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安课堂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注安安全生产管理第二章第十六七节讲义)
注安课堂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注安安全生产管理第二章第十六七节讲义)3.安全行为激励。2.行为规范与程序。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素1.安全承诺。
每个章节我都会分享的哈,
关注 点赞 收藏 转发都是对我的支持,
也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我们都要加油呀!
第十六节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素
1.安全承诺。
2.行为规范与程序。
3.安全行为激励。
4.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
5.自主学习与改进。
6.安全事务参与。
7.审核与评估。
1.安全承诺★
(1)领导者应做到:
1)提供安全工作的领导力,坚持保守决策,以有形的方式表达对安全的关注。
2)在安全生产上真正投入时间和资源。
3)制定安全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推动安全承诺的实施。
4)接受培训,在与企业相关的安全事务上具有必要的能力。
5)授权组织的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积极质疑安全问题。
6)安排对安全实践或实施过程的定期审查。
7)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合作。
(2)各级管理者应做到:
1)清晰界定全体员工的岗位安全责任。
2)确保所有与安全相关的活动均采用了安全的工作方法。
3)确保全体员工充分理解并胜任所承担的工作。
4)鼓励和肯定在安全方面的良好态度,注重从差错中学习和获益。
5)在追求卓越的安全绩效、质疑安全问题方面以身作则。
6)接受培训,在推进和辅导员工改进安全绩效上具有必要的能力。
7)保持与相关方的交流合作,促进组织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3)每个员工应做到:
1)在本职工作上始终采取安全的方法。
2)对任何与安全相关的工作保持质疑的态度。
3)对任何安全异常和事件保持警觉并主动报告。
4)接受培训,在岗位工作中具有改进安全绩效的能力。
5)与管理者和其他员工进行必要的沟通。
2.行为规范与程序
明确各级各岗位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责与权限;细化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行为规范的执行者参与规范系统的建立,熟知自己在组织中的安全角色和责任。
3.安全行为激励
企业应建立员工安全绩效评估系统,建立将安全绩效与工作业绩相结合的奖励制度审慎对待员工的差错,避免过多关注错误本身,而应以吸取经验教训为目的。
4.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
企业应就安全事项建立良好的沟通程序,确保企业与政府监管机构和相关方、各级管理与员工、员工之间的沟通。
涉及安全事件的沟通信息应真实、开放;每个员工都应认识到沟通对安全的重要性,从他人处获取信息和向他人传递信息。
5.自主学习与改进
建立有效的安全学习模式,保证安全绩效持续改进。
企业应将与安全相关的任何事件,当作汲取经验的宝贵机会。
6.安全事务参与
全体员工都应认识到自己负有对自身和同事安全作出贡献的重要责任。
7.审核与评估
企业应对自身安全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定期的全面审核。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及审核时,应采用有效的安全文化评估方法,关注安全绩效下滑的前兆,给予及时的控制和改进。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操作步骤
(一)建立机构
领导机构可以定为安全文化建设委员会,必须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会主任,同时确定一名生产经营单位高层领导人担任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
(二)制定规划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观念、状态进行初始评估。
(2)对本单位的安全文化理念进行定格设计。
(3)制定出科学的时间表及推进计划。
(三)培训骨干
培养骨干是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更新、发展,非做不可的事情,训练内容可包括理论、事例、经验和本企业应该如何实施的方法等。
(四)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激励、感化是传播安全文化,促进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安全文化能起到制度和纪律起不到的作用。
(五)努力实践
安全文化要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让所倡导的安全文化理念深入到员工头脑里,落实到员工的行动上。
通过采取管理控制、精神激励、环境感召、心理调适、习惯培养等一系列方法,既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又丰富安全文化的内涵。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
(一)评价指标
(1)基础特征:企业状态特征、企业文化特征、企业形象特征、企业员工特征、
企业技术特征、监管环境、经营环境、文化环境。
(2)安全承诺:安全承诺内容、安全承诺表述、安全承诺传播、安全承诺认同。
(3)安全管理:安全权责、管理机构、制度执行、管理效果。
(4)安全环境:安全指引、安全防护、环境感受。
(5)安全培训与学习:重要性体现、充分性体现、有效性体现。
(6)安全信息传播:信息资源、信息系统、效能体现。
(7)安全行为激励:激励机制、激励方式、激励效果。
(8)安全事务参与:安全会议与活动、安全报告、安全建议、沟通交流。
(9)决策层行为:公开承诺、责任履行、自我完善。
(10)管理层行为:指导下属、责任履行、自我完善。
(11)员工层行为:安全态度、知识技能、行为习惯、团队合作。
(二)减分指标
减分指标包括死亡事故、重伤事故、违章记录。
第十七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与要求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涵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遵循“PDCA”动态管理理念,即实施“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要求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实现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基础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主要变化
2.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核心要素
一级要素8 个,二级要素28 个。
一级要素:包括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持续改进。
核心要素:
(四)重点内容与要求
1.目标职责
(2)机构设置
1)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配备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按照有关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立、健全从管理机构到基层班组的管理网络。
2)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并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
3)分管负责人应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负责。
4)各级管理人员应按照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任制的相关要求,履行其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
(3)全员参与
相关要求:应制定所有部门、所有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2.制度化管理
(1)法规标准识别
相关要求:企业应及时获取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将适用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转化为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2)文档管理
相关要求:每年至少一次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的检查与评估,应以评估报告形式呈现。
4.现场管理
(1)设备设施管理
1)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不应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3)企业应建立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制定综合检维修计划,加强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管理,落实“五定”原则,即定检维修方案、定检维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维修质量、定检维修进度,并做好记录。
(2)作业安全
1)企业应对临近高压输电线路作业、危险场所动火作业、有(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爆破作业、封道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
2)作业许可应包含安全风险分析、 安全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处置等内容。作业许可实行闭环管理。
3)两个以上作业队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作业活动时,不同作业队伍相互之间应签订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管理职责和采取的有效措施,并指定专人进行检查与协调。
4)企业应监督、指导从业人员遵守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
5)企业不应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护条件的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企业应与承包商、供应商等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及职业病防护的责任和义务。企业应通过供应链关系促进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
(3)职业健康
1)企业应确保使用有毒有害物品的工作场所与生活区、辅助生产区分开,工作场所不应住人;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工作场所与其他工作场所隔离。
2)对可能导致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检测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并定期检查监测。
3)企业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特殊情况应急后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书面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存档。
4)企业不应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应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禁忌作业。
5)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
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6)企业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7)对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高毒作业场所应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信报警设备。
8)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并及时更新信息。
9)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定期检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检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向从业人员公布。
5.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
(1)安全风险管理
1)安全风险辨识范围应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2)矿山、金属冶炼和危险物品生产、储存企业,每三年应委托具备规定资质条件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评价。
3)企业应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生产经营状况等,确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等级,对其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2)隐患排查和治理
1)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不同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2)企业应将相关方排查出的隐患统一纳入本企业隐患管理。
3)企业应按照责任分工立即或限期组织整改一般隐患。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方案。
4)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应急预案。
5)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相关设备设施。
6.应急管理
(1)应急准备
1)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与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2)按照有关规定可以不单独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指定兼职救援人员,并与邻近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服务协议。
3)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将应急预案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应急救援队伍、周边企业等有关应急协作单位。
4)企业应定期评估应急预案,及时根据评估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并按照有关规定将修订的应急预案及时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
5)定期组织公司(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做到一线从业人员参与应急演练全覆盖。
(2)应急评估
矿山、金属冶炼等企业,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企业,应每年进行一次应急准备评估。
8.持续改进
(1)绩效评定
1)企业每年至少应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自评,自评结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作为年度安全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2)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组织自评工作,并将自评结果向本企业所有部门、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
3)自评结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作为年度安全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4)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业绩考核等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布。
总结:时间相关要求
(1)文档管理:每年至少一次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的检查与评估。
(2)应急评估:矿山、金属冶炼等企业,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企业,应每年进行一次应急准备评估。
(3)绩效评定:企业每年至少应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自评,自评结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作为年度安全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4)危害因素检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定期检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5)安全评价:矿山、金属冶炼和危险物品生产、储存企业,每三年应委托具备规定资质条件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评价。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等级分为一级企业、二级企业、三级企业,其中一级为最高。
一级企业:由国家有关部门公告,证书、牌匾由其确定的评审组织单位发放。
二级企业:公告,证书、牌匾的发放,由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确定。
三级企业:地市级安全监管部门确定,经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同意,也可以授权县级安全监管部门确定。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流程
(一)自评
企业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自评工作组,对照相应评定标准开展自评,每年一次,形成自评报告并网上提交。每年自评报告应在企业内部进行公示。
(二)评审程序
1.申请
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企业应具备两个条件:
(1)设立有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已取得相应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2)申请评审之日的前一年内,无生产安全死亡事故。
2. 评审
评审组织单位收到企业评审申请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审查工作。
3. 公告
评审组织单位接到评审单位提交的评审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并形成书面报告,报相应的安全监管部门;相应安全监管部门同意后,对符合要求的企业予以公告。
4. 发放证书和牌匾
经公告的企业,由相应的评审组织单位颁发相应等级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和牌匾,有效期为三年。
5. 撤销
在证书有效期内发生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原公告单位公告撤销其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等级:
(1)弄虚作假,材料不真实的。
(2)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的。
(3)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的。
被撤销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企业,自撤销之日起满一年后,方可重新申请评审。
6. 期满复评
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的企业,三年有效期届满后,可自愿申请复评,换发证书、牌匾。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流程
(1)策划准备及制定目标。首先要成立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
(2)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
(3)现状梳理。
(4)管理文件制修订。
(5)实施运行及整改。
(6)企业自评。企业对自主评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着手准备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申请材料。
(7)评审申请。
(8)外部评审。外部评审时,可邀请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派员参加,便于安全监管部门监督评审工作。
第二章分享结束,接下来会继续分享第三章,敬请期待!!!
关注 点赞 收藏 转发都是对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