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培训班的背后(疯狂的寒假培训是)
疯狂培训班的背后(疯狂的寒假培训是)(中华网) 二则有的家长认为长假是学霸学渣拉开距离关键期。实则不然,虽说短期内的灌输式学习能够提升“成绩”,那以后呢。一味地求“名校”“高分”“成功”,有时结果或许是恰恰相反。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缺失快乐,找不对正确的学习路子,跟不上教学节奏、处处受挫、成绩下滑,这些“苦”也只有孩子自己默默承受,对人格的培养或许就是“败笔”。三则有钱没钱都热衷于疯狂培训,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将未来的一切都“压”在孩子的身上,不仅孩子毫无快乐可言,也使其丧失了这个年龄段本应有的“幸福时光”。同时,“苦”的又何尝不是家长,财力精力都是一种损失,即便这些付出是情愿的;可曾想过,孩子看在眼里,他们是什么感受,毕竟他们有血有肉,也是有情感的。假期应该是孩子的,应该是轻松的、愉快的,被培训班“绑架”了的假期难言快乐与幸福。须知,孩子不是学习机器,更不是考试机器。寒暑假不能成为另一个“学期”,如何过,家长理应听听孩子的
1月18日,南京中小学生的寒假正式开启,这也是各个假期辅导班开课的日子。南京一所小学六年级男生王同学,一早就奔向培训学校上数学班。“要求7:50到校,想坐着吃顿早饭都不行。”王同学抱怨道。而这样的辅导班通常持续一周,上完就过年了。(1月19日《现代快报》)
给孩子的假期安排的满满当当,已经不是什么新闻。每到寒暑假,一些培训班的生意就“更加”红火起来,究其原因,一则孩子喜欢学,自然就报;二则家长意愿,孩子不敢不从,只能“被喜欢”;三则家长忙碌,无暇照顾孩子,干脆就把孩子送补习班;四则,家长之间的相互攀比,生怕落到别人后边,人家报咱也就报。
实际上,寒暑假培训火爆,并非一时一地现象,媒体年年报道,相关部门屡屡提出建议给孩子减负,但是如何呢?家长的盲目与攀比,加之培训机构的忽悠之术高明,以及监管的失察与疲软,致使火爆程度依旧不减。与之相伴的还有数目不菲的培训费,动辄成千上万,还要陪学,孩子累,家长也不轻松。至于是否学有所值、价有所值,却为未置可否。
那么需要问的是,这样的培训有用没用。当然,要说一点也没用有失偏颇;但是全局考虑,这样的“疯狂”模式,对孩子的教育与成长害大于利。一则,孩子毕竟是孩子,其精力终归有限,重压之下,尽管是特殊情形下的“被自愿”,但其心底也是“不自愿”,其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只是为了“学”而学,而其中的“乐趣”又可想而知。
二则有的家长认为长假是学霸学渣拉开距离关键期。实则不然,虽说短期内的灌输式学习能够提升“成绩”,那以后呢。一味地求“名校”“高分”“成功”,有时结果或许是恰恰相反。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缺失快乐,找不对正确的学习路子,跟不上教学节奏、处处受挫、成绩下滑,这些“苦”也只有孩子自己默默承受,对人格的培养或许就是“败笔”。
三则有钱没钱都热衷于疯狂培训,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将未来的一切都“压”在孩子的身上,不仅孩子毫无快乐可言,也使其丧失了这个年龄段本应有的“幸福时光”。同时,“苦”的又何尝不是家长,财力精力都是一种损失,即便这些付出是情愿的;可曾想过,孩子看在眼里,他们是什么感受,毕竟他们有血有肉,也是有情感的。
假期应该是孩子的,应该是轻松的、愉快的,被培训班“绑架”了的假期难言快乐与幸福。须知,孩子不是学习机器,更不是考试机器。寒暑假不能成为另一个“学期”,如何过,家长理应听听孩子的意见。于家长而言,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不妨把属于孩子们的假期还给他们,就从“减负”做起。毕竟,过多的学习与培训,或许并非是“爱”,恰恰会是“害”。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