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是后来重建的吗(天安门别名承天门)
天安门是后来重建的吗(天安门别名承天门)后来因为清政府的无能,各种割地赔偿,导致清政府已没有多余的资金和精力修缮天安门,直至清朝灭亡。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皇宫,此时的慈禧已经逃到了西安,八国联军为了攻开城门,炮轰了天安门,此时的天安门满目疮痍,承载着当年多国的入侵我国时的耻辱。蒯祥就负责重新修建承天门,而此次设计师在原来大门的位置不仅进行了加宽加深设计,还将原来牌坊式的大门修建成了更为气派、豪华的宫殿式大门。这时候的承天门设置有城台和城楼,高大气派耸立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基本的构造与现在的天安门已相差不大。当年在清军入关之时,仓皇而逃的李自成竟然命人一把火烧了皇宫还包括承天门。1651年清世祖福临又对其进行了扩建修整,并将其取名为“天安门”,有“受命于天,安邦天下”的寓意。还在城门之下修了一条护城河,并修建了七座石桥。金水河和金水桥一直被沿用至今。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前国旗升......”说起北京天安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着特殊的意义,然而在1969年天安门曾被秘密拆除秘密重建,如今我们看到的正是天安门重建后的模样,为什么要拆除重建呢?天安门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天安门的前世今生。
元朝时期,当时的北京被称为元大都,1368年明朝成立,徐达攻进元大都之后更名此地为北平,1403年,燕王朱棣又把北平更名为北京。同时在称帝后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
1917年至1920年,由江苏省苏州府的蒯祥负责设计修建皇宫包括完全模仿南京承天门建造的皇宫正门,此门修好后“承天之门”四个大字就高悬在了正门正中之位,寓意承天启运,国家繁荣昌盛,是一个东西宽各5间,南北深3间的大门,据史料记载,此门为黄砖飞檐,有三层的木牌坊组建而成,这就是天安门最早的雏形。
后来承天门在一次雷电交加之中遭受大火之灾,很可惜被焚烧。
蒯祥就负责重新修建承天门,而此次设计师在原来大门的位置不仅进行了加宽加深设计,还将原来牌坊式的大门修建成了更为气派、豪华的宫殿式大门。这时候的承天门设置有城台和城楼,高大气派耸立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基本的构造与现在的天安门已相差不大。
当年在清军入关之时,仓皇而逃的李自成竟然命人一把火烧了皇宫还包括承天门。
1651年清世祖福临又对其进行了扩建修整,并将其取名为“天安门”,有“受命于天,安邦天下”的寓意。还在城门之下修了一条护城河,并修建了七座石桥。金水河和金水桥一直被沿用至今。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皇宫,此时的慈禧已经逃到了西安,八国联军为了攻开城门,炮轰了天安门,此时的天安门满目疮痍,承载着当年多国的入侵我国时的耻辱。
后来因为清政府的无能,各种割地赔偿,导致清政府已没有多余的资金和精力修缮天安门,直至清朝灭亡。
1948年平津战役打响后,我军考虑到北京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先后与国民党将领傅作义进行多次谈判,最终双方签订和平协议。
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顺利进入北平,标志着北京和平解放!毛主席曾这样评价傅作义“北平问题的和平解决,贵将军与有劳绩!”如今看来,确实如此。
而天安门作为明清两朝皇帝颁发诏令的地点,皇帝的登记、大婚、每一年的天地等大型祭祀活动以及将领出征、御驾亲征等重大仪式活动也都在此地举行。
大国新生,举国庆祝,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定在哪里呢?当时提出了两个地点:一个是天安门,另一个是南苑机场。
天安门地处北京中心,四面交通发达,与群众能有很好的互动,场面必定雄壮,庆祝的意义也更重大,唯一不足的是,这场隆重的开国大典会阻断周围4个小时以上的交通。
而南苑机场位置相比偏僻一些,但是场地非常开阔,这也造成了人们往返难度更大,而且也没有现成的观望台,现在时间较为紧迫。
最后在周总理的建议下,毛主席等人一致通过把开国大典的地点定为天安门。
天安门作为中国的象征,同时被设计进了国徽。
而当时经历过多年战乱的北京天安门,满地垃圾,护城河里还散发着难闻的味道,北京市政府安排市城建局进行清理工作,发动了干部、学生、工人几千人展开了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的清理工作,搬开大石块,填平坑洼不平的街道,清理杂草。
针对天安门对城楼琉璃瓦蒿草和灰土的清理,修葺剥落的墙体,对掉漆的部分进行冲刷,尽可能地恢复天安门往日的风采。
同时还对修葺了金水桥,清理金水河内的淤泥和各种杂物垃圾,注入清水。
大家伙儿加班加点,干得热火朝天,把对新中国的热爱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其中。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领导、军队、人民欢聚一起,庆祝新中国的成立,气势恢宏,而全国各地的人们也通过电视、广播收到了这个好消息,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随后,曾多次对天安门进行修葺,但是从年龄上算,天安门已经有300多岁,即使再修整,也并没有还原它巅峰时的雄伟,而且当年还墙上多处还留有炮火的痕迹,更让人担忧的是经过专家测量天安门城楼的地基已经整体下陷,存在着安全隐患。
1966年3月,邢台发生了强烈的地震,这也导致天安门城楼的安全问题愈发得严重,很多檩、枋都出现脱落、断裂的现象,更令人浑身冒汗的是其中有一根柱子竟然是空心的。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敢想象。
中央也重视到了这一情况,经过开会讨论,最终决定将天安门城楼原先建筑一并拆除,再按照一比一的原样,重新修建。
为了不引起过度的关注,中央决定秘密进行拆除和建设。即便如此还是让许多人惊讶不已,可见天安门在大家心中的意义非同一般。而此项任务定于1969年国庆之后,1970年五一劳动节之前完工,确保劳动节庆祝活动的正常开展。
在重建方案开始之前,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北京市第二房屋修缮工程公司按照1:10的比例,用榫卯法提前制作了一个天安门模型。同时参考清代宫廷建筑匠师家族的样式雷家族保存多年珍贵的天安门图纸。
1969年国庆之后,由周总理亲自指挥的天安门拆建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先是成立了以参谋部、北京革委会等部门同成立重建领导小组。拟定北京市建筑工程局主要的承建单位。
天安门城楼高33.7米,长66米,宽37米,总面积为8万多平方米,为了避免尘土飞扬和保持温度同时为了保密,首先是把天安门城楼用很多的苇席罩住,仅此一项任务就用了8天的时间。
接下来就是把参与此次建设的每个人进行除了技术以外,政治上的严格筛查,确保万无一失。
对于施工队实施军事化管理,要求所有人员做好保密工作,连家人都不能透漏半点消息。
把拆下来的每一个构件画上图纸,编排序号,按顺序送到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制造新品。
在拆到天安门最高的脊瓦处时,发现了一个木盒,木盒内有一块拇指大的红宝石和朱砂,还有五彩粮食,而这些物品被全部上交国库。
在拆除西山墙时,还发现了7枚直径约9.5厘米、高约45厘米的炮弹,后来均被公安部门连周边的土一起取走,而这7枚完整的炮弹至今仍是不知答案的谜。
而在重建之后,在相同的位置按照指示在这个位置重新放置了一块汉白玉石,上面刻有1970年1——3月重建的字样。
拆除工作十分顺利,仅用了7天时间,经过毛主席亲自批示:“原样不动,尺寸不变”之后进行重建。
就在即将完工之时,在图案的描绘沿用了龙的图案,同时用大丽花和玺来代替原来的部分图案。
彩绘后在贴金箔时,采用进口金箔镶嵌,因为金箔纯度很高,本身又薄又软,工匠们在作业的时候都是用夹子小心翼翼地夹起来,在图案上确定好位置之后,再用细小的画笔一点点地将金箔捋平。据资料显示城楼共用了6公斤的金箔。
在重建天安门的时候,需要安装两部电梯,施工队开挖到天安门最底层的时候,发现底座全部是用糯米汤浇灌混合土砖制成的,非常牢固,这也是历史上从来都是只对天安门上半部门修理的原因。
因为底座非常扎实,所以并没与对其进行拆除重建,这也可以看出我国人们的铸造技术之高超精湛,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所以最终只是在底座的墙外镶了一层砖,并且对整个墙面注入50厘米厚的水泥。
因为天安门地基长年累月的地基下沉,这样原本高出的87厘米,看起来和原来的天安门几乎没有区别。
天安门城楼做了九级抗震处理,所有的木质结构全部做了防虫、防火、防腐处理,对屋檐上的斗拱的斗头部位进行加高,使得整体的飞檐更加上翘,更加突出了天安门的高大宏伟,而屋檐的设计正是采用了明朝的建筑手法,所以说天安门城楼到处都充满了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天安门更像是一件凝聚古今智慧的艺术品!
截止1970年3月7日,直径1.7米的国徽已丝毫不差地对准北京的中轴线挂在了天安门上、城楼的避雷网及彩灯也安装完毕。
接着将毛主席的画像和玻璃钢材质的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整齐挂在了天安门。
4月7日重建的天安门各项验收指标全部达标,这也预示着长达112天的天安门重建工程竣工。
4月8日清晨,天安门以崭新的面貌矗立在了人们面前,更加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因为是保密工作,很多人都不知道天安门被重建。
如今的天安门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依然壮丽挺拔,继续见证着我国的飞速发展,不禁要说: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爱你伟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