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中秋在秋分前好还是秋分后好(今年中秋不一般)

中秋在秋分前好还是秋分后好(今年中秋不一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在天空中能够看到的最重要的几个天体,除了太阳就是月亮了,太阳给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光照,有了世间万物。月亮则给地球之夜播撒如水的月辉,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有了嫦娥奔月、蟾宫玉兔的神话传说。在我的印象中,前些年的中秋节多与国庆节的时间比较接近,记得有一年,中秋和国庆连在一块放假了。呵呵,不再说这个了,免得有网友觉得我只是关心假期了。大致看了一下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早在前些年就有如此提问的网友了,正是这个话题年年见,网友兴趣并未减。作为一名教师,对这个话题想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一下,看看这句“老话”说得有没有道理。今年中秋节与教师节重合了,教师节占了中秋节的光,教师们终于能在自己的节日里放假了。

在平台上看到有网友留言:

今年中秋不一般,“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灾年”,今年是在秋分前吗?

点开问题之后,看到有10人回答了这个问题,阅读量已经高达40多万,收藏量也高达400个!

呵呵,第一个回答的网友是在凌晨3点多发布的,估计应该属于自问自答型的,这个问题的关键词里面含有“中秋”“灾年”“秋分”等,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因为大家都关心这个话题呢。

大致看了一下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早在前些年就有如此提问的网友了,正是这个话题年年见,网友兴趣并未减。

作为一名教师,对这个话题想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一下,看看这句“老话”说得有没有道理。

今年中秋节与教师节重合了,教师节占了中秋节的光,教师们终于能在自己的节日里放假了。

在我的印象中,前些年的中秋节多与国庆节的时间比较接近,记得有一年,中秋和国庆连在一块放假了。呵呵,不再说这个了,免得有网友觉得我只是关心假期了。

中秋在秋分前好还是秋分后好(今年中秋不一般)(1)

先聊聊中秋节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在天空中能够看到的最重要的几个天体,除了太阳就是月亮了,太阳给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光照,有了世间万物。月亮则给地球之夜播撒如水的月辉,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有了嫦娥奔月、蟾宫玉兔的神话传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也成为历代文人骚客笔下常用的题材。正是由于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让古代人对月亮充满了神秘和好奇,总是围绕月亮产生一些话题。

据资料显示,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的。

中秋在秋分前好还是秋分后好(今年中秋不一般)(2)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的,古代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除了周围地球上的景物,他们所看到的景物就是空中的太阳和月亮以及无数的星星了,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天气变化。

太阳太过刚烈,月亮显得阴柔,能使人变得宁静,情绪舒缓,古人可能对月亮更有感情,有什么悄悄话愿意向月亮倾诉。每月十五都是月圆之夜,而八月十五正值仲秋,农作物正是丰收的时节,古人可能要感谢月亮的庇护,要对月神进行祭拜,这或许就是最早的祭月了吧。

文化底蕴是慢慢积淀形成的,在最早的祭月基础上,一些仪式慢慢就会添加并逐渐完善了,祭月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比如形成了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祈盼团团圆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祈盼丰收、幸福,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在秋分前好还是秋分后好(今年中秋不一般)(3)

再聊聊24节气

提到24节气,估计很多网友都熟悉,有些甚至能倒背如流: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4节气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萌芽也是出现于上古时代。24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24节气的计时方法是,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作为一个节气,从立春开始,到大寒结束。然后周而复始进入下一个序章。

有网友可能比较关心一个问题:24节气是按照阴历划分的,还是以阳历划分的呢?

中秋在秋分前好还是秋分后好(今年中秋不一般)(4)

阴历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从初月到满月再到初月,是一个完整的月相变化周期,就是一个阴历月。这个道理大家都能明白的,比如每月十五就是月圆之夜。

为了让阴历的时间能够符合天气冷热变化的周期,因此每隔几年(2-3年)就得增加一个月,称为“闰月”,我国古时就有“19年7闰”的方法来设定闰月。

刚才提到了,24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发明的,按理说应该是以阴历的时间计算。但是,大家都知道,现在的24节气却是以阳历为基准的。

比如很多网友在初中或者高中阶段的地理课上都学到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知识。每年的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和冬至日的时间基本是固定的,比如春分是3月21日左右,夏至日是6月22日左右,秋分日是9月23日左右,冬至日是12月22日左右,即便出现误差,一般不会超过三两个天。

这是因为现在的24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计算的,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转一圈是360度,把这一圈均匀分成了24份,每一份是15度。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360度以后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

24节气分布在12个月当中,每个月有2个节气,前面的叫节,后面的叫气,合起来就是“节气”。

中秋在秋分前好还是秋分后好(今年中秋不一般)(5)

阴历和阳历的算法,势必导致传统节日与24节气的时间之间的不一致

八月十五是按照阴历计算的,秋分则是按照阳历计算的,一个是看月亮的阴晴圆缺,一个是看太阳的位置变化,月亮的变化规律和视太阳的运动轨迹是不吻合的,这就会造成八月十五这类传统节日与秋分等24节气之间并非重合或者吻合的情况。

比如今年的中秋节(阳历9月10日)就在秋分日(阳历9月23日)之前,领先了13天的时间,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月夕秋分前”了。

去年(2021年)的中秋节是9月21日,而秋分是9月23日,领先2天。2020年的秋分是9月22日,而中秋节是10月1日,与国庆节是同一天。

中秋在秋分前好还是秋分后好(今年中秋不一般)(6)

“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灾年”的说法有道理吗?

昨天孩子姥姥打电话说,她家的花生已经从地里刨出来,并且晒干装囤了。在我的印象中,去年帮着收花生的时间是在国庆节那段时间,至少比今年的时间要晚一些。

今年的春天多数地方大旱,花生在春季种下以后,就饱受干旱之苦,只是在今年夏天喝饱了雨水,由于先天不足的原因,今年的花生收成不是特别好。

通过收花生这件事来看,今年的农作物收获的时间也提前了一些。

根据我的理解,月夕秋分前,是指阴历跑在了阳历的前面。或者说24节气滞后阴历了。

于是就有人担心一件事,八月十五在秋分前面,是不是接下来的天气要开始降温了,会不会影响到地里的庄稼收成呢?一场冷空气下来,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

其实,在我看来,这种担心纯属多余,并且这种推论也是错误的。

中秋在秋分前好还是秋分后好(今年中秋不一般)(7)

为什么?现在的农业生产一般是根据24节气作为指导的,并不是根据阴历月份选择耕种、收获的。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基本与阳历保持一致。

八月十五提前,秋分拖后,寒露、霜降、小寒、大寒等节气也会拖后,天气变冷的时间也会拖后的,这对农作物生产收获来说还是好事呢,怎么会出现灾年呢?

估计这是一些无聊之人闲着没事干,遣词造句,弄出来的说法吧?搞得还挺押韵的,就像真的一样。

反正我觉得这句话是毫无道理的,您觉得呢?欢迎留言和评论。

#中秋节##我要上 头条##中秋节与教师节同天本世纪仅有三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