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称帝为什么迅速灭亡(袁术曾经是汉末最强诸侯)
袁术称帝为什么迅速灭亡(袁术曾经是汉末最强诸侯)后来的形势却急转直下变得不利于袁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袁术阵营的势力,怎么看都是超过袁绍一方的。当时的阵营,一边是,袁绍为首,包括曹操和刘表。当时曹操还只是刚刚做了东郡太守,连兖州都还没完全控制。袁绍则囤兵河内还没正式吞并冀州,刘表只是一个单骑入荆州,靠荆州世家大族帮忙掌控的儒生。另一边是,袁术为首,包括孙坚、陶谦、公孙瓒、刘备,还有匈奴于扶罗,黑山黄巾张燕等(后续还有吕布)。
袁术是东汉末年极为重要的军阀之一袁术也是被三国演义和光荣游戏低估和黑的最惨的枭雄之一。
我们逐个分析下
袁家之战背景讨董联军,在逼迫董卓逃离洛阳,挟持天子去长安之后。就开始分化。而且主要分为两大阵营。
这也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厉害的地方,竟然能让袁家的内斗演变成蔓延全国的军阀混战。大仙也丝毫不怀疑,如果袁绍袁术一开始就放弃内斗,合作共赢,袁家说不定真的会改写历史,夺取天下。
当时的阵营,一边是,袁绍为首,包括曹操和刘表。
当时曹操还只是刚刚做了东郡太守,连兖州都还没完全控制。袁绍则囤兵河内还没正式吞并冀州,刘表只是一个单骑入荆州,靠荆州世家大族帮忙掌控的儒生。
另一边是,袁术为首,包括孙坚、陶谦、公孙瓒、刘备,还有匈奴于扶罗,黑山黄巾张燕等(后续还有吕布)。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袁术阵营的势力,怎么看都是超过袁绍一方的。
袁家之战结果后来的形势却急转直下变得不利于袁术。
江东猛虎孙坚,这个打败渔阳张纯,也打败董卓的强大的人物,竟然惨死在讨伐刘表的战斗中,孙氏的战斗力,也随着孙坚的死去,变得四散飘零,沦为只能投奔袁术求存了。
公孙瓒这么一个打服北方乌桓和鲜卑异族的白马将军,三千白马义从应该是所向无敌才对。起初确实很强。可是袁绍自从吞并了冀州之后,实力越来越强,而公孙瓒在杀死了自己的上司刘虞之后,人心也散了。终于被袁绍部将曲义给破了白马义从,公孙瓒也走向败亡了。
至于曹操,本来被董卓部将徐荣打的都快灭了,勉强逃亡回兖州的,竟然趁着兖州刺史刘岱被黄巾军杀死的机会,控制了兖州,还吞并了百万青州黄巾军,随后打的陶谦落花流水。
这个形式的大变化,着实沉重打击了袁术,袁术自己也被刘表击败,后来又在匡亭败给了袁绍和曹操联军,连南阳郡也没有保住。193年,袁术逃亡淮南。
可以说袁家之战的时候,袁术也曾经势力非常强大,几乎是半壁江山,结果被袁绍方的势力给打的几乎团灭。
袁术的东南半壁江山袁术在和袁绍争雄中落败之后,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而是在扬州又重新开辟了一番新的基业。
袁术在淮河流域开始重新经营自己的势力,不断吞并扬州的郡县,而且还开始图谋徐州,和原来的盟友陶谦开始交恶。当时袁术的成功之处在于,东南一带的军阀实力普遍较弱,如刘繇、王朗,严白虎,给了他开疆拓土的很大空间。
193年,袁术部将吴景夺取丹阳郡
194年,孙策投奔袁术,袁术派孙策攻打庐江郡,但是围攻了很久才攻下,历史记载为(受敌二年),并不是影视剧里面神速攻下的。从这个差距可以说明,袁术没有任命孙策为太守也很正常,因为他的战绩还远比不上其他孙氏的大将。
195年,袁术派吴景和孙贲经略扬州,遭到了刘繇的阻挡。孙策主动请缨助战,加入了吴景军。最后袁术军击败了刘繇,孙策也在此后成为这支军队的首领,此后的变故是完全出乎袁术意料的(并不是影视剧里面,孙策自己创业啊,也不是只有几个家将这么简单,而是直接带走了袁术一支南征大军)。
刘繇逃往豫章郡之后,和袁术任命的豫章太守诸葛玄(诸葛亮的叔叔)发生争夺,197年,诸葛玄死于民变,而豫章郡最后被袁术手下华歆拿下。同时,孙策带兵夺取了会稽郡和吴郡。
196年,袁术趁刘备刚刚接手徐州,夺取了徐州的广陵和下邳。
袁术全盛时期这期间,袁术的手下分别控制着这些地盘
汝南太守孙香(汝南本来就是袁术大本营)、沛相舒仲应、广陵太守吴景、庐江太守刘勋、丹阳太守袁胤、九江太守孙贲、吴郡太守朱治、豫章太守华歆、会稽郡孙策(还未任命)
袁术拥有扬州的豫章郡,丹阳郡,会稽郡,吴郡,庐江郡,九江郡。还有徐州的广陵郡和下邳国,豫州的沛国,陈国和汝南郡。合计11个郡国。辖区人口有800多万。
第一点,袁家之战时,各阵营主要是以盟友的形式存在,并不是直属,也就是即使是袁家之战胜出,也还没迎来真正胜利。而此时的袁术,是真正自己打下的这些郡县,是直属领地。
第二点,孙氏家族,一直都是以袁术部将的身份存在,并不是独立的势力。直到孙策背叛袁术,宣布独立开始才脱离袁术集团。
当时袁绍还没有彻底消灭公孙瓒,曹操刚刚迎接到天子,还在整顿消化朝廷,而且还遇到粮食危机。此时的袁术当之无愧为天下第一大军阀势力。
197年1月,曹操还遭遇了宛城之败,曹昂和典韦、曹安民死在宛城。
这个时候袁术集团进入了最强大的时期。
袁术的破灭197年春,袁术僣号,自称仲家。
从此袁术开始落败。
孙策第一个跳出来宣布和袁术断绝关系,江东数郡宣告独立。
徐州的吕布本来已经是袁术结盟,也和袁术翻脸。
袁术此前在经略江东的时候,对孙氏族人比较重用,结果孙策一旦反叛,除了汝南太守孙香没有背弃袁术,其他孙氏家族的太守全部响应和归附孙策。袁术一下子失去了半壁江山。
198年,周瑜看袁术气数已尽,正式归附孙策(注意又和演义影视剧不一样,周瑜不是一起陪孙策打天下的,而是198年才归附孙策的)。
此后袁术屡战屡败,淮南又遭遇了严重旱灾。袁术集团也终于崩溃了,但是也分几个步骤。
袁术策反孙策部将陈瑀,但是被孙策平定。
袁术进攻吕布,却被吕布击败,随后又被吕布和曹操联手打败,丢失大量地盘。
淮南因为旱灾,导致粮食减产。此后部将纷纷离去,雷薄、陈兰落草为寇,汝南刘辟脱离了袁术的掌控。
袁术想投奔袁绍,奔赴青州和袁谭汇合,却又在徐州遭到刘备的阻挡。在返回寿春的途中,终于早又气又病中去世。
袁术死后,孙策夺取了庐江郡,并接收了袁术的家眷,袁术大部分的地盘和基业都被孙策所继承。
。曹操则夺取了沛国、九江两个郡。
大仙对袁术事迹的一些说明
袁术的很多事迹,都和三国演义,还有影视剧,以及光荣游戏里面,有较大不符的地方。真可谓被黑的体无完肤。
孙策是借用袁术的人力物力财力,才打下的江东数郡,并且趁着袁术失去人心的时候,以自立的方式脱离袁术控制,并夺取了袁术大部分郡县。
袁术做的最失败的决策,并不是僣号,而是没有对手下太守做足够有力的控制,尤其是给了孙氏家族太大的权力,导致自己遭到孙氏在关键时刻的反水。
袁术的部下还是有猛将的,可惜败军之中,这些人都被埋没了。
比如曾经和关羽战平的纪灵,在败军之中被张飞斩杀。此类的武将还有好几个,比如张勋曾经和张辽交战过,陈纪和雷薄的实力和乐进差不多。
大仙认为,一个武将,正常对决和败退的时候状态自然是不一样。因为袁术强盛,所以他们发挥了强大的实力,又因为落败,他们在败军之中黯然战死。
还有,真正击败袁术的,并不是他僣号之后,被曹操讨伐才失败的。首先是他内部,一半多的郡县被孙策坑走,淮南又发生旱灾让他元气大伤。随后他又被吕布击败。后面才是曹操击败了他。
再说一个可叹的地方,袁术在落难之后,终于要投奔袁绍了,却不能在一开始就和袁绍联手。否则历史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的确难说。
可以说,当袁术落难的时候,四面诸侯一起合力把他给对付了。
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有不同的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
本文为设计师大仙黄浩瀚原创,没有经过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