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师必须要nd滤镜吗(风光摄影大神专治滤镜选择困难症)
风光摄影师必须要nd滤镜吗(风光摄影大神专治滤镜选择困难症)使用1.2中灰软渐变(减4档)进行平衡光比,从而达到水天一色的效果。▲无滤镜滤镜是风光摄影不可或缺的必备器材,但也有观点说滤镜是可以不使用,通过前期分区拍摄亦或后期处理都可以完成。我个人的原则是:前期拍摄能完成,就不要等到后期;前期决定后期,后期推动前期。(图文较多,耐心看完)➤实际案例分析:没有使用滤镜之前,天空细节缺失严重并且灰白
▲《孤独的舞者》|武林
Canon 6D|EF16-35mm f/4L IS USM
30.0秒、F/11、 ISO100
新西兰|瓦纳卡(使用中灰软0.9 1.2中灰硬 ND1000)
滤镜是风光摄影不可或缺的必备器材,但也有观点说滤镜是可以不使用,通过前期分区拍摄亦或后期处理都可以完成。
我个人的原则是:前期拍摄能完成,就不要等到后期;前期决定后期,后期推动前期。(图文较多,耐心看完)
➤实际案例分析:没有使用滤镜之前,天空细节缺失严重并且灰白
▲无滤镜
使用1.2中灰软渐变(减4档)进行平衡光比,从而达到水天一色的效果。
▲使用NiSi耐司1.2中灰软渐变(减4档)
《帕劳朝霞》|武林
➤实际案例分析:使用1.2硬渐变在地平线附近,达到天空部分与水面部分的光比平衡,避免局部过亮过暗。
▲使用NiSi耐司1.2硬渐变(减四档)
《峡湾》|武林
中灰渐变镜可选择三档、四档,根据个人需求,不是绝对,建议可分别选择软渐变、标准渐变与硬渐变,以满足不同的光比场景需求。
渐变镜选择方形插片式
拒绝圆形旋转式的GND,
听我慢慢说来...
从自身的实践及教学来看,方形的中灰渐变镜是具有决定性的优势!
➤优势一:通用性强,通过支架,配合不同转接环使用在不同口径的镜头上(省钱)
➤优势二:可以控制想要平衡光比的范围及水平位置,通过上下移动来实现
➤优势三:可在支架系统上可重复叠加使用,增强效果,配合其他滤镜结合
➤劣势:请勿选择树脂滤镜,因为树脂极易磨损,或稍偏色。优先选择高品质光学玻璃滤镜,例如耐司滤镜价格稍贵,但色偏极低;
如果非要再说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需要安装支架系统,在熟练的情况下操作很简单,但是这个并不能阻止我选择方形。
➤劣势一:固定口径无法使用在不同的镜头上,除非镜头的口径都完全一致(这不是最大的缺点);
➤劣势二:不能控制平衡光比的范围,只能使用刚好匹配圆形渐变的部分,这是它最大的遗憾,所以放弃它。
➤实际案例分析:以下拍摄现场,在光线没有达到弱光的状态时,正常拍摄无法实现长时间的曝光,更无法实现丝绸般、雾化般、牛奶般、丝滑般的水流(原谅我用了这么多的修饰...),使用了NiSi耐司IR ND1000(10档减光镜)
▲《圣湖》|武林
建议固定系数的圆形或方形,尽量减少圆形的可调节减光镜!
➤优势:从实践效果看,可以在强光下使用,拍摄流水、风吹动的云彩、以及弱化场景中嘈杂的人群;最大的优势:存储快捷,便于收纳。
➤劣势一:只能使用在相同的镜头口径上,通用性没那么好(除非所有镜头口径一致),在拍摄过程中,使用最广角端有可能会轻微暗角,这取决于滤镜的厚度,解决方案:稍微变焦,不使用最广端即可。
▲使用固定系数减光镜
➤优势1:通过转接圈可以使用在不同的镜头上,节省预算。
➤优势2:方形的防漏光海绵设计,也避免了漏光。
▲未使用滤镜效果
▲NiSi耐司 IR ND1000拍摄,到达湖水绸缎效果
《喀纳斯》|武林
▲NiSi耐司 IR ND1000拍摄,到达海水雾化的效果
《栈桥遗址》|武林
以上为自身实践风光拍摄经验
不代表权威,仅代表个人观点
图片&教程/武林
编辑/Maisy L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