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最简单的事迹简介(诸葛亮年纪轻轻便当上丞相)
诸葛亮最简单的事迹简介(诸葛亮年纪轻轻便当上丞相)当然了,诸葛亮能够称为“卧龙”,被刘备“三顾茅庐”,除了他善于经营社交圈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他有着经天纬地的才学。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独掌军政大权,从此开启了蜀汉十年的强盛时期。他内用法家富国强兵,外领大军南征北伐,打得曹丕一度考虑迁都,直到54岁五丈原临终前,诸葛亮还将军政和人事,一一嘱咐妥当,并定下退敌之策,如此才干,不得不让人惊叹!实际上也是如此,诸葛亮鞠耕南阳,本就是当地的一个农民,由于黄承彦的圈子才让他如鱼得水,遇到了司马徽等人,乃至获得刘备三顾茅庐的青睐。所以,诸葛亮靠着社交圈飞黄腾达,让自己的人生少奋斗了30年。荆州牧刘表跟诸葛亮的襄阳名士黄承彦是连襟,而刘表和黄承彦同是蔡瑁的姐夫。诸葛亮的大姐夫是襄阳豪族蒯棋,二姐夫是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刘家,蔡家,敖家,黄家都是襄阳了不起的人家。基于此,诸葛亮一家也在紧锣密鼓地经营着社交圈。▲娶了黄承彦的女儿,诸葛亮正好可以进入上流社会。(图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年轻的时候就博览群书;因为父亲死得早,他便跟着叔父诸葛玄,后来诸葛玄也下世了,就跟着大哥诸葛瑾过活。诸葛亮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知道自己将来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所以就积极地“社交圈”。
▲诸葛亮靠着社交圈飞黄腾达,让自己的人生少奋斗了30年。(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诸葛亮避难在襄阳14年,能够由一介书生成为大名鼎鼎的“卧龙”,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他擅长经营社交圈。
当时在襄阳,有三股比较强大的势力,形成了两个影响比较大的圈子。一个以刘表为代表的政治势力和以蔡瑁、蒯越为代表的地方豪强势力,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核心人物是刘表,骨干有蔡瑁,蒯越,蒯良等人。另一股势力,是以庞德公、司马徽为代表的地方文化势力,他们也形成了一个圈子,被称做文化圈子;首领是庞德公,骨干有司马徽、徐庶、诸葛亮、庞统等。
荆州牧刘表跟诸葛亮的襄阳名士黄承彦是连襟,而刘表和黄承彦同是蔡瑁的姐夫。诸葛亮的大姐夫是襄阳豪族蒯棋,二姐夫是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刘家,蔡家,敖家,黄家都是襄阳了不起的人家。基于此,诸葛亮一家也在紧锣密鼓地经营着社交圈。
▲娶了黄承彦的女儿,诸葛亮正好可以进入上流社会。(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黄承彦的女儿长得并不漂亮,而诸葛亮却是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在古代讲究郎才女貌的年代,诸葛亮却当时人说,“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其实,娶了黄承彦的女儿,正好可以进入上流社会。只有挤入刘表的圈子,才能了解到一般人了解不到的东西扩大自己的交际面,结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从而搜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信息,
实际上也是如此,诸葛亮鞠耕南阳,本就是当地的一个农民,由于黄承彦的圈子才让他如鱼得水,遇到了司马徽等人,乃至获得刘备三顾茅庐的青睐。所以,诸葛亮靠着社交圈飞黄腾达,让自己的人生少奋斗了30年。
当然了,诸葛亮能够称为“卧龙”,被刘备“三顾茅庐”,除了他善于经营社交圈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他有着经天纬地的才学。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独掌军政大权,从此开启了蜀汉十年的强盛时期。他内用法家富国强兵,外领大军南征北伐,打得曹丕一度考虑迁都,直到54岁五丈原临终前,诸葛亮还将军政和人事,一一嘱咐妥当,并定下退敌之策,如此才干,不得不让人惊叹!
▲诸葛亮有着经天纬地的才学。(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不过关于诸葛亮的种种事迹,各位读者倒是可以去看一下若虚写的《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本书不像《三国演义》一样,对诸葛亮太多夸张杜撰,而是透过历史事实,挖掘出一个真实的诸葛亮,在书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真情实感的诸葛亮。
《新三国》里面有一幕让我很感慨,大致情节是:刘备去东吴做女婿的时候,诸葛亮和刘备的小伙伴独守荆州,但是刘备久未归来,诸葛亮却不着急催促,直到一日关张二人气势汹汹的质问诸葛,“是否希望大哥从此不再归来,你好取而代之?”那种情境下,陆毅(饰演诸葛亮)的表演非常到位的,委屈、愤怒、克制诸多情绪闪现在他脸上,我以为,这个诸葛亮才算是有那么些“人味儿”。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从一系列罕见的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许多尘封已久的故事,在书中,我们能看到诸葛亮的胜利与喜悦,也能看到他的彷徨与惊恐,作者对历史的解析非常独到,情节也比较吸引人,读起来意犹未尽,总之,本书写得很有意思,从一种不同的视角去解读诸葛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一下!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