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尾气超标(尾气超标哪里修)
杭州市尾气超标(尾气超标哪里修)今年,杭州市将继续深化实施I/M制度,已完成第二批50余家M站的申报和现场审核工作,正在进行系统联网调试,进一步加大尾气污染治理力度。“I/M制度既是强化在用车安全性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控制机动车排放、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杭州市机动车服务管理局维修处处长张懋介绍,2018年杭州确定了首批10家M站,环检不合规的车辆都到指定尾气治理维护站进行检修,大大增强了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防治能力。近年来,I/M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2014年,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实施I/M制度。凡是在机动车排气检验机构(I站)环检结果超标的机动车,都应去具有相应资质的尾气治理维护站(M站)进行针对性维护,确定治理达标后才能继续上路行驶。2018年7月,在前期充分调研、深入试点的基础上,杭州市交通、环保、公安等部门联合印发《杭州市在用机
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超标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交通运输领域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汽车检测与维护制度(简称I/M制度)是汽车排放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
为加强机动车定期检测与维护监管,早在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便率先启动I/M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确定杭州市I/M制度建设方案、信息系统数据交互方式与联合管理标准。目前,杭州市首批10家试点维修企业已全部完成系统对接与数据上传工作。
杭州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App。林文沁 供图
今年新增50余家尾气治理维护站
近年来,I/M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2014年,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实施I/M制度。凡是在机动车排气检验机构(I站)环检结果超标的机动车,都应去具有相应资质的尾气治理维护站(M站)进行针对性维护,确定治理达标后才能继续上路行驶。
2018年7月,在前期充分调研、深入试点的基础上,杭州市交通、环保、公安等部门联合印发《杭州市在用机动车检验与维修(I/M)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实施I/M制度。
根据《实施方案》,杭州市采用“先试点后推广”模式,历经准备、联网调试、推广提升等工作阶段,统筹推进I/M制度实施。其中,M站选取具备实时上传维修数据能力、优先选择检验不合格车辆业务较多的维修机构。
“I/M制度既是强化在用车安全性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控制机动车排放、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杭州市机动车服务管理局维修处处长张懋介绍,2018年杭州确定了首批10家M站,环检不合规的车辆都到指定尾气治理维护站进行检修,大大增强了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防治能力。
今年,杭州市将继续深化实施I/M制度,已完成第二批50余家M站的申报和现场审核工作,正在进行系统联网调试,进一步加大尾气污染治理力度。
杭州M站维修人员为车辆更换氧传感器,减少车辆尾气排放污染。林文沁 供图
汽修电子健康档案奠定I/M制度信息化基础
“杭州I/M制度以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为基础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全国首创,有效推动了交通、环保、公安等部门对机动车检验机构与维修机构的联合监管。”张懋介绍。
2017年3月,杭州市上线全国首个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App,率先为广大车主提供“一车一档”电子健康档案服务。该App包含车主平台、企业平台、管理平台,记录了车辆型号、车牌号、维修次数、维修部位等基本信息。车主可以查询维修企业维修质量、价格透明度等,还可在线预约维修服务。维修企业可以查询车辆历史维修记录,通过掌握和分析车辆历史故障信息,快速做出解决方案。管理部门则可利用维修企业上传的维修数据,实现对维修企业与维修质量的实时查询与监管。
借助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杭州市要求维修企业上传车辆故障信息数据时增加环保检验维修数据,便于管理部门与机动车排气检验机构掌握车辆尾气维修治理情况。目前,杭州市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已完成全市一二类维修企业的数据联网对接工作,正在向三类快修连锁品牌维修企业推进。截至6月底,系统已为270多万辆汽车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累计采集维修数据1200万余条。
“杭州I/M制度还是全国首个由交通、环保、公安三部门联合推动建设的I/M制度。”张懋说,杭州I/M制度建设实现了汽车维修数据在机动车检验机构、维修企业以及交通车管、环保、公安交管等行业主管部门间的实时流转和实时监控,完善了三部门联合监管机制,有效推进了机动车检验“三检合一”工作,保证了机动车维修质量。
接下来,杭州市将继续加强试点推广,优选推荐诚信评价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好的维修企业,并将其纳入I/M管理体系中来,不断推动行业规范化管理,提升便民服务质量。
记者 杨美霞
通讯员 叶静佩 林文沁
责编/郭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