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致敬两位为国奉献一生的院士(于维汉院士维)

致敬两位为国奉献一生的院士(于维汉院士维)如今,谈“克”色变的重病区已有30多年没有急症发生了,一个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瘟神”被制服了。克山病以重病区克山县命名,亦称地方性心肌病,该病发病突然,死亡率高,病人常在数小时或一两天内死亡。这种让世界医学界震惊不已的不明疾病,曾肆虐中国16个省区、327个县、2953个乡,危及1.24亿人的生命,被视作农村里的“瘟神”,百姓称它是“快当病”“攻心翻”“羊毛疔”。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克山病防治专家、原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于维汉。今年正值于维汉诞生100周年,让我们再次走近他,重温他留给这个世界的仁心大爱。1983年于维汉(右一)在观察慢型克山病病人心脏的超声图像。

作者 | 陈萌萌

致敬两位为国奉献一生的院士(于维汉院士维)(1)

于维汉(左一)在生化实验室指导实验。

致敬两位为国奉献一生的院士(于维汉院士维)(2)

于维汉(左)在光荣村向他治疗好的患者介绍预防保健常识。

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病区,以服务人民、担当有为的家国情怀和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的科学家精神,为我国克山病防治工作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他用一生的无私奉献,为科学救治和科技攻关贡献了智慧与力量,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作出了精彩注解……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克山病防治专家、原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于维汉。

今年正值于维汉诞生100周年,让我们再次走近他,重温他留给这个世界的仁心大爱。

一腔热血:临危受命战“瘟神”

致敬两位为国奉献一生的院士(于维汉院士维)(3)

1983年于维汉(右一)在观察慢型克山病病人心脏的超声图像。

克山病以重病区克山县命名,亦称地方性心肌病,该病发病突然,死亡率高,病人常在数小时或一两天内死亡。这种让世界医学界震惊不已的不明疾病,曾肆虐中国16个省区、327个县、2953个乡,危及1.24亿人的生命,被视作农村里的“瘟神”,百姓称它是“快当病”“攻心翻”“羊毛疔”。

如今,谈“克”色变的重病区已有30多年没有急症发生了,一个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瘟神”被制服了。

这一切的转变,得益于于维汉执著的探索和辛勤付出。

于维汉第一次听说克山病是他在伪满洲医科大学(1948年并入中国医科大学)上学期间。在一次临床讲座中,日本医学教授讲起了克山病,介绍这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心肌病,当时患者是一位来自克山县西城镇的董姓中年妇女,她被诊断为“痨型克山病”。

那时的于维汉并没想到,自己的一生将与克山病结下不解之缘——他和“死敌”克山病斗争了半个多世纪。

1953年冬,克山病又一次在黑龙江省荒原深处的村落里肆虐,由哈尔滨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哈医大)组成的医疗队奔赴病区,时任医疗队队长正是一腔热血的内科主任于维汉。

刚到病区时,医疗队对克山病的认识不多,没有相关人士指导,也无医学资料可查,他们必须从零开始,近距离接触患者、详细梳理病因、跟踪积累病例。

当时克山病患者的病死率高达92%,提起经他全力抢救却回天无力的病例,于维汉总是泪流满面,他反省的是发病原因和救治办法。

医学科学家都是实证主义者,对克山病最好的研究就是对病死患者的遗体进行解剖。在病人家属的支持下,医疗队几乎对每一位因克山病而身亡的死者进行了病理解剖,其中于维汉做了124例。

当时病区解剖室的条件十分艰苦,工作时他时常被冻得浑身发抖、手脚发麻。这些鲜活资料的获取和研究,为最终找到病因和防治克山病打下了坚实基础。

于维汉把去世患者的心脏做成标本,摆在案头,时刻警示自己——“病人临终时,是我反省时。”

从肉眼看,死者心脏普遍扩张,比正常人大2~3倍。心肌坏死是克山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那么,心肌坏死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当时日本学者更倾向于一氧化碳中毒,因为每户农家都有一口“头顶锅”,冬季最冷时家家浓烟四起,加上室内通风条件差,引起克山病高发。

然而,同样的生活条件下,为什么有的村子有克山病,有的村子却没有呢?

1955年春,哈医大在哈尔滨召开了中国第一次克山病病因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学者对一氧化碳中毒说、真菌中毒说、口红中毒说、营养缺乏说等克山病病因各执己见,莫衷一是。

其时,控制和消灭克山病,对于医学界而言是一项新课题,也是一道难题。

一路躬耕:丈量大地佑苍生

致敬两位为国奉献一生的院士(于维汉院士维)(4)

于维汉在农村调研克山病。

克山病的蔓延,导致病区人民贫病交加。深感责任重大的于维汉深入病区,发誓定要找出病因、驱走病魔。

自1957年起,于维汉率领医疗队走遍了黑龙江省的所有克山病病区,诊断、治疗、观察、积累资料。

其间,他对非病区大队和病区大队的居民膳食结构进行了对比调查,结果发现非病区大队老百姓的主食、副食品种较为多样,豆制品、肉蛋类摄取量高于病区大队。

克山病的病因似乎变得有规律可循、不再神秘,原来病区和非病区之间存在着水土因素和居民膳食条件的双重不同。

黑龙江省的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的情况如此,那么全国其他克山病病区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接着,于维汉等人在全国13个省区进行了走访,仔细深入地开展了克山病流行病学调查。

他们考察地处坝上高原的河北沽源县,发现从病区的东南部到非病区的西北部,黑土地减少、砂土地增多,经过水土环境和膳食结构的对比,发现水土和居民膳食都不相同……

那些年,于维汉用脚步丈量出了我国克山病的分布图,大小兴安岭半山丘陵地带、长白山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在于维汉等人的多年奔波中,克山病的轮廓逐渐变得清晰:东北地区发病常集中在冬季11月至翌年2月间,西南地区则多发生于夏季;克山病发病人群主要为农民、生育期妇女和断奶后学龄前儿童;空间分布上,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山东、西达西藏,都有克山病的发生,分布在北纬21度~53度、东经 89度~135度,病区均为农业地区村镇……

克山病患者的不断死亡,使于维汉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痛心。在常年坚持扎根农村并对克山病深入研究的同时,他调整心态,大量研读国内外医学资料,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学,从内科到儿科、妇科,不论是同克山病直接有关还是间接有关,都一一阅读。

为了消除克山病患者焦躁不安的情绪,减轻其心脏负担,受法国在外科手术中使用冬眠药剂报道的启发,于维汉尝试给患者使用安神的冬眠药物。

为了避免大量使用樟脑出现晕厥等副作用,他提出用心肌代谢需要的葡萄糖补液来代替樟脑。

就这样,一个治疗急型克山病的新方案形成了。

1958年12月31日,于维汉紧张地将100毫升葡萄糖和一个剂量的冬眠1号注射到克山县北合大队一个重症患者的静脉。注射3次后,患者病情迅速好转,医护人员惊喜万分。在此后的一次次抢救中,该治疗方案都呈现出了令人乐观的治疗效果。

于是,冬眠1号加适当补充葡萄糖,确定为急型克山病通用的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案的推广,使全国急型克山病的病死率骤然下降,治愈率由30%提高到95%。这是防治克山病历史上的重大突破。

针对慢型、亚急型克山病,于维汉采取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洋地黄药物治疗方法,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经临床治疗,慢型和亚急型5年死亡率由90%下降到25%以下。

这两项重要发现,使得克山病的救治工作出现重大转机。同时,对潜在病人加强生活科学指导,避免激动、过劳,也抑制了病情蔓延。

一颗仁心:扎根病区济天下

致敬两位为国奉献一生的院士(于维汉院士维)(5)

于维汉(左二)在克山病病区为患者诊治。

因常年奔波,于维汉早早患上了肝炎、胃溃疡、角膜软化症等疾病,但他依然执著地寻找克山病的病因和防治办法。

经过对全国大部分克山病突发区的走访考察,结合使用克山病地区生产的粮食作饲料的动物实验,于维汉发现导致克山病心肌损害的因子与饮食有关。

1962年在全国地方病学术研讨会上,于维汉提出克山病病因假说,指出克山病发病与单一膳食条件有关,是一种与营养因子有关的地方性心肌病。

他认为那些高发病区的农民因只吃自产的粮食,缺乏含有某种化学物质的粮食和蔬菜,造成某种化学元素的极度缺乏,从而患病。

不料,这一客观结论受到政治敏感人士的批判,认为他是在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攻击农村的大好形势。

于维汉没有在坚持真理的道路上退缩,为了取得实证,他开始在兴隆乡和繁荣乡进行膳食对比试验。他和研究人员亲自为农民挨家送豆腐,改善饮食,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豆腐医生”。

“文革”期间,于维汉以“反动学术权威”罪名被揪斗、押回学校交给群众“监管”。

1969年8月,被“隔离”18个月的于维汉结束审查后归心似箭,路遇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仍连夜赶回克山病病区——富裕县繁荣乡,继续自己的防治任务。

作为一位有高度责任心的医者,他一步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根据于维汉在农村改善膳食防治克山病的调查,在改善膳食、供应豆腐之后,医疗队对观察点和对照点的居民建立观察档案,定期进行居民膳食调查,开始了吃豆腐预防克山病的效果观察。

随后3次全面体检和心电、X光的检查,显示了改善膳食对防治克山病和其他病的作用,营养缺乏引发的舌炎、口角炎、手足抽搐等症状也大幅下降。

依据克山病病区14年(1965—1978年)连续数次进行改善居民膳食的现场预防观察,结果证实了改善膳食对克山病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1984年,在东北、西北地区已被控制住的克山病在西南暴发了,且情形严重。

云南楚雄大山之中坝子里的重病区,发病率高达1185.8/10万,病死率高达98%,死者多为儿童。虽然当地医疗人员采取了积极抢救措施,但患儿太多、病情复杂,当地政府心急如焚。

于维汉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楚雄。一名患儿从昏迷中醒来,对父亲说想吃凉粉,等父亲端来凉粉,孩子却已离世。现场一片哭声,于维汉也心痛万分。

时间就是生命,于维汉率领考察队夜以继日进行大量调研,协助当地迅速查明楚雄克山病的流行特点、环境特征和危险因素,拿出应对方案。

当地政府全力推进并很快见效。三年来,经过考察队的协助和当地的努力,楚雄的克山病发病率已降至2.6/10万。

这次,于维汉通过分子水平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克山病发病机制,明确向当地政府提出防治对策:一是明确防疫指导思想,贯彻防病治病同脱贫致富相结合的方针,只有挖掉穷根才能根除病根;

二是治理生态环境,制定长远规划,切实保护植被,加强水土保持,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土壤含硒量;

三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提倡多种黄豆和蔬菜,纠正儿童偏食和喂养不当的习惯,多吃肉蛋乳和黄豆制品;

四是建立三级预防,建立健全医疗保健网,建立严密的病情预报报告制度。

一生奉献:鞠躬尽瘁泽黎庶

致敬两位为国奉献一生的院士(于维汉院士维)(6)

于维汉冒雪赶去抢救病人,冻得胡子都结了霜。

在多年深入病区的实践生涯中,于维汉曾遭遇车祸10多次 在西藏遇到过泥石流,在内蒙古遭遇过翻车。

最严重的一次是从繁荣乡观察点奔赴研讨会的途中,他乘坐的车翻到沟里,汽车顶棚的铁杠压在了于维汉的后颈部,当时他的脸由红变紫,不能呼吸。

“74年3月16日上午11时去齐齐哈尔开会,吉普车在半道因冰雪路滑车祸。此本在身边,醒后(震荡),我索此物,誌之不忘。此时骨折已康复。75年再下乡时年五十四岁。”于维汉曾在一本工作手册的扉页上详细记录了这次遭遇。

那场车祸造成了于维汉胸椎骨压缩性骨折、肋骨骨折、锁骨骨折的重伤,但他心有牵挂,第二天便坚持做腰部伸展运动,从每天20次开始,痛得大汗淋漓。3周后他被担架送回哈尔滨,逐渐增加伸展次数,直至一天可做1500次。

车祸后第56天,他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于维汉此次车祸后的康复案例后来常被哈医大骨伤外科示范,强调骨折患者进行积极运动的必要性。

每年冬季是克山病的高发期,也是防治人员最紧张的时刻。从1953年到1985年,于维汉有28个春节都坚守在病区。

那些年,他一次次钻进低矮的草屋,跪在炕上为患者诊病。给患者听诊时,怕病人着凉,他总习惯先焐热听诊器,再听患者的心音。为了抢救重患,他常常几天几夜不休息,实在困得不行就趴在患者旁边歇上一会儿。

两个孩子出生时,他都没在跟前。母亲患心肌梗死住院时,这位对心肌病最有研究的儿子也没能回去见上最后一面。

他遗憾地说,“我当了一辈子医生,抢救过的病人无数,可我没给我的父母打过一次针,在他们病重的时候,我都不在他们的身旁”。

几十年如一日,于维汉走遍了中国克山病病区数不清的村落,对1.6万人进行了综合研究,系统地诊治6000多名病人,亲自主持500多例死亡患者的解剖,做了5000多次动物实验。

令人欣喜的是,于维汉不仅医治了病区患者,还促使当地老百姓改变了饮食结构,从根本上杜绝了克山病和其他地方病的发生。在他的倡议下,各村种植多种蔬菜,合理搭配粮食品种,在主食中增加豆类,秋季开办豆腐坊,每天发放豆浆……

为了表达对于维汉的感激之情,1995年,克山县人民政府在克山县西城镇光荣村立了一座“送走瘟神 造福后人”的纪念碑,上面的碑文这样写道——

公元一九三五年始,此地奇病肆虐,民不聊生,十室九空。囿于历史及医学科研水平,遂以地命名克山病。继而在国内和世界一些地区也发现此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研与全民防治,恩泽黎庶,福荫子孙。欣喜周恩来总理委派医疗队惠临防治,承蒙于维汉教授等专家学者潜心研究,经几代人砥心砺志孜黾相续,终使克山病绝迹克山。参商辗转,一轮甲子,幸此升平,功垂百世,谨建之所并立碑纪念。

一分淡泊:秉持初心做人梯

致敬两位为国奉献一生的院士(于维汉院士维)(7)

81岁高龄的于维汉(右)再次来到云南楚雄,向当地医生询问克山病病情。

从1978年任哈医大副校长,到1983年任校长,再到1984年任名誉校长,于维汉对医学教育事业倾尽了心血。

其间经他牵线,哈医大派往美、加、英、日等国家和地区著名医科大学研修、攻读研究生和参加学术会议人数达2560多人次,为哈医大师资水平的提升以及学术研究、医疗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多年来他执鞭教坛,致力于培养心血管疾病和地方病的人才,共培养硕士生38名、博士生32名。如今,他的大部分学生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

1997年,于维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而每年的院士补贴他分文不取,用来设立“于维汉院士贫困大学生奖学金”,资助贫困优秀大学生,圆了许多寒门学子的医学梦。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1999年,年近耄耋的于维汉向中国地方病研究中心提出:重走全国克山病病区,再到俄罗斯、朝鲜调研与中国克山病相似的心肌病,以便整理出更完整的资料。他说:“中国已经控制了克山病,我再到各地看一看,然后再研究整个世界防治克山病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准备,81岁的于维汉踏上了从贵阳到成都的火车,然后转车到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西昌,再换乘汽车到达克山病的重病区冕宁县。

调研途中他总是身背旅行包,里面装有望远镜、照相机、笔记本、水壶和其他生活用品,还像当年一样作息规律、动作敏捷,深入到村寨的患者家里检查。

每离开一地,他总要向当地防治人员交待要进一步做好工作,千叮咛万嘱托:“可不能掉以轻心啊!急型的没有了,慢型的要长期跟踪治疗啊!有一个孩子没好,我心里都不安啊……”

遗憾的是,2004年于维汉一病不起,最终没能完成自己的考察计划。

2010年11月17日,于维汉病逝,享年88岁。

这位勇于攻坚克难的知识分子楷模终其一生,消灭了猖獗多年、严重威胁百姓健康的“瘟神”,以实际行动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他上下求索,使克山病急型治愈率由30%提高到95%,慢型和亚急型5年死亡率由90%下降到25%以下;

——他艰难跋涉,提出克山病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学说,并据此用大豆及其制品预防克山病,使发病率明显降低;

——他潜心钻研,通过分子水平研究进一步证实克山病发病与硒、蛋白质、锰和维生素E等综合因素有关,总结了一整套的诊断、治疗病区划分和预防克山病的办法;

——他呕心沥血,在预防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亦有重要建树,主持起草的《克山病诊断标准》《克山病治疗原则》《克山病病区划定和类型划分》《克山病的监测标准》《克山病基本控制标准》,已作为国家标准实施。

从医60余年,于维汉选择了一条艰苦崎岖的路,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都献给了我国的克山病防治事业。

直到晚年,他的书架上依然展示着两个已故患者的心脏标本和124张心脏病理切片。“每天看着死者的心脏,为的是让自己的灵魂不安宁。因为治疗克山病、地方病的任务还没有完,新的疾病也会时刻向人类进攻。作为一个医生,只要有病人死去,他的灵魂就不能安宁!”于维汉说。

(作者单位: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于维汉(1922—2010)

心血管病学及地方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22年1月28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38年考入伪满洲医科大学,1945年毕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主任,1954年调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主任。历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所所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等职。长期从事克山病研究,提出克山病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学说,为我国克山病救治和控制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主持和起草了《克山病分型、诊断、治疗》《克山病病区划定标准》《克山病流行特点》和《克山病病理诊断标准》等,主持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病与环境图集》。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