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对父母说这六句话(这几件事我劝了爸妈100次都不听)
千万别对父母说这六句话(这几件事我劝了爸妈100次都不听)年轻时觉得自己是年少不经事,不懂父母的操心。但娃都生了的我,还看不懂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神操作是怎么回事?你知道世界上有一种代沟,叫“和爹妈的脑回路不在一个频道”吗?有个朋友就说自己当妈后有一次过节回家,心血来潮想改改平日的随意风格,画个妆。然而亲妈一见她就语重心长地教育:不收拾得像样点出门,脸上脏东西也不知道擦擦。说着就把她的双眼皮贴撕了下来。
网络热搜榜上曾有个搞笑话题:
新买的破洞牛仔裤,回家穿了一次就被老妈打好了补丁。
亲妈还叮嘱这个楼主,家里也不是买不起裤子,干嘛这么惨,真没钱了就问爸妈要!
很多人看到这就被炸了出来:哇简直我家翻版,太有共鸣了。
有个朋友就说自己当妈后有一次过节回家,心血来潮想改改平日的随意风格,画个妆。
然而亲妈一见她就语重心长地教育:不收拾得像样点出门,脸上脏东西也不知道擦擦。
说着就把她的双眼皮贴撕了下来。
你知道世界上有一种代沟,叫“和爹妈的脑回路不在一个频道”吗?
年轻时觉得自己是年少不经事,不懂父母的操心。但娃都生了的我,还看不懂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神操作是怎么回事?
这年头不缺辟谣的科学知识,但在很多父母眼中,所有的科学营养加起来,都比不过自己收藏的养生知识。
今年夏天我买了不少冰淇淋,有次下班回到家,发现我妈把冰箱里的冰淇淋拿出来化成水,跟我说正好化好了可以吃了……你怎么不上锅热热?
——鱼剥了石榴
我买的慕斯蛋糕没吃完,放冰箱准备第二天早上做早饭,然后我爹早上把蛋糕蒸热了给我,这是一盘看起来很像“巧克力汁”的东西……
——这就热了的毕老师
去山上采蘑菇吃算吗?我妈说天然的东西才是好,可我真怕她采到毒蘑菇。
——盼盼
老人坚持外面买的蔬菜都有农药,偷偷在小区楼下种菜,后来物业打电话到我家投诉我们才知道……
——心里五味杂陈的汁汁
我婆婆在小区附近找了一小片地,种了一大片秋葵。因为听说秋葵的营养价值很好,现在我们每天早中晚都吃秋葵,吃的我再也无法直视秋葵了。
——被打败的小吃货
地球上的时间,不就是按照时区划分的吗?
不,在爸妈这,时针都要停摆,节奏得按他们的来。
我妈的时间体系:傍晚6点半给我打电话。我说:“还在办公室”。她说:“太过分了!这么晚了!你们办公室还能有人吗!啊!”8点钟我到家,她已经出离愤怒了:“啊!天天半夜三更到家!”10点钟我在刷手机,她说:“这样熬夜会死的!”
有时加班,我妈就说:“你们老板太过分了,资本家!”我说:“老板弄得比我还晚了。”她又义愤填膺地说:“那不是应该的吗!是她自己的生意!”
——糕妈校友叉叉
我爸的时间体系:以前我爸会把家里的钟全部调快15分钟,全村都知道。然后周末早上钟显示8点半的时候就开始叫我起床说,“都要9点了还不起床!”我起来收拾完再一看表,才8点过一点。
——捷捷
说起时间体系倒是想起来,每次带老人们出去玩,比如9点的飞机,如果7点他们没到机场的话,那就惨了,路上他们能紧张到出汗~有次早上6点的飞机,凌晨2点我就被我妈叫起来出发了。
——没有故事算我输的大媛
在大部分父母眼中,“工作”除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就剩下另一种:打工的。并且还是给私人老板打工的。
所以你爸妈清楚你在做什么工作吗?
不知道,可能觉得我是一个网瘾少女,天天对着电脑。
——我是温油的客服小姐姐
他们不知道我到底在做啥,只知道我每天晚上都捧着手机。有次我妈说你成天看着手机干什么,我说工作啊,她说手机上也能工作?我说当然啊,虽然她有点困惑,但还是帮我把孩子领开了。
——这招百试不爽的lisa
大二分专业方向,一开始填了广告,我妈一天七八个电话,让我改报新闻,说不想看到儿子每天在墙上刷三株口服液广告。
——权哥
我以前在华数,很难和他们解释自己在做啥。工作第一年我爸和别人说起来,说我是和联通移动一样办宽带的。
——真的没有优惠的桂桂
孩子,不就是这么那么养大的吗?你们成天嚷嚷,多大点事儿!
娃抱回家第一次洗澡,我婆婆和我妈都在,当时讨论要不要雇月嫂,两位异口同声表示:“雇什么月嫂!我们自己带大孩子,两个人肯定给你和娃伺候妥妥的……”
我说:“好啊,现在娃要洗澡,你们来吧。”结果,两个人抱着软软的小婴儿手就开始颤抖,最后放弃了,说:“不敢洗!!!”
两位妈从信誓旦旦到不敢下手,转折就用了一秒,真的太好笑。
——敲鼓的丁丁
我儿子一个多月大的时候放在床上睡觉,大便漏到床上,再换一包尿不湿,还是漏……原来,是我妈深深觉得尿不湿会不透气,辛辛苦苦坐那里把尿不湿的边缘剪出一个个小洞洞,一整包都剪了。
——产后情绪更不稳定的阿茶
娃比我黑十几个色号,我妈坚持认为是我怀孕的时候喝可乐,把娃染黑了。
——过意不去的阿鹿
妈觉得孩子穿裤子不方便,然后把家里所有带档的裤子都剪成了开裆裤。
——jay
连体衣小了,从腰部剪开,缝一缝,变身一套背心和裤衩。
——自叹不如的汤汤包
我婆婆说夜里给吃夜奶不能叫娃名字,并且不许宝宝照镜子、趴着睡、光脚,晚上不能拍照剪指甲。
——格格
娃1岁时夜里经常醒来哭,我婆婆说她有好办法,然后拿着宝宝的小鞋子在床上窗户上拍来拍去,嘴里念念有词,感觉像在“作法”……
——汗毛都要竖起来的vv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我儿子穿着什么厚度的睡袋,我妈都会用一个小毯子小被子把我儿子腰以下部位包裹起来,活脱脱一个美人鱼造型。上半身背心,下半身紧紧包裹。说只要腿不冷就不会感冒。(她自己就是老寒腿)
——远方的山
听完这些故事,是不是有种隔代像隔了几个世纪的感觉?
但这些“吐槽”,在另外一些人听来,却有完全不一样的滋味——
有点羡慕跟妈妈和婆婆住的这么近,可以有这么多“不适”的你们。远离家乡2000公里,每年只能见到短短几日,任何唠叨和不适在距离面前都让我感到亲切。
难怪有人说,“吐槽”再厉害,也挡不住那些简单的小片段中满满的爱!因为“抱怨”总是更容易脱口而出的,但那些亲情的默认前提,很多人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三十多岁还被妈妈逼着吃鸡蛋的女儿说:
我妈觉得生完孩子以后我变虚弱了,所以现在每天都强制要我吃一个鸡蛋一杯牛奶。她说小孩的身体要管,但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也要把你管牢。
因为宝宝晚上睡不好,在窗户上拍打“作法”的婆婆说:一会你去睡,我来换班。不善言辞的老人用实际行动去分担子女初为人母的辛苦。
因为怕孩子生病、受伤,他们有了自己发明的一套“健康系统”;他们所生活的年代,让思考问题的方式局限太大,所以表达爱的方式显得那么笨拙……
可我们除了“抱怨”,又真的做了什么呢?
还好,有个女儿骄傲地说:
我爸非常清楚我和我弟在什么公司,具体干什么的,关注我弟公司的股价,重要信息的披露,上次还跟我聊“你们公司这次融资成功,有没涨工资啊?”
从了解到沟通,也许这才是代沟最好的解决方式,而在最最开始的时候,爸爸也是学了很久才会上网的。
如果沉默和隐忍的爱,是我们的上一代人最习惯的表达。那么自诩“隔了几个世纪”的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着去改变这种方式?比如教会他们辨别什么是科学的知识、教会他们使用网络,让他们也努努力,跟上和习惯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