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茅海建此情可待成追忆(茅海建此情可待成追忆)

茅海建此情可待成追忆(茅海建此情可待成追忆)根据毛主席的指示,1970年起,大学开始招生了,从工人、农民和解放军士兵中招生,也包括“下乡知识青年”。到了1973年,又出了“张铁生事件”,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口号改为“上、管、改”(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上”大学,自然是向老师学习,但怎么“管”,怎么“改造”?抽象的“大学”是管不了,也改造不了的;具体落实下来,还是教学与管理,即师生关系,那不成了学生“管”老师、“改造”老师?文化大革命时,大学关门了。1968年,毛泽东主席写了一个批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毛主席的这些话,是批在上海机床厂培养工程技术人员调查报告上的,被称为“721指示”。其中有一些内容当时也有争论,如文科大学还要不要办?学制要缩短到几年?等等不一。四十多年前的中国大学和大学里的老师,和今天是很不一样的。我也正想借

澳门大学历史学系特聘教授、华东师大历史学系特聘教授 茅海建

茅海建此情可待成追忆(茅海建此情可待成追忆)(1)

《俄罗斯馆纪事》(增订本),蔡鸿生著,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版,251页,22.00元

蔡鸿生先生(1933-2021)去世的消息,是我的学生梁敏玲转告的。我平时不太关心外面的事情,知道消息已是第二天(2021年2月16日)。我突然想到,再过一个星期,也就是今天(2月23日),我们的课程“Seminar:中国近代史研究入门”,恰恰轮到要讨论蔡先生的著作《俄罗斯馆纪事》。我随后写信给梁敏玲和其他与中大有关系的学生,提到了大家都熟悉的诗句: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弦一柱思华年。

我们开设的这一课程,每周讨论一本书,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其作者。这一位作者是我四十多年前在中山大学学习时的老师。今天的课,我不再多讲《俄罗斯馆纪事》的内容,重点讲一下这一位作者。

四十多年前的中国大学和大学里的老师,和今天是很不一样的。我也正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回顾一下学术史,让你们知道这四十多年来一大批优秀学者所走过的路,并由此来观察蔡先生的学术人生。

一、最后一届“工农兵大学生”

我是“工农兵大学生”,1977年3月入中山大学历史系,1980年1月离校。正式的年级属1976级。当时还不叫大学生,叫“工农兵学员”,是工农兵学员最后一届。

文化大革命时,大学关门了。1968年,毛泽东主席写了一个批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毛主席的这些话,是批在上海机床厂培养工程技术人员调查报告上的,被称为“721指示”。其中有一些内容当时也有争论,如文科大学还要不要办?学制要缩短到几年?等等不一。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1970年起,大学开始招生了,从工人、农民和解放军士兵中招生,也包括“下乡知识青年”。到了1973年,又出了“张铁生事件”,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口号改为“上、管、改”(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上”大学,自然是向老师学习,但怎么“管”,怎么“改造”?抽象的“大学”是管不了,也改造不了的;具体落实下来,还是教学与管理,即师生关系,那不成了学生“管”老师、“改造”老师?

1976年,我作为“工农兵学员”被保送到中山大学历史系,正是风云激荡之际,政治形势之变幻有如过山车。至于学校的开学时间,初因唐山大地震而无法入学,推迟至10月份,后又因毛主席去世而再次推迟。我还记得报到日期是1977年3月8号,因为买不到火车票,我9号才到。系里办公室的人以为我不来了——很多人给了指标都不去,“上大学”不被认为是人生的好出路。

当时的中山大学只有九个系。文科五个:中文、历史、哲学、外语,另加一个“政治经济学系”,理科四个:数学力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和生物系。没有社会科学的诸多科目,也没有工学与农学。校园基本上是岭南大学留下来的建筑,只是在东区和西区建了一些学生宿舍和教工宿舍。校园是美丽的,关键是没有什么人。工农兵学员的学制是三年,我们入学时只有两千左右的学生。康乐园的四周都是农田。有两条公交线到中大南门,一是25路,从文化公园开来;另一是14路,从广卫路财厅前开来,一直到赤岗(“文革”前南海舰队所在地)。而在中大的北门,另有一个轮渡船的码头,十分破旧,还是木制的,看不出是哪年建造的,可以坐船到北京路(原来的天字码头)。车和船开到中大时,都是空荡荡的。这里是广州的郊区。

我之所以到今天还有这么深刻的印象,之所以要说明当年中山大学的景象,是因为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正陷于谷底。三年前,我到历史悠久的仰光大学,看到其系科设置和校舍,感到与当年的中大有点像。

然而,我们入学时,“文革”已经结束,教育开始回归其本色。也就是说,中山大学历史系落到“文革”的最低点之后,开始向上走了。

二、了不起的助教

要说中山大学历史系陷于“最低点”,最重要的事实是,名教授们大多过世了,给我们上课的几乎全是助教。我记得,蔡鸿生先生当时也是助教。

中山大学历史系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院系调整”中是发了大财的。中国古代史就有“八大教授”,著名者即经常被提到的陈寅恪、岑仲勉、梁方仲、刘节、杨荣国,还有一些大家现在不太熟悉,董家遵、何竹淇、曾纪经,仍是非常好的教授。其他领域也有非常优秀的教授,如陈序经、朱杰勤、戴裔煊、陈锡祺等一大批人。一些副教授后来成为大名家,如端木正、何肇发、梁钊韬、蒋相泽……然而,从五十年代开始,大学几乎停止了升职称,副教授以上基本不动,本科生毕业留校当助教,六十年代才开始招收研究生。如此算起来,蔡鸿生先生从1957年毕业一直到我们1977年进去,当了二十年的助教。听说六十年代初蔡先生已“拟升”为讲师,不知什么原因,他们这一批升职最后没有算数。

这大约是全世界大学中水平最高的“助教”了。在给我们上课的助教中,有些人的水准不能以职称相论,今天已声名显赫。一些学生私下对他们有排名。我个人以为,其第一位属蔡鸿生,第二位姜伯勤,第三位叶显恩……

茅海建此情可待成追忆(茅海建此情可待成追忆)(2)

当时历史学界还有一个大问题,即要“厚古薄今”还是“厚今薄古”?历史学本来就是厚古薄今的学问。但五六十年代有一个政治性的口号叫“厚今薄古”。这个口号从什么专业讲都有点道理,但放在历史系会显得别扭。历史系怎样显示厚今薄古呢?结果是教学内容以近代史为主,以中国史为主,古代史、世界史的教学内容大为减少。蔡先生属世界史教研室,给我们上的课是“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正属于“薄”中之“薄”。大约上了不到一个学期,每周两节课,我记得大约是“十六讲”,应当属于“精华”中的“精华”。我的笔记记得比较全,后来搬家搬多了,笔记本也找不到了。

蔡先生上课是有特点的。他只带一张纸或几张卡片,只拿一支粉笔。上课铃响了准时开始,讲完正好是下课铃,也不知他是怎么计算时间的。上课时没有一句废话,板书也有自己的风格。课间休息时就到系办公室看报纸。他后来写作也是如此,没有废话。还要说明的是,我上大学的时候,课程非常少。我记得第一个学期,一共是十二节课,三年六个学期,都是如此,最多时也只有十四节课。这大约是教育革命的结果,而当时是六天工作制。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史学,从“论从史出”逐渐走到“以论带史”,要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作为思想指导。蔡先生上课时,先在黑板上写一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语录,讲一下语录,然后再往下讲历史内容。我不知道他怎么能把引用的语录和所讲的内容对应得这么准,可见他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文集读得比较熟。我也不知道这一教学方法是否为蔡先生自创,系里许多老师采用同样的方法。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话是比较多的。蔡先生的这一方法,很多老师想学也学不了。姜伯勤先生用同样的方法上课,先写一条语录,然后再展开。但姜先生讲的是两汉魏晋隋唐史,他的语录总是找得不太准——马、恩、列没讲那么多与汉唐相关或相近的话,毛主席讲的也不多。叶显恩先生刚开始上课时也引用语录,后来干脆就不引了。你们在《俄罗斯馆纪事》里看到引用的经典语录,要知道是那个时代的文风。

梁碧莹教授当时从北京返回中山大学,跟我们76级一起旁听了全部历史系的课程(大多是助教上的),用她的说法叫“回炉”。据她称,这些课要比“文革”前她上的课更有内容,对蔡先生的课也很赞赏。她是有条件、有能力去比较的。

那时正是一个学术转折、走向成长的起端。

三、北京图书馆的“晒蓝”复写

美丽的康乐园中的生活,并不美丽。知识分子属“臭老九”,非常穷。中山大学的生活条件也比较差。学生宿舍是六个人一间,没有空调、没有电扇也就罢了,还经常没有电,每个星期总有几个晚上停电,要用蜡烛和煤油灯。炎热的天气,让我一年中有半年都觉得头脑昏沉沉的。

蔡鸿生先生的宿舍就在我们学生宿舍前面,是老房子,应是岭南时期盖的,一间很小的房间。他那时非常瘦,头发却全白了。我们当时不知道他的准确年龄,也不便去问,从精神状态来看,说他三十岁也可以;从全白的头发来看,说他六十岁也有人信。我们多次见他在楼道里点个煤油炉烧东西吃,大约就是下个面条之类。当时的广州,营养不良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想要有点小改善,只能靠煤油炉。煤油是当时的必需品,还要用来点煤油灯,照明看书,用蜡烛会贵不少。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破旧暗淡(白色的圆领汗衫,当时在广州有个很雅的名称,叫“文化衫”),大学老师穷得叮叮当当。我过去受电影、小说之影响,以为大学教授们西装革履、杯觥交错,这一感觉虽经“文革”而有所减弱,但到了中大之亲见,仍多有吃惊之处。我们最初见到蔡先生,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没有结婚。也就在我们上学期间,他结婚了,听说娶的是湖南妹子。那时候女孩愿意嫁给这样的人,真有好眼力。谁会看得上这种人?又老又穷。

我当时是历史课的课代表,与各位任课老师的联系比较多。我时常到蔡先生宿舍去,看到煤油炉、煤油灯,还看到了北京图书馆的晒蓝复写本。

当时的中山大学图书馆仍是非常“贫困”的,没有多少书。蔡先生研究世界中世纪史,要找相关的资料,多难啊。广州的两大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和中大图书馆,又有多少俄文、英文的著作?非常可怜。

我们读书的时候,沙俄侵华史是显学,在北京、上海和东北各省,都有专门的写作组,组织一大批人翻译俄文材料。蔡先生属单打独斗,是独狼。他的关注点在边缘,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他没有资料条件,就利用“馆际互借”,即通过中大图书馆向北京图书馆去借。北京图书馆作为国家图书馆(现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书本来就比较好,中苏友好时期更进了一大批俄文书。蔡先生那个时代的大学生,都要学俄文。他的英文估计在中小学学的,大学只能学俄文。他能看俄文书,甚至能看古俄文。但在那个时代,别说去俄罗斯了,他连北京也去不了——火车票很难买,招待所很难找,更有研究费之短缺。而“馆际互借”的手续非常多,很麻烦,书籍要保价挂号寄来寄去。他遇到中大图书馆的一个“好人”——蔡先生是认真做研究的,热心学术的图书馆员很愿意为这类“痴迷学术”的读者服务,而北图也对中大图书馆特别开恩。这些都是免费提供的服务。通过这类服务,蔡先生借到了他所需要的资料。然而,有些图书可以馆际互借,有些图书却不外借,期刊论文更无法借,当时又没有静电复印技术,还要运用一种古老的技术——“晒蓝”。

我在他的宿舍里,看到他用晾衣服的夹子夹住几张纸,挂在墙上。一个夹子是一个文件,看上去一片蓝色。我问这是什么东西?他说叫晒蓝本。我们现在讲的“蓝图”,就是将图纸画出来,用晒蓝去复写,真的是“蓝”色的“图”。我由此第一次知道“馆际互借”,第一次知道晒蓝复写。书借不出来,期刊论文借不出来,北京图书馆就根据所需要的页码,晒蓝复印出来,再寄给读者。这样做的成本是很大的。你们现在看到的《俄罗斯馆纪事》,蔡先生就是利用这种方式,一点一滴地来解决资料的难题。

茅海建此情可待成追忆(茅海建此情可待成追忆)(3)

我还要插入我个人的经历。我在中山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因写毕业论文,由老师写条子,可以到中大东区图书馆看书。这是供研究者使用的。我在那里看到了许多解放前的期刊论文和当时比较贵重的书,其中包括夏鼐先生关于太平天国的著名论文。我重点阅读的是《明实录》,当时全国图书馆也没有几部。我是一个“好读者”,开馆即入,闭馆方出。有时我忘记时间,馆员也不催,等我还书后再下班。我因春节长假,图书馆不开,馆员“违反”规定,将《明实录》十余册外借给我。叶显恩先生春节到我宿舍慰问,看到桌上的《明实录》大惊,称他自己都借不出来。我后来才知道这位馆员是端木正教授的夫人姜凝老师。我一生多次在图书馆、档案馆享受过这类“优待”的服务。

《俄罗斯馆纪事》是蔡先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著作(出版会晚一点)。当时集体写作的多种《沙俄侵华史》,许多已不再闪耀,而这部书有如沙中之金,长存其价值。我多次阅读这部书,解决了我的许多思想问题——为什么俄国人可以兵不血刃地侵占中国的许多利益?为什么俄国人可以有效地控制其新占领的远东和中亚地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情报,在于学习,在于研究,在于俄罗斯的北京教士团和随教士而来在北京学习满文、汉文的俄罗斯学生,在于俄罗斯的大学、科学院的国家研究力量。这一类长期积累的知识,才是俄罗斯展开其外交手段和进行殖民统治的基础。由于资料条件和研究条件的限制,蔡先生的这项研究只能进展到这一程度,无法继续走下去了;但这部书中提出的许多问题,已经成为或将会成为后一代学者研究专著的题目。由此而显示出作者的问题意识——都是那些需要研究、需要解决的真问题。这不就是“预流”吗?

我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时,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要去北京。我要看档案,档案是无法“馆际互借”的。今天的资料条件是三四十年前无法想象的——最近十多年互联网和电子书的发展,使得澳门大学与中山大学的资料条件差距不大;今天的研究条件也是三四十年前无法想象的——我在最近的四年去了两次蒙古国和俄罗斯。我曾坐大巴从喀尔喀蒙古的库伦(乌兰巴托)经恰克图到布里亚特蒙古的上乌金斯克(乌兰乌德),我曾坐火车从北京经二连浩特到乌兰巴托,用现代交通手段观察了“商队茶”的行走路线。我也曾到过涅瓦河畔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远东研究所)——都是十八九世纪的优秀建筑——想亲沾“王西里”等人的余泽,但未能如愿。我还专门去了喀山,看过当年著名的东方学研究重镇喀山大学。到了这些地方,我都会想到蔡先生,他没有机会来到此地。如果他有这么好的资料条件和研究条件,又能放射出何等的光芒?《俄罗斯馆纪事》这部书,是蔡先生在生理与思想双重“饥渴”时期的研究成果,了解了这些背景,方知其难能可贵。

我在中山大学读书的时候,恰是蔡先生的“华年”,而煤油炉、晒蓝本,不就是那些“弦”、那些“柱”吗?

四、“良史”的传统

蔡先生是在世界史教研室讲授中世纪史的,以当时和现在的条件,要想做出点成绩来是很困难的。他过去写过突厥的文章,虽有俄国整理的史料,文中的汉籍史料成其亮点。到了中年和晚年,他从中俄关系史接续其西域史的研究,再转向社会文化史、海洋史。从具体转向来看,决定性的因素是他手中的史料。而引导他的基本精神,却是中山大学历史系“良史”的传统。

我到中山大学读书时,名教授们虽已逝去,但他们的学术精神仍在留传。当时“文革”刚刚结束,陈寅恪、岑仲勉等一大批学者的著作与事迹还不能公开宣扬,却一直在私下流传。我们听说过“八大教授”和“教授的教授”,听说过刘节先生以弟子身份拜年(行大礼)和金应熙先生白天写批陈的文章、晚上学陈的思想,见到过东南区一号楼和“白色小道”。端木正教授跟我说,他当时作为“牛鬼蛇神”而关在“牛棚”里,听到陈寅恪先生去世的消息,向“军宣队”请假,要到灵堂上祭拜一下;“军宣队”很不能理解,也没有批准。实际上,陈寅恪先生去世时很可能就没有设灵堂。陆键东先生写《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其中的许多内容,我们当时听说过。梁承邺先生写《无悔是书生——父亲梁方仲实录》,许多故事虽是第一次听说,但与我们心中梁方仲先生的形象极为吻合。在我们的感觉中,“反动学术权威”打而不倒,“白旗”虽然拔了,余风仍在飘荡。至于教导我们的“助教”们,我们知道姜伯勤是岑仲勉的研究生,叶显恩是梁方仲的研究生。陈寅恪没有招研究生,胡守为先生是系里派的助手。而陈寅恪先生当年在家中走廊开课时,许多老师和学生都去听课,但讲着讲着,听者越来越少(大多属听不懂,也有不走白专道路者),其中能坚持下来的,有年轻的蔡鸿生和年老的梁方仲。陈寅恪自名其舍为“金明馆”,蔡先生当属“金明馆弟子”。这类“弟子”的称谓,现在看来有“攀龙附凤”之嫌,而在当时似乎不怎么值得炫耀。

茅海建此情可待成追忆(茅海建此情可待成追忆)(4)

什么是中大历史系“良史”的传统?往高处说,即是陈寅恪先生《赠蒋秉南序》中所言“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而落到实处,即“见之于行事”,则可见于陈、岑诸先生的著述,内容大多是中国“中世纪”史,其基本点在于不空论,有史料,有独立的分析。蔡先生中年到晚年步入陈、岑之学术轨道,研究范围也从世界中世纪史转向广义的中国“中世纪”史,偏向于广义的“中西交通史”,具体落实到“九姓胡”“昆仑奴”甚至“康国猧子”。他与姜伯勤先生原本就是朋友,后成为相互砥砺的同行。蔡先生的《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曾赠我一册。我到现在也看不太懂其中的内容,毕竟与我的研究相距甚远;但他书中体现出来“良史”的传统,我却是理解的。我在中大历史系读书时,没有一位老师告诉你什么是“考证”,告诉你要注重事实。等我到华东师范大学做研究生时,导师陈旭麓先生是做史论的。我却告诉他,我受中山大学的“影响”要做“考证”。陈先生很愉快地同意了。我今天自己也说不出来,那种要做“考证”的“影响”是从哪里得来的,很可能是受教于这批高水准的“助教”而潜移默化。

由此来观看蔡先生的学术人生,正因为遵循着这一“良史”的传统而步履坦荡。由此还可以观看蔡先生培养学生的方法,他晚年有一个题目是“广州海事”,而“洋画”(江滢河)、“巴斯商人”(郭德焱)、“市舶太监”(王川)这些论题都非常实在,论述的结构(史料与分析)都非常结实,是可以长存,是打不倒的。而这些著作中体现出来的作者的学术追求,不正是得“良史”之传授吗?

五、细节的分量

现在的中国历史学界是著述大爆炸的时期,每年都会出版数以千计的“专著”和数以万计的“论文”。而这些“专著”和“论文”的基本特点,就是题目非常大,主旨非常高,史料支撑和分析能力却显得不足。我经常看到三十多岁甚至还不到三十岁的学者,敢说我六十多岁的老头都不敢讲的话。

准确地说起来,蔡鸿生先生是在“文革”结束后才真正进入到学术研究阶段的。这是我们这一代学者的幸运,与他们那一代几乎是同时期起步的;只是蔡先生他们是老师,我们这些人是学生。也因为如此,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观察和理解他们这一辈人的学术人生。

随着蔡先生的学术志向越来越壮大,其研究内容却越来越细化。如果说《俄罗斯馆纪事》仍是一个“小题目”的话,他具体考证来华俄罗斯学生的姓名、俄罗斯馆的地理位置与馆舍情况,则是更小的题目。至于谈到“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所藏《石头记》抄本(“列藏本”)上的两个“洪”字,很可能是在俄罗斯馆担任满文或汉文教习的清朝下级官员(或雇员)“洪约瑟”的姓,由此再推论,此书很可能是洪约瑟送给第十一班俄国学生帕·库尔梁德采夫的礼物。那是更细更小的分析,很难谈得上其中的伟大意义。

由此再来看中国的学术史。作为学院派的中国史学,自然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大学的历史系(和中文系、哲学系以至社会学系)的建立为开端。这是西学的影响。然而在大学里的教授,许多人在东、西洋受过训练,也有许多是纯种的“土产”。以中央研究院人文组第一届院士为例,多为西洋训练出来的博士(或硕士);仍有受西学训练较少的张元济、余嘉锡、柳诒徵、陈垣、杨树达等人,他们多在历史学界。陈寅恪先生游学日本欧美,学术观念与研究方法多受西学的影响,心中仍有“成效当乾嘉诸老更上层楼”的“少时所自待”。岑仲勉先生更是如此,传统的文史之学是心中的最爱,虽做过小官,但进入大学体系之后,即沿旧途快步行走而硕果累累。以中山大学而言,陈寅恪、岑仲勉等一批“良史”作家,虽有向西方学习的一面,但对传统学术(尤其是清代考据之学)是不隔的。就当时的中国而言,众多希望继承中国史学(文学)传统的学者,心中仍有一座需要攀登的大山,即清代考据之学。就连号称“全盘西化”的胡适之,也拾起了传统的题目——戴震和《水经注》——尽管其动机有所不同。至于陈寅恪的好友杨树达,一生学问追随清学先贤,内心的感受是一条一条的,所做的学问也是一条一条的,自称“积微翁”。

蔡先生自称是“识小”,然而最好的历史学家也必须从细节出发。清代学者即是榜样,从细节出发,有了心得写一条,看到材料注一笔,最终才创造出丰硕庞大、牢不可破的结论。这是清代学术的特点,也是优点。蔡先生自称“不贤”,心中是“追贤”。他所宗法的陈寅恪、陈垣、岑仲勉诸前贤,又何尝不是从细节出发。尤其是陈寅恪先生晚年著述,几乎专注于细节。当然,这与他“失明膑足”的身体状况有关。

蔡先生“识小”时期,恰是中国史学界“宏大叙事”时期,一大批大部头多卷本的著作陆续出版。“阿世”的“曲学”自不待言;多人合作的巨著中,不少篇章里水分多,亦有“侮食”之嫌,即缺乏“专业精神”。在史学发展的道路上,每一位史家都是过客,关键是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宏大的,往往留不下来,而那些细小的,常常会留下来。细节的特点,是能够坐实,也就是不做空论。

茅海建此情可待成追忆(茅海建此情可待成追忆)(5)

由此来看蔡先生的学术人生,越往学术殿堂的深处走,越注重“识小”。蔡先生对自己的学术旨趣做了很多说明,即毋以小而不为。我个人以为,“九姓胡”也罢,“尼姑谭”也罢,“广州海事”也罢,现在还不是确定其学术价值的时候,要看后人的研究对他的继承和扬弃,如同《俄罗斯馆纪事》一书那样。当他的研究成果最终被后人消化或推翻时,题义自然会变得很大,成为学术史上的milestone。

六、德行惠人

梁敏玲告诉我,中大历史系的毕业生曾在中大旁的书店里,拍摄了一张蔡鸿生先生背影的照片,刘志伟教授称绝大多数中大历史系师生心目中的蔡先生形象即是如此。书生本色、学人本领亦是如此。

茅海建此情可待成追忆(茅海建此情可待成追忆)(6)

蔡鸿生先生在广州学而优书店,朱志龙摄。

蔡先生是一个真学者、好老师,但不是很有名。圈内的同人都很尊敬他,出了学术圈,就是一个平常的老人。他说话、写文都很平淡,不用激烈的言辞,只有谈到陈寅恪、陈垣、岑仲勉等先辈,语气才会变得激昂起来。四十四年前我进中大,四十一年前我离开中大,之后又见过他几次面,我忘记了,大多在公众场合。我曾经有两次写信给他,要求单独汇报。他非常客气,一次约在我住的中大西区小招待所,一次约在“永芳堂”,语气平和,对我多有鼓励之语。我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即已开设“Seminar:中国近代史研究入门”这一课程,每次都尽可能邀请讨论书目的作者出席;但我开设此课程的二十多年中,多次将《俄罗斯馆纪事》列入讨论书目,却从来不敢去请蔡先生,甚至也没有告诉他:一方面是他的年事已高(实际上比他年高的我也请过);另一方面是他为人谦虚低调,肯定会拒绝我。这四十多年来,他就是这样平静地度过自己的人生,学问做得朴实,为人非常正直,生活中并没有太多的浪花。

然而,正是在蔡先生的平淡人生中,让我看到了他的内心追求,感到了他的人格伟大。在“文革”结束之后四十多年的学术史中,正是有一大批如同蔡鸿生教授那样的学者,让学术的火焰长存而不熄。这是我经历过的年代,亲眼所见中国学术从最低谷一步步地向上走。我在这里讲蔡先生的学术人生,同时也在讲中国学术史。只有在这么长的学术史中,你才能看出,蔡先生身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德行”,其魅力可以“惠人”,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我很年轻的时候,读过李商隐的一首诗《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当时觉得诗写得真好,没有刻意去背诵,却深深留在脑海里。我听到蔡先生去世的消息,这首诗很自然地从脑中流了出来。蔡先生亦是这样,宁静与淡泊,让你平时似乎感觉不到,却会深深留在脑海里,德行惠人。当我告诉江滢河教授我们今天要开讨论课时,说了一句,“沧海月明珠有泪”。

蔡先生是八十九岁去世的,也算是高寿了。他的人生并不亏屈。他自己的书已经捐给广州图书馆了,又跑到图书馆、书店里去看书。在书店里,你只能看见他的背影,看不到他的脸。而这样的背影,才是激励后来的学者继续向上走的精神力量,自然就会看到“蓝田日暖玉生烟”。

2021年2月23日讲于澳门大学历史系,3月7-9日修改

附记:此讲稿修改后,请江滢河教授转给蔡夫人蒋晓耘(湖南临澧人),方知我们入学时,蔡鸿生先生已婚,且有小孩四岁。只是蔡夫人尚在湖南工作,未调入广州。闻之惊诧,感慨亦良多。一种误会能存在四十多年,本身也成了真实的记忆历史。蔡先生未婚之事,不是我个人的猜测,而是当时全体同学的共识。此处我不再修改,用附记说明之。(3月17日)

以下所附为澳门大学课程“Seminar:中国近代史研究入门”学生阅读《俄罗斯馆纪事》的读书报告

(一)

蔡鸿生先生于不久前离世,在这样一个节点读他的作品,令人迫切地感到想要从他的研究中、经历中多了解他一些。

蔡先生是岭南人,1953年考入中山大学。五十年代的中山大学历史系有陈寅恪、岑仲勉、戴裔煊、朱杰勤、周连宽等老先生执教,可谓师门教泽深厚。蔡先生曾在陈府走廊特辟的讲席上,听陈寅恪先生讲元白诗证史。从蔡先生的研究和学术自陈来看,他非常注意吸收和继承陈寅恪先生在中西交通方面留心文化传播的“辗转间接”、注意“历史演变与系统异同之观念”、要有“连环式”的理解、兼具国际眼界和辩证思维、以诗证史等学术遗产 。

毕业后,蔡先生留校任教,教授世界中世纪史,六十年代起转入研究唐代突厥人的社会、文化乃至唐代蕃、汉、胡的关系,代表作品《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 。七十年代开始发表有关中俄关系的文章,这本《俄罗斯馆纪事》 正是由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间陆续写成的文章整合而成。蔡先生的研究志趣还涉及到岭南文化、广州与西洋文明等,写过《尼姑谭》 《清初岭南佛门事略》《广州海事录》 。此外,蔡先生留下的一些有关学思学理的文章、讲演和为他人所作的序言,被编辑出版,如《仰望陈寅恪》《学境》《读史求识录》 等。从这些著作和文字中,可以窥见蔡先生朴素而厚重的学术生命历程。

《俄罗斯馆纪事》(增订本)一书分为俄罗斯馆的起源与沿革、俄罗斯馆与汉学、中俄贸易与俄罗斯馆、附编四个章节。第一章俄罗斯馆的起源与沿革是本书的基础,分析了俄罗斯馆与生俱来的扩张性和逐渐制度化的过程、清人对俄罗斯馆的认识和管理,为接下来论述布道团成员与汉学的关系、俄罗斯馆作为商业情报站埋下根基。第二章介绍俄罗斯汉学的阶段性发展,分析俄罗斯馆在培育俄国汉学家方面的摇篮作用。第三章围绕中俄贸易展开,从边关互市到陆路通商,再到广州口岸明禁暗通,作者勾画出整个中俄贸易的兴衰和转移,并捕捉俄罗斯馆在其中所发挥的能动作用。第四章是三个形式独立的篇目——《四述奇》彼得堡纪事释证、璞科第与白云观高道士、俄罗斯馆编年事辑。

书中的每一章虽是从政治、文化、经济等不同角度展开,但又相互勾嵌,系统而详细地展现了俄罗斯馆在中俄交往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俄罗斯馆 “藩属”是虚,“优先权”是实,在中俄关系中发挥着多功能的作用。它完成了两项使命,一是培养人才,俄罗斯馆培养的学生“亦官亦学”,日后更是成长为外交官、政治家、商人、汉学家等,活跃在中俄交往的舞台之上;二是收集情报,服务于制定对华的政治、经济政策,俄罗斯因此获得外交活动和对华贸易中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人才和信息不论在过去还是在今天,都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将这些明暗交织的关系厘清并编织成书,可见蔡先生立足于小小一座俄罗斯馆,而网罗起早期中俄交往互动的功力。

蔡先生用“蛛网式的关联”来形容俄罗斯馆问题,这其实用来形容他本人的研究也非常贴切。书中既有宏大的眼光与布局,又有细微处的留心。在贸易关系的探究中,蔡先生层层分析不易引人注目的天津教案中的“俄案”,引出天津口岸在中俄贸易中的作用以及顺丰银行的地位,揭示沙皇外交隐蔽的手段,而这种隐蔽手段则来源于俄罗斯馆在人才培养和情报收集方面的先机作用。除了留心中俄双边关系中的隐蔽之处,蔡先生也留心多边互动。当俄美公司船只破例抵达广州口岸,晚清中国、俄罗斯、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代理人之间的互动,官、商、夷之间的紧张斗法,都被蔡先生一一纳入俄罗斯馆的蛛网之中。在更大的世界性蛛网之中,这又与各国势力的消长,以及俄罗斯从一个内陆国家变成濒海帝国,其政策从地域性蚕食体制向世界性侵略体制的转变产生连结。心中有一幅宏大的地图,又对局部的细节、互动情况保持着敏锐清晰的观察,这是蔡先生作为职业历史学家的优秀之处。

“蛛网式关联”的背后,是扎实的史料考证。蔡先生所运用的史料包括档案、官方文书、航海日志、笔记文集、书信日记、回忆录以及后人整理的资料汇编。并且运用了大量的中外史料互证,涵盖中文史料、俄文史料、英文史料和来自朝鲜方面的记载。除“大部头”的史料外,蔡先生还以诗证史。在“俄罗斯馆的医生和画师”一节,从清朝宗室子章贝勒奕绘的《明善堂文集》诗文中,发现俄罗斯医生、画师与达官贵族交往的痕迹。有关商队茶的研究里,用《塞上新乐府八首》中的“一间房”来展现茶商结队贩运,以牛车为家的场景。

在这本书的写作中,蔡先生避免了政治驾驭学术的特点。虽然中俄关系这样的主题仍然是置于民族国家历史框架之下的,但蔡先生的研究不仅涉及政治、外交,还涉及经济活动、文化传播。如文中对《三字经》《红楼梦》在俄国的传译、收藏情况的介绍,对俄罗斯医生、画师与彼得堡纪事的着墨,都已超出了政治史的旨趣。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都以帝国主义侵华史为主要内容,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但蔡先生的研究并没有局限于此。

严谨求真的学术研究之外,蔡先生谦和的人格、奋苦的精神也令人备受鼓舞。他曾说过:“科学教养的诗篇,并不是什么轻音乐。就算才华横溢的名士,也不能不承认勤学苦练的必要性。‘扬州八怪’的代表郑板桥说过几句似怪不怪的话:‘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这个发于三百年前的告诫,至今依然有他的棒喝作用。我的‘少日’早已过去,现在要避免的是如何老来颓唐的问题。用不着张望什么,按‘奋苦’行事就是了。” 用不着张望什么,按奋苦行事就是了,朴素又容易令人遗忘的道理,从这样一位践行者的口中说出,振聋发聩。(耿亚敏,澳门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

(二)

《俄罗斯馆纪事》的作者蔡鸿生先生是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他长期从事中外关系史的教学和研究,主要包括唐代粟特与突厥文化、俄罗斯馆与中俄关系、岭南佛门僧尼史事、广州与海洋文明、历史研究的学理和方法等几个重要课题。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俄关系史研究开始提升为显学。从七十年代开始,蔡先生开始以俄罗斯馆为中心进行研究,旨在拾遗补缺。俄罗斯馆作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中俄双方在经济、文化关系的纽带,此研究由表入里,探清清代中俄关系史中的重大变迁。作为客馆、学馆和喇嘛馆,尽管俄罗斯馆没有“使馆”之称,性质上却是多功能的。处于中心位置的俄国驻北京布道团,是俄罗斯馆的实体。因此,分析那批定期换班的喇嘛、学生的事功和著述是俄罗斯馆研究的主要内容。

俄罗斯馆包括南、北两馆。俄罗斯馆始设于康熙三十三年,到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恰克图界约》签订后,“俄罗斯馆”才附设教堂和学舍,成为俄罗斯来京人员专用馆。本书结构很清晰,分四章十八节,深入分析北京“俄罗斯馆”问题。第一章是全书的基础,主要介绍俄罗斯馆的起源和沿革。从考察教权对政权的依附关系出发,说明俄罗斯馆包容东正教的宗教实体的原因及其具有多功能的特性。第二章从中俄文化交流史的角度来研究“俄罗斯馆”问题,蔡先生将俄罗斯馆喻为俄罗斯汉学的摇篮,又称俾丘林的汉学研究为“学术远征”,具有实用性和民族化的特点。第三章主要从中俄贸易交往的角度来研究俄罗斯馆,以俄罗斯馆与“商队茶”的发展、天津教案和俄美公司在华贸易三者间的关系,提出俄罗斯馆在中俄贸易事务中不仅提供情报收集、背景材料,还通过“通译”的方式参与其中。第四章为附编,在清人的记述中寻找其对俄国事务的认识来理解中俄关系。

蔡先生重考据之学,书中有大量详实的史料考证,有些考证在已有研究上进行,在有限的材料中考证出新论。以下两例证之:

(一)蔡先生详细地考证了清代“罗刹”一名的音译。将“罗刹”之名在清初的异写分为“老”字头和“罗”字头两组:老枪、老掐、老羌,罗刹、罗禅、罗车、罗沙、罗叉、逻察。据俄国伊·伊斯列兹涅耶夫斯基《古俄语词汇资料集》第二卷,找到可拟音为“老”一词的同根亲属词,并结合当年哥萨克在黑龙江流域亦猎亦劫的特点,指出第一组译名的词源,“很有可能就是俄语‘猎人’一词的复数形式”。第二组译名的语源,据王之春《使俄草》中所提内容,则“罗刹”是“鲁西牙”的转音。蔡先生指出,这两组译名在清代文献中演变成两大系统,“罗”在清初文献中比较常见,“老”则在民间流行,于是扩大到对一般物产的称谓。

(二)蔡先生考证了“列藏本”的来历。1962年春,原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的汉学藏书中发现《石头记》抄本一部,其底本为脂砚斋评本,我国“红学”界将这个重现于世的脂评系统抄本称为“列藏本”。在抄本第一页背面有两个笔迹拙劣的‘洪’字,俄方专家认为“洪”代表将抄本带回俄国的库尔梁德采夫的“中国姓”。不过,蔡先生并不赞同这一看法,重新考证抄本来历及“洪”字的真正含义。通过考证了俄罗斯馆历班学生的汉名情况以及库氏的教名与俄姓的音节后,蔡先生认为“洪”并不是库氏的中国姓,而是库氏为说明抄本来历所标,即他只是抄本的经手人,抄本的主人是洪约瑟。

此外,全书还具有明显的马克思主义史学风格。蔡先生引用了大量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来论证他的观点。这与他所受教育和时代环境有关,也可以看出他十分熟悉马、恩作品,将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准确运用于历史研究。如初版前言中,在提到俄罗斯馆在清代中俄关系史中的特殊地位时,他引用马克思在《俄国的对华贸易》中的观点,“俄国人却享有在北京派驻使节的优先权。固然,据说这种优先权是由俄国人付出屈尊容忍的代价换来的:它只有算做中华帝国的一个朝贡藩属才得侧身于天朝的朝廷。但这毕竟使俄国外交在中国,也像在欧洲一样,有可能产生一种绝不限于外交事务的影响。”蔡先生依此提出俄与清“藩属”是虚,换得“优先权”才是实,这也正是本书的研究目的。

《俄罗斯馆纪事》一书不仅补充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也为后人研究中俄关系史提供新的视角。斯人已矣,蔡先生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长存其文字间。(鲁怡含,澳门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

(三)

初四对于我这个莆田小孩来说,本是“过大年”的喜庆日子。傍晚时分,我正做着《俄罗斯馆纪事》读书笔记的时候,庄帆师兄发来一则消息:“蔡鸿生教授去世了……”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合上了笔记本电脑。我不认识蔡鸿生教授,也没有见过蔡先生。但很巧的是,春节假期结束后,我将作为报告人讨论蔡先生的著作《俄罗斯馆纪事》。我不禁感慨世事无常,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春天本是百花竞相开放的日子。但一朝春尽,群芳凋谢。心中有太多的留恋,太多无奈,我们或许都只能在《俄罗斯馆纪事》和其他著作的字里行间之中,找寻那似曾相识的“归燕”。

蔡先生是一位谦逊的学者。季羡林曾经评价蔡先生:“谈到蔡先生的为人,我觉得他诚悫、纯朴,不善言辞,从不夸夸其谈,自己虽学富五车,却从无骄矜之气,是一位‘恂恂如也’的老实人,是一位内向的人。” 蔡先生在自己的手记中,称自己一直未能深入学境的腹地,至今仍然是一个碌碌的“边民”。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边民”,在东南一隅,全面地探讨了一直令人讳莫如深却又十分重要的“北京俄罗斯馆”问题。

《俄罗斯馆纪事》首版于1994年,但蔡先生对俄罗斯馆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早在1974年,蔡先生就在《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刊发了《老沙皇尊孔侵华的吹鼓手——评瓦西里耶夫学派的政治倾向》。此后的二十年间,蔡先生在各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十余篇关于俄罗斯馆研究的论文。其中最有名的便是1982年发表在《历史研究》上的《“商队茶”考释》。已发表的论文加上未刊的存稿最终修整删削成了《俄罗斯馆纪事》,可谓是“二十年磨一剑”。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本书虽以俄罗斯馆为中心,但涵盖面很广。不仅探索了清代中俄关系之间的文化关系和经济关系,还涉及那些俄罗斯馆培育出来的学生。俄罗斯馆的实体是俄国驻北京布道团,也可以说“团史”即“馆史”。所以此书的主要内容便要重点介绍和分析那批定期换班的喇嘛、学生的事功和著述。 这些学生是俄罗斯馆研究的重要延伸,他们活跃在中俄外交、商贸往来、学术交流等等各大领域。关于本书的写作目标,蔡先生在前言也提到,自己的目标并非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而是略人所详和详人所略。 在这一著述原则的指导下,整书的结构十分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全书共有四章十八节,每一节之下还有小标题引导读者阅读。第一章介绍了俄罗斯馆的起源和沿革,作者在第一节中仅用了八千多字就将俄罗斯的政教关系论述得十分清楚。第二章则是从中俄文化交流史的角度来探讨俄罗斯馆问题,介绍了俄罗斯馆与汉学的关系,一方面肯定了俄罗斯馆在传播儒学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也揭示了其为沙俄政府效劳的本质。在第三章中,蔡先生从经济贸易的角度来看俄罗斯馆问题。看似互不相干的两件事,蔡先生却敏锐地指出俄罗斯馆向其政府收集和提供大量有关于中国经济贸易的情报,积极地参与了中俄贸易事务。第四章则系统地介绍了清代中国人有关俄国事务的一系列著译,为后人的研究修桥铺路。蔡先生考虑到这丛书稿述多论少,不宜冠上“研究”之名,便谦逊地称之为“纪事”。2011年,先生在华南农业大学作题为《人文科学的基本功——以历史学为例》的讲座中也提到何为“纪事”。他以“史”的篆文入手,解释“史”就是“以手持册”,为了记录事情。所以,“史”的含义就是“纪事”。

在蔡先生学习和作书的年代,政治通常驾驭着学术发展的方向。中俄关系史的研究也以中苏关系史为主,无人问津早期中俄关系。蔡先生敢为人先,冲破政治藩篱,把关注点主要投向了文化和经济贸易方面。当时的研究条件远远比不上今天,远在南国的蔡先生要研究地处北京的俄罗斯馆更是难上加难。蔡先生在访谈中是这样说的:“上世纪70年代中叶,由于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中俄关系史这个陌生的领域,俄国是‘北地陆路通商之国’,我僻处南海之滨,竟想领略北国风光,可谓不自量之至。幸亏当年有馆际互借的制度,加上中山大学图书馆刘少雄先生的敬业精神,使我得以通过邮递,一本接一本地借阅北京图书馆的俄文藏书,其中不少是难得的珍本,如饮甘露,大快朵颐。鼓励我知难而进的,还有前辈同事谭彼岸先生,他移居旧金山后,曾多次寄赠美国学者研究俄国史的论著,提供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门径。刘、谭两位在起步阶段如此‘扶贫济困’,惠我多矣,岂敢淡忘。” 从蔡先生的自述之中,我似乎看到了那个瘦弱的男人,正“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从各地借来的俄文藏书及论著。然而,想要在有限的材料中有所收获,唯一的方法就是当一名学术“苦行僧”,将有限的材料再一一加以研读和考据。先生曾受业于擅长考据的一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在此书中随处可见他扎实的考据功夫。对比如今的研究条件和和日渐浮躁的学风,我们不禁自惭形秽。

清代中俄关系一直是一个复杂而又特殊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传说唐时织女梦授金针于采娘,从此采娘的刺绣更加精巧。如今蔡先生通过《俄罗斯馆纪事》提供了新的视野,新的结论,也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没有捷径,只能依靠“苦行僧”的路子继续走下去。

“无可奈何花落去”。花,真的凋谢了吗?我想每年春天,都有似曾相识的燕儿归来。(张毅,澳门大学历史系硕士生)

(四)

蔡鸿生先生(1933.4-2021.2.15),广东澄海人,1953年至1957年就读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此后留校任教,至2006年6月退休。蔡先生治学领域主要在中外关系史,涵盖范围相当广阔,包括西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南海(《广州海事录》)、中俄关系(《俄罗斯馆纪事》)、佛教文化(《尼姑谭》)等,研究时段上探唐代,下达晚清。

《俄罗斯馆纪事》一书篇幅不长,却集中了蔡先生近二十年的心力。其研究始于七十年代,1994年结集成《俄罗斯馆纪事》出版。2006年出增订版。在初版前言中,蔡先生简明扼要地点出俄罗斯馆的性质是“多功能”的,“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中俄关系,无论商务、外交还是文化,几乎事事通俄罗斯馆,构成一种蛛网式的关联”。而俄罗斯馆的实体实际上是俄国驻北京布道团,由定期换班的喇嘛、学生、随办医生等成员组成,因此本书的主要内容也是关于这批人的“事功和著述”。

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俄罗斯馆的起源和沿革,从其建制过程、理藩院的管理制度、俄国对布道团的整顿以及清人对俄罗斯馆实际职能的无知四个方面论述,可见中俄双方对此馆认识的信息不对称;第二章讲“汉学”,第三章讲“中俄贸易”,目光从俄罗斯馆出发转向更广阔的俄国汉学史、中俄关系中的社会经济史层面。第四章是附编,补充了编年事辑和两篇论文。

通观全书,可见俄罗斯馆虽然以宗教机构面目示人,实际上是研究机构与情报机构,服务于俄国的了解清朝、扩大贸易利益的需要。研究俄罗斯馆可以推进我们关于两点的认识:

第一,作为理解清代体制的一个点。清朝体制中没有外国使馆的位置,俄罗斯馆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使馆,但却以隐秘的方式(只是对于清朝而言)承担了部分外交职能。清朝以理藩院制度管理俄罗斯馆,看似严密防范,实际上对俄方目的一无所知,将俄方的情报搜集工作以“向慕华化”一类的心态视之。与俄国相比,外部知识在清朝的知识体系中究竟占有怎样的位置?

第二,俄罗斯馆作为理解俄国外交的一个点。恭亲王评论俄国外交“善柔阴狠”。 书中论及俄罗斯馆“中国通”在中俄外交中的角色,也可作佐证。例如天津领事孔气(第十三班布道团随班学生),在天津教案中针对俄国人被误杀一案的交涉过程,以保障俄商在天津茶埠的地位稳固为首要目的,因此反而要求“缓决”; 俄船突然来航广州引起的风波中,俄船货物清单、俄商禀文都是由俄罗斯馆承担翻译,而非清朝自设的俄罗斯文馆。 俄罗斯馆所起的隐秘作用,可以作为理解俄国外交(尤其是道光以后)的一个起点和一条线索。

再谈谈本书的史学方法。这就需要先追溯蔡鸿生先生的学术渊源。据蔡先生回忆,1955年在中山大学听陈寅恪、岑仲勉讲课时,即萌发了研究唐史、突厥史的念头。 后来,蔡先生也一直在其著述中奉陈岑二位为师。循此,从整个学术大环境来看,可以追溯到三条脉络:

第一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粟特学、突厥学的兴起。借用陈寅恪的话,这就是当时的“预流”之学。陈、岑都是其中佼佼者;第二是历史语言学、比较研究的方法,运用不同语种材料的对勘、互证。如陈寅恪所说“以西洋语言科学之法,为中藏文比较之学”;第三是中外关系史,即西域、南海之学。

以上三种学问都是世界性的,聚集了中外学界最杰出的学人。蔡先生的多种著述即以不同语种材料推进西域、南海之学,承接着世界性的学术传统。《俄罗斯馆纪事》所叙述的历史看似不起眼也不“预流”,细读之下,却能领悟到“预流”的方法如何在不同领域中运用自如。

首先是“胡名考证”,也即历史语言学对不同语种材料的对勘互证。 相比唐代胡人,《俄罗斯馆纪事》中的译名还原简单很多,大部分可依据俄文材料直接拼读对应。蔡先生更进一步揭示名字背后的文化意义,可见耶稣会士译名用字、旗人取汉名的影响,以及清朝上国心态导致的积习。

其次是在中外交流史中,找到文化传播的“中间环节”,理解在主观动机、客观限制影响下的传播过程,理解传播者的旨趣、信息的变形和产生的后续影响。 本书中对《三字经》《红楼梦》在俄国的流传的研究都提现出这一方法。还有备受关注的《资本论》提及王茂荫问题,蔡先生通过追踪文献来源,找到马克思了解这一信息的渠道,也揭示出俄罗斯馆和俄罗斯汉学对欧洲思想影响之一斑。

书中还运用了史学研究的传统方法:疏通重要文本,展示出在数据并不丰富的论题上如何做到“榨干”史料。《俄罗斯馆纪事》中补正《朔方备乘》、录文考释《鄂罗斯馆记》、释证《四述奇》,对其中提及的人物、事件、制度、物品搜集旁证、详加叙述,补充了丰富的历史细节。

最后谈一点无奈的不足。本书所使用的俄文材料,都是后来编纂的史料汇编(如《俄国驻北京传道团史料》)或者二手研究(如《彼得大帝时期的俄中关系史》),未能涉及俄方档案、当事人文书等原始材料。从《增订后记》中提到文献馆际互借的情形,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完全是因为时代条件的局限。俄罗斯馆研究也已经在这些方面往前推进。

但后出转精也掩盖不了蔡先生在那个特殊年代中所做出的不刊贡献。我刚读完此书不久,即听到蔡先生仙逝的消息,谨以此粗浅短文作深切悼念。斯人已逝,学风长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庄帆,澳门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黄晓峰

校对:张亮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