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家长管教孩子的态度(管教孩子的家庭规则)

家长管教孩子的态度(管教孩子的家庭规则)而是因为我们严肃认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踏进某个家庭的门,不知怎么的孩子们就知道门打开的那一刹那事情将会变得不同。不是因为我们的制服,也不是因为我们有趣的英国口音。妈妈将底线跟爱混淆了。没意识到这个事实——不给学前班的孩子带吸管的杯子可不是我们称为“严格”的事情!孩子们爱自己的父母。但是当爸爸告诉六岁的儿子他不能再得到一个新的星球大战的玩具时,孩子大喊“我恨你”,父母却错误地以为孩子真是这么想的。这个六岁的孩子当然不会恨爸爸。他只是恨自己没得到满足。孩子们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父母,即使他们总是考验父母的底线、用拳头打自己的兄弟姐妹、在浴室的墙上洒满狗食、又掐又咬又喊又踢,甚至咒骂自己亲爱的父母。他们早已知道爱不等于尊敬,远在父母弄明白之前。

家长管教孩子的态度(管教孩子的家庭规则)(1)

我们还从来没有见过不知道如何疼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呢。但是成百上千的家长却不知道该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们。

有时候家长们不管教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意味着孩子将会抨击自己。拿下面这位妈妈举个例子。她三岁的孩子正在哭着要她拿带吸管的杯子。保姆斯黛拉解释说三岁的孩子不再需要用带吸管的杯子喝水了,更不能在床上用。妈妈却不太确定。

孩子:(哭着)我想要带吸管的杯子。现在就要!

妈妈:我觉得我如果真的对他们太严格,那么他们就会觉得我不爱他们。

妈妈将底线跟爱混淆了。没意识到这个事实——不给学前班的孩子带吸管的杯子可不是我们称为“严格”的事情!

孩子们爱自己的父母。但是当爸爸告诉六岁的儿子他不能再得到一个新的星球大战的玩具时,孩子大喊“我恨你”,父母却错误地以为孩子真是这么想的。这个六岁的孩子当然不会恨爸爸。他只是恨自己没得到满足。

孩子们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父母,即使他们总是考验父母的底线、用拳头打自己的兄弟姐妹、在浴室的墙上洒满狗食、又掐又咬又喊又踢,甚至咒骂自己亲爱的父母。他们早已知道爱不等于尊敬,远在父母弄明白之前。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踏进某个家庭的门,不知怎么的孩子们就知道门打开的那一刹那事情将会变得不同。不是因为我们的制服,也不是因为我们有趣的英国口音。

而是因为我们严肃认真。

我们会慢慢爱上自己照顾的孩子们,孩子们也会慢慢爱上我们,但是我们的工作可不是交朋友或者滔滔不绝地诉衷情。随着孩子们渐渐更好地了解我们,看明白我们是什么人,他们会很快意识到我们不会强制要求他们好好表现。我们不会像他们的父母那样又喊又叫又哭又哀求。我们不会发脾气。我们的言行一致。

因为这条至关重要的保姆法则他们很快就会知道谁说了算。

保姆法则

一切行为均有相应后果

一切行为均有相应后果。没有后果,就没有动机去阻止一切淘气、残酷、暴力、愚蠢、危险或者伤感情的行为。请相信我们——除非孩子们强制性地被停止胡闹不然他们不会停下来。孩子们哀号、喊叫、哭啼、发脾气,因为这些事情都很管用。孩子们知道如果他们这样做的时间足够长,就会有人屈服——当然会是爸爸和妈妈。他们将父母们训练得很好。

正如我们在第一部分已经讨论过的,很多孩子们不知道如何交流。他们长时间压抑自己的情感,最终就会爆发,产生可怕的后果。兄弟姐妹间真的会互相伤害。在保姆黛比之前服务过的一个家庭里,九岁的小女孩用枕头蒙在她年幼的弟弟的头上,差点使他窒息,他都开始大口喘息了。

在其他家庭中,孩子们只会通过愤怒来表达自己,要么用话语要么就身体力行地宣泄情绪。通常情况下,孩子们根本没有世界上最伟大的榜样——也就是你们,爸爸和妈妈。大喊大叫来阻止你的孩子们喊叫不起任何作用,只会让你嗓子疼。

当谈到管教孩子的问题时,家庭规则讲得很清楚。

保姆法则

家庭规则:恶劣行为要受到惩罚

恶劣的行为不能被容忍,恶劣的行为就得受到惩罚,没有任何商讨余地。

在家庭规则中决定什么样的恶劣行为需要被明确指出是你的事情。下面是你经常在《保姆119》中看到的一些行为:

不许咬人

不许用手抓人

不许打人

不许撒谎

不许乱扔东西

不许大喊大叫

不许在家具上乱蹦乱跳

不管你做出什么决定,爸爸和妈妈必须团结一致。如果在沙发上乱蹦乱跳让妈妈很烦恼但却让爸爸开怀大笑,那制订一条关于这种行为的家庭规则就没有必要了。

这时要选择好自己的立场,如果有必要就妥协一下,那么就不会出现父母一方的决定被另一方轻视的问题了。关于哪些规则是最可能被实施的一定要达成一致。

让我们看一看这些后果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保姆法则

家庭规则:计时出局

计时出局可是保姆的最爱,因为它很管用。计时出局不是惩罚。计时出局是个有用的方法,能够教会孩子们在自己不受控制的时候,他们需要花些时间弄明白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后,当他们冷静下来后,能够谈一下这些想法和感受。所以应将出局的这段时间认为是孩子们思考和呼吸的时间。这样做能够帮助孩子们学会耐心和责任。

要做到有效的计时出局,就要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去做:

1.给出警告。

警告应该成为计时出局的前兆。

不要匆匆冲进去就抓起孩子,把他/她扔进出局区域。这只会让你的孩子更加生气,而且很有理由。

确定什么警告形式适合你,然后让它成为计时出局规则的一部分。很多家庭只给出一次警告,就像这样——“我们在家里不能打人。如果你还不停止打你弟弟,那你就要出局了。”其他家庭则喜欢三振出局的形式,要是第三次警告不起作用就要实施计时出局了。

2.以倒计时的方式开始计时出局。

你给出的警告中应该准确说明计时出局开始的时间。这会帮助你前后一致, 而且让你的孩子明白你不是在开玩笑。

这对于年幼的孩子们来说也很必要,虽然他们还没弄明白“时间”的概念。跟两岁的阿莱格拉说“我们还有五分钟就走”对她来说实际上没什么意义,也不应该。如果五分钟过后,阿莱格拉开始发脾气,你说“我们现在就走”,那对她来讲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因为在两岁的孩子脑子里五分钟跟五秒钟是一样的。

试着用看得见的线索来使你的观点清楚明了。不要说“我们五分钟后就走”, 而是说“当妈妈穿上外套就意味着我们要准备出发了”。

要确保孩子听到你说话了,而且承认他/她确实听到了。通常孩子会发小脾气因为他只是玩得不亦乐乎,根本没听到妈妈从房间的另一头喊的是什么话。我们确定事到如今你已经知道孩子们很容易不理睬自己不想听到的事情。

要运用我们之前交给你的交流技巧:降低高度到孩子的身高。平静地说话。有时候抚摸一下孩子的胳膊或者肩膀也会帮助赢得他们的注意力。一定要确保他们承认自己听到而且明白了你说的内容。

或者,你也可以简单地设定一下计时器,然后告诉阿莱格拉当计时器“叮当”响时你们就要离开。一定要确保她听到你说话了。

然后离开,不管她对这事乐不乐意。

3.孩子几岁就受到几分钟的计时出局惩罚。

相信我们,三分钟对三岁的孩子来说可是段很长的时间。

计时出局最有效的开始时间是两岁左右,因为不到两岁的孩子不能真正明白这一概念。设定好厨房计时器或者闹钟。

计时出局应该总是发生在同样的地点。对于两岁到四岁的孩子,我们喜欢将他们放到我们能够看到或至少听到他们的出局区域。我们偏爱大厅或者他们不能在那里捣乱的地点(我们不建议你用婴儿床或蹒跚学步的孩子的床,因为它们只是用来睡觉的)。我们不与计时出局区域的孩子做任何接触,但是他/她肯定知道我们就在那里。

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自己待在某个房间里作为计时出局区域,只要那是个宁静平和的地方就行,而且那里也不能有任何使人分心的东西,比如电视或电脑。

千万不要在计时出局过程中将孩子锁在屋里。从孩子的角度来说那样做很危险、很可怕,而且很残酷。

4.要在孩子的视线中运用计时器。

我们很爱自己信得过的计时器。这些计数器有大码的数字,响亮的声音,而且结束时那“咣”的一声特别响。

一定要确保孩子能够看见计时器或者钟表。大一点的孩子们可以说出时间,完全理解走得很慢的时间的概念,当他们坐在计时出局区域里时,什么都不做只盯着钟表看。

5.若是孩子走出计时出局区域,那就重新设定钟表。

他们以什么形式违反规则的并不重要,就算是你那七岁的孩子在计时区域待了六分四十九秒也不行。只要是他/她站起来了,那就得重新设定钟表。

这也意味着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孩子们喜欢想尽办法连哄带骗想地走出计时区域。然而,如果孩子们想要在出局时间唱歌、跳舞、扭动或者哼唱,那是他们的优先权。很多孩子们发现在自己思考的时候静静地坐着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强迫他们那样做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只有孩子身体上离开了计时场所或区域你才能够重新设定计时器。

6.家长不能打断计时出局。

不管孩子们怎么央求你乞求你,一定要保持坚定,千万别屈服。要不然你还不如跟计时出局方法说拜拜了。

家长们在实施计时出局的时候一定要作为一个团队工作。往往一个家长会受不了孩子的哭喊,就想走进去抚慰或者跟这个孩子说话。

千万不要采取行动。谈话的时间很快就会到来。

7.随之而来的谈话是计时出局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实际上,我们应该将计时出局法称为计时出局谈话法。

计时出局法需要随之而来的谈话。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父母往往却忽视了这一点。相反他们让自己的孩子自己搞砸事情、苦思不得其解。

计时出局后的一场谈话会消除隔阂。坐下来问问孩子们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什么感受,为什么调皮捣蛋的行为会出现。平静地问他们一些问题然后不加判断地倾听他们。(如果你需要重新记起如何跟自己的孩子谈话,那就看一下本书第三章中我们的指导方针)你可能会对自己听到的话感到很震惊。

为什么计时出局法对我来说不起作用呢

家长们往往抱怨计时出局法不起作用。如果你遵循以上概括出来的步骤,这个方法就会奏效。你的行动必须与自己的警告一致,而且要严格遵守时间限制。大多数情况下,在孩子视野里的大大的计时器对于计时出局来说是很必要的。

在实施计时出局的时候家长们也需要现实一点。这可不是你尝试几天或一周之后就放弃的事情。这是一条家庭规则,现在是,在可以预见到的将来也是。这条信息必须要清楚明白,容不得商讨。

本例中的妈妈搞砸了计时出局,因为她受不了听到自己三岁的孩子西伦有任何痛苦。她纵容孩子长期养成了打她的习惯,这种习惯可非常恶劣,而且身上的淤伤也证明了这一点。保姆斯黛拉向西伦说明了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他已经受过警告了,而且被告知他会在休息室里接受计时出局惩罚,原因是打了自己的妈妈。

保姆: 为了帮助妈妈实施计时出局惩罚,我带来了我信得过的旧计时器。当计时器发出“叮叮”的响声时,你就可以出来了,明白吗?你可以去了。

妈妈: 这就是保姆的计时器。每当你打妈妈或者打任何人时,你就会被放到计时出局区域。现在妈咪要在计时器上设定三分钟。

孩子:(快哭了)不……

妈妈:你之所以待在这里是因为你打了我。你不能打妈咪。

西伦跑出了房间。妈妈开始跟他协商。爸爸也走进了房间,他也开始协商。

妈妈:这可不行,你得回到计时出局区域。

孩子:就不!

妈妈:你需要回到计时出局区域。

爸爸:赶紧坐回去。

保姆:当计时器发出“叮叮”的响声时,你才能出来。

孩子:就不!

保姆:西伦,赶紧回到计时出局区域。

在这里,西伦只出局了一分钟,而他的计时出局成了从爸爸妈妈那里获取更多关注的有效方法。不足一分钟之后,西伦跳了出来。任务已经完成了——对他来说。

孩子:我讨厌计时出局。

爸爸:你会没事的。

妈妈:你现在可以出来了。真是个乖孩子,谢谢。

保姆斯黛拉对这对不听她话的父母感到很失望,这是可以理解的。钟表上还剩下一分钟妈妈就走了进来,突然把西伦从计时出局区域拉了出来。他很困惑因为妈妈给自己传递了一条混乱的信息。而且,她也打压了丈夫的积极性。他可能也一直在协商,但很明显不是为了减少西伦在计时出局区域要待的时间。

如果你正确实施计时出局法,它就会管用。

然而,不能为了小小的违反就将计时出局做得极端。通常情况下孩子需要的是一场有效的长时间的谈话。

当你实施奖励制度时,就像我们在下一部分谈到的,你就能够减少计时出局和其他关于管束的家庭规则。既没有奖励制度,又要实施计时出局法,这样做往往就太过分了。一旦你习惯将奖励制度和计时出局法同时作为你家庭规则的一部分,你就能够断定出哪种形式的管教方法最好用。

不管你的结论是什么,不管做什么事情,你都要言行一致。

而且要记住——不要因为一个孩子行为恶劣就惩罚所有的孩子。

保姆法则

出局的时间要与犯的过错相符

如果西莱斯特拿走了马库斯的玩具而且损坏了,那西莱斯特就得赔偿。如果西莱斯特在闹脾气的时候损坏了自己的一个玩具,她也需要赔偿。

孩子们需要知道一切行为均有相应的后果,而他们需要对自己的愤怒或者不愿分享带来的后果负责。这些后果需要跟他们犯下的错误有关。不要通过取消孩子稍后的甜点来惩罚他弄得一片狼藉。仅仅处理这种混乱状况就行了。

保姆法则

家庭规则:好的行为要受到奖励

每个家庭都要一套奖励制度。或者,如果你不喜欢“奖励”这个词语,那就试试“激励”这个词吧。

方法很简单——就是用具体实物来实行“一切行为均有相应后果”这一规则。好的行为或者完成了具体的任务就会赚取奖励。而恶劣的行为或者不服从就意味着得不到奖励或者被没收奖励。

奖励制度能马上让孩子明白他们的所作所为会直接影响到自己赚取奖励的能力。这里的关键词是“赚取”。

家庭计时出局法

在大的家庭中,让孩子们停止吵嘴或者动手动脚往往非常困难。我们认识的一位妈妈想出了一个好的处理问题的解决方案,特别在不止一个孩子调皮捣蛋的情况下。

如果这些孩子们来找爸爸或妈妈(或者俩人)来解决问题,那么每个参与此事的人都要接受家庭计时出局。每个人都要在一个舒适的地方坐下,保持安静。家长会取出计时器或者秒表,设定好规定的时间,比如对每位说话者设定一分钟或两分钟。然后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来具体阐述自己的抱怨,直到计时器停下。当孩子们说话的时候,谁都不许插嘴(要确保每次都是不同的孩子起头说话,要不孩子们会说你偏心的)。然后爸爸妈妈就要讨论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法。

家庭计时出局法对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惊人地管用。它让孩子们知道自己能成为解决方案中的一分子,这会让他们为自己在发现答案中的决策能力及创新能力感到自豪。同时也教会他们要有耐心,因为他们必须要倾听不同的观点。当他们知道总会轮到自己说话时,这样做起来就容易多了。这种做法也显示出你尊重孩子们的发言权,即使你不赞同。

最重要的是,它教会孩子们通过平静地谈话解决问题,而不是打架、喊叫、哀号或者哭泣。

孩子们喜欢这种奖励制度,因为他们会马上看到结果。这样做会让他们对自己做得出色的工作有一种价值感和自豪感。而且孩子们喜欢收集东西。我们在奖励制度中使用不同的物体,比如弹球罐子、磁板或张贴板。

说到弹球罐子,你要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大大的罐子,上面标上每个孩子的名字。用个透明的罐子,每个孩子的罐子颜色要不同。放到孩子们够不着的地方。

说到磁板,要用一个大大的磁性公告板,将它分为不同区域。然后使用小的磁板。在某个家庭中,爸爸经营着一家比萨餐馆,我们就把磁板漆得像比萨切片。如果你愿意的话,一定要有创造力,想出一些跟你们家人喜欢的东西有关的物体,如宠物或者运动。在另一个家庭中,每个孩子会得到一个玩具海盗宝箱,奖励就是小小的珠宝。在第三个家庭里,他们使用各种票。不管你选择用什么, 要搞得有趣一点。

要竖立一块张贴板或公告牌,给每个孩子准备一块区域。买几卷便宜的标签。你也可以用硬纸板,这样就几乎没有什么成本了。而且一块板子用完之后,你可以竖起一块新的。

要确保罐子或者板子放在可以看得见的地方。

选择你最喜欢的制度或者决定你的家庭规则采取什么样的奖惩制度由你决定。

对于年幼的孩子们或者根本没有这个概念的家庭,要把每件事情说明白。剪出每天必须要做的家务或者任务的图片,如刷牙、整理床铺、不将上衣扔在地上、把垃圾带出去等,然后把这些图片贴到板子上,或者列个不相连的一览表。

你可以对奖励划分得非常详细具体。比如说,孩子学会了在自己的床上睡觉就可以因为自己上床睡觉、老实待在床上或者整晚待在床上而赚取一颗弹球。所以如果他上床睡觉而且待在床上,他一晚上就可以赚取三颗弹球。训练孩子上厕所也是类似的:你宣布自己要上厕所会得到一颗弹球,坐在便盆上不管你有没有大小便会得到一颗,提上你的裤子会得到一颗,冲马桶会得到一颗,便后洗手会得到一颗。每次训练坐便盆都能赚取五颗弹球,这样会使得训练更加容易。

你也可能想要做个奖励罐子,把不同的奖励写在纸条上。当孩子获取奖励时,他/她就抽出纸条,这样得到的奖励可真是个极好的惊喜。

也许你决定只有罐子里积满了50颗弹球孩子才会获得奖励。那就提前决定奖励是什么。你不需要在奖励上花一分钱——坦白来说,我们希望你别花钱,虽然对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你可能觉得用弹球来交换奖励没什么大不了。奖励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独特需求和愿望来量身定制。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奖励之一就是能跟爸爸或妈妈单独多待一会儿;或者是上学的晚上能看一小时的电视;或者是多些上网的时间;或者能去水族馆游玩或去上滑冰课;或者爸爸妈妈往自己的小猪存钱罐里投点钱。

把爸爸妈妈写在板子上也很有帮助。父母们——你们也可以有自己的弹球罐子。毕竟这是一条家庭规则。当爸爸不听话的时候会被从板子移除一块磁铁,孩子们喜欢这样(这种方法对经常大喊大叫的父母非常管用。每次他们开始喊叫的时候就会丢失一颗弹球)。这能帮助大家认清事实,也就是家庭规则是针对每个人的,即使是爸爸妈妈也不能免除恶劣行为的处罚。

不管做什么事情,你绝对要跟你的奖励制度一致。不要忘记,否则就不起作用了。随着孩子们开始习惯家庭规则,而且慢慢长大,家庭规则也得随之演变,同样奖励制度也要变化。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决定奖励制度会是什么样子——比如说,多少颗弹球才能获取一个奖励,或者你可以加大赌注。

不要忘记奖励制度不仅仅针对表现良好,或者没做什么淘气的事情。哪怕孩子只是为了乖巧而乖巧也要给他一个奖励。可以出其不意地在他们的罐子里扔进一颗弹球仅仅因为你爱他们。这会给孩子们上一堂有价值的课,也就是做好事是因为好事是做起来正确而令人愉快的事情。

——END——

本文转自至善教子父母学堂,zsjz1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