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以保送研究生(说说我是如何被保送上研究生的)
怎么可以保送研究生(说说我是如何被保送上研究生的)时间倒回到几年前,我刚进大学校门的时候,对身边的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模式与高中有着天壤之别。比如班主任没有高中老师管得那么严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多了,生活上大部分时间都是自我管理等。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几个天赋很高、学习能力也很强的舍友,大一一年我们几乎利用所有课余时间约在一起自习、阅读、蹭课。岁月没有辜负我们几个爱拼搏、愿奋斗的姑娘,大一一年的专业前两名都被我们宿舍包揽了。晚上躺在床上,猛然想起这件事,想起学妹的话,觉得真的很有必要和现在的大学生们或者高中生们叨叨大学到底应该怎么过。我说:“我没准备,保送的。但我可以分享一个大学里最深的体会:你付出多少,就一定会收获多少,所有你失去的东西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比如我大学前3年几乎每天都当高三一样过,后来保送研究生的名单公示后,大四一年都没怎么上过课,更不用考试,还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游山玩水去了,把前3年吃的苦都补了回来。
你好,我是被保送研究生的依稀学姐,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我是如何被保送上研究生的”。
最近,我有个已经毕业后在当护士的学妹向我吐槽:“学姐,我感觉当护士压力好大啊,天天提心吊胆,感觉适应不了这种状态,有时晚上睡觉都能感觉到心脏跳得很快,很紧张,最近还经常做梦,关于科室里的,上班也是到处受气。”
我说:“如果做得不开心,你可以转行的,像护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也有不少去早教机构当老师了,或者你可以尝试着考研,换个专业。其实各行各业都会受委屈的,要学着适应社会的大环境啊。”
学妹又说:“和我待同一个科室的新护士也想着自考转行了,但到现在还没头绪,家里人也不太支持,因为这家医院的待遇还可以。考研的话,又好怕自己考不上,大学四年感觉都在混日子。学姐,你当年考研是怎么做准备的啊?”
我说:“我没准备,保送的。但我可以分享一个大学里最深的体会:你付出多少,就一定会收获多少,所有你失去的东西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比如我大学前3年几乎每天都当高三一样过,后来保送研究生的名单公示后,大四一年都没怎么上过课,更不用考试,还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游山玩水去了,把前3年吃的苦都补了回来。”
学妹最后总结说:“真的是这样,就像我们四年大学混混,工作后累成狗,天天被护士长提问,医院里各种检查,背不出来又扣钱又挨骂,每天还要忍受刁难的病人,还是先苦后甜的日子好。学姐,我觉得你是努力在了前面,之后的人生就跟开了挂一样的顺利,我是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了,才开始想着提高自己的学历来满足心中的目的。更可怕的是,可能只是个想法,无法付诸于实践。”
我后面因为要忙其他事,这段聊天也就暂且告一段落了。
晚上躺在床上,猛然想起这件事,想起学妹的话,觉得真的很有必要和现在的大学生们或者高中生们叨叨大学到底应该怎么过。
时间倒回到几年前,我刚进大学校门的时候,对身边的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模式与高中有着天壤之别。比如班主任没有高中老师管得那么严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多了,生活上大部分时间都是自我管理等。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几个天赋很高、学习能力也很强的舍友,大一一年我们几乎利用所有课余时间约在一起自习、阅读、蹭课。岁月没有辜负我们几个爱拼搏、愿奋斗的姑娘,大一一年的专业前两名都被我们宿舍包揽了。
我想,正是这样一个良好的势头和开端,奠定了我们要继续奋斗下去的基调与梦想。我到现在还记得拿到第一份奖学金时的兴奋心情。不过大二的我们,因为各自有了别的社团工作和朋友,已经渐渐不约在一起上自习了,而是各自找时间去,但是这个习惯我们都很默契地坚持了3年。
冬天上自习是最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的,每天早上都会做一番很激烈的思想斗争,和自己的被窝撕扯良久,那时候流行一句话“叫醒你的不应是闹钟,而应该是梦想”。就借着这句话,我基本每天都能做到早上第一个去教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教室。要说不羡慕别人每天睡到自然醒,在宿舍刷剧、打游戏,三五好友约着逛街、看电影,肯定是骗人的,可是我很清楚自己来读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前途、为了工作、为了对得起父母的那份期盼与投资(我们家并不富裕)。
我们的专业课也并不轻松,高等数学的微积分曾经前赴后继挂了好多人,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也跟看天书似的,让人有种窒息的绝望。依稀记得我曾因为琢磨书中一个知识点,想要彻底搞明白,前后也只不过一页书的内容,坐在自习教室研究了整整三个小时,当恍然大悟的一刹那,我有种特别强烈的满足感和兴奋之情。
我也依稀记得,大学每一门课的笔记,我都至少会写满厚厚3本笔记本,第一本是上课时记的,第二本是自习时记的,第三本是考试前复结时记的。也几乎在每次考试前,都会有同学联系我,要借我的笔记本去复印,最夸张的时候,甚至别的班都是人手一份我的笔记本复印件。
就这样坚持到了大三下学期,我们开始要考虑毕业后的一些打算了,其实现在想来,这样的打算应该是从大一上学期就开始有的,一个人只有尽早确立自己的目标,行动起来才会更有动力。比如你毕业后就是打算考研的,那就从大一开始确定好自己要报考的学校、专业、研究方向,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请教老师,一个人4年都是单一确定的目标,就会知道自己的力气该往哪个方向使,如果到大三大四再确定,或是一年换一个目标,精力是很容易分散和被耗尽的。试想,4年做同一件事和1年做同一件事,效果当然不同。我当时是知道自己可以尝试申请保送研究生的,但是这其中还有层层考核,所以并不敢百分之百确定自己的命运,依然决定先凭借自己的努力考研试试。
于是大三下学期,我开始报了考研机构,购置了大量的考研书籍,那年暑假,我也与几个大学同学在学校外面租了一个小房子,当时我和另一位女生同租一间屋,说是一间屋,其实屋里根本连落脚走路的地方都没有,进门就是一张床,也就是推门即上炕的意思。
那年暑假,我没有回过一天家,坚持每天去考研机构听课,也坚持每天用大量的时间看考研的知识点。累并快乐着。
大四上学期的前几个星期,我也依然在考研大军的战队,考研教室就是我的第二个宿舍,大四几乎已经没有课了。后来,班主任与我联系,问我有没有意愿参加保研的资格考试,考通过了就不用再准备考研了,也就是说不用再参加全国统考了,直接升为研究生。我说愿意尝试一下。
还记得考完之后的某个下午,我跟往常一样还在自习教室里复习备考,突然接到了研究生院副院长的电话,电话那头传出这样的声音:“快到**办公室来签协议,你被保送了。”我当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种如梦如幻的感觉如今想来依然是那么清晰。
是的,我被保送研究生了,我再也不用每天挤在自习教室里把头埋在一堆书海中了,我,自由了。我可以随便安排接下来的大学时光了。那个当下,我先打电话给父母、亲友报了喜,电话里的自己简直可以用语无伦次来形容,然后我又去买了十几杯奶茶,分享给了我的大学闺蜜们,告诉她们以后她们尽管学习,剩下的事情我都帮她们包揽了(其实后来她们也没怎么麻烦过我)。
接下来的时间,正如文章开篇所说,我用了大半年的时间看完了大学前3年所有没好好看过的电视剧和电影,还和父亲一起去了好几个大城市旅游,增长了见识。
这就是我保研的故事,今天分享给大家,是为了鼓励那些依然在奋斗的学生党们,你们的坚持终会修成正果,如果还没有,那也一定在等待开花结果的路上。要记得行动不一定会出成果,但是不行动,是肯定什么果实都收获不到的。人生不就是在走走停停,再奋起直追的循环往复中轮回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