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为什么强大(成吉思汗的蒙古士兵为什么所向披靡)

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为什么强大(成吉思汗的蒙古士兵为什么所向披靡)内衣外面就是一件传统的蒙古袍,夏天穿的是单袍,春秋的是夹袍,冬天的是棉袍或皮袍。首先每个士兵都要发一件丝绸内衣,不是为了舒服好看,而是因为丝绸内衣可以很好的阻挡箭矢的伤害,当一支箭头扎进身体时,会把丝绸带入伤口里,取箭的时候用丝绸包裹拔出箭头,不会使伤口二次伤害,造成严重的撕裂伤。多科学啊,这是打了多少仗才能总结的经验啊。早期蒙古士兵早期的蒙古士兵还没有什么盔甲,甲胄之类的就是一件传统的蒙古袍!一把蒙古弯刀,弓箭若干。好吧当时的蒙古士兵还是很穷的,那时候经常受到其他国家的屠杀和掠夺,尤其是西夏和金。这就是草原民族的弱肉强食,也是“末日危机”的开始原因,穷啊!随着蒙古的统一强大,抢的东西越来越越多,工匠也越多蒙古骑兵的装备就有了,天壤之别。在全民皆兵的草原上从14岁开始就可以开始征战。

不管小心求证,只管大胆胡说

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为什么强大(成吉思汗的蒙古士兵为什么所向披靡)(1)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蒙古族最伟大的精神图腾,他带领着蒙古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其征服地域之广,疆域之大令后人感叹,被后世誉为“世界帝王”。但同时,蒙古军队一路上烧杀抢掠,所到之处如同“末日危机”降临,残垣断壁。

我来全方位的解析一下蒙古士兵,从衣食住行,了解一个是普通士兵从而把一支强大的蒙古军队展现出来!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让蒙古铁骑之下变成了“末日危机”。

一,衣,蒙古士兵的装备,盔甲!

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为什么强大(成吉思汗的蒙古士兵为什么所向披靡)(2)

早期蒙古士兵

早期的蒙古士兵还没有什么盔甲,甲胄之类的就是一件传统的蒙古袍!一把蒙古弯刀,弓箭若干。好吧当时的蒙古士兵还是很穷的,那时候经常受到其他国家的屠杀和掠夺,尤其是西夏和金。这就是草原民族的弱肉强食,也是“末日危机”的开始原因,穷啊!

随着蒙古的统一强大,抢的东西越来越越多,工匠也越多蒙古骑兵的装备就有了,天壤之别。在全民皆兵的草原上从14岁开始就可以开始征战。

首先每个士兵都要发一件丝绸内衣,不是为了舒服好看,而是因为丝绸内衣可以很好的阻挡箭矢的伤害,当一支箭头扎进身体时,会把丝绸带入伤口里,取箭的时候用丝绸包裹拔出箭头,不会使伤口二次伤害,造成严重的撕裂伤。多科学啊,这是打了多少仗才能总结的经验啊。

内衣外面就是一件传统的蒙古袍,夏天穿的是单袍,春秋的是夹袍,冬天的是棉袍或皮袍。

再外面就是用牛皮等做的皮甲,草原人最不缺的就是皮革。而随着财富的积累,抢夺过来不少工匠后,蒙古开始升级装备,制作铁甲。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宫中,收藏着一副当年的蒙古盔甲,盔甲的样式是连环锁子甲的样式,外面以铜铁丝链接甲片,内里以牛皮为衬。

而头盔就是分皮质和铁质的,普通士兵一般都是皮的,有一定级别的是铁质头盔。到忽必烈时,士兵也是铁质头盔。不仅士兵连战马也有一身的铁质盔甲!(这得抢了多少才能养的起啊)。

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为什么强大(成吉思汗的蒙古士兵为什么所向披靡)(3)

蒙古装备

除了一身刀枪不入的甲胄外,就是武器了。而蒙古士兵的武器也是很丰富的。马背民族那都是射箭的好手,两军对战时先在远处射箭,用剑雨先来一波“下马威”,大量的箭矢阻挡和消耗对方的前进速度和锐气,才会选择肉搏。每个士兵都有两到三把弓。蒙古人的弓都是复合弓,蒙古复合弓通常由桦木制成主干,将水牛角或岩羊角用动物或鱼鳔制成的胶粘贴合成,其有效射程可以达到300米左右,而根据一块蒙文石碑记载,在西征花剌子模班师后的一次宴会上,哈撒尔的次子也松格射中了五百米左右的目标。

同时还会带有大量的箭矢,一般两到三个箭囊,每个箭囊里都有最少60支箭。这也和蒙古骑兵的战术有关,就是现在俗称的“放风筝”始终和敌人保持一定距离,既不靠近也不远离。大量弓箭射过去,就问你慌不慌。箭矢的箭头也是不一样的,有铁质的,有角质的,还有骨质的。不同的距离,风向,地势所用的箭矢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蒙古族常年狩猎所积累的经验。

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为什么强大(成吉思汗的蒙古士兵为什么所向披靡)(4)

蒙古骑射

再距离近了,就是长矛,这是轻骑兵才配备的武器,重骑兵则是用弯刀虽然也会配备长矛但那是一把4米以上的重矛。而轻骑兵长矛也是每个人三四把,都是2米左右近可肉搏,远可抛投。同时还配有战锤,战斧,流星锤等不同的重型兵器。(末日危机的武器还是很丰富的嘛)

蒙古士兵的武器其实除了那些标准配备外,还有一些自己用的顺手的武器,那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尤其是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大家看电视剧,都知道套马杆吧?还有美国西部牛仔都会有一根长长的绳子。叫做马鬃绳,这就是游牧民族的一个生活用具,但到了战场上,尤其是大将更是对他恨之入骨。一员敌方猛将左冲右突,无人可挡时用绳索一套,拽下马来,任你有再大的本事也没用,只能任人宰割。

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为什么强大(成吉思汗的蒙古士兵为什么所向披靡)(5)

套马的汉子

面对坚固的城池,蒙古人也有自己先进的“火炮系统”

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为什么强大(成吉思汗的蒙古士兵为什么所向披靡)(6)

蒙古人攻城的利器

看看这些装备,是不是有种末日来临的感觉,知道什么叫行走的“末日危机”了吧。一个普通士兵装备就有如此的丰富。可想而知当他们的敌人看到这样一群蒙古大汉会是什么感觉。

二,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句话到了成吉思汗的蒙古人这里才是真正的出处。为什么呢?

因为蒙古人打仗的时候才会聚到一起,平时都是各自为政的局面,各个族群或者部落都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和草场。而他们的粮草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羊群,肥牛,马匹。所以去打仗的时候,会把家里所有的牛羊赶走,一起出征。可是牛羊走的非常缓慢,尤其是新生的羊羔和牛犊,每天最多走10公里路程。只能让这些粮草先走,大部队随后跟随。

随着成吉思汗的战争越来越远,征服的地区越多这样的后勤补给肯定就不合时宜了,战线拉的越来越长,后勤根本跟不上前面将士的步伐,而这样的后勤如果太近又容易被敌军偷袭粮道。这就是“末日危机”开始的真正原因。我们下文再说。

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为什么强大(成吉思汗的蒙古士兵为什么所向披靡)(7)

蒙古金帐

成吉思汗的部队没有补给时,他们吃什么?1,牛羊肉干,这是他们日常最容易获得的食物,同时保质期又长,根本不怕坏。

2,香肠,把碎肉灌进动物的内脏里,尤其是肠衣,这就是蒙古香肠的由来。还可以放到动物的膀胱,不仅可以储存食物,还可以储存饮水。

3,奶制品,蒙古人的主食其实是奶制品,一匹母马每天能产2.25至2.5夸脱马奶,而每个蒙古骑兵配备了5到6匹马。南宋赵珙所撰《蒙鞑备录》如此写道,“凡一牝马之乳,可饱三人,出入止饮马乳,或宰羊为粮。”现代营养学已经充分证明,马奶中富含的蛋白质和卡路里,能够保证蒙古兵获得足够的营养。

而当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跑的太远,大批的牛羊是跟不过来的。士兵没有粮食就会去打猎,挖野菜。对于游牧民族打猎还不是手到擒来。尤其是攻打不叫大型的城市,周边的村庄就是他们的首选,抢什么吃什么。如赵珙《蒙鞑备录》所言:“(蒙古人)凡攻大城,先击小郡,掠其人民以供驱使 每一骑兵,必欲掠十人。”

等到周边已经如“末日危机”一样,寸草不生时,蒙古人的狼性就会暴露无遗。据方济各会修士卡皮尼所述,“他们吃所有能吃的东西,他们吃狗、狼、狐狸和马,迫不得已时,他们还会吃人肉以及马的胎衣 我甚至看见过他们吃虱子,他们说, 既然它叮咬我的儿子,吸我儿子的血,我为什么不能吃它们? 我还看见他们吃老鼠。”

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为什么强大(成吉思汗的蒙古士兵为什么所向披靡)(8)

残酷的战争

这么一群狼性十足的士兵,见什么吃什么。

三,住,蒙古包。

南宋末年的《黑鞑事略》一书中记录的蒙古包已经有两种样式,在燕京城中的蒙古包以柳木为支架,东面或南面开门,上有天窗,四周参照南方民居中的纱帘,做成活动帷帐,天热时可以卷起来通风,适应城市环境;草原上牧民的蒙古包,东侧开门,对着日出方向,帷帐固定,不能卷起来,这种结构如今日的蒙古包已经非常接近了。

成吉思汗的士兵出征的时候,如果与自己的后勤部队接近,蒙古特有的勒勒车上就会有各自的蒙古包。安装和拆卸都非常的方便。

而到了敌人的地盘后,敌人的噩梦,“末日危机”就开始了。因为他们休息的时候就是在他们的马背上。

四,行,蒙古马的逆袭之路。

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为什么强大(成吉思汗的蒙古士兵为什么所向披靡)(9)

蒙古马的配备

蒙古马,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其貌不扬的马了,个子矮的更像头驴,看看人家赤兔,简直就是马里的高富帅,而蒙古马就是个矮矬胖。而这也许就是蒙古马这个“老实人”的真实写照。

可是如果蒙古马上坐的是一名蒙古士兵,那一股化学效应产生的后果,让人不寒而栗。“末日危机”从马上旋风开始。

蒙古马,天生矮小,其貌不扬,却是最能吃苦耐劳,负重量大,耐力极强。上文说到士兵的装备,那么多东西都在它背上。性格温顺,当你把缰绳放开它也不会跑走,自是悠闲的吃着草。好养活,给什么吃什么,不用担心饲料问题。实在找不到吃的,因为体型的关系,还能忍忍。

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为什么强大(成吉思汗的蒙古士兵为什么所向披靡)(10)

蒙古马

《蒙鞑备录》中记载蒙古人出征,一个士兵配备数匹战马,每天轮流骑乘,故马不困弊。蒙古人的战马有相当一部分是母马,可以为士兵提供马奶,极大减轻了后勤供应的压力,提高了军队的机动性。

成吉思汗的骑兵,都会配备5匹以上的蒙古马,成吉思汗最爱用的战术战法就是,闪电战和长途奔袭大迂回包抄,这样的战术对马和人的要求很严。马背上的民族可不是白叫的,蒙古人从五六岁开始就要学习骑马驯马,而马匹同样到三岁才会被人骑乘。

这时一副精美绝伦的马鞍,就是必不可少的。

《黑鞑事略》中,就有精辟的论述:“其鞍辔轻简,以便驰骋,重不盈七八斤,鞍之雁翅,前竖而后平,故折旋而膊不伤;镫圆,故足中立而不偏;底阔,故靴易入。缀镫之革,手揉而不硝,灌以羊脂,故受雨而不断烂,阔才逾一寸,长不逮四总,故立马转身至顺。”

这种马鞍前后都会高出许多,这样的设计就会使士兵有很好的支撑,所以士兵们奔波千里即使在马背上睡觉也不会掉下去。而至今没有对蒙古马是否使用马蹄铁有详细的记载。

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为什么强大(成吉思汗的蒙古士兵为什么所向披靡)(11)

马鞍

通过以上对蒙古士兵的衣食住行分析的情况表明,“末日危机”就是从这些开始的。

“末日危机”不是我的臆想,而是真的存在。

蒙古士兵,出征不仅会带上装备马匹,牛羊,连老婆孩子都跟着。在《东方风暴: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动欧亚大陆》一书中有详细的记载。如此庞大的队伍不仅是一次侵略同时也是一场大迁移。

比如,旭烈兀率军西征时(1253年),总共带了15万兵马。而据美国历史学家史密斯估计,每名将士大概有5至6名家眷,于是,随军出征的家眷达75万至90万之众。每家又估计牧有100只羊(或100只羊当量的其他牲畜)和10匹马。羊是主要的食物来源,而马则或是战马或是运输工具。如果以每匹马相当于5只羊计算,随军出征的羊的数量为2250万只。

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为什么强大(成吉思汗的蒙古士兵为什么所向披靡)(12)

蒙古人行军

如此庞大的队伍,是跟不上部队的行军速度。士兵只能靠抢,把农田变成牧场,把城市变成废墟。为了装备升级,值钱的抢。为了打造装备,工匠抢,有人受伤,医生抢,为了传播成吉思汗的蒙古统治,僧侣抢。为了减少威胁和对自己后勤的保护,人被屠杀,士兵抢吃的,牛羊抢草料。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这不就是一副末日景象,行走中的“末日危机”实至名归。

为了更好的抢劫,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人,在冬天是不会出征,而是训练。冬天就会展开一场盛大的狩猎活动“那达慕”大会。

为期三个月的大型狩猎活动开始,每个士兵都要参加。一般情况会有一个小队,弧形散开,把猎物赶到预先埋伏好的地点,一网打尽。这是最小型的狩猎,据说这是跟草原狼学习的,《狼图腾》里就有草原狼围猎的场景。

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为什么强大(成吉思汗的蒙古士兵为什么所向披靡)(13)

蒙古人狩猎

真正的重头戏是一场以一个单元为基础,单元的士兵可多可少,他们一字排开,最长可达到130公里。前进约30到50公里远。

在快到达目的地时,两边的人加速,超过中间的队伍,形成弧形,到达目的地时形成包围圈。而在这个过程中,用火把,号角相互联系。

在这场精心策划的狩猎大舞台的最后一场演出中,士兵们将会表演他们个人的战斗技巧。当两翼合围形成包围圈后,大汗会从他的位置下来进入包围圈,挑选自己的一份猎物。这无疑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因为大汗本人的战斗力会在所有人面前展览。当他猎获自己的一份猎物并且回到山上后,就轮到士兵了。每个人都有机会在自己的将领面前,用剑、弓箭或长矛展现技艺。最终,长者和幼儿会请求大汗将包围圈里仍然活着的野兽放生,获准之后,狩猎就正式结束了。

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为什么强大(成吉思汗的蒙古士兵为什么所向披靡)(14)

蒙古骑兵和欧洲骑兵

最后,“末日危机”的形成不仅是因为蒙古各部落一直被欺负,到一直欺负人的报复过程,同时也是草原弱肉强食的文化延续。抢来的帝国很难延续太长时间,“四色人种”的潜规则更是加快了帝国的瓦解。虽然成吉思汗后期已经不会刻意的屠杀,开始善待生命。因已种,果自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