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冬子演红色故事(潘冬子长大了红色经典闪闪的红星首次搬上芭蕾舞台)
潘冬子演红色故事(潘冬子长大了红色经典闪闪的红星首次搬上芭蕾舞台)保留经典乐曲,让观众产生亲切感除了故事中的人物,“映山红”“小小竹排江中流”“红五星”等意象,也被赵明赋予了人格化、浪漫化的表达。“就像《吉赛尔》中的幽灵群舞或《天鹅湖》里的天鹅群舞一样,充满芭蕾的浪漫情怀,但又不仅仅是浪漫,芭蕾舞裙和舞台上的红军战士形成一种形象的反差,达成一种‘超浪漫’的邂逅。” 创新大胆的叙事方式,尽显芭蕾浪漫特质原创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由赵明担任编剧及编导。赵导的作品多次摘得“文华奖”、“荷花奖”、“五个一工程奖”等中国舞蹈届含金量最高的大奖。20年前,赵明曾为舞蹈演员黄豆豆量身定制了舞剧《闪闪的红星》,时隔20年,再度面对这个题材,他带着对舞剧的全新理解进行创作,赵导坦言,“我把我本人对舞剧、对人生、对生命、对革命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认识都附着到了成年潘冬子的角色上,当代精神、红色激情的注入,结合芭蕾的浪漫,我想这部舞剧是有爆破感的。” 在舞台上,除了吴虎生扮演的成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当高亢激昂的旋律响起,不少上了岁数观众的眼前会立刻浮现出浓眉大眼、机智勇敢的“潘冬子”形象。上世界70年代,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轰动全国,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上海芭蕾舞团将这部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搬上了芭蕾的舞台,用芭蕾的语言和当代的审美标准进行了全新演绎。该剧将于7月17、18日晚亮相江苏大剧院舞台,今天,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和编剧赵明、潘冬子的扮演者吴虎生共同亮相了江苏大剧院,回忆起这部芭蕾舞剧创作的台前幕后。
“潘冬子”长大成人,芭蕾也能演好革命题材
1972年5月,作家李心田出版了小说《闪闪的红星》,讲述了年轻红军战士潘冬子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故事。几年后,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时年11岁的小演员祝新运演活了潘冬子这个角色,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中,是从成年人的视角进行叙事,虎头虎脑的潘冬子已经长成身背钢枪、驰骋沙场的红军战士,行军路上的种种与儿时的记忆相交织,令潘冬子更加坚定了信仰,那就是为救起更多的母亲、守护更多的家庭而英勇奋战到底。
“他是一个接地气的人物形象,更是一种热血与坚毅的精神符号。”扮演“潘冬子”的吴虎生这样说道:“我所饰演的‘潘冬子’是大家记忆中的那个‘小冬子’的未来式,是一名走在行军路上的红军战士。他的内心既有对父母、伙伴、家乡的爱与依恋,又有因为童年的悲伤经历而立志为了民族的美好未来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决心。” 跳惯了西方芭蕾里高大英俊的“王子”,转而去表演革命战士“潘冬子”,对年轻演员吴虎生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为了达到最好的演出效果,吴虎生和全体演员跟着“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战士们学习军姿,在汗水中淬炼军人的精气神,还前往江西“深扎”采风,为舞剧创排和角色表演汲取养分。吴虎生觉得,觉得塑造潘冬子这个形象难在“刚柔并济”:芭蕾艺术舒缓、柔美,而红军战士坚毅、刚强,两者存在较大的反差。赵明认为,一定要把握“刚”与“柔”之间的分寸感,舞剧才能足够丰满。“导演编排时很注重逻辑性,在细节方面也考虑到芭蕾舞的优势、特长,因此整场跳下来觉得很舒服。”
创新大胆的叙事方式,尽显芭蕾浪漫特质
原创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由赵明担任编剧及编导。赵导的作品多次摘得“文华奖”、“荷花奖”、“五个一工程奖”等中国舞蹈届含金量最高的大奖。20年前,赵明曾为舞蹈演员黄豆豆量身定制了舞剧《闪闪的红星》,时隔20年,再度面对这个题材,他带着对舞剧的全新理解进行创作,赵导坦言,“我把我本人对舞剧、对人生、对生命、对革命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认识都附着到了成年潘冬子的角色上,当代精神、红色激情的注入,结合芭蕾的浪漫,我想这部舞剧是有爆破感的。”
在舞台上,除了吴虎生扮演的成年潘冬子,还有刚刚进团不久的演员严庆辰扮演的少年潘冬子,他们同时出现在舞台上,是编剧的独具匠心,以一种“超现实”的方式将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一起,用两颗心的碰撞带来更强烈的情感表达。舞剧中,大小两位“潘冬子”频频“对话”,两人的肢体语言相互呼应,这种全新的蒙太奇式的舞剧叙事方式及故事结构不仅理清了人物间的关系,行军路上各种节奏的埋伏、急行、夜行也与舞剧的变奏性不谋而合。
除了故事中的人物,“映山红”“小小竹排江中流”“红五星”等意象,也被赵明赋予了人格化、浪漫化的表达。“就像《吉赛尔》中的幽灵群舞或《天鹅湖》里的天鹅群舞一样,充满芭蕾的浪漫情怀,但又不仅仅是浪漫,芭蕾舞裙和舞台上的红军战士形成一种形象的反差,达成一种‘超浪漫’的邂逅。”
保留经典乐曲,让观众产生亲切感
电影《闪闪的红星》中傅庚辰先生创作的《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红星歌》深入人心,很多旋律至今广为传唱,因此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特意保留了这三首经典乐曲。此外,担任该剧作曲的杜鸣根据编导赵明的要求,进行了全新的创作,为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谱写了动人的音乐,一方面结合了革命的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另一方面,在尽可能保证芭蕾高雅的音乐语言和审美品味的同时,也更加展现了民族特性,接近中国人的审美,让现场观众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
担任本剧服饰及造型设计的李锐丁将他的设计定义为“红色的交响”,他说道:“所有的色彩走向是一种交响式的表现方法,轻、重、浓、淡、张扬、抑制、抒情、高亢,都在设计中有节奏地出现,所有人物的设计来源于原始形象本身,但又区别于原始形象,有着显而易见的突破及变形,以期达到历史题材现代化,民俗元素时尚化,中国故事世界化。”
“这是第一次用芭蕾舞剧的形式把《闪闪的红星》搬上舞台。”上海芭蕾舞团的团长辛丽丽说,舞剧是上芭人对建国七十周年的献礼,“它并不是对经典故事的复述,它的语汇、结构都是现代的,是立足于当代的全新创作。浪漫与现代化的动人故、经典又极力创新的音乐、艺术化的舞美服装设计,让这部剧都极具看点。” 交汇点记者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