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教你看懂血常规化验单(教您轻松解读化验单之血常规)
一分钟教你看懂血常规化验单(教您轻松解读化验单之血常规)升高_白细胞分类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他们分别担负不同的功能,其变化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白细胞总数没有变化而分类细胞有变化时,一定要区别对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高低,对于感染的提示非常重要!有时候还作为判断病毒还是细菌感染的标准之一!
血常规是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之一,是医学上最常用的一种实验室检查项目,也是医生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
如何看化验单结果呢?建议分三步走:先核对姓名,再看评语或备注(有没有血小板聚集),其次看细胞计数(有无箭头)。
血常规大致分为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积几部分,这次我们主要分享白细胞计数这部分。
白细胞(WBC)在人体负责免疫防御,白细胞升高意味着有炎症感染、过敏性疾病、血液病等的可能。
白细胞分类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他们分别担负不同的功能,其变化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白细胞总数没有变化而分类细胞有变化时,一定要区别对待。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高低,对于感染的提示非常重要!有时候还作为判断病毒还是细菌感染的标准之一!
_ |
升高 |
降低 |
白细胞计数 |
A.急性感染 B.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 C.急性大出血 D.急性中毒 E.肿瘤性增多 |
A.某些感染:如伤寒杆菌感染时,如无并发症,白细胞可低至2×10^9/L以下; B.某些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时,此时白细胞可少到1×10^9/L以下; C.慢性理化损伤:电离辐射(如X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可导致致白细胞减少; D.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E.脾功能亢进:如门脉肝硬化、班替综合征等均可见白细胞减少。 |
中性粒细胞 |
急性和化脓性感染、 各种中毒、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
某些传染病(伤寒、疟疾等)、化学药物及放射损害、某些血液病、过敏性休克、恶病质、脾功能亢进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嗜酸粒细胞 |
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血液病、猩红热、溃疡性结肠炎、X线照射后、脾切除、传染病恢复期等。 |
多见于伤寒、副伤寒,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素或促肾上腺皮质素后。 |
淋巴细胞 |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水痘、麻疹、结核病、免疫排斥反应及传染病恢复期等。 |
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及放射病等。 |
单核细胞 |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伤寒、疟疾、黑热病、活动性结核、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感染恢复期等。 |
多无临床意义 |
嗜碱粒细胞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网细胞瘤、脾切除后、恶性肿瘤、严重传染病、败血症、中毒(药物或金属)、大面积烧伤等。 |
多无临床意义 |
上述临床意义是临床中多见的疾病,如有您在检查血细胞分析时有异常结果,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及时就医,依据您的病情找到病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