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道具(在清代我们都是)
买椟还珠道具(在清代我们都是)雨前龙井茶箱在清代宫廷里的包装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每年地方官员向朝廷进贡时的包装,极具地方特色,比如“普洱茶五子包”、“雨前龙井茶箱”等;另一类是宫廷造办处御用作坊精雕细琢的包装,如“匣作”、“漆作”等。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无论是文化还是手艺,都集历代之大成,紫禁城中收藏了很多名家字画与奇珍异宝,每一件宝贝都有其专属的精美包装。任何王朝的宫廷艺术都是其政治、文化体制的集中体现,清代宫廷包装艺术也不例外,处处彰显至高无上的皇权。清代 黑漆描金缠枝莲纹提匣
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获取艺术知识(关注:baokuchina)中国成语故事里有很多与艺术密切相关,“买椟还珠”就是其中之一。
故事大家都知道,曾经有个郑国人因为装珠子的盒子异常精美,就整个买下来,留下了盒子,把珠子还给了商人。
这个故事本意是想启发大家不要本末倒置,但如果你看过清代那些极尽奢华的包装盒,说不定就会自我代入,“换作我是那个郑国人,也只想要盒子”。
1543-1555年 金饰象牙椟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01宫廷御制 · 皇家风范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无论是文化还是手艺,都集历代之大成,紫禁城中收藏了很多名家字画与奇珍异宝,每一件宝贝都有其专属的精美包装。
任何王朝的宫廷艺术都是其政治、文化体制的集中体现,清代宫廷包装艺术也不例外,处处彰显至高无上的皇权。
清代 黑漆描金缠枝莲纹提匣
在清代宫廷里的包装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每年地方官员向朝廷进贡时的包装,极具地方特色,比如“普洱茶五子包”、“雨前龙井茶箱”等;另一类是宫廷造办处御用作坊精雕细琢的包装,如“匣作”、“漆作”等。
雨前龙井茶箱
清代康雍乾三代,社会兴起的奢靡之风反映在包装上,则是人们开始追求雍容华贵,繁缛雕饰的风尚。
银质四连药瓶
宫廷包装艺术,大多采用紫檀木、珐琅以及金银等优质包装材料,综合运用雕刻、錾刻、彩绘、镶嵌、烧造以及编织等复杂的工艺制作而成,虽造型和装饰不尽相同,但始终以皇帝喜好或者为取悦帝王为目的,不惜工本,精心制作。
皇帝的藏宝箱,光箱子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像下面这件清代黑漆描金几何纹长箱,上部长方形套盖,箱盖四角及箱底四角安铜质包角,通体黑漆地上饰描画金漆几何纹间花叶纹。
清代 黑漆描金几何纹长箱
箱里以黄绫作衬,内装各种形状的锦匣,锦匣内原装有各种玉件,如今还保留着存放玉件的卧槽,从装饰风格及工艺特点看,是明显仿日本风格的制品。
黑漆描金几何纹长箱内的锦匣
清代宫廷包装不仅重于材料与工艺,更加注重表面的图案装饰性,这种装饰是在功能性的前提下,所进行的美化与修饰,比如用来存放文件的多格提箱。
清代黑漆描金海水云龙《乐善堂文钞序》多格提箱 故宫博物院藏
这套包装全器均为木胎成型,色彩呈现金黄色,提拉式盖的表面饰有海水云龙纹,富丽堂皇,充分体现了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
02因材施料 · 分门别类清代宫廷包装材料也有严格的规定,具体要考虑所包装物品的质地,有些物品质地脆弱、不易保存、不防潮、易挥发,如,烟酒糖茶等物品,其外包装往往选用漆器、紫檀木、铁、陶瓷等比较容易保存的材料进行包装。
如清代黄绫人参茶膏瓷罐,以瓷器盛放药膏,具有包装器皿洁净、不串味、防物品霉变、不受污染等性能。
黄绫人参茶膏瓷罐
乍一看是个“灰头土脸”的陶罐,其实人家是在青花瓷罐外,又以数片明黄暗花缎随罐形剪裁缝合的,这种双重的包装法,也是为了渲染皇家饮品的高贵,但该说不说,这种包装总感觉有点多余
又如宫廷包装里的编织工艺,大多被用在诗书画等娱乐用具的包装上,织锦《威弧获鹿》卷轴画套,就是宫廷匠人为乾隆的画作专门设计制作的包装,整个画套为杏黄色的金线织锦、压黑色包边,画套上的白玉别子仿汉玉蝉形。
织锦《威弧获鹿》卷轴
画套内衬白绫,上由质庄亲王永绘设色《秋景山水》,右方贴淡青色绫签,隶书“威弧获鹿”4字,内装《威弧获鹿》卷轴”。
织锦《威弧获鹿》卷轴
清代宫廷包装艺术造型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并体现出一定的内在规律性。
从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来看,其设计造型手法主要采用几何形制,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盒以及匣居多,为了让包装更显灵动,宫廷艺术家们通常会在每一个类似几何造型的边、体、面、楞以及角等主要部位加上一些圆角或者纹样。
清乾隆 元音寿牒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宫廷包装是兼顾造型功能与审美功能的巧妙设计,既能体现清帝国的皇威,又能细致入微地体现人文关怀,充分反映了宫廷艺术家对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的理解与创造。
也正是在了解清代宫廷包装艺术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时下很多商业包装文化是由清代包装元素中演变而来,比如各种精品酒、月饼里常见的类似黄绫,极易拉丝的黄布,又如各种存放首饰的精美锦盒……
清代奢华包装文化到今天变成“过度包装”,直至成为这个时代商业的通病,究其本质,是面子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中国人注重礼尚往来的形式感,又在商业化背景下被资本过度放大,最终促成了今天“包装比物品看起来还要贵”的局面。
对比起清代那些真正奢华的宫廷包装,宝哥哥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过度包装只能让商家和废品回收的偷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