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辽沈战役锦州之战主战场在哪里(哪位将领最早提出先打锦州)

辽沈战役锦州之战主战场在哪里(哪位将领最早提出先打锦州)笔者认为,最早提出打锦州的东野将领应为时任东野上干队队长的洪学智将军。提到洪学智,大家脑海里肯定会浮现两个字——后勤。的确,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洪学智担任志愿军后勤司令员,组织反绞杀战,建立了一条炸不烂的铁血大动脉,有力支援了前方作战。当然,东北野战军集中了关内八路军、新四军的优秀将领,也有不少人早早看出了锦州的重要性。根据笔者极为有限的军史知识,和读者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此战过后,林总对攻坚就相当谨慎,四战四平,我军在反复确认城内只有正规军不到两个师的情况下,出动了三个纵队加一个独立师的兵力,配属总部炮兵团参与攻城,堪称杀鸡用牛刀。因此首攻锦州,对用兵非常谨慎的林总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选项。林总打算进攻长春,长春城防虽然坚固,但距离沈阳非常远,我军既可以慢慢打长春,锻炼部队攻坚能力,又可以吸引沈阳之敌增援,在半路来个围点打援。这个部署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军委考虑的是用最快速度歼灭关外之敌,

大家都知道,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开打,也是最早结束,我军共歼灭国军47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两个月后,四野九十万大军大举入关,席卷平津、横扫中南,为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辽沈战役中,被誉为神来之笔的军事行动大家也很熟悉了,就是俗称“关门打狗”的锦州攻坚战斗。现在看,拿下锦州,我军就封住了关内外国军的联系,关外廖耀湘兵团和长春、沈阳两座孤城基本成瓮中之鳖。但在当时看来,打锦州要冒很大的风险:

一是锦州在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城防非常坚固,而且守军有10万之多,东北野战军还是第一次攻打拥有如此多兵力设防的坚城,打下把握并不算大。二是从国军东进兵团大本营葫芦岛到锦州只有低矮的丘陵——塔山勉强可以作为天险,防守难度相当大。而且东野背后还有廖耀湘的西进兵团,万一我军全力打锦州时,廖耀湘和侯镜如来个东西对进,那麻烦就大了。

辽沈战役锦州之战主战场在哪里(哪位将领最早提出先打锦州)(1)

最关键的是,当时东北我军最高统帅林总对攻坚一直有阴影:1947年夏季攻势,我军几乎取得全胜,最后乘胜进攻四平时,由于情报失误(原以为只有一万残兵败将,没想到城内守军足足有三万人),加上攻坚兵力配备不合理(攻城兵力只有七个师),我军损失惨重。

此战过后,林总对攻坚就相当谨慎,四战四平,我军在反复确认城内只有正规军不到两个师的情况下,出动了三个纵队加一个独立师的兵力,配属总部炮兵团参与攻城,堪称杀鸡用牛刀。

因此首攻锦州,对用兵非常谨慎的林总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选项。林总打算进攻长春,长春城防虽然坚固,但距离沈阳非常远,我军既可以慢慢打长春,锻炼部队攻坚能力,又可以吸引沈阳之敌增援,在半路来个围点打援。

这个部署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军委考虑的是用最快速度歼灭关外之敌,还是要求东野打锦州,经过两三个月的往来讨论,林总总算接受了先打锦州的计划。

当然,东北野战军集中了关内八路军、新四军的优秀将领,也有不少人早早看出了锦州的重要性。根据笔者极为有限的军史知识,和读者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笔者认为,最早提出打锦州的东野将领应为时任东野上干队队长的洪学智将军。提到洪学智,大家脑海里肯定会浮现两个字——后勤。的确,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洪学智担任志愿军后勤司令员,组织反绞杀战,建立了一条炸不烂的铁血大动脉,有力支援了前方作战。

辽沈战役锦州之战主战场在哪里(哪位将领最早提出先打锦州)(2)

但洪学智在入朝前很长时间都是从事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红军时期担任红四方面军红四军政工干部,从连党支部书记一路升到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抗战期间在新四军工作,任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直接负责具体指挥新四军第三师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野六纵司令员,1948年4月调到东野上干队担任队长。

7月24日,上干部第一期学员结业,洪学智到东野司令部向林总汇报工作,在听取完汇报后,林总突然岔开了话题:“对下一步我军行动问题,你有什么看法,先打长春怎么样?”

洪学智愣了一下,之后详细分析打长春的战法:“长春工事比较坚固,有两个军坚守。我们要打,起码需要 4个纵队。战法是采取大分割,先把敌人的配系打乱。敌人每个连有4门六〇炮,轻火器、重火器火力很强。在市区还建有很多群堡和建筑物,我军要有对付敌人群堡的办法。”

林总对此非常感兴趣:“你们6纵之前两天就攻下了鞍山,打鞍山是怎么破坏敌人群堡的?”

洪学智遂介绍经验:“我们接受攻打四平的教训,人人学会了爆破,每个连、每个排、每个班都能爆破。随时可组织大爆破队,进行连续爆破。打鞍山证明,连续爆破是对付敌人群堡的好办法。打长春必须组织大爆破队,首先,用4个纵队从东西把长春分开,然后分割包围。这样把敌人的指挥系统、火力配系打乱。从外边打,可能形成平堆,敌人的指挥系统、火力配系不容易打乱。”

辽沈战役锦州之战主战场在哪里(哪位将领最早提出先打锦州)(3)

林总听了充满疑虑:“组织爆破队需要多长时间?你们考虑敌人来增援不?你估计我军要付出多大代价?”

洪学智一五一十地回答:“因部队都学会了爆破,组织爆破队不需要多长时间。关键是要充分准备炸药、雷管和导火索。考虑增援的话,敌人最多来五六个师。我军需要两个到3个纵队,在四平至公主岭之间打敌人的增援。如果真打长春,我估计伤亡不会超过两万。”

林总又问:“沈阳、长春、锦州 3 个点,你认为先打哪里?”

洪学智分析道:长春、沈阳、锦州 3 个点,锦州是最弱的一个点。锦州兵力少,工事不坚固,另外钢筋水泥的房子也少。锦州被我军拿下后,长春、沈阳就孤立了。我军不打,困也能困死敌人。长春、沈阳的机场,我军用炮火能够控制。”

林总听了沉吟一会儿,提出他心里最担心的两个问题:“打锦州,傅作义会来增援,沈阳方面敌人也会来增援。你怎么对付援军?特别是沈阳方面的敌人,我们打锦州,他们会占领郑家屯、通辽,这样,我军的后勤供应线就断了。还有,长春敌人也会借机突围,这怎么办?”

洪学智解释道:“蒋介石当然要傅作义来增援。但是,傅作义不会派自己的主力,可能来两三个军,我军可以选择好地形打援。先把铁路翻毁,把铁路桥炸掉,把葫芦港也炸了。这样,我们打援有两个纵队就足够了。至于补给线,我军可以不依靠郑家屯、通辽的供应,依靠义县、叶伯寿那条供应线。况且,敌人如果占领郑家屯、通辽,他们兵力就会分散,增援的力量就会减少。至于长春方面,长春到沈阳,路远得很,他出长春,在那么长的路途中,很容易被我军吃掉,因此郑洞国不敢轻易突围。

辽沈战役锦州之战主战场在哪里(哪位将领最早提出先打锦州)(4)

林总认为洪学智说得不够好,反问:“打锦州,会出现援兵从东西两个方向来。华北方面,傅作义的 17 兵团会从锦西、葫芦岛增援锦州;沈阳方面,卫立煌主力会直出辽西增援锦州,乘机拿下通辽、郑家屯,切断我们的后路,我们就困难了。你考虑过这些吗?”

洪学智回答:“敌人的援兵会从两头来。但是只要我们把外围准备好,就可以阻止其行动。锦西方向,我军可以在塔山一带阻击 17兵团。沈阳方向,我军可以凭借黑山地形打阻击。况且卫立煌现在很胆怯,他不一定敢立即出动。他们吃够了我们围点打援的亏,恐怕不容易下决心。而且现在我军不怕他们切断后路,我们可以依靠宁城、叶伯寿方面。现在是敌人孤立,我们后方不像刚进东北时那样了。”

林总又一次质问:“蒋介石如果命令长春的敌人在我们集中兵力打锦州时,突围跑掉,怎么办?”

洪学智摇了摇头:“我们以1个纵队、6 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1 个炮兵团围困着长春,敌人怎么能跑出来?往哪里跑?跑出来,兵力分散,更容易被我军各个歼灭。我认为长春敌人下不了决心突围。况且,我军也不怕他们突围,他们突出来,也没地方跑,到沈阳还远呢。就是蒋介石下死命令,郑洞国也下不了这个决心,不敢轻易出来。”

林总一边听,一边在地图上插了许多红蓝旗子。打援的问题解决了,林总又提了一个新的困难:“我们大兵团集中在锦州一带,吃饭都成问题,怎么解决?”

辽沈战役锦州之战主战场在哪里(哪位将领最早提出先打锦州)(5)

洪学智详细解答:“各纵队自己会解决一部分。前线部队实在不行,现在正是秋天,买老百姓的苞米吃,也可以解决临时困难。”

林总与洪学智讨论分析了3 个半天,非常欣赏洪学智的看法,但还是下不了决心打锦州。最后经过军委和罗帅的多次工作,林总终于同意集中东野六个纵队兵力围攻锦州,两个纵队 一个预备队纵队打援东进兵团,四个纵队打援廖耀湘兵团,11个独立师监视长春。

原定于10月结业的二期上干队因战事需要,提前一个月结束。结束后,洪学智没返回野战部队,而是被林总安排到阜新前线指挥部,之后随东总前指行动,负责主持总结“三三制”、“一点两面”、“四组一队”等战术思想,编纂教材下发全军学习。辽沈战役结束,洪学智才回到老部队六纵担任司令员,此后历任43军军长、十五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