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特大洪水货车抗洪(河北一农民洪水中拼命捞回一袋子)
98年特大洪水货车抗洪(河北一农民洪水中拼命捞回一袋子)这里面到底这里面藏着什么?45年后可以暴露他的英雄身份?有一个心直口快的人直接向李德银求证,然而李德银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回答这个问题。不久,他从水中掏出一个被浸湿的布袋,紧紧攥在手中,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神情。在场的人纷纷好奇,这袋子里有什么价值连城的东西,值得李德银不顾安危跳入洪水中打捞,于是围上来想看个究竟。李德银也没顾及旁人的眼光,只见他打开布袋子,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擦拭起来。众人这才发现,居然是军功章。
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
1963年的一天,河北石家庄赞皇县遭遇了一场特大水灾,给当地的百姓都带来了极大的生命危险。当地的政府得知情况后,立即派出大量搜救人员权利搜救被困群众。搜救人员划着救生筏,发现有群众被困在水中时,赶紧放绳子下去将人拽上来。被救上来的群众在船上瑟瑟发抖,全身已经被水泡得发白。当时,所有的人都在想方设法地逃到岸边,却没想到有一个农民不顾任何危险,义无反顾地跳进了洪流之中,把所有人都给吓了一跳。
救援人员急得大喊,“快回来,危险!”谁知,老汉却像没听见一样,依旧奋力地在浑浊的洪水中游划,期间,不时有浪头朝他奔来,险象环生。
救援人员只好向他抛去一根绳子,让他绑在腰间。老汉费了好大的劲,才爬到对面屋顶,他一手挂在横梁上,一手不知往里面捞什么东西。
不久,他从水中掏出一个被浸湿的布袋,紧紧攥在手中,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神情。
在场的人纷纷好奇,这袋子里有什么价值连城的东西,值得李德银不顾安危跳入洪水中打捞,于是围上来想看个究竟。
李德银也没顾及旁人的眼光,只见他打开布袋子,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擦拭起来。众人这才发现,居然是军功章。
有一个心直口快的人直接向李德银求证,然而李德银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回答这个问题。
这里面到底这里面藏着什么?45年后可以暴露他的英雄身份?
1926年,李德银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孤山村的一户贫农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因为贫困和战乱,所以在李德银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帮助父母捡拾柴火、打猪草、挖野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稍微大一点以后,他就给大户人家放牛、干杂活,以此来稍微减轻一点家庭的负担。
这样的日子虽然贫苦,但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李德银还是很快乐的。然而好景不长,战乱却不期而至。
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年幼的李德银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打仗,但是对日本鬼子在中国烧、杀、抢、掠的野兽行径却异常愤慨。因此,每每被问及长大后想做什么时,他都是高声回答:打鬼子。
1938年10月,河北赞皇县也沦陷皇,但是赞皇当地的反抗行动却从未停止。
当时赞皇地区的八路军主要领导张蕴钰和穆醒华等人都与李德银的父亲是好朋友,因此总是在李德银家中秘密商议抗日事宜,此时的李德银负责在外围认真放哨。
后来为了将日军彻底赶出中国,在自己12岁时毅然决定参加八路军。
考虑到李德银尚且年幼,组织部委任其担任通信员,主要任务就是日常传递情报。
每次接到情报运输工作的时候,李德银就会把组织给他的情报缝进自己的裤腿里,然后就这么大摇大摆地朝着目的地走去,路上运到有日军巡查的时候,他就假装一个耍赖的农村小孩,由于他极具欺骗性的外表,所以通常都能过关。
时间兜兜转转,就这么过了几年,年纪稍大些的李德银不再满足于仅从事情报工作了,他要上线杀敌。
李德银按照组织安排,来到了赞皇县黄北坪乡八路军太行一分区总部进行学习,随后继续进行抗日斗争。
当时李德银所在的部队正在组建突击队,招募突击队队员。
加入突击队意味着要面临更多的危险,甚至有很大概率会牺牲,但是为了祖国能够早日统一,为了全国能够迎来解放,李德银压根顾不上这么多,满脑子都是打胜仗。
由于李德银的斗争经验比较丰富,所以组织委派他担任突击队队长。取得了不少胜利,但数次他与死神擦肩而过,其中一次最为凶险。
在日寇的一次扫荡中,李德银所在的部队被日寇三面包围,他们尝试多次突围但都没有成功。
日寇慢慢地缩进包围圈,意图全歼李德银等人,情况十分危急,这样的情况下,一些突击队员决定用自己的生命、为大家换出一条生路,他们身上捆着两大袋子炸药包朝敌人扑去,炸毁了不少坦克和暗堡,最终大家得以突围成功。
抗战结束之后,李德银所在的晋冀鲁豫边区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在东北和华北大战数倍于自己的敌人。
1948年冬天,决定中国解放战争未来的淮海战役开始,蒋氏知道解放战争的胜败在此一举,所以派出自己压箱底的五大主力围剿解放军,其中就有黄维中将率领的第12兵团共14万人,实力非常强大。
黄维本人则是蒋氏的学生,著名的“黄埔四大金刚”之一,他的12兵团全套美式武器,是个难啃的骨头。
淮海战役正式打响,当时经过一番激战,黄百韬率领的第七兵团迅速被华东野战军包围,得知这一消息,蒋介石便下令让黄维率领第12兵团火速前去增援。
然而短短几天之后,第七兵团全部都被歼灭,黄百韬也已经阵亡,这下黄维兵团反倒处在了孤立突出的境地。
为了尽快摆脱不利的形势,黄维带兵一路从蒙城渡过涡河,再从南坪集渡过浍河,最后又向着东南方向的固镇转移。
李德银所带的部队带头发起冲锋。作为排长的李德银第一个报名参加了突击队,担任了突击队队长。在突击的过程中,李德银的突击队一共牺牲了百余人,每一次突击都是“赴死”。
在大平原面对敌人坦克的时候,突击队员们抱着炸药包义无反顾向先冲锋,为的只是与敌人的坦克同归于尽。战争打到最后,李德银的突击队从六十多人最后仅剩下十二人,死伤相当惨烈。
虽然此次战争黄维逃之夭夭,但是李德银成功策反了黄维的两名警卫员,三人计划要活捉黄维。
当时他们三人走在河边,讨论着要去哪儿寻找黄维,正巧这时,远处有三个国军军官打扮的人从河边的地堡走出,那两个警卫员看到后低声告诉李德银,那个拿公文包的,就是黄维,这可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随后李德银便带领这两个警卫员,埋伏在路边,趁着黄维三人不注意,突然冲出来,用枪指着他们,于是黄维不得已只能缴械投降。
抓到国民党高官黄维之后,李德银不敢耽搁,马上联系了团长段成秀,段成秀又赶紧报告给了旅长崔建功。
崔建功闻言,十分兴奋,当即表示要为三人记上一个大功。
很快,部队首长们便亲自开着吉普车来接走了黄维,为了表彰李德银,旅长崔建功临走前还把黄维公文包里的私人签字章交给李德银,让他拿着做个纪念。
不久之后,解放军总部果然给他们记了大功,其中李德银荣获特等功,被授予了一枚勇冠三军的“人民功臣”勋章,马世汉与张克仁则分别荣获一等功。他们三人还被邀请到解放军总部接受表彰,秦基伟将军亲自扶他们上马,刘伯承、陈毅,以及邓公还亲自为他们三人敬酒,碰杯。
为了表彰英雄事迹,组织上给李德银赞皇县的老家送去了报功单,当地政府还亲自给李德银家里挂上了“人民功臣”的匾额,为了庆祝这样的大喜事,村子里专门请来了戏班子大唱了三天。
经过战争的洗礼,李德银的成长速度令人咋舌,从一个12岁的小少年,逐渐成长为部队里战功赫赫的战士。
渡江战役再立一功,灵活变通成功上岸。
不久之后,渡江战役开启了,由于上一次出色的表现,李德银再一次的担任了突击队队长一职。根据上级的命令,李德银所率领的突击队将在安徽望江县的一出路口,于当日晚上十二点渡江。所有的一切都在安计划进行,然而李德银却做出了一个违抗军令的行动,他下令所有的突击队队员驾驶船只向下行驶,放弃原来的突破口。
原定的渡河时间是当晚12点,奈何敌人火力太猛,我军船只受损严重,无法过江。
在这种情况下,李德银当机立断,命令所有船只顺水向下漂流,寻找新的突破口。当游到望江县城附近的时候,李德银发现由于此处不是我军主要渡口,敌军防守薄弱,警惕性相对较差。当即命令向对岸靠近。
在距离岸边100米左右的时候,为了不暴露目标,李德银命令所有战士放弃船只,全部入水,游向对岸。
当时的敌军正在做着仗着长江天险阻挡我军的春秋大梦,根本不知道李德银他们已经顺利登陆。由于当时没有后援部队,他们立马拉响了随身携带的信号弹。对岸的战士们看到信号弹,立马渡江前去支援。这两支部队顺利占领对岸的渡口,为西线部队的顺利渡江起着关键作用。
战役结束后,李德银知道自己没有按照既定的渡江地点按时发起冲锋,这违反了上级的指示,做好了接受处分的准备,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部队首长非但没有处分他,反而专门表扬了他。
李德银的突击队是西线渡江部队中率先登岸的军队,他们的成功登岸为西线作战部队提供了重要的掩护,在整个渡江战役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李德银再一次立下了大功,职务从排长升为副连长。
1951年,还在部队里接受训练的李德银,做好了参加抗美援朝的准备。突然收到了来自家里的消息,他的奶奶过世了,父亲也身患重病,卧于病榻之上,失去了照料自己的能力。得知家中情况的李德银,心急如焚,他向组织提出申请,希望能够回到家乡照料父亲。
组织同意了他的请求,李德银自此离开了军队,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
回家的路上,李德银思考了许多,他不想学一些人拿着自己过去辉煌的经历在家乡耀武扬威。
过去的荣誉果然让他对自己满怀自豪,但他既然已经退伍,往事就该随风而散,不应该总是提在嘴上。
淡泊名利的李德银,就这样决定将自己的丰功伟绩尘封在回忆里,不打算再提起。他照顾爸爸妈妈,并娶妻生子,过上平凡的日子。
曾经的“人民功臣”早已在乡民心中失去了光芒。
李德银一直对外出的事情缄口不提,村民们也提不起兴趣,渐渐就没人注意李德银了。
李德银和他的两个女儿住在村里较偏僻的角落,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后来,他其中一个女儿患上了脑血栓,常年的药费和治疗费让这个家难上加难。然而,即使生活如此贫困,老人也宁愿捡破烂补贴家人,也不允许孩子们向当地政府申请补贴。他总说,与当时牺牲的战友相比,他活着很不容易,现在还要向国家很受要钱,他做不到。
但是由于战争的摧残,李德银的身体状况恶化的很快,连下地干活都很是困难,到后来只能靠着捡垃圾勉强度日。但即便在自己的生活已经是非常艰难的情况下,李德银依旧没有向政府求助的想法。而且他总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比起当年在战争中牺牲的各位战友,我能活着就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还给国家添什么麻烦。”
直到2008年的时候李德银才在家人的劝说之下寻求帮助。当地政府在得知具体情况之后,尽力地帮助李德银争取到了最大的帮助。
李德银一直不愿麻烦国家,他认为他们出生在那个年代,就是要保家卫国的,之后自己没有给国家做出贡献,就不能向国家寻求帮助。如果不是日子过得太艰难,相信他会把那些奖章一直隐藏下去。
2012年4月,李德银老人就离开了人世,在临终之前,他告诉自己的子女,如果国家需要,可以将他的奖章捐赠出去。李德银老人做到了严于律己、胸怀正义、忠于国家,是值得我们铭记的英雄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