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西施悲剧皆是由美貌引起(换个角度看西施)

西施悲剧皆是由美貌引起(换个角度看西施)“羞花”,说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畅游御花园,争妍斗艳的百花,看见倾国倾城的杨贵妃,傻了眼,全都含羞地把花瓣合起来,不敢与她相比,就连花王牡丹也甘拜下风;“闭月”说的是一天夜里,明月当空,凉风习习,貂蝉与英雄吕布月下夜宴。空中的明月,见到貂蝉的美貌无与伦比,就立刻羞答答地躲进云层,不敢与她比美;先来说说由西施创造的著名典故: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们的排名次序是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蝉再次,杨玉环为末。其中西施最终被抽象成了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都是由精彩故事演绎出的历史典故。

推荐:西施:千古美人第一角

文/宋执群

西施悲剧皆是由美貌引起(换个角度看西施)(1)

【作者简介】宋执群,生于一九六零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梅雨》《望海门》,长篇文化散文《锦上姑苏》等。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位列中国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她的传奇人生,谜一般的结局,和她的光荣与耻辱,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她的一生打败了一个国家,成就了一个国家,创造了两个典故:关于美貌的——沉鱼,关于人生的——东施效颦。

先来说说由西施创造的著名典故: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们的排名次序是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蝉再次,杨玉环为末。其中西施最终被抽象成了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都是由精彩故事演绎出的历史典故。

“闭月”说的是一天夜里,明月当空,凉风习习,貂蝉与英雄吕布月下夜宴。空中的明月,见到貂蝉的美貌无与伦比,就立刻羞答答地躲进云层,不敢与她比美;

“羞花”,说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畅游御花园,争妍斗艳的百花,看见倾国倾城的杨贵妃,傻了眼,全都含羞地把花瓣合起来,不敢与她相比,就连花王牡丹也甘拜下风;

“沉鱼”,说的是西施在溪边浣纱。溪流中无数的鱼儿,迎着浣纱泛起的轻柔波浪游上水面,看到美女西施的容貌美丽得胜过天仙,自知不如,深感羞愧,便赶忙沉下水底,再也不浮出水面了;

“落雁”,说的是王昭君出塞时,手抱琵琶,边谈边唱,骑着高头骏马前往匈奴“和亲”。这时一群大雁从天上飞过,看到昭君这样天生丽质的美女,便低旋慢飞,不断盘桓,以致坠落平沙。

西施悲剧皆是由美貌引起(换个角度看西施)(2)

另一个典故“东施效颦”,源于《庄子》里的一则记载:有一次西施害心病而捂着心口,皱眉蹙额地走路。村子里有一个名叫东施、模样长得非常丑陋的女子看见后,认为西施这种样子非常好看,于是就模仿着西施,也捂着心口,皱眉蹙额地走在村庄里,想增加自己的美貌,博得别人的赞叹。可是,事与愿违,人们见了她的那种怪模样,赶紧把门关上,不愿见她,即使见了她,也避得远远的。她只知道西施皱眉蹙额看起来很好看,却不知道为什么西施皱眉蹙额就非常好看。后来,人们就用“东施效颦”来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会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

再来说说西施传奇的人生:

时值春秋末期,中华大地各诸侯国称雄。位于长江、钱塘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也应时开战,结果越军大败,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乞降。投降后,勾践君臣含垢忍辱,被囚禁在吴国。他们假装臣服吴王,不仅甘当夫差的马夫,甚至不嫌去吃夫差的屎,以迷惑夫差以为他们彻底失去了斗志,在三年后放心地放还他们归国。

西施悲剧皆是由美貌引起(换个角度看西施)(3)

勾践安全回到越国之后,立志复国。经过十年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越国逐渐强盛起来,打败吴国、报仇雪耻成为举国上下伟大复兴的“越国梦”。但是当时越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仍远不及吴国。因此,勾践在训练军队,发展经济,壮大国家实力的同时,与大夫范蠡合计,针对吴王夫差好色的致命弱点,策划对他实施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美人计”。

范蠡按照越王勾践的要求,在民间寻访美女。担任这个国家第一间谍的美女,不仅要美丽无比,而且要胆识、机智过人,具备肩扛千秋大业的抗压力。经过千挑万选,范蠡选中了西施和她的闺蜜郑旦。据说,当范蠡和那个在诸暨江边浣纱的西施一见面,顷刻就被她的美貌和清纯打动了,而且西施也对眼前这位英俊的将军一见倾心。所以,当范蠡向她表明身份,说明选美的原委时,已被爱情烧成脑残的西施已经毫无戒备之心,中蛊般言听计从了。

西施悲剧皆是由美貌引起(换个角度看西施)(4)

西施传奇人生的重头戏,当然是在入吴,被献给吴王夫差之后。

这位中国的首席美女,虽然生在浙江,但施展青春美貌和人生大业的舞台却在苏州,她要全身心地用美色来麻痹和消磨吴王的斗志。

吴王很快就被西施迷惑得众叛亲离,沉溺在美色中无心国事。当他得知西施生于六月,命中的花朵为荷花时,每年一到六月,就要亲自陪同她到皇城附近的锦帆河里进行采莲秀,整日歌舞淫乐,直至荷花凋谢。

据史料记载,为了博取西施开心,他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娱乐会所,在今天苏州的灵岩山上留下了西施洞、玩花池、梳妆台等许多纵情声色的古迹。

西施悲剧皆是由美貌引起(换个角度看西施)(5)

而就在吴王献身于西施那美丽陷阱,作着纵欲无度的作死享受时,在同一片星空下,在一个个同样的不眠之夜,勾践却躲在夜的深处,利用西施所创造出的致命遗忘,卧薪尝胆着,统领着整个越国在痛定思痛中磨刀赫赫。

再当吴王从美梦中醒来时,越王的铁骑已经兵临城下,勾践的金戈瞬息之间就将他的国家铲灭。

其实,早在西施把光焰闪烁的身体交给了吴王的时候,勾践事实上就已经得到了吴王的天下。

虽然没有人能够证实,在那个献身的夜晚,西施到底都采用了哪些勾魂的手段。但我们不难想象,当西施的眼神缓缓地从琴弦上移开,当一抹丝绸滑落出她的心跳,她一定是异常的妩媚,动人。虽然当时西施半遮的美目中的忧伤胜于多情,但那个早被饿昏了的吴王已顾不得观察,来不及判断,迫不及待就化作了西施的奴隶。

西施悲剧皆是由美貌引起(换个角度看西施)(6)

传说由织女星受孕而生的西施,无疑是世界上最华美的锦囊,用血肉的锦囊掩藏着范蠡伟大的妙计,终于把吴国的锦绣河山,化作了越王的锦绣前程。

也许更真实的情况是,浣纱的西施因为憧憬着和范蠡的爱情,才焕发了别样的情、夺目的美,征服了吴王,进而征服了一个国家。

其实,历史的必然性往往是由偶然性引发的。看似一个帝王的偶然猎艳,却刚好能揭开西施和范蠡早就谋划好的一出色情大戏的序幕。

不幸的是,这出色情大戏正好切中了吴王的致命弱点,正好呈现了他梦中追求的幻境,因而就必然会导致他忽略这美梦隐藏的危险,进而忘却了江山社稷。

至于西施人生的结局,向来众说纷纭,扑朔迷离,我们先来说一个浪漫的,一个我们吃瓜草民希望如此的:

这个说法较为风行,典籍中都有记载。东汉人所写的《越绝书》中记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说吴国灭亡的当天,范蠡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劝他的好朋友、一同共患难的文种,趁早离开勾践。再一件事就是,在姑苏台下花荫深处找到了萎顿不堪的旧情人西施,仓皇逃到太湖,双双驾一叶扁舟,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然后到了山东境内,改名换姓陶朱公,由从政改为经商,并一举富可敌国,成为后人推崇的经商奇才。

西施悲剧皆是由美貌引起(换个角度看西施)(7)

再来说一个我以为符合历史规律的,靠谱的。因为历史的真相往往就是这么残酷。

说是勾践战胜吴王后,认为吴国的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夫差沉湎于西施的美色而丧失了斗志。所以,为了避免西施的美色反过来殃及越国,他就将西施当成了“红颜祸水”,并恩将仇报,把西施沉没在了钱塘江。

任你扼腕也好,感伤也好,抓狂也罢,与暴虐的政权争夺相比,个人的命运总是微不足道、不需眷顾的,哪怕她是作为人肉炸弹,一爆灭吴的西施。所以,在西施被越王赐死的那个最后的夜晚,她一定期望自己是在这样的幻觉中与这个丑恶的世界告别的:和往昔那许许多多身不由己陪伴吴王的长夜一样,她仍然能怀想着遥远的爱情,怀想着是在范蠡的怀抱中安眠于故乡的明月山河间……

传说越国勾践拥有一柄举世无双的宝剑——越王剑。1965年,这个传说被湖北江陵纪南城楚墓发掘出的一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坐实。该剑全长5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暗纹,剑格的正面和背面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出土时剑置于黑色漆木剑鞘内,出鞘时剑身寒光闪闪,毫无锈蚀,刃薄锋利。

西施悲剧皆是由美貌引起(换个角度看西施)(8)

2000多年前先人的铸造工艺叹为观止,此剑便获得了“天下第一剑”之名,作为镇馆之宝被湖北省博物馆珍藏,被视为我国国家一级文物中的极品。人们由此认为,当年越王勾践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宝剑,才得以纵横沙场、所向披靡的。

但我觉得,西施才是越王勾践乃至整个越国拥有的一柄最锋利的宝剑。因为这位中国第一美女于越国来说,无疑是个天使,是个福星,她以一个山村浣纱女的柔弱身躯担负起了复兴一个国家的重任,并且不辱使命,最终使勾践失而复得一国壮丽的山河。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吴王的角度来看,西施则又是一潭红颜祸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魔鬼。因为她让另一个国家很受伤,让另一国的民众很崩溃。

要是我们再换一个角度,以西施的视角反观她自己,那又可能仅仅是只关乎个体的,她自己的悲喜剧,而与什么家国恩仇、帝王荣辱无关。但这也只是猜想,要探寻西施这样一个由特殊材料构成的人物的真实心境是困难的。

西施悲剧皆是由美貌引起(换个角度看西施)(9)

(西施故里)

一九二一年三月至七月,日本著名作家介川龙之介受《大阪每日新闻》委派,到中国游历了上海、苏州、杭州、扬州、南京等十七个城市,每天写一篇见闻通讯供《大阪每日新闻》发表。

他于到达苏州的第二天就急不可耐地骑着毛驴前往灵岩山,寻访一千多年前唐朝诗人李白描写的“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的春秋遗迹。

然而,荡尽了春秋往事的灵岩山让他心生出无限的荒凉与失望,他那如椽的巨笔竟对西施的传奇人生与经历难著一字,以至给《大阪每日新闻》开了天窗。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还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抓住了西施美的本质,他把一泓最美的天堂之水西湖比作了她,从而使得中国第一美的湖泊——杭州西湖,获得了“西子湖”的别名。或许这也正是古越国人对西施的最好纪念。

由此看来,西施和大多数事物一样,亦荣亦辱,是一把史上最美的、荣辱与共的双刃剑。

西施悲剧皆是由美貌引起(换个角度看西施)(10)

(现在把美女都叫西施,图片为农庄的种菜西施)

推荐:宋江的钱、李逵的命,施耐庵老先生在警示什么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