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少奶奶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农村少奶奶现象盛行)
农村少奶奶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农村少奶奶现象盛行)可是词语的演变是随着社会的需求不断改变的,“少奶奶”这一类的词语又逐渐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农村,她们不用做家务,不用赚钱,这似乎和我们的认知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时代的演变,这种身份也逐渐弱化,这类词语也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到2021年之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就已经达到了18931,这无论对国家而言还是对农民本身而言都是非常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农村人的地位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而在这其中,“农村少奶奶”的现象开始出现在大家眼前,也逐渐越来越普遍。农村“少奶奶”现象盛行:不做家务、不用赚钱,根本原因是什么?“少奶奶”这个词语从词汇的发展来看,是一种旧时代所特有的身份。是旧时期一些豪门贵族的媳妇“少奶奶”。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2022年4月18日,国新办举行了新一年的农村经济运行数据新闻发布会,所展现的数据一切向好发展。
20年以来,我国为了缓解农村贫困程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荐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众多农村朋友也逐渐觉得乡村生活和以前不一样了。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最新数据发现:2012年,我国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增长到了8389元。
到2021年之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就已经达到了18931,这无论对国家而言还是对农民本身而言都是非常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农村人的地位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而在这其中,“农村少奶奶”的现象开始出现在大家眼前,也逐渐越来越普遍。农村“少奶奶”现象盛行:不做家务、不用赚钱,根本原因是什么?
“少奶奶”这个词语从词汇的发展来看,是一种旧时代所特有的身份。是旧时期一些豪门贵族的媳妇“少奶奶”。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时代的演变,这种身份也逐渐弱化,这类词语也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
可是词语的演变是随着社会的需求不断改变的,“少奶奶”这一类的词语又逐渐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农村,她们不用做家务,不用赚钱,这似乎和我们的认知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农村男性娶亲困难
男性的出生比例在超过女性一大部分之后就会产生娶亲难的现象,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调查结果发现,目前中国男性的人数是比中国女性多出3490万人。
从一对一的数据来看,要有3490万的男人是找不到老婆的,尤其是农村的男性,经济基础比较弱,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之下,这种情况更是严重。
那么为了找到老婆,甚至一家人都需要奉献出自己一辈子的心血,自己的父母需要对自己的媳妇千依百顺,在生了孩子之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所以农村的“少奶奶”现象更加严重。
农村种地率下降
随着种地率的下降,机械率的提升,越多越的农村男人走出村庄走进城市谋生活,在机械化的影响之下,农活的完成速度也在提升。
所以在没有农活的时候,家中的女性大多数是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的,如果外加怀孕,那么全家人对儿媳妇的看法就犹如国宝一般。
现当代年轻人娇生惯养
现当代的年轻人“自我意识”非常的强,这种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是时代的产物,而这种自我意识在心理学中被认为是:人类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和自己的行为相互调节的机制,那么这种机制会受到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在社会年轻人普遍如此的情况之下,这种“自我意识”就非常的强,所以她们不愿意像老一辈的女人一样为了夫家而奉献一生,磋磨自己的时光和岁月,这对于女性本身来说也是一种进步和提升,自我价值的认可和关注。
但是“农村少奶奶”这种情况,其实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也展现着农村经济产业的凋零,农村本身的经济环境无法给更多的农村女性提供合适的就业。
自己的丈夫在外打工,定期打钱回来,家中老人帮忙照顾孩子和做家务,甚至不用接送孩子上下学,这种生活看起来是比较清闲,更有一些人认为这是非常好的生活选择。
但是其实这一部分女性身上背负着巨大的风险,并且很多人并不自知。
作为“农村少奶奶”,自己没有就业,不做家务。每日的悠闲其实是非常消磨人的时光的,这种“虚无”的人生会逐渐消耗人的精神,磨碎人的心理状态,就会导致人越来越懒,失去生活的方向,但是又会在这种毫无压力的生活中洋洋自得。
所以,当保护自己的“少奶奶”躯壳有一天破碎之后,这些看似尊贵的“农村少奶奶”其实是最脆弱的存在,因为她们长时间的养尊处优已经让她们失去了照顾自己的能力和赚钱的能力,而自己的家庭又无法提供足够强大的支撑。
所以,看起来不用工作、不用赚钱的少奶奶,并不是一个最好的归宿。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