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阴到立秋对农作物好吗(立秋将至农谚顺秋十八暴)
连阴到立秋对农作物好吗(立秋将至农谚顺秋十八暴)如今,江汉平原地区都是种植一季中稻,秋后的“跑暴雨”对中稻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因为中稻在立秋时节正是抽穗扬花期,这时期若遇上3天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可使中稻授粉不良,导致空壳率增高,结实率下降,造成减产。而下雨后温度会降低,对中稻的抽穗扬花授粉都非常有利,为丰收打下基础。在立秋时节,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地区还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跑暴雨”频繁,降雨量增大,会导致长江河水猛涨,出现洪涝灾害。在立秋后,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地区,上午还是艳阳高照、热浪涛涛,往往到了中午或者是傍晚就会风起云涌、乌云压顶、瞬间雷鸣电闪,降雨突至,但不过十来分钟短的几分钟,就会风消云散,雨住天晴。人们把这种来得快去得也快的降雨叫“跑暴雨”。对于“十八暴”“暴暴都跑到”之说,并非是真实的统计数字,而是人们为表达美好寓意的一种的描述,因为十八历来被古人看作是吉祥的数字。其实“顺秋”之后“跑暴雨”是很频繁的,一天两场甚至三场
立秋节气将至,今年八月七日农历七月初十就是立秋交节的时间,在长江中下游湖北江汉平原地区,流传着有一句关于立秋天气的农谚:“顺秋十八暴,暴暴都跑到”。那么,这个“顺秋”又是什么意思呢?顺秋后的十八暴”对农事有什么影响?
“顺秋”是什么意思?所谓“顺秋”,在江汉平原地区指的是立秋后当天有降雨,这一天降雨的大小也关系到秋后旱涝情况,如果当天降雨不大不小、雨量适中,那就表明秋后会风调雨顺,如果当天只是下了毛毛细雨,预示着秋后会有缺水的情况发生,如果立秋这天降雨特别大,那秋后可能会有轻微的洪涝。当然,有“顺秋”就会有“反秋”,如果立秋当天烈日炎炎,或者前后都没有降雨,那就是“反秋”,秋后可能有干旱的情况发生。
有农谚说“立秋无雨万家忧,立秋有雨家家收”,立秋后不仅就进入了秋收秋播,如果是“顺秋”,雨水充沛,风调雨顺,对秋播秋种以及秋季作物的生长都是非常有利的。
顺秋十八暴,暴暴都跑到顺秋十八暴,说的是顺秋后会有十八场暴雨,这里所说的“暴雨”,并非是指那种瓢泼盆倾的大暴雨,确切地说应该是“雷阵雨”。而“暴暴都跑到”中的“跑‘字则说明了这暴雨的特点。
在立秋后,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地区,上午还是艳阳高照、热浪涛涛,往往到了中午或者是傍晚就会风起云涌、乌云压顶、瞬间雷鸣电闪,降雨突至,但不过十来分钟短的几分钟,就会风消云散,雨住天晴。人们把这种来得快去得也快的降雨叫“跑暴雨”。
对于“十八暴”“暴暴都跑到”之说,并非是真实的统计数字,而是人们为表达美好寓意的一种的描述,因为十八历来被古人看作是吉祥的数字。其实“顺秋”之后“跑暴雨”是很频繁的,一天两场甚至三场也并不罕见。
“顺秋十八暴”对农事的影响以前,江汉平原地区都是种植双季稻,每年立秋前后正是“双抢”时节,而频繁地“跑暴雨”给收割和脱粒带来很大的麻烦,晾晒在稻场上的稻谷往往被突然而至的暴雨淋湿甚至冲走,造成一定的损失。
在立秋时节,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地区还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跑暴雨”频繁,降雨量增大,会导致长江河水猛涨,出现洪涝灾害。
如今,江汉平原地区都是种植一季中稻,秋后的“跑暴雨”对中稻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因为中稻在立秋时节正是抽穗扬花期,这时期若遇上3天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可使中稻授粉不良,导致空壳率增高,结实率下降,造成减产。而下雨后温度会降低,对中稻的抽穗扬花授粉都非常有利,为丰收打下基础。
立秋时节,是大豆结荚、玉米吐丝灌浆、红薯地下块茎膨大期,也正是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果出现干旱,就会导致严重减产。有了秋后的“跑暴雨”,水量供应充足,就会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