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发现天热古寨石洞(山西荷叶坪的亚高山草甸上)
山西发现天热古寨石洞(山西荷叶坪的亚高山草甸上)█ 芦芽山黄草梁亚高山草甸(马仑草原)。曹建国摄█ 历山舜王坪亚高山草甸。图片转载自网络亚高山草甸通常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要植被。亚高山草甸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丰茂的牧草不仅能够保持水土、净化水源,更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资源。亚高山草甸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大多具备成为旅游观光胜地的潜质。山西分布有多处亚高山草甸,较为知名的还有五台山、历山舜王坪、析城山圣王坪、芦芽山黄草梁、沁源花坡、娄烦云顶山、灵丘甸子梁、离石西华镇等等。荷叶坪做为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芦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景观,每年夏季都游人如织,很多外省游客也慕名而来。█ 沁源花坡亚高山草甸。张珉摄█ 阳城县析城山圣王坪亚高山草甸。图片转载自山西户外联盟
被誉为高原翡翠的荷叶坪对于山西人来说并不陌生,近四万亩的面积使其成为华北最大的亚高山草甸,它还是管涔山的最高点,2784米的海拔比芦芽山还要高出48米。
█ 荷叶坪亚高山草甸。图片转载自网络
█ 荷叶坪地理位置
█ 荷叶坪卫星地图,左侧黄色图钉标注的是荷叶坪,右侧黄色图钉标注的是芦芽山与马仑草原
亚高山草甸通常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要植被。亚高山草甸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丰茂的牧草不仅能够保持水土、净化水源,更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资源。亚高山草甸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大多具备成为旅游观光胜地的潜质。山西分布有多处亚高山草甸,较为知名的还有五台山、历山舜王坪、析城山圣王坪、芦芽山黄草梁、沁源花坡、娄烦云顶山、灵丘甸子梁、离石西华镇等等。荷叶坪做为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芦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景观,每年夏季都游人如织,很多外省游客也慕名而来。
█ 沁源花坡亚高山草甸。张珉摄
█ 阳城县析城山圣王坪亚高山草甸。图片转载自山西户外联盟
█ 历山舜王坪亚高山草甸。图片转载自网络
█ 芦芽山黄草梁亚高山草甸(马仑草原)。曹建国摄
荷叶坪的得名,普遍有两种说法,一是坪顶形如荷叶,二是当地生长着一种旱荷。
荷叶坪在行政区划上由三县分管,分别是五寨、宁武和岢岚,其中,五寨县管辖面积最大,交通条件也最好,由五寨县城出发,经五坝线、洞儿上至荷叶坪公路即可到达坪顶的四八四四无线发射台,全程33公里。
█ 五寨县至荷叶坪的公路沿发源于荷叶坪的清涟河修建,这条河谷被称为五寨沟,当地正在进行旅游开发。网友们为五寨沟撰写的广告词是:啊,五寨沟,你比九寨少四寨……张珉摄
五坝线起点为五寨县城,终点为宁武县坝门口村,从宁武方向也可以经五坝线取道五寨到达荷叶坪。
█ 五坝线,从芦芽山的森林中穿过,对面即是芦芽山,堪称山西最美公路之一。张珉摄
岢岚县前往荷叶坪相对不太方便,岢岚县006乡道只能通到荷叶坪下的武家沟村,从乡道终点还需要徒步攀登两三公里才能登上荷叶坪。不过,因为交通的不便,催生了当地的骡马服务,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 由岢岚攀登荷叶坪途中。张珉摄
无独有偶,历山舜王坪也是分属三个县,不过,与舜王坪勘界纠纷延宕多年不同,荷叶坪“产权”明晰,三县界碑,就竖立在荷叶坪的西端。
█ 荷叶坪三县界碑,三棱碑的三个立面上,分别写着五寨、宁武、岢岚
2009年,我在寻访岢岚王家岔早期长城的活动中第一次来到荷叶坪,单纯从景观上看,它与之前去过的其它亚高山草甸没有太大区别,一样的连绵起伏,一样的绿草如茵,一样的山花烂漫。我们从岢岚县登顶,穿越荷叶坪,又从五寨沟下山,一路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 我的2009年荷叶坪之旅。张珉摄
为了寻找在荷叶坪下消失的早期长城,我使用“谷歌地球”软件,通过卫星照片对荷叶坪及其周边进行“地毯式”搜索。没有想到的是,在荷叶坪上却有了惊人的发现:一个体量庞大的类似于“麦田怪圈”的图案清晰的出现在荷叶坪的亚高山草甸上。这个“荷叶坪怪图”基本是一个规整的矩形,面积广阔,长约1000米,宽约480米,最奇特的是它的西南端延伸出修长的一角,酷似凤凰或恐龙的脖颈和头颅。延伸出的这一角,长约680米,最窄处宽约80米。这个图案让我非常惊异,我一次次凝视着它,猜测着它,这究竟是一个什么“图案”?它隐藏着什么含意?“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这位“大地艺术家”想要表达什么思想?要解锁这些问题,首先还是需要确定它的形态,“作者”显然并非随意“绘制”,但我们看到的“作品”却是一幅让人浮想连篇的“写意画”,这个图案既象是凤凰、天鹅,又象是恐龙或尼斯湖水怪。
█ 荷叶坪谷歌卫星地图,拍摄于2013年5月19日,中央浅色地带为荷叶坪亚高山草甸,草甸周边深色区域为森林
█ 荷叶坪怪图卫星照片,拍摄时间为2017年4月29日,方位为上南下北
█ 谷歌地球上还可以看到其它时间的卫星照片,上图拍摄于2002年4月21日。目前暂时没有夏季照片
█ 其它不同角度的荷叶坪怪图
各位网友,你们觉得“荷叶坪怪图”象什么呢?
结合周边早期长城遗存,我当时怀疑这也许是与长城配套的大型城堡遗址。事实上,不论是一两千年前早期长城,还是四五百年前的明代长城,长城内外各类不规则形态的城堡、戍堡比比皆是。单纯从外形而言,这种推测是有根据的。而且,荷叶坪上留有南将台、北将台的地名,当地传说杨六郎曾在此处练兵。荷叶坪上牧草丰茂,的确适宜牧马、练兵。但是,当我查阅到更多资料之后又产生了动摇。荷叶坪气候恶劣,年平均气温4度,冬季最低气温零下40度,全年无霜期仅90天,有7个月大雪封山,旅游观光期仅有两个多月,属于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苦寒之地。几千年来,留在荷叶坪的人工建筑只有两处,古代建筑是一千多年前的早期长城,现代建筑是始建于1976年的四八四四电视转播台。
电视转播台也称电视差转台或无线发射台,用于转播、发射广播电视信号,四八四四电视转播台主要转播两套电视节目和一套广播,覆盖晋西北七个县,每年支出约六七百万元。四八四四电视转播台在年度决算报告中,第一段便是陈述气候条件之恶劣。现代社会的生活条件尚且如此,古代便可想而知,因此,在荷叶坪完全没有必要和可能修建大型城堡。
█ 四八四四转播台航拍照片。本文航拍照片均由张珉拍摄
那么,这个神秘的“荷叶坪怪图”究竟是什么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闭门空想是不行的,要想解开谜团,还得实地考察。
2018年8月,我再一次登顶荷叶坪。此时,荷叶坪及周边的早期长城已有了国家文物局长城资源调查的权威认定,它并非网传的全国唯一的宋长城,而是北齐长城。荷叶坪上的北齐长城,已经全部坍塌为带状碎石,基本同草甸齐平,与荷叶坪下王家岔长城的高大雄伟形成了鲜明对照,它和遍布坪顶的“冻涨丘”一起印证了荷叶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结论。
█ 荷叶坪北齐长城,远处建筑为四八四四转播台
█ 荷叶坪下的岢岚王家岔北齐长城,与荷叶坪长城形成鲜明对照
荷叶坪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区域,一南一北两个隆起的台地,南侧名为南将台,北侧名为北将台,南北将台之间,则是一片西高东低的谷地。
█ 荷叶平布局示意图
█ 无人机上远眺谷地与南将台
实地考察之后发现,“荷叶坪怪图”就是整座南将台,也就是说,南将台就是谷歌地球上看到的“荷叶坪怪图”。南将台隔谷地与北将台遥相对应,四八四四电视转播台就位于北将台下,转播台的发射天线则竖立于荷叶坪海拔最高的北将台台顶。北将台体态狭长,面积小于南将台,从谷歌地球上俯瞰,如果说南将台象一只凤凰,那么,北将台就象一条长龙。
█ 北将台航拍图
█ 北将台东段
█ 从谷地的木栈道上远眺北将台
南将台平均海拔2750米左右,比台下的谷地高于出四、五十米,站在谷地仰望,南将台气势威严,易守难攻。
█ 从谷地远眺南将台
█ 无人机航拍南将台。无人机限飞高度为500米,对于南将台的巨大体量而言,这个高度仍然无法清晰的窥知全貌
从西北角登上南将台后,通过徒步勘查与无人机巡航,终于厘清了诸多疑问,基本可以做出以下判断:
南将台上没有发现任何人工建筑痕迹,在“荷叶坪怪图”的边缘没有找到墙体、壕沟的遗存或基础,谷歌地球中的图案线条,是由南将台边缘接近于垂直的海拔落差形成的,大型城堡或防御工程的猜测被彻底推翻。
南将台体量巨大,面积广阔,绝非人工修建,它的出现与人类无关。
南将台图案规整,边缘平滑,线条流畅,恐怕也不是自然形成。人们常将天造地设的美景称为鬼斧神工,但是,大自然的造化无论如何也难以描绘出如此刻意的图案。
█ 南将台西南端延伸出的一角
既非人工修建,也不是自然造就,那么它出自于谁的手笔?难道是天外飞仙?来自外太空的高智慧生物也说是传说中的外星人?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类究竟是不是孤独的存在?在那些遥远而陌生的星球上,是否也孕育着多姿多彩的生命和灿烂辉煌的文明?这些问题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从《E·T外星人》、《星球大战》到《三体》,有关外星人的科幻作品长久占据着各类排行榜和文学奖项。
█ 斯皮尔伯格经典作品《E.T外星人》中的外星人形象
█ 山西作家刘慈欣单枪匹马,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他凭借《三体》荣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成为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亚洲人
层出不穷的UFO(不明飞行物)事件和诸多神奇的未解之谜都被认为是外星人的杰作,尽管其中绝大多数后来证实不过是特殊的自然现象甚至是人为伪造,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无法用科学解释。正因为如此,包括许多科学家在内,许多人坚信宇宙之中存在着地外文明,外星人曾经造访过地球并且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再次光临……他们还认为,登陆过地球的外星人必然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复活节岛石像、巨石阵、亚特兰蒂斯城、麦田怪圈、内华达州51区等等,都被怀疑与外星人有关,中国青海的德令哈,也有一个名这“外星人遗址”的地点。
█ 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属智利,岛上巨大的石像带给人们难以破解的谜团。本组图片均转载自网络
█ 巨石阵位于英国伦敦西南100公里的索尔兹伯里平原,是英伦三岛最著名、最神秘的史前遗迹。上图为《三体》作者刘慈欣考察巨石阵
█ 德令哈外星遗址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市西南40多公里的白公山,贯穿山体的史前“铁管”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
如果“荷叶坪怪图”源于外星人,那么,它的用途是什么呢?
从谷歌地球上看,南将台上密集地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环状物,既象是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又象陨石雨砸出的陨石坑,粗略数一下,竟有近百处之多。
█ 谷歌地球上的南将台近景
█ 无人机航拍的南将台近景
南将台上当然不会有环形山,它其实是一种微形湖泊,大者直径约40米,小者仅有数米,从淹没马腿的高度来看,深不足一米。当地人称这之为“干海子”,海子是内蒙及周边地区对湖泊的乏称,虽然这些海子大多已经干涸,但至少20个海子至今仍然水波潋滟,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分外美丽,不时有无人看管的马群过来饮水。
█ 南将台上一个较小的天池,远处可见北将台顶的发射天线
█ 南将台上一个较大的天池
█ 来天池饮水的马群
█ 南将台上面积最大的天池,远处可见北将台全貌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有的海子也有了名字,我就见到一位岢岚村民率领一支马队来到湖边,用浓郁的晋西北口音普通话向骑在马上的游客们介绍:“大家看,这就是著名的仙女湖!”
█ 游客在南将台天池边留影,图片转载自网络
相关资料介绍说,这些海子“丰年不溢,旱年不涸”,这个词我在宁武天池也曾看到,宁武天池是当地一系列高山湖泊的总称,大大小小共计约15个,主要有马营海、公海、琵琶海等,均位于山间低洼之处,最深处约20米。池水的来源,除了周边山坡雨水汇集,还有湖底的泉眼补水。
█ 宁武天池群之一:公海
█ 宁武天池之一:琵琶海
与宁武天池不同,南将台海拔高峻,台顶地势平坦,湖面与地面接近持平,水深不足1米,这样的地形条件下,湖底不太可能出现泉眼,更遑论近百处之多,而且,从周边汇集的雨水也极为有限。湖水的消耗,主要有三个方面:蒸发、渗透、牲畜饮用。经查,当地年降水量约550毫米,年蒸发量约500毫米,在降水量与蒸发量如此接近又有大量牲畜饮水的情况下,这些袖珍天池居然可以旱年不涸,我能想到的原因只有一个:湖底的土层和地质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
█ 无人机航拍的南将台近景
除了南将台,北将台也分布有干海子,因为北将台面积较小,干海子只有十几个。南将台与北将台之间的谷地面积广阔,但奇怪的是,在这片超过南北两座将台面积总和的广袤草甸上,仅仅发现一个干海子。
█ 云雾中的北将台
█ 从南将台上远眺北将台及谷地
荷叶坪上的干海子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们只集中出现于南将台和北将台?这些干海子为什么会具有卓越的防渗效果?追寻答案的过程中,我再次想到了“麦田怪圈”。“麦田怪圈”是指麦田中的农作物被某种未知力量压平而形成的几何图案,除了一部分属于人为恶作剧外,还有一部分难以用人为来解释,因此,外星人与UFO成为怀疑对象,一个重要的证据是,很多“麦田怪圈”的土壤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第二年的农作物生长受到明显影响,以至于航拍时还可以看到部分“麦田怪圈”的轮廓,这一现象被称为“幽灵麦田圈”。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测,荷叶坪的干海子,也是受到某种外力的作用而形成,而形成过程中的挤压、高温、辐射导致了土层与岩石的变异,因此使得部分干海子具备了良好的防渗能力而“旱年不涸”。
█ 麦田怪圈。图片转载自网络
█ 外星人制造麦田怪圈想象图
这种外力又是什么呢?站在南北将台之间的谷地远眺,谷地的草甸就象是波涛起伏的大海,而南北将台就象两艘巨大的航空母舰。刹那间我豁然开朗:荷叶坪亚高山草甸在史前时代曾是外星人建造的星际基地,由太空母舰起飞的外星飞行器正是从这里登陆地球,其中,南将台是飞行器主起降场,北将台是副起降场,南北将台上密集的干海子是外星飞行器起降时由重力和高温造成的,至于谷地上那个唯一的干海子,则是一个意外,是一艘出现故障偏离落点的飞行器留下的。
█ 星际舰队太空航母想象图。图片转载自网络
█ 飞离太空航母的外星人飞行器涌向地球。图片转载自网络
█ 外星人飞行器从荷叶坪星际基地登陆地球想象图。图片转载自网络
外星人为什么会选择在荷叶坪建立基地?因为荷叶坪海拔较高而且顶部平坦,视野良好,利于信号传播,四八四四转播台的设立就是证明。而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当地优秀的综合条件。
中国现在主要有四大卫星发射中心:甘肃酒泉、四川西昌、海南文昌和山西太原。大部分山西人其实都知道,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名为太原,其实位于晋西北,就在荷叶坪下!
█ 百度百科对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页面截图
国家媒体的公开报道显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创建于1967年,具备各类中、低轨道卫星的全天候发射能力,成立以来五十多年来,先后将风云、资源、海洋、遥感、美国铱星、欧盟环境、中巴资源等数十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一箭二十星等中国卫星发射史上的十个第一,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卫星发射中心的选址,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条件:1、纬度条件。纬度适宜则线速度大,航天器的初始速度就大,能够迅速升空并节省燃料。2、气候条件。气候干燥,降水量小,晴朗天气多,空气能见度高。3、地形条件。开阔平坦,相对周边地势较高。此外,还有交通条件、安全条件等等。
█ 2018年9月7日11时15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海洋一号C”卫星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送入预定轨道,圆满完成航天发射任务
具备以上一切条件的荷叶坪,无论是信号转播、卫星发射还是星际探索,它都是一个适宜的基地,尤其是得天独厚的经纬度,使其为是发射太阳同步轨道、中低轨航天器和火箭全程试验的理想场所。通过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选址我们可以看到,地球人和外星人在这一点上具备相同的眼光。
我们一向鼓励“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根据掌握的信息做出了大胆的假设与合理的猜测,做为一名普通旅行者,我的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科幻爱好者和专业研究者有没有兴趣小心求证呢?无论确认还是否定,我期待你们的消息!
本文作者:张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