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盖洛普书罐收藏品(玛丽格里格斯伯克收藏品精选)

盖洛普书罐收藏品(玛丽格里格斯伯克收藏品精选)“我的艺术收藏品中有30%都属于江户时代(Edo-period)的两大派别——浮世绘(Ukiyo-e)和文人画(Nanga/ Literati),运气因素——即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某种程度上是主要原因。1963年,我们购买了哈特收藏(Hart Collection)中所有的浮世绘作品,之后又分别于1967年和1968年购买了其中大部分文人画作品。这两种绘画作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最初非常喜爱浮世绘,它们风格鲜明,色彩丰富,以描绘城镇生活为中心,而文人画作品则具中国风格,文人气息浓厚,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是浮世绘的完美补充。池大雅(Ike Taiga,日本人,1723-1776),兰亭曲水图屏风.,秋社图屏风。约1763年。在前两间展厅之中,玛丽·格里格斯·伯克收藏的早期日本宗教绘画和雕塑杰作被陈列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多年的雕塑旁边。精心雕刻的佛教木质雕像通常最初都有镀金或金制品

神道教与佛教塑像

盖洛普书罐收藏品(玛丽格里格斯伯克收藏品精选)(1)

快庆(Kaikei,日本人,活跃于1183年–1223年),不动明王坐像,十三世纪早期

我的丈夫和我一直都收藏有宗教艺术品,只是在他(1975年)去世之后,我又购买了很多。1979年,对于设计师古桥矢须秀(Yasuhide Kobashi)来说,为“迷你博物馆”增加一间小展厅,以展览神道教和佛教物品、雕塑和绘画作品等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古桥先生把这间小展厅布置成寺庙一样的氛围,而是将其营造出成宁静朴素的气氛,使得宗教艺术品像摆放于家中一样。

——玛丽·格里格斯·伯克

在前两间展厅之中,玛丽·格里格斯·伯克收藏的早期日本宗教绘画和雕塑杰作被陈列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多年的雕塑旁边。精心雕刻的佛教木质雕像通常最初都有镀金或金制品装饰,包括佛陀像、菩萨像、罗汉像等,或呈平静安详之态,或作怒发冲冠之状。彩绘佛经(Illuminated sutras)——通常卷首插画会是绚丽的金色,或在正文上面有彩色的插图——显示了宫廷成员对于佛陀教导的无比尊敬,他们认为委托制作佛教艺术品的行为可以积累功德。

神道教是日本的本土宗教,奉祀神道教神明的圣神力量,并相信这些力量可以化身为人或自然现象,例如山、树或瀑布等。在其最初阶段,神道教并没有神像。随着不断扩大的国际外交和贸易,十六世纪时,日本从中国和朝鲜引进了一套复杂的佛教肖像系统,神道教才有了神明的雕像和画像。

中国风格的文人画

盖洛普书罐收藏品(玛丽格里格斯伯克收藏品精选)(2)

池大雅(Ike Taiga,日本人,1723-1776),兰亭曲水图屏风.,秋社图屏风。约1763年。

我的艺术收藏品中有30%都属于江户时代(Edo-period)的两大派别——浮世绘(Ukiyo-e)和文人画(Nanga/ Literati),运气因素——即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某种程度上是主要原因。1963年,我们购买了哈特收藏(Hart Collection)中所有的浮世绘作品,之后又分别于1967年和1968年购买了其中大部分文人画作品。这两种绘画作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最初非常喜爱浮世绘,它们风格鲜明,色彩丰富,以描绘城镇生活为中心,而文人画作品则具中国风格,文人气息浓厚,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是浮世绘的完美补充。

——玛丽·格里格斯·伯克

文人画派(Nanga/ Literati)的发展是日本艺术家受中国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新趋势影响的结果。Nanga的字面意思是“南派”,用以代指中国不为官办书院服务、创作绘画和书法作品的艺术家,他们通常都是士大夫,创作于他们而言不是谋生手段,而是艺术交流分享的愉快过程。他们的画风和技法在江户时代(1615–1868)传到了日本,主要是通过从中国传入的雕版印刷版绘画指南,也有人是通过直接观察中国绘画作品学习到的。绘画主题大多来源于中国诗歌或文学作品,集中于抒情风景画或人物肖像画,画作旁边通常还会有按照明清书法风格书写的标题或诗文题词。

日本文人画艺术家池大雅(Ike Taiga,1723–1776)和与谢芜村(Yosa Buson,1716–1783)都是以卖画为谋生手段,因为与其中国同行们不同,若仅仅依靠日本政府发放的薪俸,他们没有办法养家糊口。

摘编自: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