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业炸馓子全过程(炸馓子1年炸135万米馓子)
安徽专业炸馓子全过程(炸馓子1年炸135万米馓子)王建功说,他现在坚持手工制作馓子,每天早上3点就起床,和面、揣面、醒面,虽然很辛苦,但是这样夫妻俩一天能挣好几百块钱,辛苦并快乐着。他还开玩笑说,一个馓子,打开的长度至少15米,每天炸300多个,一年能干300天以上,这样算起来,他炸的馓子每年至少135万米以上。王建功告诉记者,现在超市里有卖馓子的,但大多数都是机器制作,口感和味道比他的差远了。王建功说,也许很多人都多多少少买过馓子、吃过馓子,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馓子是怎么制作的。所以他会在摊位上现场制作,让前来买馓子的围观。还别说,在亲眼看到整个制作馓子的加工过程后,不但没有人嫌弃,生意还特别好。 他说,现在人人都有手机,拍照也方便,他在炸馓子时,很多人会拍照发朋友圈,因此有人给他起了“馓子哥”“馓子夫妻”的绰号,他也欣然接受。他说,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炸300多个,从来没有剩余过。 为了保证质量,在炸制馓子过程中,他定期更换新油,炸的馓子
天中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建成 通讯员 周留栓
11月28日,在遂平县嵖岈山镇,今年50岁的王建功和妻子张翠梅正在店里做馓子。
他们夫妻俩2016年从西平县前来嵖岈山镇租房开始炸馓子,至今已经4年,因炸的馓子色泽好、味道香、口感酥脆、易存放等特点而倍受人们的喜爱,他们每天炸300多个馓子还不够卖。
王建功说,他从小就开始跟人学炸馓子,后来结婚了,就和妻子一起在家里炸馓子卖。当时夫妻俩除了在家里炸馓子外,平时还会去街上的集市上现场炸馓子卖。
王建功说,也许很多人都多多少少买过馓子、吃过馓子,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馓子是怎么制作的。所以他会在摊位上现场制作,让前来买馓子的围观。还别说,在亲眼看到整个制作馓子的加工过程后,不但没有人嫌弃,生意还特别好。
他说,现在人人都有手机,拍照也方便,他在炸馓子时,很多人会拍照发朋友圈,因此有人给他起了“馓子哥”“馓子夫妻”的绰号,他也欣然接受。他说,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炸300多个,从来没有剩余过。
为了保证质量,在炸制馓子过程中,他定期更换新油,炸的馓子在当地非常受人们欢迎。
王建功告诉记者,现在超市里有卖馓子的,但大多数都是机器制作,口感和味道比他的差远了。
王建功说,他现在坚持手工制作馓子,每天早上3点就起床,和面、揣面、醒面,虽然很辛苦,但是这样夫妻俩一天能挣好几百块钱,辛苦并快乐着。他还开玩笑说,一个馓子,打开的长度至少15米,每天炸300多个,一年能干300天以上,这样算起来,他炸的馓子每年至少135万米以上。
炸馓子的过程看似比较简单,但是细节掌握不好,如面条粗细不一,火候差,做出来的馓子外形就不好看,口感也不行,就不好卖。王建功说,他认为做生意要讲究诚信,他卖的不是馓子,而是人品。就是凭借这样的理念,他炸的馓子供不应求。
天中晚报原创文图(视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经授权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