有台风。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极地偏北风和海洋东南风的共同影响,寒冷湿润,降雪较多。春季到来较早;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凉爽舒适,雨量适中,有时有雾。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变化较慢。因为濒临日本海,冬、夏气温较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变幅较小,日温差很小,具有明显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符拉迪沃斯托克气候资料(1961-1990)
年份 | 1 月 | 2 月 | 3 月 | 4 月 | 5 月 | 6 月 | 7 月 | 8 月 | 9 月 | 10 月 | 11 月 | 12 月 | |
平均气温(℃) | 1961-1990 | -13 | -10 | -2.5 | 4.4 | 9.6 | 12 | 17 | 19 | 15 | 8 | -1.3 | -9.5 |
降雨量(mm) | 1961-1990 | 15 | 18 | 24 | 52 | 60 | 98 | 118 | 148 | 124.5 | 68.2 | 38.0 | 19.4 |
降雨日(d) | 1961-1990 | 2.7 | 3.0 | 3.9 | 6.8 | 7.9 | 10 | 11 | 10.2 | 7.3 | 5.5 | 4.2 | 2.6 |
日平均日照(h) | 1961-1990 | 5.7 | 6.6 | 7.0 | 6.4 | 6.4 | 4. | 3.9 | 4.8 | 6.6 | 6.6 | 5.6 | 5.0 |
注:降雨日表示日降雨量不少于1毫米,气象站位置为:北纬43.1度,东经131.9度,海拔183米[2]
参考资料
1. 英语:Climatological Information for Vladivostok [引用日期2013-08-11]
2. 中繁:海参崴﹝俄罗斯﹞气候资料 [引用日期2013-08-11]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醋美沙朵美、万鼎星辰东、万鼎星辰航、万鼎星辰李宇飞、娱乐饕餮君参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