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与习惯之间的区别(什么是习惯养成)
习惯与习惯之间的区别(什么是习惯养成)时至今日,在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背景下,我们再次聚焦习惯养成,在已探索的基础之上,对已有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对形成的实验成果进行提升,对一些关键问题进一步厘清,以期继续推动“每月一事”与习惯养成这一系统工程的深化。 培根说:“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楚图南甚至说:“人是一束习惯。”1999年第7期《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美国心理学家温迪·伍德的文章,他在德克萨斯州对70名大学生做的一项实验表明,人们至少有三分之一至一半的时间里,做出的都是习惯性行为,而且这个数据还有可能被低估,因为实验对象都是身上的习惯还没有被彻底巩固的年轻人。 习惯,就像人类心灵深处的发动机,一旦开始运转,就会悄悄操控着人生。习惯是后天形成,却又集中而准确地体现着人的天性,不知不觉中塑造着人的个性,所以我们说“习惯养成第二天性”。习惯,既可以被我们改写,又能改写着我们的人生。通过改变习惯,我们能够重塑
文章选自新教育年度主报告 《习惯养成第二天性:新教育实验“推进每月一事”的理论与实践》。
无数人感叹天赋的差异,教育造成的差别却远远超出先天的禀赋。无数人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却常常忽视比知识技能更为根本、更为隐形、更能决定命运的,是一种关键力量——习惯。
我们每天早晨大约几点起床?洗脸是用温水还是冷水?挤牙膏是用左手还是右手?上班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到了单位首先干什么事情?这一连串的行为,是精心思考以后的安排,还是不假思索的习惯使然?毫无疑问,正是习惯帮助我们选择和安排了这一切。
培根说:“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楚图南甚至说:“人是一束习惯。”1999年第7期《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美国心理学家温迪·伍德的文章,他在德克萨斯州对70名大学生做的一项实验表明,人们至少有三分之一至一半的时间里,做出的都是习惯性行为,而且这个数据还有可能被低估,因为实验对象都是身上的习惯还没有被彻底巩固的年轻人。
习惯,就像人类心灵深处的发动机,一旦开始运转,就会悄悄操控着人生。习惯是后天形成,却又集中而准确地体现着人的天性,不知不觉中塑造着人的个性,所以我们说“习惯养成第二天性”。习惯,既可以被我们改写,又能改写着我们的人生。通过改变习惯,我们能够重塑人的第二天性,从而更换角度展现人的天性,并因此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塑造良好人格,创造幸福完整的人生。正因为习惯对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有着如此深刻的影响,习惯养成也自然成为教育的重要课题。
新教育实验自诞生之初,就高度重视习惯养成问题。本世纪初叶我们提出新教育实验的五大核心理念之一,就有“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有用的东西”自然还包括知识、技能等等,但我们强调的“一生有用的东西”,主要是指对人的一生影响最为深远的习惯。其后,新教育以“推进每月一事”项目落实这一理念,从“每月一事”的12个习纲主题以及从中分化出来的36个习目专题的实施上,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受益师生的核心习惯已经开始为他们的教育生活增添持久的动力。
时至今日,在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背景下,我们再次聚焦习惯养成,在已探索的基础之上,对已有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对形成的实验成果进行提升,对一些关键问题进一步厘清,以期继续推动“每月一事”与习惯养成这一系统工程的深化。
(一)什么是习惯?
1,习惯的界说
“习惯”一词,起初是分而言之的。“习”字在甲骨文和小篆中从羽从日,有日日不间断,振羽以飞的意思。“惯”字最初为“贯”,是古代串钱串贝所用的绳索,有循序不间断之意。
“习惯”连用最早见于《大戴礼记·保傅》:“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意指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就像人们的天性一样,习以为常难以改变。《汉语大词典》也延续了这一解释,将习惯定义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在英文中,与“习惯”一词对应的单词有habit、 custom、convention、institution等,虽然它们所包含的深层意义各不相同,但共同之处都是指长时间重复而养成的固定化状态。我国经济学学者韦森依照《牛津英语辞典》的界定,把英语以及均质欧洲语中的“institutions”理解为个人的习惯(habit)→群体的习俗(custom)→习俗中硬化出来的惯例规则(convention)→制度(formal rules regulations law charters constitution等等)这样动态的逻辑发展过程。 这一解读,也正从一个侧面提示了习惯从个人到群体、从隐性到显性的演变。
不同的学科对于习惯有不同的解释和研究重点。
社会学对“习惯”的解释,是指人们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养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倾向和社会态度,且往往不自觉、下意识地表现出来。
人类学对“习惯”的研究,通常从“习俗”或“风俗”(custom)即“风尚礼俗”的意义上考量,他们眼中的习惯,更多是“社会习惯”,即习俗或者风俗。
心理学对“习惯”的解释,是指经过多次重复练习而产生的固定化心理需要,且这种固定化心理需要与本能、经验和性格等同类术语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首先,习惯和本能不同。习惯是后天习得的一种特殊条件反射活动,大部分习惯是后天经过意志努力形成,而本能则是来自先天遗传具有的一种条件反射活动,不需要经过意志努力。
其次,习惯和经验不同。在经验中,意识随时会参与,发挥调节的作用。习惯完全是一种下意识的活动,在习惯的表现形式上往往是一种理性意识暂时缺失的活动。
再次,习惯和性格不同。性格是一个人多种习惯表现的综合。通过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大致判断其习惯,但通过某一个习惯却不能断定其性格类型。
最后,习惯和熟练技能也不同。熟练技能是根据活动的需要而发生或停止的,人们可以利用它,也可以不利用它;而习惯却是在“不由自主”中去完成的自动化活动,在一定条件刺激下,不完成往往就会感到不安。熟练技能是在有意识的练习中,在自觉地改进某些动作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习惯除了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还会在无意中因为简单重复同一活动而形成。熟练技能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而习惯却有明显的优劣之别。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习惯就是在大脑突触之间建立联系,通过不断的反复后导致髓鞘质增加的过程。
而作为教育学讨论的习惯,则是指在主客体的共同作用下,有效地养成好习惯或者改正坏习惯的过程。教育学视野的习惯,是以个体生命意义的角度为主,关注的重点也是个人的习惯。但是,众多个体的习惯改变势必影响到群体的习俗变革,所以群体的习俗也是教育学留意的问题。
我们认为,习惯是一个人在后天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自动化、下意识性的思维方式、行为倾向和价值选择。也就是说,习惯是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在内的一种教育效果的综合体现。对儿童而言,习惯更多来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是,哪怕对儿童而言,所有习惯必然通过内心辨别认定其价值意义,才可能长期保持甚至终身保持,因此帮助儿童早日通过自我教育明晰习惯的价值,习惯养成将会更早更稳固。对成人而言,更是如此。习惯不仅是成人在社会教育中被无意改造自我的力量,更是一种可以通过自我教育而有意识雕塑人生的利器。
2,习惯的特点
根据以上的梳理,我们认为习惯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是可塑性。婴儿没有习惯,只有本能。无论是有意识培养的习惯,还是无意识形成的习惯,都是后天造就的过程。
第二是稳定性。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会在相应的情形下持续。
第三是自动性。人们不必出现多少有意识的思考,就能依靠习惯,在无意识中自动自发地完成处理相关事宜。
第四是双向性。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的综合体现,但习惯和外在环境之间有着鲜明的双向关系。一方面,许多习惯深深扎根于所处的环境、特别是社会教育中;另一方面,主动养成习惯也能够影响甚至改变环境。
第五是有序性。习惯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有序存在。儿童眼中的世界和成人眼中的生活,都是一个整体乃至一片混沌。一个又一个的习惯,在其间开辟出一条又一条简便易行的路径,节约大量精力,使得处理各种事情变得轻松,从而使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生活在不知不觉间变得秩序井然。
除此之外,习惯因人而异,还有好、坏之分,新、老之别,因此也具有差异性等等。
3,习惯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习惯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习惯的重要性来分,可以把习惯分为基础性习惯(核心习惯)和一般习惯(非核心习惯)。所谓基础性习惯,是指在人的行为习惯系统中,处于基础性和重要支配地位的一种习惯,如思维习惯、道德习惯等等。一般习惯是指在人的行为习惯中,处于从属地位的一种习惯,比如作息习惯、饮食习惯等。基础性习惯对人的成长起着源头性的、根本性作用,其他习惯都建立在其上,或者说从其中生长、延伸、拓展出来。一般习惯虽然从属于基础性习惯,更多与个人生活方式有关,但是对人的生命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习惯的表现形式,可以把习惯分为外显的行为习惯和内隐的思维习惯、道德习惯等。有些习惯会通过一个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如早起早睡,吸烟喝酒的习惯等。有些习惯则无法通过外部的行为加以观察,如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看待问题是全面还是片面的思维习惯或道德习惯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习惯的性质来划分为好习惯、坏习惯和中性习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坏习惯消解人的生命意义,中性习惯则无所谓好坏,不会影响生活与生命的效率与质量。还可以根据习惯形成的顺序来划分为老习惯和新习惯。老习惯长期伴随,新习惯并不稳固。根据新教育的生命三重属性理论来划分,则大致可以分为健康习惯、交往习惯和思维习惯,大致分别对应着新教育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以这三类习惯去拓展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和精神生命之高,成为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什么是习惯养成?
在习惯教育和习惯养成两个短语中,我们倾向选择采用习惯养成的表述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养成”一词有两个含义,其中一个就是指教育,因此,作为名词的“习惯养成”本意即指“习惯教育”;另一方面是因为“习惯养成”作为一个词组,还可以理解为名词加动词,也就是以“习惯”为内容、以“养”为手段,以“成”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某种外界刺激与行为之间建立稳定联系的过程。
美国学者都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提出,习惯是由暗示、惯性行为和奖赏构成的一个“回路”系统。我们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性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慢慢地,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根据都希格的理解,习惯出现时,大脑不再完全参与决策,它要么完全静下来,要么集中做其他的任务。所以除非你可以抵制习惯,找到新的惯常行为,不然习惯模式依旧会自动展开。
要认识习惯养成的本质,我们还可以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习惯是如何养成的。人在刚刚诞生时,对世界的认知是混沌杂乱的,婴儿把自身和世界视为一个整体,分不清内外部世界的差别,分不清我与物的区别,也难以建立自己与世界的多种联系。在这种认知状态下,人的生命活动亦呈现出无序状态,如婴儿睡眠的昼夜颠倒等等。这种状态与外部世界的规律和秩序相冲突。为此,帮助儿童逐一建立各种秩序,帮助儿童熟知事物规律,是协助儿童成长的关键内容。习惯的养成,无疑是这一工作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习惯帮助儿童由内而外地搭建起一座座桥梁,让心灵与外界逐渐发生联系,并越来越有秩序。在这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儿童的习惯有时符合需求,我们会通过表扬、奖励等各种方式进行肯定,将其固化。有时不符合要求,我们会通过训斥、惩罚等各种方式及时消解。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习惯养成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
从习惯养成的时间来看,一般认为需要21天才能建立一个新的习惯。这个说法,来自于1960年马尔茨博士发现的一个规律,他在《心理控制术》一书中举例说,被截肢者需要21天才能接受他们已经失去肢体的事实,面部整容的人需要21天才能建立自信等。受他的影响,一大批励志读物如《21天打造节俭好习惯》《挑战21天:21天改变一切》等推波助澜,让大众形成了21天养成习惯的思维定势。
但其后已经有大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比如伦敦大学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其习惯养成需要不同的时间。如每天早餐后喝一杯水的行为,只需要20天就可以达到最高的自发性,而每天做50个仰卧起坐,则需要84天的练习才能形成。最复杂的行为,甚至需要254天的时间。平均来说养成习惯需要66天。
总而言之,习惯养成从实质上看,就是帮助人们建立起一套具有积极意义的、自动运转的系统,从而整理、规划、巩固、提升生活与生命,使世界变得清晰,使生活变得有序,使生命变得和谐,让人由混沌走向澄明,让个性由蜷缩变为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