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遇见苏东坡的爱情故事:人见人爱 苏东坡

遇见苏东坡的爱情故事:人见人爱 苏东坡最后几个字如此无奈,洒脱如苏轼怎么会感觉到自己营营一生。豁达如他,怎么会说出这么自负悲观的话呢?也许只有在夜阑人静,醉酒之后,面对滚滚江流,呜咽江声,苏轼的内心深处才会涌现悲哀自怜之感,平常不会。其实我心中苏轼先生不是这样的,你没有营营,你的一生所为,你的品格,让后人仰之弥高。《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读到李白“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我心有感慨。苏轼的诗词格调旷达和婉约兼而有之,大部分读起来都很快意。有那么一首悲戚的词,我读了没忘。

康震:人见人爱苏东坡

与李白相比苏轼少了几分桀骜不驯,多了几分隐忍平和;与杜甫相比,苏轼少了几分痛心疾首,多了几分超然达观。很少有一个人能够像苏轼这样在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的领域内全面地展示出自己的才华。

所有有才情和大爱的人,都值得被仰慕。

他们受苦我会心疼。读到杜甫:“到处潜悲辛。”我会心酸。

读到李白“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我心有感慨。

苏轼的诗词格调旷达和婉约兼而有之,大部分读起来都很快意。

有那么一首悲戚的词,我读了没忘。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最后几个字如此无奈,洒脱如苏轼怎么会感觉到自己营营一生。豁达如他,怎么会说出这么自负悲观的话呢?也许只有在夜阑人静,醉酒之后,面对滚滚江流,呜咽江声,苏轼的内心深处才会涌现悲哀自怜之感,平常不会。其实我心中苏轼先生不是这样的,你没有营营,你的一生所为,你的品格,让后人仰之弥高。

正如他自己说的那句话,《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人间有味,是清欢。他一直具有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宦海沉浮属平常,可他的人生是一落再落。

二十一岁就高中进士。后来的人生又是极其坎坷不平的,一生屡次遭贬。他曾写诗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贬谪到黄州、流落儋州、远贬惠州,人生冷暖,世情寒薄,他已尝遍。身处逆境,泰然处之,是苏轼的风范。他拥有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清旷的一生。

被贬黄州

◆邂逅东坡,雅号东坡居士。

11世纪那个慷慨收留了苏轼的黄州是个萧索之地。北宋将州的等级划分为辅、雄、望、紧、上、中、中下、下八个等级,黄州为最末端“下州”。

公元1080年,43岁的苏轼因上一年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刚到黄州,生活上陷入了困境,俸禄微薄,连住的地方都成问题。暂居定惠院里,一家大小天天和僧人一起吃饭。

马梦得与苏轼是旧相识,当时在黄州担任通判,他请求黄州太守徐君猷,将黄州东面的几十亩荒地拨给苏轼。那本是一块荒芜之地,徐太守很快就答应了。

苏轼亲自躬耕,周围的老百姓也有不少前来支援的。开垦荒地,种上了蔬菜和粮食作物,还栽上了树。他汗流浃背地在东坡上辛勤耕作,妻子王闰之则在一旁打下手,夫妻二人同甘共苦。

遇见苏东坡的爱情故事:人见人爱  苏东坡(1)

至此,苏轼一家有了安身之所,解决了衣食之忧。

苏轼在《东坡八首并序》中说:“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余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

马梦得的家人很害怕,说:“你跟苏轼走得这么近,当心惹祸上身!”马梦得说:“我是他朋友啊,这时候我不帮他,还有谁能帮他?”

苏东坡深知自己给马梦得带来了拖累、麻烦,苏东坡一生洒脱不羁,不喜欢说客套话,唯独对马梦得说:“希望将来,能以涌泉相报。”

苏东坡在《东坡八首并序》末尾,这样描述了自己的朋友马梦得:“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我今反累生,借耕辍兹田。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

苏东坡的幽默风趣,真是让人莞尔,诗中对自己的老朋友调侃:“马梦得和我相识二十年了,帮助自己,是希望得到千倍的回报。”他还不忘自嘲:“马正卿这么帮助自己,这不是龟背刮毛,得不到好处吗?”

"东坡雪堂"

东坡这块土地上挥洒了苏轼的汗水,让他体会到日出而作的安宁。苏轼对那片曾经长满荒草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赞扬东坡如同山石般坎坷而坚硬,感喟自己不避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行。一块东坡地可以看做是自己个性的象征。

辛苦一年后,他在东坡营造了五间房舍,当时正逢大雪,皑皑白雪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作堂焉,号其正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他在墙壁上描绘一幅有森林、河流、渔夫的雪景壁画。苏轼俨然成了在东坡上种地的农民,成了在雪堂吟诗作赋挥毫作画的艺术家。

遇见苏东坡的爱情故事:人见人爱  苏东坡(2)


遇见苏东坡的爱情故事:人见人爱  苏东坡(3)


据弘治《黄州府志》载:“东坡故居在今县学东。宋元丰三年苏轼为吴兴守,谪黄州三年。故人马正卿为守,以故营地数十亩与之,是为东坡。以大雪中筑室为雪堂,自号东坡居士”。

”躬耕东坡,居于雪堂,怡然自乐,快意人生。有道是: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苏轼眼中东坡雪堂初春的情景,宛如陶渊明的斜川之游情景般,因有此作。苏轼认为只有他和陶渊明能做到梦中清醒。他崇拜陶渊明,却不逃避现实。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有辛酸也有释然。因为其深厚的儒家学识的忠君思想,让他心系庙堂,使他做不到彻底放下。他用一颗宽阔的心,坚实的肩膀,坦然自若地面对自己的处境。

在给好友孔平仲的诗里写道:“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如今他已然成了农田耕作的农夫

苏轼在这个阶段可以说过上了一段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遇到久旱不雨,他会心急如焚。这种心态,这种情景,在他的《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中,有着痛快淋漓的描述:“今年旱势复如此,岁晚何以黔吾突。青天荡荡呼不闻,况欲稽首号泥佛。”

当大旱逢甘霖,他又会欣喜若狂:“沛然例赐三尺雨,造化无心怳难测。……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屐。”朴实可爱的模样,入心的农夫,原来是我们的苏轼先生。

遇见苏东坡的爱情故事:人见人爱  苏东坡(4)

“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

”收获后,四邻朋友前来相助。大家知道他囊中羞涩,都是无偿的帮助。放逐之人,可在黄州却从来没有人以另类的眼光看待他,都把他当做当今天下最有名的诗人来追捧。黄州太守徐大受,武昌太守朱寿昌就是他的铁粉。在生活上尽力相助,徐大受去世之后,苏轼专门替他撰写了《徐君猷挽词》。

苏东坡曾对弟弟苏辙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他完全的放下身段,与当地的百姓亲如友人。在给好友李之仪的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自喜渐不为人识。”

他布衣草鞋,乘一叶扁舟,行走游弋于山水之间,与樵夫渔翁相处怡然,畅怀饮酒后,常常被一些醉汉推推搡搡,口出不堪谩骂之词,他毫无怨怼之态,而以此暗暗自喜,因为没有人知道他是名闻京师的苏轼。

他真的成了一位“求田问舍”的“田舍翁”了,如他所说:“东坡种稻,劳苦之中亦自有其乐。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他乐意做个农夫,忙的是置田躬耕之事。

◆黄州趣事,河东狮吼

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在黄州,苏轼有个好朋友叫陈慥,他闲时到陈慥家里作客,两人相谈甚欢,经常一夜无眠,“龙丘居士”是陈慥的号,龙丘居士好可怜,经常跟我谈佛法一谈谈到深夜不睡觉,突然(陈慥)夫人一声吼,吓得手杖落到了地上。

从此就有了“河东狮子吼”这则典故。陈慥的夫人是山西人“河东柳氏”,“狮子吼”来自于佛经中佛祖演说佛法“声大如雷如狮子吼”,说明佛法大无边。

苏轼不仅很谐趣,最重要的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通透圆润,不生硬、不僵化。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气与快哉风相会,这该是什么样的胸襟和风范呢?心中有正大豪迈、吞天吐地的浩然之气,一定会有千里快风排除一切烦忧 。不仅克服物质生活上的困境,还消除精神世界的不快。

公元1082年,也就是他谪居黄州的第三年,他往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察查一处田产,可途中遭逢大雨,“同行皆狼狈”,唯有他“吟啸且徐行”作《定风坡》:“……回首向来萧瑟处,……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来苏轼醉卧在雪堂的榻床上。回首宦海仕途的风雨过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给李常去信说:“何乃耶?仆本以铁石心肠待公。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需谈笑于死生之际。若见仆困穷便相怜,则与不学道者,大不相远矣……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于造物。”处此困顿逆境中,也只有苏轼这个天真了大半辈子的人,才能有此豁达洒脱的情怀。

◆爱美食的苏轼

在苏东坡的人生中,除了诗词之外,最爱的莫过于用捕捉美好的眼睛,发现美食,并且亲自动手做吃的,任凭宦海沉浮,即使是灰暗的岁月,亦能闪烁着幸福之光。人生有味是清欢,就是在苦日子里活的有滋有味。这在君子远庖厨、男权至上的时代,可谓是特立独行的。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每日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猪肉赋》

遇见苏东坡的爱情故事:人见人爱  苏东坡(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