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角白色硬硬的凸起(开眼界指甲盖大小的)
开眼角白色硬硬的凸起(开眼界指甲盖大小的)从2011年起,在重庆市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的努力推动下,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海关签署“一卡通”协议,推行“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内陆直通式通关模式。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全国知名新闻客户端重庆行”的百余名代表们参访了沙坪坝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见证重庆从昔日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铁、水、空三合一的开放口岸,成为“一带一路”经济带上,中国西部的桥头堡。 开放平台,开放吸引力,开放型经济,是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这三方面的建设,如今的沙坪坝让全国知名新闻客户端代表团感触极深。 从沙坪坝区团结村出发 经过绵延1.1万公里、横跨亚欧6国的“渝新欧”国际铁路 将“中国造”货物安全快捷送达全球市场。同时将奔驰、宝马等欧洲商品进口至重庆——作为我国所有中欧班列中开行最早、开行数量最多的班列,“渝新欧”见证了重庆从一个不沿边不沿海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立足西南辐射
6月6日,来渝参加“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全国知名新闻客户端重庆行”的40余家百余名代表们前往沙坪坝区西部物流园、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等十多个项目进行深入考察采访,纷纷感叹:“沙坪坝区的开放 有着非常鲜明且实在的注脚。内陆开放高地怎么建设 ,沙坪坝区给了一个好答案”。
团结村集装箱中心
“渝新欧” 零起点
媒体见证重庆内陆开放
开放平台,开放吸引力,开放型经济,是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这三方面的建设,如今的沙坪坝让全国知名新闻客户端代表团感触极深。
从沙坪坝区团结村出发 经过绵延1.1万公里、横跨亚欧6国的“渝新欧”国际铁路 将“中国造”货物安全快捷送达全球市场。同时将奔驰、宝马等欧洲商品进口至重庆——作为我国所有中欧班列中开行最早、开行数量最多的班列,“渝新欧”见证了重庆从一个不沿边不沿海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立足西南辐射全国乃至世界的开放性城市的过程。
6月6日上午,汽车环绕着层层叠叠的集装箱缓慢行驶,放眼望去,深蓝底色、印有“中欧班列”白色字样的集装箱整齐堆放着等待装卸。这是重庆沙坪坝区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同时,也是渝新欧铁路联运大通道的起点。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全国知名新闻客户端重庆行”的百余名代表们参访了沙坪坝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见证重庆从昔日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铁、水、空三合一的开放口岸,成为“一带一路”经济带上,中国西部的桥头堡。
从2011年起,在重庆市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的努力推动下,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海关签署“一卡通”协议,推行“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内陆直通式通关模式。
与此同时,重庆被纳入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由此,“渝新欧”铁路成为中欧贸易的绿色通道。
据测算,“渝新欧”国际班列,从重庆直达德国杜伊斯堡,全程11000多公里,仅需13天,比江海联运节省30天,比空运便宜4/5。
北京时间内容拓展部总监黄杰表示,自己对“渝新欧”非常关注,重庆是大西部的出口,也是带动西部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起点“0”公里广场到重庆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黄杰惊叹于重庆的这种“华丽转身”,“作为起点所在地的沙坪坝区能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将辐射整个重庆地区。而重庆也将成为西部地区投资贸易的“领头羊”,辐射临近更多的省份,带动整个中西部的发展。”
预计未来,重庆中心站每年装卸量增幅将超过10%。
整车口岸
引得媒体感叹其前景与高效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际贸易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笔电产品、石油钻台等机电设备以及服装类物品成为发往欧洲、中东等地的主要货物,而回程班列中,不少商家看中整车进口的前景。
重庆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检测线
2014年7月1日,重庆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获批,同年10月16日通过国家验收。整车口岸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7.7万平方米。
截至目前,重庆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已有26家平行车商入驻发展整车进口。截至2017年1月底,整车口岸累计进口2660辆。
6月6日上午,停放得整齐划一的最新款路虎揽胜、沃尔沃XC90,吸引着嘉宾们手里的相机、手机不断的放下又举起……当来到位于重庆铁路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重庆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时,来自全国40余家知名新闻客户端的百余名代表将口岸负责人团团围住,提问不断,同时也赞许声不断。
进入整车进口国检检测线车间后,整车进口口岸的工作人员向嘉宾们介绍了检测程序等一台进口车从进口到检测、清关的大致流程。“主要检测整车的安全性能,整个流程和我们平时做车的年审检测差不多。整个过程大概需要5到8分钟。”听到这里时,第一财经公共部副主编李秀中说,“这比我想象中的要简便、快捷很多。”
因为就职专业的财经媒体,李秀中直言其他地方的自贸区自己也关注了解过,但以往这样的区域通常都是建在沿海,但现在有了渝新欧铁路和班列后,“完全可以说是带动了整个相关产业在重庆的发展,同时又结合了重庆当地已有的相关产业特色。这是很了不起的。”
今年11月
重庆造苹果穿戴设备iwatch投产
不沿边、又不靠海,沙坪坝却拥有着全世界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目前,“全球每四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是西永造。”这句话令无数重庆人感到骄傲。
6月6日下午,“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全国知名新闻客户端重庆行”的代表们在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考察时,纷纷感叹于微电园如今的规模。
“真没想到,苹果的高端科技产品,马上就要贴上‘重庆造’的标签了。”浙江新闻首编二室副主任屠晨昕在听过园区情况介绍后说,他认为,这不仅仅是因为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的环境有利于发展,更是国外名企对园区软硬件实力的认可和肯定。
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显铭表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成立于2005年8月,规划用地总面积34.3平方公里,毗邻重庆大学城和渝新欧铁路起点站,是重庆市为优化和提升全市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规划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园区。
2010年,国务院批准在西永微电园内设立西永综合保税区,其成为我国内陆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也是全国规划面积最大的综合保税区,是重庆市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这样一个产业园,首先选址就证明了决策者的睿智。”在考察中,经济日报两微一端运营室副主任乔申颖对对产业园的发展情况十分感兴趣,她表示将产业园选址定在这个位置,不仅提供了适合生产、运输、制造等多要求的环境,毗邻大学城,更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新鲜血液。
目前,西永园区共引进惠普士等知名企业4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9家。
蒋显铭称,目前,已经和苹果公司签订了合作合同,今年11月份就开始生产苹果的穿戴式手表‘iwatch’。预计明年将和苹果公司签订关于生产其公司其他高端电子产品的合同。
北斗手机10月上市
让用户生活穿越到未来
具有精准卫星定位、sos一键求救、远程监听计步器等功能的北斗手表,还根据外界温度来调节体表冷暖的北斗智能穿戴,甚至伪装成打火机的随身宝用来打电话,这一件件间谍电影大片中才能看到的黑科技装备,如今就要应用到用户的生活中。这让“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全国知名新闻客户端重庆行”的嘉宾们发出感慨,北斗民用科技让人们的生活穿越到未来。
北斗民用战兴产业研究院展示新设备
“这是第二代的北斗芯片,支持精准定位,范围可以精确到两厘米。”指着一片指甲盖大小的小黑方块,北斗民用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胡馨予向各位媒体代表介绍,和一代芯片相比,二代芯片不仅缩小了体积,更是将定位的精准度提高,更是在定位准确度和信号强度上强于普通的GPS定位装置。
不少媒体代表提出疑问,这种芯片目前是否投入到实际生活应用中?胡馨予的回答让大家有些出乎意料,“我们骑的共享单车,上边就装有这种芯片。”胡馨予称。
“这是打火机?还是一块屏幕?”不少媒体代表在进入研究院后,就被各种各样黑科技的产品所吸引,不断询问着各种设备的奥妙之处。
手机是大家日常必不可少的装备,但是一旦没了信号,手机就成了摆设,参访过程中,胡馨予向大家介绍了可以在无GPS信号的情况下,进行手机通讯的北斗七星智能手机,这样的产品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大家都目光,不少媒体代表已经迫不及待地询问价格,甚至有些准备当场就入手一台。“在今年下半年,该手机将进行量产,售价3999元。”胡馨予表示,目前,各项产品均在测试阶段,今年10月份将上市。
“现在智能手机能以占领了生活的大部分内容,自然就被手机信号牵着鼻子走。”这样的手机,让春城晚报的记者龙宇丹十分感兴趣,她坦言,北斗七星手机设计理念超前,在没有GPS信号的情况下,还能够进行联络,这是非常实用的功能。
据胡馨予介绍,北斗民用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院于2016年5月入驻重庆市沙坪坝区,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研究院以北斗品牌技术为依托,利用“北斗 ”新兴业态的服务模式,扩大北斗民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现已建立完成了基于北斗导航、定位、授时、监测、遥感、通信等6大民用系列的产品链研发中心。
目前,自主品牌“北斗七星”已率先推出北斗手机、北斗手表、北斗随身宝、北斗智能穿戴、北斗地网终端等应用领域广泛的系列产品,后续还将陆续推出森林防火监控系统、智慧水域监控系统、抗震救灾设备等行业应用产品。预计年产值10亿元,未来3年产值达50亿元。
按照计划,未来三年内,公司将充分研究北斗技术可实现的民用领域,最大程度地发挥北斗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改变。包括公共设施升级改造、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医疗建设、城市智能监控建设等,加大力度深入研究,即从大的研发方向入手,带动北斗产业的协同发展,也要立足百姓生活所需以及精准的市场定位,开展研发周期较短,实用性强,更新速度快的大众消费产品。
不仅如此,三年内,研究院还将逐步建设完毕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及体验展示中心。包括北斗芯片应用项目、北斗智能水泵项目、北斗智能避雷系统项目、北斗环境监测项目等7个研究所。陆续完成森林防火监控系统、长江水文监测系统、抗震救灾设备等行业应用产品。在研发和生产并行的同时,未来三年还将实现“北斗七星”的品牌价值,成为国产技术领域品牌增长最快的品牌。
来源:大河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