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秦朝的奇闻异事(戏说秦朝大神高手名人辈出弄出惊天动地的那些事)

秦朝的奇闻异事(戏说秦朝大神高手名人辈出弄出惊天动地的那些事)十二月,刘邦继续进军,在栗遇到刚武侯,夺下此人的军队四千人;又和魏将皇欣、武满军合攻秦军,连战连捷。而战国末代齐王田建的孙子田安,则从济北出兵帮助项羽。楚怀王最不想看到的局面还是出现了,这下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毕竟不论楚怀王还是宋义,根本没想到项羽会这么莽!算计来算计去,结果还是被项羽这个亡命徒一刀两断,干脆利落——他们也不去打听打听,会稽郡守殷通是怎么死的。正因为套路简单,即使宋义看出来了,也没有什么“奇谋妙计”去破解——章邯也压根不在意会被看出来,他既然敢这么干,自然对自己的兵力和后勤有充分的自信;换句话说,逼诸侯在钜鹿决战,正是章邯之前征战的成果。宋义对硬刚章邯信心不足,所以只能心存侥幸,寄希望于赵国在死前能让秦军损失惨重。对这种投机的心理,喜欢“以煌煌之军,击堂堂之阵”的项羽自然嗤之以鼻。正好,估计是因为之前高陵君显的关系,齐国请宋义的儿子宋襄当国相。在军中闲得无聊的宋义,亲自

卷第八 秦纪三 二世皇帝二年(前208)~三年(前207)

沛公刘邦从砀向西出发后,由于秦军主力全在钜鹿,这一路果然进展顺利,在阳城与杠里两次击败秦军;转过年后又在成武打败了东郡郡尉。另一方面,虽然齐国相田荣因为之前的龃龉,并不愿意出手拉赵、楚一把,但显然并不是所有齐国人都这么想。二世皇帝三年冬十月(再次提醒,按照秦朝历法,这是该年度的第一个月),齐将田都脱离田荣,助楚救赵。

但反秦战争真正的关键,还是要看钜鹿。楚之卿子冠军宋义带兵走到安阳后,滞留不前四十六日;鲁公项羽急了,跑去劝他,现在过去正好和赵军里应外合,再不出发赵国就要GG了。宋义却否决了:“所谓‘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咱们最终的目的是灭秦,而不是救赵。现在秦攻赵,即使胜了秦军肯定也疲惫不堪,所以我军只要坐山观虎斗。冲锋陷阵,我不行;运筹帷幄,你不行!”言外之意,自然是嘲讽项羽不过一介莽夫耳。随后宋义又传令军中:“有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一举一动无不针对项羽,看来宋义暗地里早已得了楚怀王熊心的吩咐。

其实,宋义的话也不算完全没道理,至少他指出了少府章邯的战略意图。章邯不惜中门大开,也要把主力全集中在钜鹿,是料定了楚国无法坐视赵国灭亡,必定出动主力,因此此役将决定战争之胜负。章邯与王离的套路也很简单,经典的围点打援,将诸侯的主力一锅端。而且钜鹿这个点也选得很精髓。从地图发现,楚军要救赵,就得渡过漳水,背水列阵——且不说他们能不能顺利过河,即使渡过去了,自己的粮道、后路都断了,战略上可谓极其不利。

秦朝的奇闻异事(戏说秦朝大神高手名人辈出弄出惊天动地的那些事)(1)

正因为套路简单,即使宋义看出来了,也没有什么“奇谋妙计”去破解——章邯也压根不在意会被看出来,他既然敢这么干,自然对自己的兵力和后勤有充分的自信;换句话说,逼诸侯在钜鹿决战,正是章邯之前征战的成果。宋义对硬刚章邯信心不足,所以只能心存侥幸,寄希望于赵国在死前能让秦军损失惨重。

对这种投机的心理,喜欢“以煌煌之军,击堂堂之阵”的项羽自然嗤之以鼻。正好,估计是因为之前高陵君显的关系,齐国请宋义的儿子宋襄当国相。在军中闲得无聊的宋义,亲自送儿子到无盐(地名),饮酒高会。从去年秋七月开始就一直下雨,入冬后仍然没停,军中的士卒们饥寒交迫,对主将只顾自己美酒佳肴颇多埋怨。项羽利用这一点,在军中煽动道:“本来应该戮力攻秦,却逡巡不前;将士们又饿又冷,却只顾自己置酒高会;军中粮少,正应该趁机渡河,就赵军军粮并力击秦,却说什么‘承其敝’!以强秦而攻刚成立的赵国,可谓探囊取物;赵国亡了,秦军只会更强,承的哪门子敝!咱们楚军刚败,大王倾全国之力,拜托给宋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可宋将军只顾自己爽,非社稷之臣也!

项羽的话,在军中很有共鸣,大家内心逐渐倾向项羽。项羽一看军心可用,十一月,一天早晨,趁朝见宋义之机,一剑斩下宋义的脑袋,然后传令军中:“宋义阴谋与齐国反楚,我已得到大王的密令除掉了这个叛徒!”楚军诸将毕竟不少也是武信君项梁的部下,此时无人敢质疑,就共推项羽为假上将军,统领大军。项羽派人追杀掉了宋襄,又派桓楚禀报楚怀王宋义谋反的事。楚怀王现在只能指望项羽能刚秦军,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任命项羽为正式的上将军。

楚怀王最不想看到的局面还是出现了,这下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毕竟不论楚怀王还是宋义,根本没想到项羽会这么莽!算计来算计去,结果还是被项羽这个亡命徒一刀两断,干脆利落——他们也不去打听打听,会稽郡守殷通是怎么死的。

十二月,刘邦继续进军,在栗遇到刚武侯,夺下此人的军队四千人;又和魏将皇欣、武满军合攻秦军,连战连捷。而战国末代齐王田建的孙子田安,则从济北出兵帮助项羽。

章邯与王离南北夹击钜鹿,从战略部署上来看,章邯以王离作为攻赵主力,而自己负责打援。为了此战,章邯屯了不少粮,从黄河上运过来;王离部军粮略少,章邯就从黄河筑甬道运粮。所谓甬道,就是在路两侧起两道墙作为防御。王离既然不愁吃不饱,就急攻钜鹿城。城中食尽兵少,守在里边的张耳数次派人催驻军北边的陈馀出兵。但陈馀始终认为兵力不行,不敢出击。这样拖了几个月,张耳火了,派手下张黡、陈泽去找陈馀,质问他为什么不出兵,难道咱俩不是抹脖子的交情吗!陈馀认为此时出兵无异于“以肉委饿虎”,徒劳无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说不定将来还可以为赵王、张耳报仇。张黡、陈泽执意要打,陈馀只好给了他们五千人——结果当然全军覆没。

陈馀的判断大体上是正确的,但要说他全然没有私心也不见得——赵王、张耳若死,他就是当仁不让的新赵王。不过,此时的他,也许只是潜意识里有这个想法,毕竟这样想是背叛自己的好基友,肯定会有罪恶感,所以陈馀最终还是派出去了五千兵,聊以自慰。

除了齐国的田都与田安,燕国也派兵相助,张耳的儿子张敖也从代地招来万把人;但大家伙都不敢捋秦军的虎须,于是都驻垒在陈馀军旁边观望。

这帮人个个都是怂货,也不知道在等什么,难道秦军还能被看死不成?——可见大家其实都没法破解章邯的招式。然而,又能有什么好招呢?到了此时此地,无非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