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版四世同堂看到京味场景的感受(四世同堂在美佚失原稿找齐了)
85版四世同堂看到京味场景的感受(四世同堂在美佚失原稿找齐了)老舍是通英文的,虽然其英文程度尚不足直接用来创作,但是读懂译文、进行润色和讨论书稿内容是足够的。赵武平发现的这份珍贵的原稿就是当年老舍与译者浦爱德每天合作翻译、共同完成的成果,也是老舍最终参与定稿的原件。可以说,这是目前为止最大限度保存老舍原作本来面目的版本。写作中的老舍1951年在美国出版的英文版《四世同堂》《四世同堂》英文版1951年先在美国出版,这给复原它留下了一丝希望。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时,只能从《四世同堂》英文版返译了这最后13段,但这并不是老舍的原稿,而是经过美国出版社和编辑大量未经作者认可的删减后呈现的节选本和删改本,包括情节、人名和内容等方面的篡动,据此很难窥得老舍的原始设计和创作全貌。比如老舍原著的第27、36章全部被剔除,原稿的23、24两章被合并为一章,有些内容和情节被重新并列组合,甚至人名都进行了改变,有时候是张冠李戴。值得庆幸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
《四世同堂》在美国佚失的原稿找到了。
光明日报今日(11月23日)报道,老舍先生最重要的著作——《四世同堂》在美佚失的英文原稿被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赵武平找齐、译出,全文将刊登在2017年第一期《收获》上,这将是老舍先生这部巨著第一次真正以原初的面目示人。
“我拿到译稿,就知道赵武平先生做了件功德无量的事。”《收获》主编程永新22日在微信朋友圈里确认了这一消息,《收获》即将发表的是《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未曾发表过的21章至36章,由赵武平发现并从英文回译。
《四世同堂》是老舍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遗憾的是,这部著作是个残本。据老舍当年初步设计,这部著作分为3部,共100段。它于1944年在重庆的报纸开始连载。老舍本打算用两年时间写完,但由于时局动荡和作者罹患多种病痛,直到1945年底才完成第一、二部。此后,老舍接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它的第三部是在美国完成的。但《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的最后13段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并未出中文版。“文革”时,《饥荒》手稿散佚。此后,再也无人能说清,此书原貌到底如何。
1951年在美国出版的英文版《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英文版1951年先在美国出版,这给复原它留下了一丝希望。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时,只能从《四世同堂》英文版返译了这最后13段,但这并不是老舍的原稿,而是经过美国出版社和编辑大量未经作者认可的删减后呈现的节选本和删改本,包括情节、人名和内容等方面的篡动,据此很难窥得老舍的原始设计和创作全貌。比如老舍原著的第27、36章全部被剔除,原稿的23、24两章被合并为一章,有些内容和情节被重新并列组合,甚至人名都进行了改变,有时候是张冠李戴。
值得庆幸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赵武平经过多年考证搜求,最终查找到了老舍在美国完成《四世同堂》第三部后的译者浦爱德的全部档案资料,进而找到了老舍《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原始翻译手稿。
写作中的老舍
老舍是通英文的,虽然其英文程度尚不足直接用来创作,但是读懂译文、进行润色和讨论书稿内容是足够的。赵武平发现的这份珍贵的原稿就是当年老舍与译者浦爱德每天合作翻译、共同完成的成果,也是老舍最终参与定稿的原件。可以说,这是目前为止最大限度保存老舍原作本来面目的版本。
找到了翻译原稿,也只是第一步。赵武平撰文讲述了《饥荒》英译全稿的发现和回译过程。他谈到,对《饥荒》后半部的“回译”,是一个曲折、复杂,而处处容易陷入误区的工作。首先,要针对英译原稿,逐篇进行释读,录下所有难以辨识的文句——经过近七十年的时光磨蚀,打印稿上不少字词已经褪色,甚至模糊,还有打印中的拼写错误,再者就是译文中所运用的今天已经废弃使用的日语拼写,这占去了前期翻译的大部分精力。
回译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有语言风格的问题。老舍先生是语言风格大师,选用什么词汇,避免何种表达,都有他自己的特点。赵武平研读了老舍的全部著作,体会老舍遣词造句和展示故事的技巧,仔细揣摩老舍的语气、修辞和表达感情的方式,努力将老舍的表述风格内化进翻译,从而真正呈现出老舍作品的风貌。
在翻译过程中,赵武平整理出“老舍词汇表”,列出一些老舍语言特色字词。比如,“假若”是最常见词汇之一,他少用或者完全不用“如果”。另外,老舍似乎不太喜欢运用习见成语:“咬着牙说”不用“咬牙切齿”“忍受苦痛”不用“含辛茹苦”,“设尽方法”不用“千方百计”。为了不过度翻译,免用老舍本书中从来不用的成语、俗语、俚语,有时他就宁愿采取直译的方式。比如,不用常见“仨核桃俩枣”,而是按照原文直译为“仨芝麻俩枣”。赵武平坦言,人名如何选取,如“小妞子”和“妞妞”,“李四老人”和“李四大爷”“李四爷”“四大爷”等,根据对话环境,老舍相宜运用,但在译文中就很费斟酌。包括老舍喜欢用惊叹号等标点符号的修正,他都进行了仔细爬梳。
即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作品,将最大限度传递出老舍《四世同堂》的原貌。赵武平希望,这是对老舍蒙冤辞世五十周年一点微薄的纪念。《收获》杂志编辑部的同仁也在翘首以盼——1957年7月杂志创刊于上海时,《收获》创刊号即发表老舍先生的剧本《茶馆》。2017年是《收获》60岁生日,他们怀着迎接老友的心情,迎来老舍先生在美佚失原稿《四世同堂》的译作归来。
针对此事,光明网今天发表了评论文章:
原稿的重获,拼接出了一部巨著的原貌,这也是在老舍先生离开50年之后,后人通过持久的追寻与细心的爬梳,迎接了老舍先生的“归来”。
从这些佚文诞生、湮灭再到重见天日的细节,不难看出时代的风起云涌与个体命运的颠沛流离。
张爱玲曾说过“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其实,所恨的岂止《红楼梦》?如果说前两恨是自然之理,那后一恨则多是人生命途的不济。《四世同堂》命运的每一个切面,也折射了一个文化人在历史进程中的投影。令人欣慰的是,依然有人致力于文化的补完。在手稿的复原过程中,赵武平整理出了老舍的特色语言,力图让作品贴近老舍的风格。唯有最大的细心与尊重,才是今人对老舍先生最好的告慰。
老舍先生离去50年了,他的历史地位早已被定格在了高处。2011年,曾有人统计过人民教育出版社教科书使用作家作品的排名情况,老舍以29篇高居榜首。这些作品中,有《骆驼祥子》、《茶馆》这样解剖社会的作品,也有很多是展现生活的点滴喜乐,咂摸人生的细小况味:有猫的淘气顽皮(《我们家的猫》),从花草照见生命的温度(《养花》),体察冬日里中国城镇的灵秀(《济南的冬天》)……这些过滤了时代背景,指向个体生活、人生感触的作品,同样获得了持久的穿透力,可以在下至童稚上至白首的读者当中引发共鸣。正如老舍先生自叙,“一半恨一半笑的去看世界”,他对民族、个人带有悲悯,既不放过丑恶,也抓住大时代背景里的每一点光亮,在生命和人性的中间地带里始终保持了解之同情,因而让后世读者深切地触动。
今年可谓中国文坛的重要节点。在近现代文学巨擘“鲁郭茅巴老曹”中,今年是鲁迅逝世80周年、茅盾诞辰120周年、老舍逝世50周年,如今借着《四世同堂》的完璧,我们应当郑重地重新擦拭老舍先生等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遗产。在中国的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因为他们的彷徨、探索、追求,接续了中国传统文脉与现代文明,铺垫了基本价值的地基,彰显了古老国度的文明张力。老舍等知识分子的遭际,也是中国自身寻求文明突破的缩影。今天的中国,正以新的姿态与步伐走向世界,我们更应该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再次触摸那一代文人的精神内核。对历史、文明深层次的热爱与反思,对人性、生活持久的同情与珍视,在古老文明与五四传统中寻找平衡点,为中国文明的新生赢得机遇,这些,都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自觉担当,依然也是我们当代的求索方向。
重温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深邃与风骨,迎接老舍先生“归来”,是在复原《四世同堂》的工作之外,另一项十分重大、意义非凡的课题。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2016年11月23日9版(颜维琦 曹继军《<四世同堂>在美佚失原稿找齐》)、光明网(光明网评论员《迎接老舍先生“归来”》)
本期编辑:王佳、张永群、周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