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契机是什么(百口莫辩的莫言)

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契机是什么(百口莫辩的莫言)诺奖还指出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没有真理、常识、怜悯的国度,国人也是鲁莽、无助和荒唐。颁奖词中说到,莫用荒诞和讥讽攻击了历史的谬误、贫乏,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性最黑暗的一面。在高密东北乡,爱与邪恶都呈现出超乎自然的比例。你可以说这种思想太狭隘,但在两军对垒的时候主动把自家的黑料送给对方,显然是不合适的。2012年诺奖委员会把文学奖颁给莫言的时候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争议点在于诺奖委员会的颁奖词。莫言去领奖之前显然是知道争议存在的,在他的获奖演讲中也进行了辩解。为什么这份颁奖词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呢,我们来看一下其中的内容。

上期讲解了西方用诺贝尔文学奖对苏联进行意识渗透的过程。

导致苏联解体的因素有很多,意识渗透没有起到核心作用,但加速了解体的进程。

苏联几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描述当时苏联的现状是不是事实呢,一定程度上肯定是事实。

但是在双方阵营博弈的时候,自家问题放在自家讨论就行,别人拿他家的丑闻进行说事就是不怀好意。这就像自己家的孩子只允许自己批评,容不得别人批评。

你可以说这种思想太狭隘,但在两军对垒的时候主动把自家的黑料送给对方,显然是不合适的。

2012年诺奖委员会把文学奖颁给莫言的时候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争议点在于诺奖委员会的颁奖词。

莫言去领奖之前显然是知道争议存在的,在他的获奖演讲中也进行了辩解。为什么这份颁奖词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呢,我们来看一下其中的内容。

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契机是什么(百口莫辩的莫言)(1)

颁奖词中说到,莫用荒诞和讥讽攻击了历史的谬误、贫乏,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性最黑暗的一面。在高密东北乡,爱与邪恶都呈现出超乎自然的比例。

诺奖还指出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没有真理、常识、怜悯的国度,国人也是鲁莽、无助和荒唐。

诺奖根据莫言笔下的现状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过去不是共产主义宣传画报里的快乐主义。

看完诺奖的颁奖词,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厌恶。诺奖对莫言作品剖析之深,比绝大多数国人强很多。甚至有人怀疑这篇颁奖词就是出于中国人之手。

毫无疑问这篇颁奖词的指向意图非常明显,或者说抹黑意图非常明显。它从两个方面在误导全世界。

首先,他精心挑选了莫言笔下所有的黑暗场景,忽略了小说中农民身上具备的优良品质。这是带着偏见来读莫言的小说,让人误以为莫言的小说都是这种黑暗,那个历史时期的毫无可取的精神价值。

这篇颁奖词发出来以后,读过莫言作品以及愿意开始读他作品的人不会被误导。放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来看,这种描写并没有多大问题。

但绝大多数人不会花时间去读莫言的作品,很多人即使读了也没有特别大的感触,因为文学作品都有相应的创作背景,脱离背景去阅读很难产生共情。只有充分了解当时的文化生存基调和生活背景,才能进行综合评价。

另外,诺奖故意混淆了概念。他们明知道莫言用了虚构的写作手法,但一直引导这是在写实。这显然是在误导大众,人们口口相传就会把虚构当成真实。大众不会去花时间把莫言的作品读一遍进行求证,只愿意相信这种奇谈怪论。

这种混淆的手法看似无意,实际上指向性很强,很容易让不明真相的小白出现误解。这也是颁奖词通篇在用的手法。

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契机是什么(百口莫辩的莫言)(2)

说完了诺奖委员会,我们再看看莫言。得知自己获奖以后莫言也很惊讶,毫无疑问他肯定也犹豫过要不要去拿这个奖。毕竟社会上的争议太大,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拿到诺贝尔文学奖以后,被国内骂得狗血淋头,最后他不堪压力表示愿意退回奖项和奖金。

莫言不知道这些吗,当然知道。可是在巨大的荣誉和不菲的奖金面前,任何人都会心动。莫言是凡夫俗子,并不是一个圣人,去奔赴领奖没有问题。

为此他还准备了一份领奖词,为此时的争议做了一番辩解。我们节选部分的领奖词。

莫言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争议,起初他以为争议的对象是我,后来才知道大家争议的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

“自己的故事总是有限的,讲完了自己的故事就必须讲他人的故事。于是我的亲人们的故事,我的村人们的故事,以及从老人口中听到的祖先们的故事。它们就像听到集合令的士兵一样,从我的记忆深处涌出来。他们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等待着我写它们。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姑姑叔叔妻子女儿,都在我的作品里出现过。也有很多高密乡的相亲也在作品里出现过,当然我对他们进行了文学话处理,使他们超越了自身,成为文学中的人物。”

“姑姑确实是我小说中的模特,但小说中的姑姑和现实中的姑姑有天壤之别。小说中的姑姑专横跋扈,有时候简直像个女匪。现实中的姑姑和善开朗,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

“个人的经历无论多么奇特,都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写进小说,小说必须虚构,必须想象。”

“对一个作家来讲,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我希望你们能耐心读一下我的书,当然我没有资格强迫你们读我们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对我的看法,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读者都喜欢他。”

我想莫言在文学创作方面没有主观恶意,在创作之初他也不知道自己能拿诺奖。而且对于莫言笔下的那段历史,很多人是有共鸣的。

莫言的这篇领奖词,不是对西方社会表达态度,更像是对国内大众表达宣言。这是我认为他做得不对的地方。

莫言可以针对颁奖词中的黑暗部分做一番辩解,解释一下当时的创作背景以及自己想表达的含义。莫言可以解释一下中国的发展是分时期的,旧时期的中国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和现代化的中国存在着割裂。

同时莫言也可以着重讲述一下自己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以及作品中人物面对困难是如何勇敢应对的。当时全世界的聚光灯就集中在他身上,此时可以输出一些当代文学的价值观。这才是对诺奖抹黑我们最好的回应。这些莫言都没有讲出来。

我们大众在围观这场争议的时候也有错。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我们和莫言是一对夫妻,我们代表着男人,莫言是一位有怨言的妻子。此时别有用心的人对妻子抛出橄榄枝,给她高贵的名分、奢华的物质。男人发现以后没有找勾引妻子的人理论,而是把妻子关在家里殴打。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在国内男人偷情被抓,挨揍的往往是小三。妻子偷情被抓,挨揍的往往是妻子。受皮肉之苦的总是女人。

我们一直强调文化自信,但面对莫言拿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又没那么自信。怕别人诋毁、怕别人抹黑、怕别人不理解。

我们无法左右他人的想法,也无法阻止他人的抹黑和诋毁。面对这种事情可以用更理智的声音来应对。

比如这样回应诺奖:首先感谢诺奖对莫言的认可,莫言作品只是通过虚构手法描写了特殊时期的中国,这并不代表中国的全部。每个国家都有特殊的历史时期,世界更应该看到中华民族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一面。

除了莫言之外,国内还有很多优秀的、不同风格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不亚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相媲美,欢迎诺奖能更全面的认识中国文学,更透彻的认识中国。

如此回应既能做到有理有据的反击,又能体现出我们的包容和文化自信,同时也能让莫言以及同类作家感受到祖国的宽容。如今诺奖一篇颁奖词就让我们自乱阵脚,把妻子关在家里痛打一顿来解气,显然不是很理智的做法。

如今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是一个标准的政治工具,通过各种方式来搞意识渗透。莫言是第一个文学奖得主,但不会是国内最后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面对今后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意识形态输出,我们可以用更加理智的方式应对,让对方吃个哑巴亏才是真本事。

当初东吴对刘备抛去橄榄枝,要把孙尚香嫁给他,明知道这是一个局,而刘备依然前往。最终抱得美人归的同时,也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阳谋和阴谋方面,我们是人类的老祖宗,不能被西方略施小计就自乱阵脚。

莫言去领诺贝尔文学奖没毛病,以后他们再给我们颁奖,不但要领,还要大张旗鼓地领。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建立文化自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