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东六宫和西六宫哪个值得游览(到底应该看什么)
故宫东六宫和西六宫哪个值得游览(到底应该看什么)无论是从哪些建筑中,还是从那些文物中,都能够窥到每一个朝代留下的印记,甚至还有一些趣事。不过关于历史的考究工作,还是比较乏味的,如果一五一十来说的话,确实是很无趣。但如果用一些有趣的故事作为线,穿起整个故宫的厚重历史呢?据统计,故宫曾经居住过24位皇帝,也就是说,有24个朝代在这里活生生的存在过。而且故宫现在约有1052653件文物,这是我国文物保存以及展览最多的一个地方。宫殿和宫殿,除了名字不一样,看上去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建筑和建筑,如果不告诉你,都不一定能分清;就算是那些文物啊什么的,也大都一样,没什么特殊之处。这就使得大家在参观故宫时,往往是“趁兴而来败兴而归”,本来想着体会皇家感觉的,除了多拍几张照片证明自己确实是去过故宫外,就再也提不起其他的兴趣了。但事实本来不应该是这样的啊!
导语众所周知,故宫是全世界现存的规模最大、保存也是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
当然故宫也是我国著名的5A级风景区,作为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家宫殿,这里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壁画影壁,都代表了这两个朝代最高的文化水平。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希望能够从这里体会到当初皇家的生活感觉。
但是想必去过故宫的朋友们,和开心爸爸的感觉差不多。
那就是太无趣了!
宫殿和宫殿,除了名字不一样,看上去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建筑和建筑,如果不告诉你,都不一定能分清;就算是那些文物啊什么的,也大都一样,没什么特殊之处。
这就使得大家在参观故宫时,往往是“趁兴而来败兴而归”,本来想着体会皇家感觉的,除了多拍几张照片证明自己确实是去过故宫外,就再也提不起其他的兴趣了。
但事实本来不应该是这样的啊!
据统计,故宫曾经居住过24位皇帝,也就是说,有24个朝代在这里活生生的存在过。而且故宫现在约有1052653件文物,这是我国文物保存以及展览最多的一个地方。
无论是从哪些建筑中,还是从那些文物中,都能够窥到每一个朝代留下的印记,甚至还有一些趣事。不过关于历史的考究工作,还是比较乏味的,如果一五一十来说的话,确实是很无趣。但如果用一些有趣的故事作为线,穿起整个故宫的厚重历史呢?
是不是就简单而且有趣多了?
秉持着这个理念,今天开心爸爸就以故宫的西六宫为例,通过3个故事,带着大家一起来体验当初皇家宫殿发生的那些故事,从而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个中国的伟大建筑。
梁上的铁环,还记得那段快乐的时光在故宫中,有这样的一个建筑群,叫做西六宫。
在这里生活的,大都是一些嫔妃。比较出名的有顺治皇帝最爱的董鄂妃,乾隆皇帝的妈妈崇庆皇太后,还有权倾天下的慈禧太后等人。所以,西六宫作为女人最多的宫殿,有着和其他建筑群不一样的价值。
想必很多朋友们都比较疑惑,后宫的那些嫔妃们都是怎么生活的啊?
像诗文中说的那样“独处深闺无人知”?还是像宫斗戏中表演的那样,整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其实都不是,作为一群年轻的女孩子们,她们过着最普通的生活,当然也喜欢在平淡的生活中,给自己找点乐子。比如荡荡秋千啊什么的。
翊坤宫的前檐梁下,吊有4个硕大的铁环。
虽然看上去已经是锈迹斑斑,但随着微风吹拂,还是依稀能看到当初的影子。
这四个铁环,实际上是用来悬挂秋千的。四个铁环正好悬挂两架秋千。看着这四个残存的铁环,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初在这里围了很多的宫女,大家兴致勃勃叽叽喳喳的说着,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坐在秋千上的人,简简单单的秋千,却为深宫寂寞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活力。
当然这只是偶尔的活泼,她们的生活最多的还是寂寞。
比如存放在储秀宫的手炉,以及炭盆。这个场景我们也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过,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妃子,常年生活在自己的宫殿之中,内心深处无比期盼着皇上到来,看看自己,哪怕是说句话也好。但希望总是会变成失望,一个人独处才是最多的时光。
冬天外面下着雪,屋子里面虽然有了炭盆,但没几个人的空间,还是显得非常冷。妃子抱着手炉,和宫女们做在一起,望着那个永远都不会过来的皇上......
虽然过去很多年了,在储秀宫存放的手炉和炭盆还是比较光亮,这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来使用者的使用频率,当然也能够反映出当初她们的生活状态了。站在这里,看着前人生活留下的痕迹,去猜想她们的生活状态,是不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呢?
飞扬的青春,驶过的是一段明媚的时光这个是居住在紫禁城内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故事。
溥仪是一个很“可怜”的皇帝。
一方面呢,他2岁左右的时候,就登基做了皇帝。很明显的,这时候的溥仪,更多的是一个象征,实际上的国家大权,还是着落在慈禧太后的手上。没权没人的他,就算是做了皇帝,也只是个傀儡。
另一方面,就这样他的皇帝也没做多长时间。辛亥革命之后,他就宣布退位了,成为了清朝的末代皇帝。而习惯了皇帝生活的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可以说是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一旦退下了帝位,所要面临的窘迫可想而知。
而今天开心爸爸要说的,则是他年轻时候的一段往事。
虽然说在1912年的时候,溥仪已经宣布退位了,但当时他还是以“逊帝”的身份居住在这里。接受着西洋文化冲突的他,也曾经剪过辫子,学过英文,穿过西装,还有骑过自行车,总而言之过着时髦的西式生活。而他本人呢,也是较为快乐的。
说起骑自行车来,因为故宫内部宫门遍地,每一个宫门都有很高的门槛,这样的话骑车很难顺利通过。于是他曾经下令,将很多内廷部分的街门和院落之间的门槛都锯掉。
如果只是简单的锯掉的话,再想用的时候岂不是还得重新制作?
当初的能工巧匠们,把门槛做成了可拆卸的结构,在锯下来的门槛两端做出榫头,然后在残留的两端门槛上,在作出卯眼。这样不用的时候,可以轻松的拿起来放到一边,而需要用的时候呢,只要把门槛放回原位,榫卯之间就严丝合缝的咬合,和之前是一模一样。
其实,当初在西六宫人们的生活,远比我们想的要新潮的多。
除了常见的洋火,洋车等物品,还有电话用户交换机。是的,这就是传说中的皇家电话局。通过这个设备,很多宫殿之间都能够足不出户实现交流。
比如小皇帝想给隆裕太后打电话,能够怎么实现这件事情呢?
可以通过先把电话打到用户交换机上,然后再由专人将线路转接到太后那里,这样就可以讲话了!
当然,还可以直接打通太后那里的专线电话,也就实现了讲话的目的了。
生活在故宫内的人们,其实也有着很多的新潮工具,这其实也是我们在参观故宫的时候,可以专门去参观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些新潮的工具,来推断当时人们的生活,是不是很好玩的一件事情呢?
想看红楼梦?她们把故事画在了墙上《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仅现在的人们喜欢看,就连当初生活在西六宫的那些皇后嫔妃们也都很喜欢看。其中名气最大的一个粉丝,当属慈禧太后了。
有史书记载慈禧“尤熟于《红楼梦》,时引贾太君自比”。《红楼梦》中有句诗“贾不假,白钰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说的就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其中贾家中权力最大的,无疑就是贾母,也就是贾太君了。这里慈禧太后用贾太君自比,想来也是出于地位相似惺惺相惜的态度吧!
既然连慈禧太后都喜欢了,下面的嫔妃们就更喜欢了。
于是,在光绪年间,当时的珍妃和瑾妃提议绘制《红楼梦》壁画,立刻得到了光绪皇帝,以及慈禧太后的许可。接着就是民间各个艺术家纷纷献艺,在长春宫的游廊墙壁上,绘出了18幅巨幅壁画。用生动的笔触,以及独特的想象力还原了大观园的很多场所。
比如怡红院、稻香村、潇湘馆和秋爽斋等,这些场所都基于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了忠实的还原,一看上去就有种历史的感觉扑面而来。而且其中的人物也是栩栩如生,各具神色。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西六宫这些文字壁画的价值了。
一方面,在故宫,不同场所题字的人其实并不一样。
比如太极殿的匾额上“太极殿”三个字,这就是慈禧写的,在文字的上方,还有一方玺印,印文内容是“慈禧太后御笔之宝”,堂而皇之的告诉大家,这个匾额是慈禧太后题写的。
太极殿属于太极宫,向来都是朝廷的政治权利中心,很多太子或者皇帝都曾经在这里居住过,或者是在太极宫的其他殿居住过。这个代表着皇家至高无上权力中心的匾额上,居然是慈禧太后的题词,由此不难想象,当初慈禧太后手中的权力有多大。
事实上在同治以及光绪年间,慈禧的地位已经远高于皇帝了,这是一个普遍的事实。
另外一方面,题字或者壁画,还有训诫嫔妃宫女们的作用。
比如在永寿宫,匾额的题字就是“令仪淑德”,淑德从字面就能看出意思来,指一个嫔妃或者宫女娴熟的德容,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了。宫训图呢,则是《班姬辞辇图》,这个背后其实有着班婕妤的故事,而在永寿宫绘这幅画的用意,其实也是为了劝导嫔妃们持身修为,让更多的女子以此为鉴,同时也是在宣扬古代妇德的重要性。
类似的匾额题字,以及宫训图实在是太多了,每一幅题字,以及宫训图背后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意义。
所以,从西六宫的题字壁画上,都能看出很多有趣的故事来。可以说,每一幅题字,以及每一幅壁画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
开心爸爸有话说其实,每一个古代文化建筑,都是一处瑰宝,掌握了正确的打开方式,真的能够让我们知道很多。
所以,那个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今天开心爸爸的讲解主要是基于《我要去故宫》这套书了。实际上《我要去故宫》就是这样的一把钥匙,通过10本不同的书,给了我们很多正确的钥匙,帮助我们更快更全面的打开一个又一个的“奥秘”,而这,更是全面理解故宫文化价值的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