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我们再来看看那个村门牌坊,上面写着“海南冯氏第一村”。照我看来,如果从历史事件以及遗留下来的的古迹这方面来说,该村称为“海南第一村”,一点也不为过,而不仅仅限于冯氏范围之内说第一。石矍村位于琼州海峡澄迈湾之南岸,老城镇开发区境内,东与老城镇政府所在地相邻,南与大丰镇相邻,西与马村区相邻,北部接壤澄迈湾,是一个海边小村。这个村的村名(请看村牌)有一个字我不懂如何读,向村里这位仁兄询问,他告诉我该字读音之后,并告诉我,他的村准备改村名了。我问他说,一个历经了千年的村名为何要改?他回答说,原因是进入到使用电脑的现在,这个村名的“石矍”这一个字无法输入电脑(电脑字库已经没有这个字)。造成户口、身份证等使用很麻烦,这就是要改村名之原因。村名难懂的这个字左边是石字旁,右边是个矍字(读音què),村名用字都那么古,使人感叹!上图是该村更改村名的公告。该村既然告示改名为“石矍村”,这篇美篇往下说到村名时就

2022.01.03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1)

乡村探古是我的爱好,近一年来我已经走进二十多个古村,我以为石石矍村可能也跟其它的古村差不多,走进看后,使我惊叹不已!这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的村荘。你是否也想了解她的历史?感受她的震撼不?。几句话难说清楚,如果想了解,请听我慢慢道来。

上图是高大的村门牌坊,在海南我所看到的村门牌坊之中这个是最高大的一个。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2)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3)

为了叙述方便,在说该村之前,我还是先介绍上图这位仁兄(年龄比我小),他是本村人,冯家之后代。他正在忙着做工,但为了弄清村里古建筑如何去找,我还是打扰了他。当我自称是临高人,用临高话问他时,他非常热情地向我介绍村里的情况,可能是乡音的作用吧,他放下工作,主动的带我们去看古庙!我与他非亲非故,却对我们这么好,真的非常感谢他!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4)

这个村的村名(请看村牌)有一个字我不懂如何读,向村里这位仁兄询问,他告诉我该字读音之后,并告诉我,他的村准备改村名了。我问他说,一个历经了千年的村名为何要改?他回答说,原因是进入到使用电脑的现在,这个村名的“石矍”这一个字无法输入电脑(电脑字库已经没有这个字)。造成户口、身份证等使用很麻烦,这就是要改村名之原因。村名难懂的这个字左边是石字旁,右边是个矍字(读音què),村名用字都那么古,使人感叹!上图是该村更改村名的公告。该村既然告示改名为“石矍村”,这篇美篇往下说到村名时就用这个名字吧,反正原名“石矍”这一个字是打不出来了。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5)

据明清史料记载,石矍村之所以得名,完全因为村边海岸那片石滩。据村中老者说,石矍村的名字取自村边的石矍港里,海水拍击岸边礁石时发出的声音。过去海边还没有建电厂和码头,海滩上到处都是大大的黑石头,相互垒叠着,海水冲过来,钻进石头间的缝隙里时,就能听到‘确确’的声音”了,“确”与“矍”音近,所以叫“石(石矍)村”了。

我刚进村时,碰到一群村民,故意用临高话来问路,村民听后明白我的意思,今天我在老城又遇到到乡音了。“名从主人”,我相信“石(石矍)村”这个名字是用长流临高语来命名的。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6)

石矍村位于琼州海峡澄迈湾之南岸,老城镇开发区境内,东与老城镇政府所在地相邻,南与大丰镇相邻,西与马村区相邻,北部接壤澄迈湾,是一个海边小村。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7)

我们再来看看那个村门牌坊,上面写着“海南冯氏第一村”。照我看来,如果从历史事件以及遗留下来的的古迹这方面来说,该村称为“海南第一村”,一点也不为过,而不仅仅限于冯氏范围之内说第一。

这个村之所以有名,因为它是大名鼎鼎冼夫人之家乡。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8)

在两三年前,我以为冼夫人是像《西游记》里所传说的那种神明。这一两年来我才知道,冼夫人是人而再变为神的人神。冼夫人原名冼珍,南北朝时期高凉郡(广东电白)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其家族世代为俚族部落首领,嫁给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后,冼夫人成为俚汉融合的典范。她功勋卓著,先后被七朝君王敕封,被百姓尊称为岭南“圣母”;她致力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岭南经济的爱国女英雄——冼夫人(约公元522—602)。

花木兰代父从军,已经是巾帼英雄了。而冼夫人能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平定叛乱,安定一方水土,怪不得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9)

石矍村是冯宝、冼夫人在海南征战的落脚点,指挥部,后来成为她居住的村。从这些史料看可知,该村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该村冯氏后代是她的子孙。上图一,是纪念她庙宇的后殿,图二是皇帝给她的封号“谯国夫人”,图三是她和她的丈夫冯宝的神像。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10)

冯氏大宗祠建于隋炀帝大业5年,即公元609年,距今已经一千四百多年了。主要建筑呈三路三进布局:中路是主体,有大门、前殿将军第、中殿谯国殿、后殿始平堂;左路有左殿夏阳庙,右路有右殿出嗣堂(1994年拆除建石石矍小学)。整座院落四周围干部墙,形成一个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庭院宽敞的格局。

听那位仁兄说,琼山地区也有他们姓冯的一个大村,也盖了一个很大的祠堂,村民们想用“冯氏大祠堂”来命名该祠堂。但有个考古专家知道后,告诉他们说,石矍村那个祠堂建筑在先,并且是冯宝和冼夫人居住之村,石矍村那个才是大祠堂,建议他们不要再使用那名称,他们听从了建议。从专家的说法中,可知这个祠堂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11)

上面那个仁兄告诉我,后殿将军第也是当冯宝和冼夫人的指挥部。他们曾经在这里指挥作战。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12)

将军臀门前写着“将军第”三个大字。你是否注意看到军字并不是秃宝盖,而是宝盖头?为什么要写成宝盖头?这位仁兄告诉我说,军字写成宝盖头,据说是有深意的。听说皇帝封给冼夫人有先斩后奏的特权,所以军字用宝盖头,突出其军威。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13)

上图是后殿谯国殿,房顶的两端雕刻有两条相向的龙。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14)

这是祠堂左路夏阳庙的前门,造型美观大方。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15)

夏阳庙前门很古朴。听这位仁兄说,门虽有多处损坏了,但不敢维修。因为门上这些装饰是用石灰加糯米、植物油等材料混合后进行雕刻的,现在已经不懂这种工艺,一拆下来就无法再做成原来那个样的了。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16)

进门后可看到左右两侧几对石鼓,排列在门的两侧。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17)

夏阳庙中殿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18)

夏阳庙后殿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19)

这是右路有右殿出嗣堂(1994年拆除建石石矍小学)。细看可知,墙上写着“冯氏次世中房祠”几个字,左边落款看不清了。右边落款是“嘉庆二年冬月吉旦”,从落款可知,右路的祠堂要比中路晚了一千多年。虽说晚建,也是古董了,从嘉庆二年建算至今也有二百二十多年。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20)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21)

上面这些房子,记不清是哪一路第几进房子了。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22)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23)

由右路祠堂改为学校用,里面有了“学海无涯”等字。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24)

由于改为学校用,里面还挂盖写毛主席沁园春·雪的词,金黄之字,好漂亮!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25)

第一进房的墙上,画着很多幅很像《三国演义》连环画那样的图画,这些图画叙述着冼夫人征战的故事。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26)

我们看了整个庙宇中路(主路)、左路、右路之后,还是路着这位仁兄去看看庙宇细细的局部吧。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27)

房子的梁柱雕刻着各种各样的图画,漂亮得难于形容!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28)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29)

房子用的木材是波罗格的,用料很讲究,工艺精美。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30)

墙壁上画着很多画。听这位仁兄说,文革时由于怕被破坏,老人们用石灰水涂抹在上面。而文革过后,老人们才细细的清洗。虽然经过石灰水的涂抹,洗后画面还是很鲜艳。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31)

柱子础石和木柱衔接得天衣无缝!础石画着莲花,木柱画有书卷等图案。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32)

上图是村前的一个古井,古井边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立的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33)

古井旁边有个长寿石,石背光滑,并有鱗甲,很像一只龟。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34)

简单地对庙宇的介绍约告了一个段落。我们还是回来讲讲冼夫人的故事吧。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35)

石矍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人大水塘。水塘水清见底,水塘周边有高风亮节的椰子树。听这位仁兄说,这个水塘原来是可通到大海的,冼夫人的船队是从这里出海去打仗。现在已经不能从这里开船出海了。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36)

据说石矍村全村姓“冯”,现有300多户,总人口1500人,他们是冯宝与冼夫人的后代。从他们讲的是长流临高语可知,他们已经被临高语族群同化,由于与临高语族群通婚,他们的血液里很大成分已经含临高语族群的基因了。他们也成为临高语族群的人了。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37)

据明正德《琼台志》载:梁大同间,冯冼氏族运用力量和影响,降服诸越,统一岭南,并在汉废海南儋耳郡“归附者千余峒”的基础上,“请命于朝”,在海南岛设置崖州。在隋文帝杨坚处置番州总管赵讷贪官之后,委派冼夫人巡视诸州,招抚逃亡的俚民,最后到海南岛,于仁寿二年(公元602年)仙逝,葬于石矍村西南富昌坡地。由此推算,石矍村历史悠远,至今已有1400多年。又据《海南冯氏族谱》记载,海南省各市县的冯姓宗支绝大部分是从石矍村迁出,享有“海南冯氏第一村”的誉称。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38)

冯冼氏对海南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功劳是巨大的。在海南很多地方都有冼夫人庙,尤其是临高语族群的地区最多,讲海南话(客话)地区好像很少有冼庙,海南南边少数民族地区好像没有,这与当时是临高语族群主宰海南,冯冼所接触的是临高语族群有关。临高语族群地区举行纪念冼夫人活动非常隆重,有一个节日叫“军坡节”就是纪念冼夫人的。听说每年到这个节日,长流、老城、石山等地区的老百姓家家都设宴请亲戚好友,谁家客人多,谁就感到光荣,谁家客人少,就觉得没面子。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39)

冼夫人是促进民族大团结的象征,愿她的愿望永世长存!

茂名冼夫人故里(巾帼英雄冼夫人之故里)(40)

编 辑 / 幽 默 茶 客 2022年1月12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