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一个防控科普知识的思维导图(科普成果以画寓理----郑义门系列故事②)
画一个防控科普知识的思维导图(科普成果以画寓理----郑义门系列故事②)《有序堂》这样一套分工明细的综览表,为郑义门治家之道提供了详实的规则依据,也是郑义门善治家重要的佐证。郑义门是个大家庭,几百年前这里已经实行共产主义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的族人干活,有的族人经商,有的族人在朝廷为官,但他们的收入包括俸薪都要交给家族统一管理。在生活上为了更好的按需分配,拥有一套科学的易操作的完整体系,所以,就有了一支分工不同的管理队伍。他们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个家族共产生17种职务,分别由26人分担。其中,宗子是世袭的,由长子长孙来继承,是这个家族的精神象征,不负责处理家族事务。另外这些职务是子孙们推选出来的。家长是家族的总管,是大家推举出来的最有名望,最能为家族办事的家族成员。家长总治一家大小事务,过于忙碌时,可以吩咐子弟分别掌管一些事,以家法规定控制家众。家长也必须遵守家规,大公无私以身作则。另有典事、监视、主母、羞服长、掌膳、知宾、守夜等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并且,家规
一、郑义门故事之善治家篇
历史上,一个家族累世同居被朝廷旌表,可称“义门”。历朝历代表彰的“义门”中,多为五世、七世同居共食。而郑义门,历经三个王朝,十五世同居,宋元明三代正史为其列传,留下了无数惊绝动人的传奇佳话。
治家是持家管理家事,是指建立和保持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郑氏义门以治家文明,从祖宗的祭祀礼仪、婚姻的嫁娶习俗、家庭的管理、家长的职权、人员的分工、财产的分配、妇规、社交和睦邻关系,都作了详细规定。《郑氏规范》汇集了重孝敬、厚人伦的治家理念。这样的家规世代传承,郑氏一族也因而以孝顺、团结、和睦的美好风尚流传后世。
《分工综览表》
郑义门是个大家庭,几百年前这里已经实行共产主义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的族人干活,有的族人经商,有的族人在朝廷为官,但他们的收入包括俸薪都要交给家族统一管理。在生活上为了更好的按需分配,拥有一套科学的易操作的完整体系,所以,就有了一支分工不同的管理队伍。他们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个家族共产生17种职务,分别由26人分担。
其中,宗子是世袭的,由长子长孙来继承,是这个家族的精神象征,不负责处理家族事务。另外这些职务是子孙们推选出来的。家长是家族的总管,是大家推举出来的最有名望,最能为家族办事的家族成员。家长总治一家大小事务,过于忙碌时,可以吩咐子弟分别掌管一些事,以家法规定控制家众。家长也必须遵守家规,大公无私以身作则。另有典事、监视、主母、羞服长、掌膳、知宾、守夜等管理人员,各司其职。
并且,家规中也有非常人性化的规定:年过六十以后就可以免去所有的劳作,颐养天年,新媳妇还有三个月的婚假。而且这些职务都起到互相监督制约的作用。
这样一套分工明细的综览表,为郑义门治家之道提供了详实的规则依据,也是郑义门善治家重要的佐证。
《有序堂》
郑氏家族有专门设立一块学习家规的地方––有序堂。顾名思义,这里就是一个讲规矩的地方,有序则不乱,不乱则安。
郑义门有序堂
有序堂前这尊塑像为宋濂先生。宋濂先生是儒学思想的杰出代表,他来家族教学的过程当中把家族作为儒学思想的实践基地,参与了家规的制定。当年他将自己的第二个女儿嫁给了郑氏家族的第九世孙郑杕(di)为妻,因此和这个家族结下了三情:师情、友情、亲情。他为这个家族的教育方面、治家方面都付出了许多,是这个家族功不可没的人物。
郑氏宗祠日常庭训
每天清晨的家训也在有序堂进行。早上钟声敲响8下,子孙们就要分男左女右站立好背家训家规。有序堂中间则为家长的位置,此处两边挂有一句对联:“永遵古训,不听妇言”。此处的“妇”指的是长舌妇的妇,意为不可听信谗言。家族人们所背家训也分男女有别,男训主要讲的是“德”,女训讲的是“贤”。每逢初一、十五还要合背一个全家训。全家训是这样说的:“听!听!听!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听!听!听!”同时,如果郑氏家族的子孙犯了错也将会在这里接受处罚。
《明太祖亲赐“江南第一家”》
朱元璋东征西讨,扫平群雄,灭亡元朝,一统天下。其登基称帝后,建立制度,以纳粮一万石为一区,选占有大量土地纳粮最多的财主为粮长。凡按时运粮到京师的粮长,明太祖必定亲自召见,有见识和才干的往往留下做官。
届时郑氏由八世孙郑濂主持家政,因郑氏家族田赋多,郑濂被推为粮长。郑濂无意仕途,不愿做官,却因身为粮长经常入朝觐见而受知于明太祖。明太祖听闻浦江郑义门耕读传家,治家有道,九世同居,一门孝义,二百多年一家人雍睦和谐,长盛不衰。一次,郑濂以事入觐明太祖于养心殿上,论政之后,明太祖沉吟着问以治家长久之道,郑濂答道:“谨遵祖训,行大小事,不听妇人言。”并将《郑氏规范》进呈明太祖御览。
郑濂入朝觐见明太祖(原创手绘)
明太祖看了家规后赞叹道:“你家九世同居,人敦孝义,看来天下只有你们一家啊!”且又环顾左右道:“人家有法能守之,尚能长久,况国乎?”遂亲书“天下第一家”几个大字赐给郑氏。郑濂连称不敢,推辞再三,而明太祖既已敕封,哪有收回之理?郑濂无奈只得捧着明太祖的亲笔题字退出养心殿。回到浦江后,郑氏按照明太祖的旨意制成匾额,悬挂在祠堂南大门的门楼上方。
明太祖赐“天下第一家”(原创手绘)
明太祖敕封了郑氏,又把《郑氏规范》仔仔细细地研读了几遍,觉得一本家规共一百六十八条,字字珠玑,面面俱到,深刻透彻,无所不括,既体现了中国儒学的精神,又非常实际有效,不仅适用于治家,也可作为蓝本用于安邦治国。朱元璋命宋濂、刘基等人参照《郑氏规范》,制订出明朝律法。同时,又仿照郑氏创办东明精舍的做法,开办学校,征召四方文士,挑选年少俊异的进入文华堂向宋濂受业。然而,正当明太祖极力推崇郑氏治家经验用于治国安邦时,朝臣群起弹劾郑氏妄称天下第一,目无皇家,心怀叵测,图谋不轨。明太祖亦觉不妥,遂询问宋濂和刘基。宋濂上奏道:“皇上,臣以为敕封郑氏可以大江为界。皇上家在凤阳,地处长江以北,是天下第一家,而郑氏地处江南,皇上可以其所居之地敕封郑氏为江南第一家。”宋濂话刚说完,明太祖大笑而起,抚掌说道:“朕就以大江为界,敕封郑氏为江南第一家!”说着,明太祖立即下旨,派人前去浦江,收回郑氏的“天下第一家”匾额,又重新敕封郑氏为“江南第一家”。自此,朝臣们心服口服,再也不敢对郑氏妄加指责了。
明太祖亲书“孝义家”(手绘原创)
数日后,郑濂进京谢恩。明太祖便把早已题写好的“江南第一家”新匾赐予郑氏,又召郑濂入宫朝夕谈政论道,听闻郑濂所说起郑氏祖祖辈辈的孝义故事,心中大受感动,又亲书“孝义家”赐给郑濂。然而,明太祖提笔书写时,因写“孝”字上的“土”字时,墨汁尚未磨浓,遂由感而发,搁笔叹息道:“江南风土薄啊!”伫立一旁的郑濂连忙接口道:“惟愿子孙贤。”意思是说郑氏不求荣华富贵,只要子孙贤孝就行。明太祖听了大加赞赏,沉吟片刻后命侍者把墨磨浓,把“孝义家”三个大字写完,又把“江南风土薄,惟愿子孙贤”作为联语题写在两侧,郑重其事地赐给郑濂。
明太祖参照郑氏的治家经验,用于治国安邦,把年满二十五岁以上的郑氏子弟召到宫中甄拔任用,而且规定郑氏的家长每年都要和颜、思、孟等家族的子孙一起,入朝觐见,郑氏一门自此走向鼎盛,荣耀无比。
“江南第一家”牌匾(手绘原创)
时至今日,明太祖朱元璋所亲笔书写的“江南第一家”一直悬挂郑氏宗祠之上,历时数百年来的郑义门也遵循着自己的家规家训,同居共食三百余年。郑义门孝义治家理念渗透到每个郑氏家族的族人中,在当今中华优秀文化的影响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也将刻在每个中华民族的骨髓里,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液中,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二、郑义门故事之教育篇
历史上,一个家族累世同居被朝廷旌表,可称“义门”。历朝历代表彰的“义门”中,多为五世、七世同居共食。而郑义门,历经三个王朝,十五世同居,宋元明三代正史为其列传,留下了无数惊绝动人的传奇佳话。
郑义门人一直遵循着儒家的“修齐治平”之道,以儒治家,不信释道鬼神,也不祈求超现实的神仙的力量,只看重一条:“唯愿子孙贤德”。有了贤德的子孙,才有家族的根深叶茂,故此,郑氏义门形成了耕则良农、学则良儒的风尚, 是典型的耕读人家。
《郑氏规范》规定:聘请通晓礼仪法度的儒生为师,就有可能让学子通过学习有所启发,学业上有所进步。老师解答疑问、讲授学业,帮助学生。那种只会言语杂乱之词、教授幼童习字描红的先生,可以先略微款待,然后婉言辞退他们。
子孙自八岁入学学习文字、音韵,十二岁外出就学,十六岁开始学习关于道德教化学说。必须聘请名师教导,学习内容以孝悌忠信为主,以期望掌握为人处世的道理。若年至二十一岁,还未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的,令其学习治家理财。学业一向有上进的不拘于此。
郑氏规范
郑氏注重族人教育问题,注意培养子弟人才,最重要的表现为造就了人才培训基地——“东明精舍”,以培养子孙成就贤德品行。郑氏义门同居三百余年,如果没有东明精舍和其所培养的一批优秀人才,也许根本不会有郑氏的传奇历史。东明书院不仅仅是继承始祖郑绮的誓言和理想,也是对其进一步的发扬使其能延续流传至今。
《创办书院育后人》
在元朝初年的时候,郑义门同居的第五世祖——郑德璋非常重视族中子弟的教育,于东明山的南边创建了精舍以供宗族子弟学习,让子孙年满十六岁者到这里读书,名曰“东明精舍”,后称之为“东明书院”。
郑德璋选址创办书院(原创手绘)
聘请吴莱任教书院(原创手绘)
东明精舍先后聘请过多位名士来义门执教,吴莱、柳贯俱在其列。东明精舍地处山麓,门前一马平川,屋后山丘隐然突起,松竹掩映,浓阴蔽日,女萝冉冉,幽静清雅,正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更难得的是,精舍虽是私塾性的书院,但并不排外,吴莱主讲书院时,宋濂慕名前来求学并深得吴莱赏识。书院山长又把珍藏的数万卷藏书向他开放,宋濂如获至宝,昼夜阅览,宋濂博览群书,博闻强识,得到郑氏家族的认可与尊重。
聘请宋濂任教书院(原创手绘)
后来,吴莱因身体原因,推荐宋濂接任主讲一职。时年二十六岁的宋濂对郑义门这个孝义传家、风俗淳朴、诗书馥郁的地方有深厚的情感,慨然以应。从此,郑义门、东明精舍、宋濂便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宋濂从开始在义门执教到洪武十三年(1380)因宋慎事发远遣四川,在麟溪旁断断续续生活的时间,加起来也有二十多年。
东明精舍在教育子孙、培养人才、学以致用、躬行实践等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不仅为历代输送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干练人才,也为淳化乡邑风俗、提高民众文化素质作出了贡献。东明精舍兼收外族优秀学生,“家贫者免去其学费。其中“缑城先生”方孝孺便是较为突出的一位,郑氏家族同居八世祖郑泳、主持家政十六年之久的家长郑濂、音乐家郑瀛、月泉书院山长郑渊、资善大夫礼部尚书郑沂、进士出身翰林院待诏郑洽、湖广道监察御史郑幹、翰林院检讨掌文渊阁秘书郑棠、蜀王府教授郑楷等都是学院培养出的佼佼者。
宋濂先生在书院这二十多年里与学生切磋琢磨,或涵泳诗书,或谈古论今,或探幽寻胜,乐而忘倦。东明精舍虽地处僻远,但有名师执教,故求学者日多,声誉鹊起。
书院被烧毁(手绘原创)
在《东明精舍章程》“入学”条指出,每年开学的时候,书院悬挂宋濂的遗像,准备好香烛、果盒、净酒等,家长和学生一起向宋文宪公行礼祭拜。从而激励郑氏子弟向宋濂大儒学习,修德修业,光宗耀祖。时过境迁,东明精舍在明代中期遭遇火灾,大火吞噬了这一方读书场,从而东明精舍荡然无存。
东明书院重建(手绘原创)
到了清代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郑氏后裔郑尔梧、郑若奇积极响应浦江知县何子祥的提议,开始重建东明精舍,在距郑氏宗祠东侧的200余米处耗时八个月使得东明精舍得以重见天日,后正式命名为“东明书院”。
重建东明书院碑记
重建后的书院规模宏敞、经营细致,相较之前的东明精舍,东明书院更上一层楼。新的书院由郑氏出资创办,院内招收的学生也是以郑氏家族子孙为主,但它不同于当时的一般私塾,不仅允许同邑的异姓子弟就读,也欢迎各地的莘莘学子前来学习。这是一所名副其实的义塾。且事实证明,作为一所义塾,东明书院在资助乡里贫苦子弟学有所成方面功不可没,来这里学习的同邑异姓难以计数。
东明书院遗址
郑氏宗祠日常庭训
除了东明精舍的教育之外,郑氏宗祠有序堂内日常庭训教育也是郑义门重教育的体现。庭训分为两种,一种为每月初一、十五日参谒祠堂以后,家长也要率领家人朗诵夫和妇顺、兄友弟恭之类的训词,促使众人反省自己的行为和内心,达到心灵净化的效果。另一种为每日早餐前对男女分别举行的男训、女训。《男训》重善恶之辨,《女训》重贤德之持,从而确立自身的人格品质,形成牢固的孝义观念,以巩固家族的团结。
回顾郑氏家族的辉煌历史,以儒学育才的东明书院功不可没。郑义门注重教育,尊师重道,世代如此成为传统。郑氏宗祠内迄今仍悬挂着宋濂的画像,以供后裔感谢这位为书院主讲20多年的老师,带领着郑氏整个家族走向繁荣兴盛。郑义门重教育的特点也指导当下重视教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以教育强国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三、郑义门故事之尚节俭篇
节俭,指的是生活俭省,有节制。节俭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途径。郑氏的祖先们深知“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在他们的一百六十八条家规中,有关戒奢的就有十七条之多。它谆谆告诫:家业之成,难如升天,当以勤俭朴素为准绳。
《郑氏家规》有这样的规定:子孙不得与人炫耀,新奇比赛争胜,两不相让。郑氏族人们认为,他人有他人的奢侈,我们有我们的俭朴,这对我有什么妨害呢?成就一份家业,确实难于上青天,所以必须以勤俭朴素为准绳。
江南第一家——浦江郑宅镇郑义门
除了祭祀用的酒器用银子制造外,子孙不得用银子制造其他任何器具,以败我家。子孙也不得无故摆设宴席,造成过度的开支。因为他们认为仅以酒食是否丰盛来衡量人品,品格高尚的人是不会采纳这种做法的。郑氏家长以身作则,告诫子孙节俭朴素,同时也流传着许多故事。
《粒粒皆辛苦》
清朝道光年间,有一年年景不佳,粮食歉收。一到青黄不接的三荒春头,农民纷纷到镇上赶集籴谷。那天,正逢初三黄宅市日,诸暨界牌宣一行七八个人,肩背着扁担麻袋,匆匆赶往黄宅市籴谷。
农民赶集籴谷(手绘原创)
这天籴进的人多,粜出的少,这些诸暨人只得空手而归。从集市回来时已近晌午,一行人走累了,就近康侯殿歇脚,也是现在的郑宅村。他们起了个大早赶集,来回已走了三十来里路,一到康侯殿坐下,顿感饥肠辘辘,便从行囊中拿出粽子,一边休息一边吃,一时间地上扔了许多粽叶,粽叶上沾满了糯米饭粒。这时,一位老人走进殿里,见一地的粽叶上粘有饭粒,瞥了那些吃得津津有味的诸暨人一眼,俯身把粽叶一一捡起来,然后坐在一旁,用手指倷着一粒一粒地吃掉。诸暨客人以为老人独自饿了,吃不上饭,就拿出一个粽子递给老人。
老伯捡吃棕叶米粒(手绘原创)
老人摇摇头表示不要,并回道:“客人到浦江来有何贵干?”诸暨客人叹息的回答道:“唉,这三荒春头出门,还不是想籴点谷吗?”老人关切的问:“籴到了吗?”诸暨客道:“我们今天是专门黄宅市籴谷的,可是一到市里,籴的人很多,粜的人却少,籴不到谷,只好空手回去了。”老人听了,皱着眉头沉吟了一会,又问了市场上的价格。等诸暨客一一回答后,老人说道:“既然你们籴不到谷,那就按你们刚才说的价格,到我家去籴吧,我可以按需粜给你们。”诸暨客一听,不由得既惊又喜。惊的是老人刚才还在地上捡他们扔下的粽叶饭粒,明明是个穷得吃不上饭的人,哪来的米粜?喜的是如果他们没听错,今天总算能籴到米,不至于白跑一趟了。老人见诸暨客一个个惊疑不定,笑笑道:“我家在场前陈新屋里,离这里很近,而且你们是顺路。你们若真要籴谷的话,就跟我来吧。”说完。老人背着手顾自走出康侯殿,迈步而去。
原来这老人就是场前陈新屋里富甲一方的“千石太公”。诸暨客们听到老人说到他家籴谷,一时间信疑参半,迟迟疑疑地起身随老人除了康侯殿,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不一会,场前陈新屋到了,诸暨客跟随老人来到牌坊里,只见一座牌坊拔地而起,飞甍插天,结构雄奇,气势宏伟,青石板明堂宽大洁净,一尘不染。再到老人的家中,只见白墙青瓦,画栋雕梁,大厅上明几漆桌,光鉴可照,丫鬟仆人毕恭毕敬地侍候着,目之所及,到处是一派富家气象,与刚才还在地上捡粽叶饭粒的老人形象迥若霄壤,不由得一个个瞠目结舌,惊得说不出话来。
千石太公归家粜谷(手绘原创)
老人看着诸暨客那目瞪口呆的样子,心里暗笑,却不表露。等他们进了客厅,老人即让丫鬟奉茶招待,然后命仆人陪他们到楼仓看谷。仆人带着诸暨客到了楼仓里,抬眼望去。只见一统八间西厢楼上,全都堆满了黄灿灿的谷子。仆人见他们惊讶,又遥指东厢楼说,那边东厢楼八间,也都堆满了粮食。
教导众人珍惜粮食(手绘原创)
诸暨客此时,心里不由的暗呼惭愧,无地自容了。待他们籴好谷,结了账,老人再度出现在他们面前,客气地招呼他们坐下。这时,诸暨客中有一个较年轻的后生,禁不住好奇地问老人道:“老伯,你既然那么富有,为什么还要捡粽叶上的饭粒吃呢?”老人慈祥地笑笑,语重心长的说:“珍珠白米都是用血汗换来的,粒粒皆辛苦啊,怎么能暴殄天物呢?你们在这三荒春头出来籴谷,说是为了救饥荒,却把沾满了糯米的粽叶随手乱扔,这不是勤俭之道啊。我先捡你们的饭粒吃,然后又粜谷给你们,就是要让你们懂得珍惜粮食!”诸暨客听了,一个个深受感动,连连称谢不已。
在今天的郑宅镇,我们依然可以不时看到郑氏家族从古至今流传的“节俭”现象。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节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当继承与弘扬。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富有的当下,倡导俭以养德,在全社会营造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浓厚氛围,让节俭之美彰显成为现代人的价值追求,更加显得意义深刻而非凡。
四、郑义门故事之睦乡邻篇
郑氏义门的济世情怀,是对《礼记》大同社会理想的生动实践:“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义门郑氏有一批颇有才华的子弟,如郑濂、郑渊、郑柏等,谢绝出仕而隐身于家,他们虽清逸不仕却不遁世。作为义门子孙,他们总是积极入世,行义乡里,这些郑氏子弟的人生观是义门的德育风向标。
《郑氏家规》有云:街坊邻里有缺衣少食者,可根据自己的力量拨出稻谷借给他们。秋收后仍然以稻谷归还,不收利息。如有生育孩子的家庭,则提供他们助粥谷二斗五升。
公堂设立埋葬无主尸骨的义冢一处。身后无子孙的邻里乡亲死亡,公堂提供棺材安葬。无法生存的鳏寡孤独族人,由公堂按时给予接济。
塌梁桥和烂泥路,郑氏子孙若有余资,应当助款加以修理,以方便行人。炎热夏季,自六月初一起至八月初一日,在通衢要道路口,摆设热茶一二处,以解行人之渴。郑氏义门和睦乡邻的事迹被外姓人称颂,流传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设铺济乡》
洪武三十年,郑氏家族的郑沂因博学多才,乐善好施,引奏朝廷,被朱元璋钦点,任命为礼部尚书。郑沂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由一介布衣直接提拔为礼部尚书的人,也是唯一的一位只做官不领俸禄的人。
“礼部尚书”牌坊局部
郑沂为郑义门的八世子弟,字仲与,从小性格聪慧、反应灵敏,师承名师宋濂,长大后,好读书,手不释卷,涉读的范围也较广阔。在生活中郑沂的母亲对他的品行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其母亲家教严格,精通药理,对郑沂的要求颇高。传授郑沂药理,教导他与人为善,给日后郑沂的人生历程奠定了坚实良好的基础。郑沂跟随母亲的品行,对同姓的宗人,乐善好施。宗人中有贫穷的人或是没有劳动力的人,他都会在他们婚嫁的时候给予一定的资助;当宗人中有人遇到灾害的时候,他也会从春天起就每月给他们六斗谷,直到秋收才停止发放;而对无家可归的宗人,郑沂拨给他们房屋,让他们可以安心的居住。
母亲教导幼年郑沂(手绘原创)
郑沂的乐善好施不单单对自己同宗之人,对外来的百姓郑沂也是如此。只要是自己能力所及的地方,他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救助每一个贫困的人。他经常运用自己从母亲那学的药理知识制作一些药给人治病,甚至是在夜深的时候,邻里百姓上门求药,郑沂也会立刻起床把自己制作的药赠送给求药的邻里百姓,绝对不会因为夜深求药而怠慢了他们。当邻里百姓感染上了疟疾的时候,郑沂也能每天登门给邻里百姓问诊开方,然后亲自制药给染病的邻里百姓送过去,不同于其他人因为害怕被疟疾传染而对他们避之不及。
郑沂制药送邻里(手绘原创)
除了制药给邻里百姓外,郑沂还设铺济乡。但凡是他知道邻里百姓有吃不上饭的,他都会帮助他们,设立粥铺,不辞辛苦的每天煮好饭粥接济饥饿乡亲。日积月累下,受其恩惠的邻里百姓不计其数。
郑沂设铺济乡(手绘原创)
邻里和睦的郑义门(手绘原创)
郑沂不仅仅自己积德行善,他也带领着整个郑氏家族一起行善助人,注意处理乡邻关系:郑氏家族设立义冢,供穷人埋葬;当穷家生子时,会派人送去粮食;当乡人缺食时,他们会提供贷粮的措施,却不收利息;当乡人生病,会酌情施予他们药材。
另一位元末郑钦主持家政时,创设各种慈善设施,有“续食之粟、御冻之衣、推仁之财、免利之谷、庇穷之屋、广孝之阡”等各种项目以济贫困。所谓“免利之谷”,就是每年在秋收谷价便宜时预购五百石粮食储存在仓库中,到谷价上升的缺粮时节,按照原价将其出售给贫困之家。所谓“广孝之阡”就是特设义冢一所,凡乡邻死亡而无子孙者,赈以棺木等物,代为埋葬于义冢之中。郑钦创设的各项慈善设施,郑氏后人都继承下来了。
郑氏祠堂正面照
郑氏家族一直提倡做人要乐善好施、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务必使行善助人的行善之举落到实处,接济有困难百姓的行动,使其深受百姓邻里的爱戴,这些做法不仅仅充分表现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也是郑氏家族乡邻和睦、延绵百年的主因之一。
参考文献:《江南第一家》(浦江第一家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编写)、《白麟溪的传说》(江南第一家文史研究会)
浙江省科联社社科科普课题成果
课题名称: 以画寓理----郑义门系列故事
项目编号: 19YB31
负责人:时梦楚
工作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