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湖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地址(湖北省地质环境图系服务湖北省地质环境规划和管理)

湖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地址(湖北省地质环境图系服务湖北省地质环境规划和管理)淮阳山地盆地地质环境亚区(Ⅲ3):在该区内划分出7个三级小区,区内地貌主要为丘陵,汉江穿过全区。以地质灾害低易发区为主。枣阳—英山变质岩低山高丘陵地质环境小区、蕲春花岗岩低山高丘陵地质环境小区地下水资源缺乏,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须注意岩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其余各区发展农业及特色旅游为主,重点监控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 湘赣桂低山丘陵地质环境亚区(Ⅲ2):在该区内划分出3个三级小区。区内以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为主,仅阳新、崇阳局部地区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黄石、大冶、通山地区分布的矿区较多,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为人类采矿可能引发地质灾害以及开采后可能引发的对水资源的污染、矿渣对环境的破坏等。2.成果简介图1 湖北省地质环境分区图(缩略图)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质环境亚区(Ⅲ1):该区为本省面积最大的1个二级亚,在该区内划分出9个三级小区。本区为本省的农业基地,交通四通八达。该区集中了本省50%以上的人口,是

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

摘要:结合本省实际,系统集成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成果,于2017年底编制完成“湖北省地质环境图系”。该成果含地质环境条件类、地质灾害类、地下水类、矿山地质环境类四类共7张图及空间数据库建设。该成果在湖北省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和管理方面具有技术支撑作用。

1.项目概况

《湖北省地质环境图系》,是“全国地质环境图系”的分省地质环境图系之一,归属于“全国环境地质编图研究”工作项目(2012—2014年)、“典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调查评价”工作项目(2015年)和“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下设的“全国地质环境图系编制”子项目(2016—2018年)。工作周期为2014—2017年,由湖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承担。主要目标任务是全面收集湖北省地质环境调查和研究成果,通过对地质环境调查监测资料和成果的梳理、集成和综合研究,深化认识我省地质环境条件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总结、分析我省地质环境的空间特征和演化规律,编制湖北省地质环境系列图件。

2.成果简介

图1 湖北省地质环境分区图(缩略图)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质环境亚区(Ⅲ1):该区为本省面积最大的1个二级亚,在该区内划分出9个三级小区。本区为本省的农业基地,交通四通八达。该区集中了本省50%以上的人口,是本省的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该区以地质灾害非易发区为主,次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局部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黄石、鄂州局部以及松滋刘家场一带)。地下水资源丰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此外由于城市的规模日渐变大,肆意填湖引发的洪涝灾害及极端气候的影响日益严重,保护自然河流、湖泊刻不容缓。该区控制好水土污染尤为重要。

湘赣桂低山丘陵地质环境亚区(Ⅲ2):在该区内划分出3个三级小区。区内以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为主,仅阳新、崇阳局部地区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黄石、大冶、通山地区分布的矿区较多,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为人类采矿可能引发地质灾害以及开采后可能引发的对水资源的污染、矿渣对环境的破坏等。

淮阳山地盆地地质环境亚区(Ⅲ3):在该区内划分出7个三级小区,区内地貌主要为丘陵,汉江穿过全区。以地质灾害低易发区为主。枣阳—英山变质岩低山高丘陵地质环境小区、蕲春花岗岩低山高丘陵地质环境小区地下水资源缺乏,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须注意岩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其余各区发展农业及特色旅游为主,重点监控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

秦巴山地地质环境亚区(Ⅴ2):在该区内划分出3个三级小区,区内以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为主,部分地区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该区地下水资源缺乏。

长江三峡地质环境亚区(Ⅴ3):在该区内划分出4个三级小区,影响全国的三峡水库和南水北调工程均在此区。移民新建城镇及部分地域矿山开发中,加大了对地质环境的改造,产生了不少环境地质问题。在全面改善环境的同时,建议加强监测,科学预防。

鄂西—云贵中山高原地质环境亚区(Ⅴ5): 在该区内划分出3个三级小区,区内河流深切,相对高差变化大,以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为主,次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富硒产业是该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特殊的气候造就特殊的药用植物可提升经济价值。该区降雨较为丰富,加强暴雨期间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工作。

2.2 地质灾害类图

梳理了湖北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类型、发生时间、规模等级、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威胁人口、威胁财产、目前稳定状态等信息。研究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划分出地质灾害高、中、低及非易发程度分区,建立了湖北省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调查评价空间数据库。全省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隐患共8925处(图2),以滑坡为主,崩塌次之,泥石流较少。其规模以小型为主,中型次之、大型和特大型及巨型较少。

湖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地址(湖北省地质环境图系服务湖北省地质环境规划和管理)(1)

图2 湖北省崩塌滑坡泥石流分布图(缩略图)

滑坡崩塌泥石流空间分布特征:鄂西山区、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或清江流域等相互重叠的区域崩塌滑坡泥石流很发育,鄂东北低山丘陵区次之,平原地区及低山丘陵地区相对较少。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稳定性特征:以不稳定和较稳定为主,分别为4271和4245处,稳定较少,为409处。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坡度、降雨量、植被覆盖率、地貌、地震、大地构造、岩土体特征、人类工程活动等。其中降雨量、地形坡度、地貌及岩土体特征对地质灾害影响程度最大。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危害性评价:灾情严重,直接造成死亡人口918人,经济损失88520.82万元;潜在隐患较大,威胁人口455370人,威胁资产损失1090439.40万元。

选用易发程度指数法对湖北省崩塌滑坡泥石流进行易发性分区,共划分高易发区9个,面积34623.62km2;中易发区7个,面积57821.93km2;低易发区6个,面积57481.36km2;非易发区4个;面积36059.52km2

2.3 地下水类图

修编湖北省地下水资源图(图3)。修正了湖北省及各县市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和可开采资源量,收集整理湖北省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同时开展湖北省地下水潜力分析。虽然湖北省局部地区存在地下水超采或地下水剩余资源量较少(如咸宁市咸安市地下水剩余资源量仅占可开采资源量的18.18%)等现状,但全省地下水整体开发潜力十分巨大,开发前景广阔。

湖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地址(湖北省地质环境图系服务湖北省地质环境规划和管理)(2)

图3 湖北省地下水环境图(缩略图)

(1)湖北省地下水主要为低含盐量的淡水,化学类型以HCO3-Ca和HCO3-Ca·Mg型为主。平原岗区地下水径流相对滞缓,多处于还原环境,含盐量多在0.3~0.7g/L之间,硬度偏高。丘陵山区因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地下水硬度偏低,含盐量基本小于1g/L。湖北省铁、锰和砷元素环境背景值较高。铁、锰环境背景值的形成与分布主要与地下水交替循环相对剧烈部位的环境条件有关。地下水中砷的形态变化、赋存条件和迁移特性主要与土层颗粒大小、游离氧化铁含量、地下水动态变化、酸碱性、氧化还原条件和微生物作用有密切联系。

(2)开展湖北省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水质评价。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含水岩组[Qh]的地下水多为Ⅴ类水。赋存于第四系更新统[Qp]含水岩组的地下水多为Ⅳ—Ⅴ类水。埋藏于第四系更新统[Qp]含水岩组之下的新近系与更新统含水岩组[N Qp]的地下水为Ⅳ~Ⅴ类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多为Ⅰ~Ⅱ类水为良好级别的水质。基岩裂隙水多以Ⅰ~Ⅲ类水。局部地区地下水为Ⅳ-Ⅴ类水,影响因子主要为铁、锰和pH值。湖北省地下水污染呈现平原岗区较丘陵区严重,城镇较农村严重的特点,地下水污染方式可分为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湖北省地下水主要污染因子包括:三氮、氯化物、硫酸盐、COD、pH、总硬度、总含盐量、铅和有机物。

(3)湖北省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诱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塌陷两类。全省共统计出区域地下水位下降11处,主要分布于孝感市城区,孝感市云梦县城关镇、义堂镇,武汉黄陂区刘店、滠口等;地面塌陷110处,主要分布于武汉市、黄石市、钟祥市、孝感市等13个县市等地区。

(4)为湖北省地下水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议:完善和维护地下水监测网,在丘陵山区、地下水水质较差的地区加密地下水监测网,对水量、水位、水温、水质进行长期监测与研究,满足各级地下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需要,建立地下水长期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地质环境监测网,着重加强岩溶塌陷、地下水降落漏斗等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地区的监控工作。针对湖北省平原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三氮、有机污染物、铅指标超标等问题,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工作,查明重大污染源与污染物迁移路径。

2.4 矿山环境类

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图:①统计出湖北省矿山占用破坏土地17414.3349公顷;废水、废液年产出量25184.24万m3,年排放量23090.23万m3;尾矿固体废物年产出量4188.17万t,年利用量1898.20万t,累计积存量91345.52万t;矿山地质灾害1287处,直接经济损失21834.89万元,因灾死亡370人,伤15人。②划分出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为四大类12种:矿山地质灾害、矿业开发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与破坏、矿业开发占用及破坏土地植被资源(侵占土地)、矿山废水、废渣对环境影响。③圈定出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88个,其中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45个;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42个;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轻微区1个。④指出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崩塌、滑坡、占用与破坏土地、水土流失等。

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区划图:①反映出国家级和省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保护预防区、重点治理区、一般治理区和已实施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分布区(图4)。②全省划分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区共70处。此外,湖北省重要河流干流及其一二级支流、重要水库向水坡一侧(平原地区为护堤500m以内),铁路两侧各1000m范围内、高速公路、国道及省道两侧各100m范围内,输气管道安全保护区范围,重要城镇以及重大基础设施保护范围均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预防区。③全省划分出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38处,主要包括:矿山环境问题严重的大中型老矿区;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后社会、环境、经济效益明显的矿区;城市周边、重要交通干道两侧矿山环境破坏较严重的矿区;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开采破坏严重的矿区。全省划分出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49处,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矿山环境问题对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的区域。

湖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地址(湖北省地质环境图系服务湖北省地质环境规划和管理)(3)

图4 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图(缩略图)

3.成果意义

湖北省地质环境图系,为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主要农产品优势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地质灾害防治科学决策、城镇建设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通过收集整理近年来湖北省开展的各项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修正地下水资源量、了解更新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开展湖北省地下水资源潜力分析,为湖北省地下水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湖北省地下水资源综合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综合性的地下水环境图件,是提供湖北省区域性条件和地下水环境的基本资料,是国家各级领导部门了解地下水环境现状和开展地下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指南,为湖北省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 刘胜利 王芮琼 张金林 欧阳昊 蒋卫萍供稿)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