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笛春风满山川(一笛春风草满川)
一笛春风满山川(一笛春风草满川)王之涣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让玉门关闻名,如今游客不绝说起离愁,没人能比得过戍边的将士!边关吹响的多为羌笛声,悠扬、婉转、苍凉。王之涣的《出塞》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高适也有《塞上听吹笛》诗曰:“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两首出塞诗表达同一情感:白云悠悠,孤城寂寂,西北关山上的明月,照耀的是在中原少见的苍茫云海,是在江南难现的强劲长风,如无形、无情的大手,把边关隔绝在家乡山水的温柔之外,把征人寥落在桃红柳绿的热闹之外。牧童吹笛笛声,经常飘荡在我国的古诗词中。有人统计,唐诗中含有笛声的诗句,在乐器类中占据第一。古代的文人墨客,孤独时往往有笛声陪伴,失意时又被笛声唤醒,他们无论走到哪里,笛声都如影随形。又因为笛声的音色悠扬,适合倾吐情绪,更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笛声往往是与离愁联系在一起的。
演唱娱乐时,人们常见笛子的身影,可独奏,也可合奏。拈一支笛子,随意一站,便成为听众关注的焦点。
笛的历史悠久,最早的骨笛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因其发音动情婉转,古人谓“荡涤之声”,故笛又叫“涤”。汉代以前,笛为竖吹;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横笛。为了区分,人们就把中原笛称为“长笛”,西域笛称为“横笛”。
常见的横笛,笛身六个音孔、一个吹孔、一个膜孔,需要贴笛膜。笛膜的振动,比不开膜孔的长笛音色更嘹亮清越,一发声就惊人听觉。因为横笛好携带,也好入门,所以在我国极其普及,吹笛的民间艺人往往多过其他乐器演奏者。
元代时期,因为戏曲艺术蓬勃发展,使笛子成为不可少的伴奏乐器,流传于大江南北:在城里,有曲就有笛;在乡下,有戏就有笛;在堂上,有舞便有笛;在山里,有牧童就有笛。正如陆游的《杂感》诗曰:“牧童避雨归来晚,一笛春风草满川。”牧童跨于牛背,手拿短笛,小嘴一鼓,笛声就悠扬流出。
牧童吹笛
笛声,经常飘荡在我国的古诗词中。有人统计,唐诗中含有笛声的诗句,在乐器类中占据第一。古代的文人墨客,孤独时往往有笛声陪伴,失意时又被笛声唤醒,他们无论走到哪里,笛声都如影随形。又因为笛声的音色悠扬,适合倾吐情绪,更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
笛声往往是与离愁联系在一起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仙李白对笛声情有独钟,把一曲笛音的勾魂摄魄写得绘声绘色:洛城虽好,不是家乡,春风虽暖,不在故园,伴随着玉笛声的,是吹笛人徘徊的乡情,是听笛人湧起的乡愁。
说起离愁,没人能比得过戍边的将士!边关吹响的多为羌笛声,悠扬、婉转、苍凉。王之涣的《出塞》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高适也有《塞上听吹笛》诗曰:“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两首出塞诗表达同一情感:白云悠悠,孤城寂寂,西北关山上的明月,照耀的是在中原少见的苍茫云海,是在江南难现的强劲长风,如无形、无情的大手,把边关隔绝在家乡山水的温柔之外,把征人寥落在桃红柳绿的热闹之外。
王之涣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让玉门关闻名,如今游客不绝
诗中的羌笛,比竹笛、玉笛体型更轻巧,演奏更简单,易学易懂,适合常年行军作战的边塞将士使用。小小羌笛吹出的音乐,一般是《折杨柳》和《梅花落》这两支能勾起征人思乡离愁的古曲,经羌笛吹出,那低沉之声像阵阵呜咽,满含对生活温暖的渴盼,对大漠孤烟的苦叹,使听者萌生踏出乡关的依依之情。
然而,笛声并不总是伤感、离愁。“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唐·陈羽《从军行》)“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唐·李益 《从军北征》),这些昂扬着雄浑气质的诗句,仿佛使人看到了出征将士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豪情:笛声一响,荡气回肠,从军北征,既绽放了风姿,又潇洒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