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读懂道德经的人根本不信命(道德经-连载339正常的欲望)
真正读懂道德经的人根本不信命(道德经-连载339正常的欲望)所以,老子所说的欲,就是让我们顺应“道”、效法“道”。“道”生化了我们,道在我们生命中,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道,充分利用“道”赋予我们的精力去努力认识“道”、顺应“道”、效法“道”,从而报效“道”,而做一个“勤而行之”的上士。就像人一生下来就有饮食与衣着等饱暖之欲望,这是自然规律,一切顺应自然的事物就是符合道的,没有谁可以强行将欲望根除,执着于根除欲望也是一种违背规律的行为!就像《道德经》第八十一章里所说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中的“甘食、美服、安居、乐俗”,都是属于欲望的正常范畴。所以老子说的“欲”,不是一味看重物质的东西,不是一味过度地看重稀奇物品的东西,不是一味过度的看重钞票、财物的享受,不是一味过度的看重吃喝玩乐、挥金如土。
大家好,感谢您持续关注《道德经》系列连载。
今天,我们将继续第64章《善始善终》第三段第二层面的分享。原文是: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本层面主要讲:作为一般人对于老子“欲不欲”的理解,往往解释为根除欲望,就是说以“不欲”作为自己欲望。但这是老子想法吗?不是!
就像人一生下来就有饮食与衣着等饱暖之欲望,这是自然规律,一切顺应自然的事物就是符合道的,没有谁可以强行将欲望根除,执着于根除欲望也是一种违背规律的行为!
就像《道德经》第八十一章里所说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中的“甘食、美服、安居、乐俗”,都是属于欲望的正常范畴。
所以老子说的“欲”,不是一味看重物质的东西,不是一味过度地看重稀奇物品的东西,不是一味过度的看重钞票、财物的享受,不是一味过度的看重吃喝玩乐、挥金如土。
“道”生化了我们,道在我们生命中,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道,充分利用“道”赋予我们的精力去努力认识“道”、顺应“道”、效法“道”,从而报效“道”,而做一个“勤而行之”的上士。
所以,老子所说的欲,就是让我们顺应“道”、效法“道”。
《道德经》学用就是“反求诸己”——即回归自心,看清欲望,看清真相,通过观察自己而达到自然而然的改变。其实,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因此,要想效法“道”并非易事,能够真正认识“道”而体道合道者不多。所以,“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的人不居少数。
老子告诫我们:既要“慎终如始”,又要保持“不欲”的心态,不能因其难得(难成功)而贵之,要学众人所不学,才能挽回众人常犯的过错,才能辅佐万物的自然发展。
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
明天,我们将开始第64章《善始善终》第三大段第二层面《连载340:学道,是为了扭转和避免世俗所学的损人利己》的分享。
欢迎您持续跟随《道德经-连载》,我们明天再见哦。
- 道德经与打坐~第01章:众妙之门 | 为什么要静坐?
- 道德经与打坐~第40章:反者道动 | 观念头1
- 道德经与打坐~第41章:闻道勤行 | 如何观念头
- 道德经与打坐~第42章:道生万物 | 静坐是对念头的允许
- 道德经与打坐~第39章:得道抱一 | 答疑12:孩子可以静坐吗?
- 道德经与打坐~第38章:功德标准 | 答疑11:环境影响打坐吗?
- 道德经与打坐~第37章:无名之朴 | 答疑10:打坐时间越长越好吗?
- 道德经与打坐~第32章:道动天下 | 答疑7:晚上静坐阴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