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

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 节选自《栖居于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读本》前言在诗歌史上,没有哪位诗人像狄金森一样如此频繁地为诗歌文本保留了如此丰富的异文和替换词。一方面,这与诗人生前选择不发表或仅限于在朋友圈传递抄本的发表方式有关;另一方面,有种种迹象表明,保留替换词是狄金森自觉的“选择不选择”(choosing not choosing)的诗学策略,具有明显的实验性。而大量的未定稿和异文的存在,也很可能与诗人无意于追求确定性的诗学策略和创作理念相关。她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写诗,虽然她渐渐明白,这样的诗作注定难以取悦当时的读者。她说,“我栖居于可能性”(I dwell in possibility)。每一个文学文本都处在广义的翻译、移动和重写(rewriting)之中,并在不断的“重写”中获得延续和重生。不过,狄金森诗歌文本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显得尤为突出,这与她私密的创作和发表样态及其诗学策略密切相关。狄金森的大

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1)

Herbarium sheet c.1839–46 Pressed flowers on woven paper,灵感来自于艾米莉·狄金森

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

艾米莉·狄金森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一生悄然创作了近两千首诗歌,关于宇宙、自然、爱、喜悦、痛苦、孤独、死亡、不朽等,她沉思默想,为自己重新思考一切、重新命名和定义一切,为美国诗歌敞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至少在她的时代,没有谁的探索如此独特,达到如此深邃的程度和崇高的力度。认知的深度和曲折使狄金森的诗风总体上简洁凝缩、冷峻瘦硬,充满空白、断裂和多义性。

她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写诗,虽然她渐渐明白,这样的诗作注定难以取悦当时的读者。她说,“我栖居于可能性”(I dwell in possibility)。

每一个文学文本都处在广义的翻译、移动和重写(rewriting)之中,并在不断的“重写”中获得延续和重生。不过,狄金森诗歌文本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显得尤为突出,这与她私密的创作和发表样态及其诗学策略密切相关。狄金森的大量诗歌文本都处在明显的未完成或不 确定状态,这首先表现在物质形态上,可以粗略概括为以下三种:第一,未定稿:诗人留下大量未加整理的草稿或半成品,它们停留在实际的未完成状态;第二,异文:同一首诗作有多种不同形态的手稿或手抄本存留,如零散的手稿、装订成册的抄本或随信寄给亲友的抄本;第三,替换词(alternative words or phrases):在似乎已经完成并定稿的文本中,诗人在纸张的空白处保留大量替换词,让文本处在开放状态或保留多种可能性。

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2)

艾米莉·狄金森的卧室

在诗歌史上,没有哪位诗人像狄金森一样如此频繁地为诗歌文本保留了如此丰富的异文和替换词。一方面,这与诗人生前选择不发表或仅限于在朋友圈传递抄本的发表方式有关;另一方面,有种种迹象表明,保留替换词是狄金森自觉的“选择不选择”(choosing not choosing)的诗学策略,具有明显的实验性。而大量的未定稿和异文的存在,也很可能与诗人无意于追求确定性的诗学策略和创作理念相关。

—— 节选自《栖居于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读本》前言

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3)

狄金森的第一部诗集,出版于诗人死后四年,也就是1890年。封面是狄金森最喜欢的一种植物水晶兰。

朗读时长:5分55秒

声优:谭欣雅 | 张雁秋

F348 I would not paint - a picture -

I would not paint - a picture -

I'd rather be the One

Its bright impossibility

To dwell - delicious - on -

And wonder how the fingers feel

Whose rare - celestial - stir -

Evokes so sweet a torment -

Such sumptuous - Despair -

I would not talk like Cornets -

I'd rather be the One

Raised softly to the Ceilings -

And out and easy on -

Through Villages of Ether -

Myself endued Balloon

By but a lip of Metal -

The pier to my Pontoon -

Nor would I be a Poet -

It's finer - own the Ear -

Enamored - impotent - content -

The License to revere

A privilege so awful

What would the Dower be

Had I the Art to stun myself

With Bolts - of Melody!

3 bright] fair

7 Evokes] provokes

11 the Ceilings] Horizons

12 out ] by -

14 endued] upborne·upheld·sustained

21 privilege] luxury

我不愿画 - 一幅画 - ①

我不愿画 - 一幅画 -

我更愿成为那一个②

可以 - 悠然 - 栖居于

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 -

可以想象指尖的感觉

手指轻盈 - 空灵的 - 荡漾

激起如此甜蜜的忧伤 -

如此奢华的 - 绝望 -

我不愿像短号一样说话 -

我更愿成为那一个

被轻轻地激发,响彻屋顶 -

再溢出,飘荡开去 -

穿过天穹的村庄

我成了丰满的气球

经由那金属唇片 -

我平底船的码头 -

我也不愿做诗人 -

拥有耳朵 - 更好-

沉醉- 无为- 满足-

那令人敬畏的特权 -

何等傲人的殊荣

那嫁妆将会怎样③

假如我能让自己震颤

凭旋律的- 闪电!

3 光明] 美好

7 激起] 唤起

11 屋顶 ] 地平线

12 溢出,] 经过 -

14 丰满的 ] 托起的·撑起的·持续的

21 殊荣 ] 享受

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4)

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5)

艾米莉·狄金森《我不愿画 - 一幅画 -》手稿

【注释】

① 大约作于1862年夏天。现存一份手稿(两页,如图),收入“诗笺”(Fascicle 17)。诗人在手稿上留下了多个小加号( ),表示这里不确定,诗人在诗歌的结尾处(第二页 下端)留下了若干替换词。比如第三行的bright可以替换为fair;第十四行的endued,可以 替换为upborne·upreld·sustained。下同。

② 全诗有17个词使用了首字母大写形式,中译本以加粗字对应。

③ Dower有多重意义。根据狄金森使用的1844年版《韦伯斯特词典》,dower一词 指:A.丈夫去世后留给妻子生前享用的一部分田产或房屋;B.女子出嫁时带入夫家的财物;C.丈夫赠予妻子的礼物;D.禀赋,天赋。尽管该词在诗中可以理解为“天赋”,但 不是首要的联想意义。在狄金森生活的19世纪,这一词汇与婚姻相关的联想意义非常强 烈。事实上,狄金森在诗歌中常常基于19世纪的文化实践进行含蓄的诗学表达,主张女 性艺术家应该自我发明,用不同于男性的艺术形式来进行自我表达。因而,该词在诗中 具有强烈的性别暗示,揭示了全诗言说者的女性身份。(关于Dower一词的小组讨论,详 见[通信摘录]。)

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6)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作《A Word is Dead》

【解读】

在这首诗中,诗人做出了一系列选择:不愿意做画家、不愿意当“短号”,而愿意成为摆脱物质束缚、自在自为的“那一个”;也不愿意做无冕之王的“诗人”,而是满足于用“耳朵”去倾听自己的艺术,不为世俗和外界所左右。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以自我和自在为核心的自由精神。同时,这首诗也堪称狄金森的一篇诗学宣言,表达了狄金森创造女性艺术的诗学追求。最后一节“嫁妆”一词暗示了言说者的女性身份:一个艺术家“嫁给”了自己,她既是“旋律的闪电”的创造者,也是接受者,可能以此“让自己狂迷”。这与诗的前两节中言说者声称“我”不愿意成为画家或音乐家(号手)的话语 立场一致,因为在诗人所生活的时代,极少有女性画家被视为“伟大”,而音乐家(尤 其是短号手)都是男性。在这一意义上,这首诗艺术地宣示了狄金森的女性诗学观。另 一方面,它强调了在艺术体验和表达中诗人的直觉和感觉的中心地位,呼应了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超验主义哲学:“我成了一只透明的眼球;我是虚空;我无所不见。”(《自然》第一章:I become a transparent eyeball; I am nothing; I see all.)(小组讨论,详见[通信摘录]。)

(翻译、注释和解读:罗良功;参考Eliza Richards意见)

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7)

由美国发行的狄金森邮票

【通信摘录】

关于F348 - I would not paint - a picture -

/来自Eliza Richards(罗良功译):

柏华、良功,你们好!很高兴收到你们的来信!……关于Dower一词,我同意良功的意见(首选“嫁妆”而不是“天赋”)。以下是狄金森使用的词典(Noah Webster 1844)中关于 该词的解释:

词源:DOW'ER,n. [W. dawd ,a gift(赐予物);dawni ,to endow(捐赠、 赐予);F. douaire ,源自 douer ,to endow(捐赠、赐予)。被认为源自拉丁语 dos 、dotis 、dotatio ; 希腊语 δως ,a gift(赐予物),源自 διδωμι ,to give(赠予),W. dodi ,L. do 。中世纪时期按拉丁语写为dodarium 、dotarium 、douarium 。Spelman:在爱尔兰语中,diobhadth 即是 dower。]

① 丈夫死后妻子在世时享用的那部分土地和房屋。—Blackstone [这是该词 当前常用的意义。]

② 妇女出嫁时带到夫家的财物。—Dryden

③ 丈夫赠送给妻子的礼物。

④ 赠品;礼品。

该词的性别化的意义不容忽视。它是一个古词,今天不常用了,但与19世纪婚姻习俗的 关联性非常强。它当然也有“赐予物”、“天赋”之意,但不是第一关联。狄金森关于诗歌的诗常常基于文化习惯,对女性艺术家如何以特别的方式进行自我发明进行微妙的评议。在这一意义上,本诗最后一节暗示着艺术家“嫁给”她自己 - 她既是“旋律的闪电”这一天赋的创造者也是接受者……她不必当画家或音乐家/短号就能让自己“震颤”。此前两节都比较隐晦地呈现出男性艺术家的形象,事实上,在19世纪的美国,鲜有女性艺术家被认为“伟大”——卡萨特(Mary Cassatt)是我现在唯一能够想到的,不过也是后来的了;公共场所的音乐家全都是男性,尤其是短号手。所以,dower一词当然有“礼物”、“天赋”之意,但我 认为在这首诗中具有非常强烈的性别含义。

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8)

艾米莉·狄金森的植物标本手册

F1353B pile like Thunder to its close

To pile like Thunder to its close

Then crumble grand away

While Everything created hid

This - would be Poetry -

Or Love - the two coeval come -

We both and neither prove -

Experience either and consume -

For None see God and live -

堆叠如雷鸣直到最后①

堆叠如雷鸣直到最后

随即轰然坍塌散去

每样事物被创造又被藏起

这 - 可能就是诗 -

或爱情 - 这二者同时来到 - ②

我们证明二者又一个都证明不了 -

经验其中之一就会毁掉 -

因为没有人看见上帝还能存活 - ③

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9)

艾米莉·狄金森《pile like Thunder to its close》手稿

【注释】

① 大约作于1875年,现存一份手稿,寄给苏珊,有诗人的签名。诗人自己没有保留副本。诗人此时43岁,根据哈贝格,“狄金森满40岁的这年标志着她4年沉寂期的结束和 一段持续的中水位创作活跃期的开始”(哈格 2013:466)。

② 狄金森有关于诗歌的诗,也有关于爱情的诗,明确而直接地同时以诗歌和爱情为 主题的诗作比较罕见。

③ 《圣经·旧约·出埃及记》(34:20):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

【解读】

“随手书”是狄金森诗歌写作的基本方式,她将“独处的心智游戏的乐趣”和通过写信建立起“人与人亲密交往的乐趣”相结合,她写作,“与生活嬉戏,按照她所了解的样子,而没有想过最终凝固成铅字的结果”(哈贝格 2013:107)。“随手书”的方式也使得她在抒情短诗的写作中,善于在每一首诗中捕捉情绪的强度和语调的整体感,而通过总体写作的过程编织与积累,来实现主题的完整性。因而,互文性是狄金森诗歌的 一个重要特征。同时期的诗作中相似意象,同题材的诗作,或者相近的表达形式,都可以是切入这种互文性的解读途径。

这首诗由两节构成,诗的第一节用打雷的过程来形容诗歌的特点(或诗歌带给人的感 受)。在更早的一首诗《我不愿画 - 一幅画 - 》(F348 - I would not paint - a picture - )里,狄金森曾以“雷电”形容诗人的写作体验,而这里,诗人用打雷的动态过程来隐喻诗歌或爱情的体验生成经过。用动态过程来表达一种成果(诗歌)的方式,还可参见《望夏日的天空》(F1491 - To see the summer sky )。第一节的最后一个判断句“这 - 可能就是诗 - ”,表明这首诗属于狄金森独特的“定义诗”(definition poems)。不过,在这里她采用了虚拟语气(Cristanne Miller 1987:85)。过渡到下一节,诗人将“爱情”与 “诗歌”并举,以分节的空行与小短线间隔,不仅提示了节奏上的停顿,而且也是对新引入的对象(爱情)的强调。第二节的内容引向了一个戏剧性的层面——探讨诗歌与爱情带给人的体验的相似性,同时加入了“信仰”意涵。这也使得第二节诗的意义变得复杂而多层。

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10)

艾米莉·狄金森写给兄长奥斯丁的信

米勒细致讨论了诗中联系词、动词形态及句式重复等所体现出的诗歌内涵的微妙。 短短8行诗,40个词语,竟有9个动词,说明了基于行动世界的诗歌也对应于世界的行动及其反应。雷霆的产生和结束正如创造的发生和隐藏,既撼动人心又触不可及,要把握住诗歌或爱情的经验同样如此,因为它们永远是不稳定的,或无法被充分认知。进而言之,若去体验它们,就得失去自我,以致毁掉(或被毁掉)(Miller 1987:86-87)。诗的最后一句用一个有关上帝的典故,说明了“毁掉”的依据,强化了诗歌创作与爱情经验中的破坏性力量,当然,也肯定了其中的神性。这首诗的主旨,正如米勒精当的描述,“传达了狄金森的信念,关于创造力,或爱情,或各种深刻的宗教经验的表达,均关涉一种潜在破坏力量的释放”。当然,诗人没有成为这种破坏力量的牺牲品,“诗人把她自己想象为整个经历:她不是雷霆的行使者或闪电或被击中的物体,而是雷霆的行动,堆叠着、破碎着,同时‘被创造出的每样事物’也回应着。她想象如果她就是诗歌或爱情或上帝的行动,那可能会怎样”(Miller 1987:127)。进一步阐释开去,这首诗将诗歌和爱情,与看见上帝的不可能之经验连接起来,暗示了诗歌与爱情,就像神性一 样,处在人类的认知之上。

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11)

艾米莉·狄金森随手写在巧克力包装纸上的诗

回到文本,第二节诗的头两句颇晦涩,“到来”相应于喻体雷霆的发动,“证明” 是由雷霆的“坍塌散去”而“隐藏”之故,引出下文对于上帝存在的疑惑,“二者”当 指“诗歌”和“爱情”。从本体到喻体,过程性或行动本身的复杂(到来 - 隐藏 - 证 明)使得短短的几行诗的诗意高度浓缩,在原文中,狄金森通过省略和虚词(both、 neither、either)的运用巧妙地达到了这种凝练的效果。而在汉语表达中,即便用了相应的虚词,也颇难体现其韵味。或许,在传统的汉语诗歌实践中,这几行的意思可以通过互文的修辞手段获得,但在现代汉语表达中,这种互文见义的修辞又似乎难以实现。(小组讨论,详见[通信摘录]。)

(翻译、注释、解读:周瓒;参考Cristanne Miller意见)

【讨论通信】

三、关于F1353B - To pile like Thunder to its close

/1.来自周瓒:

Cris,你好:阅读这首诗,我有几个问题向您请教:

① 首句中的close确切的意思是什么?指的是雷霆最高点的状态吗?

② This - would be Poetry - 这句中的this是否跟Everything created hid相关?

③ Experience either and consume - 这句话是不是省去了the other?

④ 这首诗是一首有关诗歌的诗吗?

/2.来自Cristanne Miller(周瓒译):

瓒,你好: 你来信中提出的所有问题都非常有意思,我会依次回答。我不知道你是否参看过我的书《艾米莉·狄金森:一位诗人的语法》(1987),关于这首诗,我书中有所论述。

① to its close意思是“到它结束”。雷霆愈来愈响亮直到其终止,或者指其“渐渐堆高”直到其完结,然后“瓦解殆尽”或以一种逐步变弱的声音消失,起初渐强然后又渐弱。

② This 指的是整个活动或上面几句所描绘的情形,这些可能就是诗(或可能就是 爱)——所以说,她将一种情形与诗等同,又将诗与爱等同。

③ 如果把省略的词语补充进来,我觉得这个句子的完整表达是这样的:Experience either(poetry or love) and you will be consumed;在我的书中,我是这么说的,“在To pile like Thunder一句中,无曲折变化的形式(uninflected form)在活动(指雷霆)周围敞开了一个永恒的、无参照性的空间。这里的非曲折动词从逻辑上看是一种被动形式,做不及物动词使用,或者作为及物动词,但没有直接宾语,只有一个暗含的主语;consume(毁掉)显现为命令、宣告和预言(取决于读者如何理解Experience这个词,要么读作命令语气,‘去体验’, 要么读作‘我们去体验’的缩略形式)。‘你会被毁灭’从逻辑上看是被动语态,以主动形式呈现为你的意愿:(你)毁掉。这毁掉活动的责任方变动不居,并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将它与诗的其余部分整合起来。因此,这种动词形式上的歧义纷呈给诗(与爱)留下了不确定性”。总之,我认为狄金森用无曲折变化的动词来表达一种根源,含义丰富,但将它们的活动普遍化、未完成,并且未明确化——因而我们能理解这种活动或活动的力量却不清楚它的始终。

④ 狄金森在这里拿诗歌与爱情相比较,作为一种力量,它如此强大,如果读者充分体验到它,就会“被毁掉”。然后,她说这两种经验(读诗和感受爱)就像看到神——它们有着相同的力量,如同神的显灵。根据神话的说法,人见到神,不能活,因为这种经验过于巨大。她似乎暗示一个人无法体验诗歌(或爱)的全部力量,并继续活着——正如一个人被闪电击中(与雷霆一道),就不能活了。然而,我们确实活着,因为我们仅仅接受了诗歌或爱情的部分力量。所以,这首诗无疑给诗歌下了一个定义,它也是关于爱的一个定义。

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12)

狄金森电子档案开通时,纽约时报的报道

/3.来自王柏华:

While Everything created hid,你的译文是“当每样事物被创造又被藏起”。我觉得这里似乎不是一先一后的关系,而是同时,生而隐匿,一经创造即被藏起,被藏着创造出来,一 种非面世的面世。狄金森特别喜欢这一类悖谬式表达。这刚好与她的诗歌美学相关:藏着写 诗,不直说,像写谜语一样写诗;写出来了,却又没有直接写出来。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来 说,也是如此(此诗似乎以体验为中心)。这似乎也与她私密而执着的爱情体验相通。当然,二者都指向一种悲壮的崇高与不朽。可否译成“一切创生而隐匿”?这里,或许可以增 加一个注释?我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建议。

/4.来自周瓒:

我也是这么理解的,所以用“又”表示前后两个行为是并列的。要是修改的话,你觉 得用什么词好?还是删去“又”,像原文那样不加任何联系词?也许可以。我个人觉得不必加注释,保留一些直译的痕迹并不妨碍汉语中的狄金森的接受。译者有时候会不自觉地想把译文尽量明朗,但是诗需要陌生感,即便不合语法也没关系。我的感觉,也不一定对。“创生”和“隐匿”这两个词感觉有点重。

| 节选自《栖居于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读本》王柏华 ( 美 ) Martha Nell Smith 主编 ; 王柏华等 译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艾米莉·狄金森国际合作翻译项目;复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艾米莉·狄金森国际学会联合出品

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13)

为了在汉语世界里进一步敞开狄金森诗歌的诸多可能性,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和美国狄金森国际学会(Emily Dickinson International Society)联合发起并组织了“狄金森合作翻译项目”,共同翻译、精读、研讨狄金森诗作104首。研讨会和翻译项目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复旦大学中文系王柏华,协同狄金森国际学会主席马莎·内尔·史密斯(Martha Nell Smith)和《狄金森学刊》前任主编克里斯丹·米勒(Cristanne Miller),共邀请到近50位中外诗人、译者、学者参与,组成21个翻译小组,每组2—3人,分别选译3—11首狄金森诗作,并为每一首诗作提供注释和解读。本文从中挑选了《我不愿画 - 一幅画 - 》和《堆叠如雷鸣直到最后》两首诗,并配以中英双语朗读、译者解读和小组讨论。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20岁开始写诗,早期的诗大都已散失。1858年后闭门不出,70年代后几乎不出房门,文学史上称她为“阿默斯特的女尼”。她留下诗稿 1775首,生前只有发表过7首。狄金森逝世后,她的亲友曾编选她的遗诗,于19世纪末印出三集。1955年,狄金森全集出版,共有3卷诗歌和3卷书信。

声优1:谭欣雅,1995年生于云南昆明。现主修英语语言文学。自由撰稿人,微博音乐人,失眠大师。

声优2:张雁秋,笔名缪斯的左手,来自长沙,现职业为法语老师。喜欢读诗,写诗,飞地忠实粉丝一枚。

配乐:1、Xeuphoria - For When You Are Alone 2、Xeuphoria - I know you're not but I hope you're thinking of the time we had together 3、Otto A Totland - Weltz

#飞地策划整理,转载提前告知#

首发于飞地APP,更多内容请移步飞地APP

投稿邮箱:yingchuan@enclavelit.com

编辑:翠羽

重 要 TIP:

进入公号主菜单点击文章索引

输入关键词即可索引所有号内相关文章!

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栖居于它那光明的乌有之乡)(1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