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无用知识对未来成长有用吗(惰性知识看似高大上)

无用知识对未来成长有用吗(惰性知识看似高大上)美国一些大企业录用新职员倾向于名牌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大学里不会专门针对单一的技能进行学习、训练,而会阅读大量的哲学、历史、文学甚至宗教方面的无用的学问。工作场合中能用的技能,通常一两个月就能学会;而大量的碎片化知识,则需要长时间的持续积累。有的人记住了一大堆关于咖啡和泡咖啡的知识,面试企业的时候反而成了被认可的决定项。将知识分为能解决问题的、不能解决问题的,这又是典型的西式分析思维。《阴符经》中有云: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当你发现自己连常人做的一般事情都很难做好时,千万不要灰心,这恰恰可能时老天给我们一份天赋的显兆。

文/雨见彩红

看到有报道说自闭症患者不断积累自己的记忆,使脑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以往发生的事情的任何小细节。因为需要记忆的内容是如此地庞大,反而干扰到了对现实此时此刻的事情、对象的思考和分析。

这些庞大的碎片化知识因为看似无用,而且常常冒出来影响人们的思考,因而成为了人们所认为的余食赘肉。

无用知识对未来成长有用吗(惰性知识看似高大上)(1)

看到碎片化、无用的知识普遍存在的现象,怀特黑德在1929年哈佛大学任教期间,发表的《教育的目标》(《The Aims of Education》)一文中,发明了“惰性知识(Inert Knowledge)”这个词,用来形容那些缺乏生命力、无法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没有使用目标、不能解决问题的知识。

将知识分为能解决问题的、不能解决问题的,这又是典型的西式分析思维。

无用知识对未来成长有用吗(惰性知识看似高大上)(2)

在现实中,《最强大脑》中有眼疾的鬼才之眼王昱珩和辩脸王李威等已经在利用自己的天赋协助警方破案。许多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士也走出了怪人的圈,开始慢慢被社会意识到了他们的巨大价值。

《阴符经》中有云: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

当你发现自己连常人做的一般事情都很难做好时,千万不要灰心,这恰恰可能时老天给我们一份天赋的显兆。

无用知识对未来成长有用吗(惰性知识看似高大上)(3)

有的人头脑中一大堆常人看起来的惰性知识,能记住各个国家的地名风土人情,甚至天上的星座等等,可学习就是比不过别人。可是在出国面试的时候,凭借背百科全书的技能打败了GPA比他高很多的学霸。

有的人记住了一大堆关于咖啡和泡咖啡的知识,面试企业的时候反而成了被认可的决定项。

美国一些大企业录用新职员倾向于名牌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大学里不会专门针对单一的技能进行学习、训练,而会阅读大量的哲学、历史、文学甚至宗教方面的无用的学问。工作场合中能用的技能,通常一两个月就能学会;而大量的碎片化知识,则需要长时间的持续积累。

惰性知识,只不过是别人站在他自己的立场上所说的。读书无用论,你拥有大量的惰性知识没法激活,你做事没有目的性太散漫等等等等言论的背后,恰恰是追求实用、短平快的社会浮躁风气在作祟。

无用知识对未来成长有用吗(惰性知识看似高大上)(4)

人本身可以看做是一部复杂到超越人脑可以想象的智能机器。我们常常会去效仿某个名人的成功方法,感叹别人的辉煌,也常常会试图复制、模仿别人所建立起来成熟的思维、逻辑体系,但是往往我们也会发现,那些能做出世人赞叹业绩的人,反而是独立性、自我性、创造性极高,而绝不仅仅只是复制前人的思维和方法;而那些试图短期快速复制别人的碎片化知识整理步骤、逻辑思维方式等等智慧的人,往往会变得如同传声筒一般,毫无生气,灵魂如同被掏空一般。

当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试图分辨有价值、没价值,去追逐一些价值存在,而贬低另一些存在为垃圾时;

当我们不是尝试去挖掘不完美背后的完美,而是去抱怨自己老是记住没用的细节的时候;

那些看似在日常生活无用的物理定律到了科学家手里已经变成了卫星、导弹甚至核武器;

那些看似没用的拉马努金的笔记本到了医疗领域会与研究抗癌药物发生奇妙的联系;

那些看似小伎俩的模仿乐器的口技被音乐家改造后成为了风靡全球的阿卡贝拉;

那个看似没用任何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普林斯顿被允许当做幽灵般存在于校园内几十年

——而那个人的名字后来则成了一个历史上的传奇:约翰·纳什。

无用知识对未来成长有用吗(惰性知识看似高大上)(5)

客观上来说,这世上的所有知识,都有其内在的价值。

实际上来说,因为我们的视界太窄,时间太有限(追求功利导致),很多的知识被我们认为是惰性知识;而我们变得开始挑剔、拣择、放弃、痛苦;

哲学上来说,这世界上哪有什么知识,不过是人站在自己角度,把世界再自己脑海中的映射作了一些链接点的标记;

总的来说,一句话——没有惰性的知识,只有知识的惰性。

这种惰性就是由于自己给自己认定、标签的世界中,追求安全区域或者社会价值中的强大认知惯性,宗教中称之为业。

无用知识对未来成长有用吗(惰性知识看似高大上)(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