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女儿捐骨髓(江苏妇女校门认亲吓哭女儿)
强迫女儿捐骨髓(江苏妇女校门认亲吓哭女儿)就在前几天,陈玲的儿子只是有流鼻血和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她拉住医生的衣袖问道如何才能拯救自己的儿子。医生解释道,这种罕见的疾病其实就是血癌,如果继续这样,会发展成急性白血病。就在前几秒,旁边的医生轻轻咳嗽了一声,身为母亲的陈玲顿感不妙,她立刻冷静下来,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劝慰了儿子,随后就和医生来到了走廊僻静的角落。“你儿子的病情恶化了!”短短几个字犹如晴天霹雳一般。“你儿子已经患上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陈玲紧张地盯着医生,大气不敢喘一口,她还是不明白,这个症状到底代表了什么。
2012年的一天,在摄像机面前,一位母亲面对记者的采访,面不改色地说道:“会不会对女儿造成伤害,我当时没有考虑那么多,我也没有考虑过她的感受。”这句话瞬间惹怒了网友。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避风港,这位母亲为何对女儿如此冷漠。
女孩是母亲亲生的吗?她们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儿子重病,骨肉相救这位母亲名叫陈玲,2011年9月15日,江苏淮安第一医院某病房内,陈玲慈爱地抚摸着病床上的儿子,眼里全是疼惜,“宝贝先睡会,妈妈出去和医生说点事”。
就在前几秒,旁边的医生轻轻咳嗽了一声,身为母亲的陈玲顿感不妙,她立刻冷静下来,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劝慰了儿子,随后就和医生来到了走廊僻静的角落。
“你儿子的病情恶化了!”短短几个字犹如晴天霹雳一般。“你儿子已经患上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陈玲紧张地盯着医生,大气不敢喘一口,她还是不明白,这个症状到底代表了什么。
医生解释道,这种罕见的疾病其实就是血癌,如果继续这样,会发展成急性白血病。
就在前几天,陈玲的儿子只是有流鼻血和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她拉住医生的衣袖问道如何才能拯救自己的儿子。
医生回答:“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案就是移植骨髓,先让你儿子的兄弟姐妹试试,配对成功的概率会比父母高很多。”
陈玲听到后赶紧叫来了自己的大女儿,据悉,陈玲夫妇总共就育有一子一女,可令人失望的是,大女儿的骨髓不满足移植的条件。
无奈之下,陈玲只能在骨髓库做登记,希望有好心人主动来帮忙。
陈玲看着病床上面痛苦的儿子悲痛欲绝,儿子杨杨原本清秀可爱,如今已经浮肿得像个200斤的大胖子,连路都走不了,所有的活动都要在床上进行。
陈玲若有所思地望着儿子,随后又拉着丈夫走了出去。
“老公,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咱们的孩子!”
一段尘封了十六年的秘密终于揭开。
原来,陈玲除了这两个孩子,还有第三个孩子,在生下大女儿以后陈玲又生了一个二女儿,但是这个孩子从一出生起就不在陈玲家了,也从未联系过。
丈夫很惊讶:“可是当年人家约定好了,为了孩子的成长互不联络的。”
“那你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死掉吗?”陈玲怒视着自己的丈夫,丈夫被逼问得沉默不语。
十几年前,陈玲在生下大女儿以后,又怀上了二女儿,可是家里氛围至此开始压抑,因为在农村,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
如果陈玲把二女儿生下来家里就有三个孩子了,根本没有足够的成本养育,所以家里的老人都要求陈玲二胎必须生下一个男孩,
孩子又不能打掉,这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就想到了个“馊主意”,把二女儿送给别人。
来领养孩子的男子是养虾蟹的养殖户,名叫张建洪,生性老实,很快就把女儿领走了。
就这样,二女儿好像从来没存在过一样,随着杨杨的出生彻底被抛在脑后。
如今,夫妻俩开始了寻女之路……
揭秘身世、无理取闹打开门的那一刹那,张建洪十分震惊,“你们这是...”,“大哥,你帮帮我们吧。救救我们的儿子,需要你女儿帮帮我们。”
在听到夫妻俩的遭遇后,善良的张建洪很是同情,对方毕竟是一条鲜活的人命,更是自己女儿的弟弟。
但是眼前,张建洪最担心的是女儿娜娜,他害怕女儿知道自己是被抛弃的会难过。
“要帮忙也可以,但是咱们先说好不能让我女儿知道事情的真相。”陈玲夫妇听到对方同意后,连忙答应这个要求。
“娜娜,有一个男孩得了重病,你想不想帮帮他。”张建宏是个非常聪明善良的父亲,有这样的父亲,娜娜自然愿意帮助这个“陌生”男孩。
在去医院做骨髓匹配时,也恰巧匹配上了。陈玲很是高兴,她和娜娜在医院见面的时候,情绪竟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匹配完后和二女儿合影了一张作为纪念。
但是一旁的张建宏却多了丝隐隐的担忧,“医生,我女儿才这么小,骨髓移植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医生如实回答:“其实我们也不敢确定,会不会对娜娜有影响。”听到这,沉思中的张建宏开始打起了算盘……
重男轻女——父母的生存焦虑重男轻女的案例,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几乎都发生在农村,父母一辈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养儿可以防老,养女则是家庭负担。
重男轻女几乎是封建思想的“成果”,男性在体力等生理方面天然优于女性,在资源有限或匮乏的情况下,比女性回报率更高,这也是“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的核心原因。
所以,从收益回报比来说,重男并非真的重男,儿子的不确定性太强,谁也不能保障自己的儿子成就多高,确保他们能养老。
而轻女只是单纯地看不到女儿的“利”,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如此利弊权衡下,自然重男轻女。
父母的生存焦虑有多高,就有多重男轻女,因为他们特别缺乏安全感,
所以把自身焦虑投射在儿子身上,希望自己老了儿子来照顾自己,然而事实可能不如父母愿。
重男轻女下的男孩大概率被养废,和溺爱的孩子结局一样——你以为是爱他,其实是害了他。
给了儿子高期待,但却过度操心,不给他实践的机会,手里握再多资源也没用。
他们想上进,但是没机会锻炼,结果能力不行,另一方面看着自己废却被父母疼,更加迈不开步子,于是,越做不到越焦虑,不断的内耗,最终一无所成。
新一代看不起女性,重男轻女,自身焦虑的父亲就这样诞生了
其实,无论男女,重男轻女家庭的孩子,都是不平衡家庭规则的牺牲品
张建洪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找到了陈玲商谈,“娜娜的手术有不确定性风险,可不可以签订一个协议。
你们提供50万放在第三方处,如果娜娜的身体出现了意外,这笔钱可以用来保障她的生活,如果没有问题,这笔钱我们分文不要。”
面对这个要求,陈玲却觉得张建洪在狮子大张口。本来给儿子治病就没钱,还要拿钱,她非常不情愿。
但是张建洪觉得合情合理、十分坚决,两家人只能不欢而散。
陈玲不愿意承担风险,又想给儿子治病,她找到张建洪所在的村庄村委会,经过几次协商居然成功说服对方暂且不管这笔钱。
然而第二次问题又来了,这次几乎让善良的张建洪忍无可忍
因为早年和妻子离婚,自己独自承担支出抚养娜娜,各种事情忙得他焦头烂额,根本没有时间去手术的医院照顾自己的女儿,于是他想要找离自己家较近的苏州医院去做移植手术。
没想到陈玲完全不能换位思考,原因是:苏州医院的手术成本比苏北的高太多了,我们去不了。
两次合理要求都被拒绝,张建洪十分的气愤:“我和女儿都帮你们到这个份上了,你们为什么都不肯为她着想?她也是你们亲生的啊!”
当众澄清,起诉卖惨事情都到这份上了,陈玲还是觉得是张建洪的错,她这次直接奔向了目标……
2012年的3月6日,陈玲带着自己的大女儿来到了娜娜的学校,光明正大地寻找自己的女儿。
当时的娜娜刚刚放学,正往公交车上走准备回家,谁曾想一下子就被陈玲给拦了下来。
娜娜一脸困惑,还没等她询问。陈玲直接就在学校的门口、大庭广众之下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我是你的亲生妈妈,这是你的亲姐姐。你去医院看的那个男孩就是你的亲弟弟,现在我们需要你救自己的弟弟。”好一阵痛快宣泄,但陈玲全然没有顾及女儿的感受。
娜娜完全不敢相信陈玲的话,但看着那个和自己相似的小姐姐,又无比恐慌,她现在只想赶紧离开这个地方,去找自己的父亲张建洪。
可陈玲不依不饶,死死拽住娜娜的手,两个人拉拉扯扯。娜娜吓得浑身发抖、哭得梨花带雨。
就连学校的教职人员都以为娜娜遇到了坏人,赶忙报了警。直到警察来了才把场面控制住,此时,张建洪早已赶到,和陈玲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两人被迫来到了派出所,在派出所警方的调解之下,三人坐到了一起沟通整件事情如何解决,可是陈玲不知道,她今天的举动彻底伤透了娜娜的心,她早已不愿意捐赠自己的骨髓。
陈玲本来以为只是张建洪不同意,所以今天才直接跑到学校找娜娜,听到这话,陈玲直接起身离开了派出所。
回到家的娜娜躲在房间里哭了整整一个晚上,她对爸爸说:
“我怎么会有这样的妈啊?”张建洪急忙安慰女儿,承诺以后接她放学,
本以为事情告一段路,没想到更精彩离谱的还在后面
第二天,“一封公开信”贴在了张建洪所在的街区上。这封信上把张建洪父女描述成了一对敲诈勒索的恶人。
陈玲认为对方不愿意捐赠骨髓归根结底是为了钱,她想通过社会舆论来道德攻击对方捐献骨髓。
这件事自然引起了轩然大波,娜娜激动地找到了爸爸。
“爸爸,她在侵犯咱俩的名誉。我要起诉她!”
可是张建洪过于善良,他摸了摸女儿的头:“她也是因为有一个生病的孩子,还是算了吧。”
娜娜虽然认同了父亲,但她幼小的心灵早已被这个无情的女人伤透了,在记者的采访面前,问陈玲是否有考虑过娜娜的心情。
陈玲只是轻描淡写地回答道,“会不会对娜娜造成伤害,我当时没有考虑那么多。”
舆论好像没起什么作用,一个月后,杨杨的病情恶化了,陈玲又委托记者以及医院方面联系到了张建洪。
可是张建洪给出了明确的答复,“上次的事件之后,娜娜内心受到了创伤,学校都对她做了心理咨询辅导,请你们不要再打扰她了,如果陈玲之前不做那些事情,还有机会谈一下,现在就算了吧。”
听到这个回复,陈玲立马和自己的儿子一同在电视上面哭惨,希望娜娜可以再次捐赠骨髓出来。
陈玲到现在都不明白,一切都是她一手造成的,她心里只有自己生病的儿子,完全没有这个二女儿。
她只是在利用娜娜的同情心,把她当做工具人罢了,所以娜娜也坚决表示自己不会进行骨髓捐赠。
没过多久,医院通知陈玲,骨髓库里出现了和杨杨匹配的骨髓,那个人也愿意捐赠,陈玲大喜过望,马上就把娜娜抛在了脑后。
她再也没有去找过娜娜,对于她来说,娜娜只是儿子的救命稻草,而不是女儿,后来娜娜也就一直和自己的养父生活在一起。
可以看出,陈玲对二女儿是谈不上母爱的。
不仅如此,她还是一个彻头彻底的利己主义者,完全没有道德尺度,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什么都做得出。
我们用一句话来形容““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典范,不仅作恶,还态度极其嚣张。”
利己主义者通常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缺乏共情能力,难以体会到别人的伤痛,从陈玲无法理解娜娜父女拒绝自己的原因,甚至还反过来利用媒体道德攻击,就可以看出,她严重缺乏怜悯之心、共情能力
其次,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为缺乏共情,常通过虚伪的表现,假装道德,来博取同情维护自己的利益,凡事一切以物质、名声、权力为目标。
电视剧剧照
通过卖惨,博取别人的同情,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最喜欢做的事,因为外界需要,大众需要怜悯共情,而自己不具备,所以就装的格外别扭。
之前反社会人格的劳荣枝就是如此,在法庭上卖惨,却完全没逻辑,因为他们需要这些达成目的。
所以利己主义者又是极其聪明、自恋的,他们非常善于利用规则,社会规则是什么,是共情,是利他,是和谐,是善良,这些在普通人价值观内的事,却被利己主义者拿来不择手段达到目的。
披用着“精致”的外衣和娴熟的手段,她们小心不被他人察觉,既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又不希望暴露自己自私自利的德性缺失,于是,在权衡利弊前,展现出“两面人”的态度。
忽视女儿,还对女儿一味地索取,重视男孩,也是出于自己利益 的需要,母爱也是捆绑利益的最好工具。
娜娜是幸运的,因为她逃离了有毒的母亲,收获了高度重视自己的父亲,而姐姐却是悲惨的,被留在了家中,也只是用来扶弟的工具而已。
对于娜娜而言,这样的母亲一辈子不用见面才是最大的幸福吧。
电视剧剧照
有个事实就是,天底下不是每个父母都爱孩子,如果一个家庭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那么家的意义又是什么。
如果我们生在这种不幸的家庭,面对有毒的父母,切忌和他们做观念斗争,你要做的 ,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有朝一日逃离,创建属于自己的世界。
-完-
编辑丨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