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20年后面临的问题(砍掉高层的手脚)
高层20年后面临的问题(砍掉高层的手脚)高层管理者需要对策略性的目标负责,这些策略性的目标包括公司长期的发展、投资回报以及市场份额的增长;一个组织有没有竞争力,取决于团队中各个层级,每一位成员是不是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完成目标或者解决问题。中层管理者既要投入时间来维持稳定的运营流程,在职责范围内识别KPI差距并加以改善,同时也要参与公司战略,分配足够的精力去做方针管理上的改善。日常管理、持续改善和方针管理,是中层管理者头顶的三颗恒星,对于这个相互绕行的三体系统,中层管理者在时间管理上必须三分天下,分而治之,不可偏废。基层主管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基于现状和标准,他们通过现场管理和在职训练将组织已经固化的改善成果(包括方针管理),在日常业务运作中加以维持和迭代,遵循的是SDCA(标准-执行-检查-改进)的循环。如果KPI出现异常,基层主管就要着手解决那些偏离目标的问题,通过持续改善保证日常管理的稳定。操作层是一个组织产品或服务生产的基础,
作者|夏冰
全文总计1009字,需阅读3分钟,以下为今天的益者原创:
时间就像一张网,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一家企业,各层级人员角色不同、职责不同,其日常工作时间的分配也不尽相同。
高层管理者用大多数时间推行方针管理,致力于实现突破性改善目标,解决企业未来的问题。卓有成效的领导者不会用大量的时间做日常管理,处理事务性工作,相反,他们会把KPI作为其下属的任务,自己的时间用来规划公司的未来,聚焦于服务未来客户所需要的能力建设项目。就像任正非强调华为的高级干部要砍掉他们的手脚,只留下脑袋,去洞察市场和规划战略。
中层管理者既要投入时间来维持稳定的运营流程,在职责范围内识别KPI差距并加以改善,同时也要参与公司战略,分配足够的精力去做方针管理上的改善。日常管理、持续改善和方针管理,是中层管理者头顶的三颗恒星,对于这个相互绕行的三体系统,中层管理者在时间管理上必须三分天下,分而治之,不可偏废。
基层主管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基于现状和标准,他们通过现场管理和在职训练将组织已经固化的改善成果(包括方针管理),在日常业务运作中加以维持和迭代,遵循的是SDCA(标准-执行-检查-改进)的循环。如果KPI出现异常,基层主管就要着手解决那些偏离目标的问题,通过持续改善保证日常管理的稳定。
操作层是一个组织产品或服务生产的基础,所有的业务流程最终都由操作层来实现价值,所以基层员工95%以上的时间都在实施标准作业。除了砍掉高层的手脚,华为还要求砍掉基层的脑袋,就是要让员工少说多做,不要好高骛远,不能身在基层,却老想着指点江山,对公司战略评头论足。
一个组织有没有竞争力,取决于团队中各个层级,每一位成员是不是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完成目标或者解决问题。
高层管理者需要对策略性的目标负责,这些策略性的目标包括公司长期的发展、投资回报以及市场份额的增长;
中层管理者要对功能性目标负责,包括策略的执行,SQDC的改善,日常管理的稳定和高效率;
基层管理者要对日常操作性的目标负责,包括工作安排、任务分配、成本控制以及生产力改善等。
方针管理与日常管理各有各的侧重,前者注重PDCA,后者执行SDCA,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一张组织成员职责分工的地图。
透过这个地图,我们看到高层管理者在为企业的成长和长期发展做贡献,中层管理者在为企业的稳定和运营效率做贡献,而基层管理者对交付的成本、质量和企业短期效益做贡献。唯有陈力就列,各司其职,才能打造出从A到A 的卓越团队。
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方针管理与日常管理,高层与中基层,各自管好各自的,组织才能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