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七十三八十四有什么说法(农村老人常说七十三)
人到七十三八十四有什么说法(农村老人常说七十三)而先秦时候人们思想也较为开放,对73和84并不忌讳,反而体现的是人们对如此高寿的向往。如果能活到这个岁数便是名副其实的寿星,一生也就心满意足了。然而,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活到这个岁数的在先秦时期依旧极为罕见。因为二人历来都是世人学习的楷模,而他们的年岁也同样让人心生向往,因为在那个战乱频繁且自然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年代,人们的平均寿命并不高,据推算大概在30岁上下。而孔子和孟子分别卒于73岁和84岁,这是当时是极为罕见的高寿。在古人的心中,73岁和84岁都是晚年一个让人揪心的“坎”,毕竟人老后各项生理机能下降,旦夕祸福的危机感油然而生。而古人尤其对73岁和84岁两个阶段特别小心,只要过了这两个坎便又可以心安数年。虽然俗语并无丝毫的科学依据,但在生老病死的人之常情下,许多老人都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说73和84而不是别的岁数,只因它的产生还颇有来头。73和84两个岁数正好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传承,很多传统文化至今仍有很大影响。所谓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下,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显而易见,无论是文人士大夫的经史子集还是民间百姓的经验总结,都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尤其是后者,在没有典籍传承的基础下,仅凭口口相传也同样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这些民间俗语不仅蕴含着古代百姓的美好愿景,还能从中清晰的感受古代先民的人文风情。尤其是这句“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时常成为年长老人的口中戏言。
从《易经》、《奇门遁甲》等等古书中便能感受到古人对数字的情怀,时至今日依旧影响着很多人的生活,不仅对“4”格外排斥,还对“8”情有独钟,个中缘由自然也是图个吉利。而年龄中同样也有类似的讲究,但其中含义却不单单是为了图个吉利。就如题中所言俗语,便有着悠久的历史内涵。
在古人的心中,73岁和84岁都是晚年一个让人揪心的“坎”,毕竟人老后各项生理机能下降,旦夕祸福的危机感油然而生。而古人尤其对73岁和84岁两个阶段特别小心,只要过了这两个坎便又可以心安数年。
虽然俗语并无丝毫的科学依据,但在生老病死的人之常情下,许多老人都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说73和84而不是别的岁数,只因它的产生还颇有来头。
73和84两个岁数正好对应了影响中国千年的儒家圣贤孔子与孟子的年龄,虽然孟子生卒年鲜有记载,但根据学者推测应当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前289年,如此看来,孟子的周岁是83岁,而虚岁正好84。
因为二人历来都是世人学习的楷模,而他们的年岁也同样让人心生向往,因为在那个战乱频繁且自然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年代,人们的平均寿命并不高,据推算大概在30岁上下。而孔子和孟子分别卒于73岁和84岁,这是当时是极为罕见的高寿。
而先秦时候人们思想也较为开放,对73和84并不忌讳,反而体现的是人们对如此高寿的向往。如果能活到这个岁数便是名副其实的寿星,一生也就心满意足了。然而,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活到这个岁数的在先秦时期依旧极为罕见。
孔子言“仁者寿”,可真正能有此觉悟的却寥寥无几,反观孔孟老庄鬼谷子,足见境界的确是延寿的有效途径。先秦人们虽不忌讳,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尤其是在今天,七八十岁已成了普遍的人均寿命,由此在回想那句俗语,不免从向往变成了忌讳,毕竟人们心中的长寿早已不是73和84了,而这两个数字也因此成了很多老人的心病。然而,与其担惊受怕反而损耗精神,倒不如看看孔孟在恶劣生存环境中豁达的长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